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之虎-第7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击到了汉江边上,其余兄弟不是阵亡就是被俘,只有我们二人,侥幸逃出生天,这才赶回黄陂县城,向将军你禀报啊!”一名哨骑身形颤颤,眼中含泪,带着哭腔低声回禀。

    听了二人的话语,王德仁脸上满是惶然不安之色。

    可恨,预料中最糟的事情,终于发生了,真是怕什么就来什么。

    唐军行动如此迅速,他们一定是快速打败了金声桓,然后全军尽力北上,这才赶在自已到来之前,将这兵力薄弱的武昌城团团围住。

    这样一来,既可让城中的宁南侯左良玉插翅难逃,又让自已这样的回撤兵力无法入城无路可归。

    唐军这招兵贵神速,真是狠辣。

    怎么办?

    现在的自已,率领这好不容易才逃出生天的四万余军兵,坐困小小的黄陂县城,若不得前去武昌,或是得不到进一步的援助,又还能坚持到几时呢?

    想到这里,王德仁的心都在不停地颤抖。

    他无力地挥了挥手,将禀报的哨骑与房中一众人等,全部打发出去,只留自已一个人在房中静坐。

    只不过,他苦思良久,却最终心下也没有答案。

    而这宝贵的时间,便在主帅彷徨无计不知所措中,一分一秒地悄悄地度过。

    王德仁在房间来回踱步,深夜方睡,却是辗转反侧,十分不安,直到次日凌晨才朦胧睡去。

    直到城外那嘹亮的号角声,才将这位疲惫不堪又满心焦虑的主将,从梦中正式唤醒。

    王德仁刚刚睁眼,便看到有亲兵护卫砰的一声,径自推门而入。

    “王将军,不好了!现在黄陂县城外,南北两处,皆出现了大批唐军。两路唐军,正以极其浩大之势,向我黄陂县城包抄而来!”

    听了手下这声音中满含恐惧的禀报,王德仁啊的一声大叫,脸都快吓黄了。

    看起来,南边的唐军,在俘获了自已的哨骑后,一定从他们口中探得了自已现在的情况,从而立即大派兵马,前来黄陂寻战。

    与此同时,那一路尾追过来的的唐军第六镇追兵,也终于来到了黄陂县城北面了。

    没想到,两路唐军竟能这般凑巧同时赶到,倒时正好打了自已一个措手不及,让自已前后包夹,再无脱逃之可能。

    这,这大概就是自已的命数吧……

    想到这里,王德仁喟然一声叹,脸上却是涌起狠戾之色,他眼睛一转,立即大声喝道:“入他娘,先带老子上城看看再说。”

    “得令!”

    很快,王德仁与一众亲随护卫,脚步匆匆地来到黄陂县城那低矮破旧的城墙上。

    他首行快步来到南门,一眼看去,可以看到那些从南面来的唐军,兵马人数约有一万余人,阵势已完摆开,呈弧翼状向整个黄陂县城南门包抄而来。

    王德仁脸色冷峻,他狠狠咬了咬牙,又带着一众护卫,快步来到了黄陂县城北边。

    见到北面的唐军兵马,王德仁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

    原来,从北面来的,是整个唐军第六镇兵马。其兵力人数,多达五万余人,倒是比王德仁在城中的全部兵力还要多得多。

    他清楚地看到,这些从北边来的唐军,正兵分三路,分别包夹黄陂县城的北西东三门,看起来,是想把自已的退路给牢牢堵死呢。

    一阵温和舒爽的晨风吹来,王德仁却感觉这扑面而来的暖风,比数九寒天的冷风还要寒冷。

    靠,早知道唐军行动如此迅速,来得这么快速,当初的自已,就该赶紧离开黄陂才是最佳之策啊。在这里浪费了一个晚上的宝贵时间,简直愚不可及!

    现在,自已到是彻底成了个瓮中之鳖,被两路唐军给围了个严严实实,再也动弹不得了。

    王德仁以一种近乎麻木的神情,呆呆地看到两路唐军蜂涌而来,迅速地将整个小小的黄陂县城,给团团围住。

    黄陂城,北门。

    站在北门一箭开外,被一众护卫簇拥着的唐军第六镇长刘国能,已与率南路唐军而来的统帅唐军第九镇副镇长翁之琪见面,此时二人,脸上皆是洋洋得意之态。

    迎着熙暖的春风,一脸风尘疲惫的刘国能,心情倒是相当不错。他捋着粗浓的胡须,对翁之琪感叹说道:“之琪,现在这王德仁部剩余兵马,已是皆被我军团团围困于这黄陂县城之中,倒是彻底地成了瓮之鳖,再难脱逃了。那依你之见,你我两军,接下来要如何行动方好?”

    。。妙书屋。

第七百三十九章 此时不降,更待何时() 
听到刘国能的问话,翁之琪哈哈一笑,便回道:“这还用说么?王德仁远遁于此,已是瓮中之鳖断难脱逃,他们若要顽抗下去,必将被我军全灭于黄陂城中,绝无生路。刘将军你看,现在这黄陂城头,旗帜散乱,兵士杂乱,可见敌军士气低迷,全无斗志,根本就不是我军的对手。而这黄陂县城,城池狭小,城墙低矮,只怕是难抵我军火炮一合之力攻击。就请刘将军下令,着全军火炮一齐攻,在下可以保证,这黄陂城定能一鼓而下,那王德仁及其部下残余兵马,亦会皆被我军全歼于这黄陂城中!”

    “哈哈,之琪所说倒亦是常理。若是俺平日里,见得敌军这般情况,亦会如此选择,绝对毫不犹豫地轰他娘的。”刘国能捋须大笑,又顿了下,便冷笑着说道:”现在,这王德仁部兵马坐困愁城,内外隔绝,其南逃之路已被我军彻底截断,确是已成瓮中之鳖,再无逃走的可能。可叹他们军无斗志,又外无援兵,已是完全陷入死地。这般绝境之下,本将倒是觉得,不必强攻这黄陂城,若是能劝降王德仁及其部众,岂非更好的选择么?”

    “哦,在下愿听刘镇长详言。”

    “翁将军,你想想,现在王德仁这厮,无路可逃,又无法一战,他就就是想不与我军谈判,想不投降我军去另寻他途,又岂可得乎?再说了,象他这般势利自谋一心求保之辈,难道还能舍去性命,去为那坐愁武昌形如冢中枯骨的左良玉殉葬不成?本将敢料定,只要我们给他们一个台阶可下,那王德仁这厮最终还是只能乖乖投降一路可走。”

    “刘将军说得十分有理,我现在亦是这般觉得。”宁完我哈哈一笑,接过话来:“在下敢料定,王德仁在我军重兵围城的压力下,必定会顶不住我军的巨大压力,只要稍加劝降,这厮便会有如抓住救命稻草一般,迅速地前来归降,此为必然之势也。”

    翁之琪顿了一下,复道:“只要王德仁一降,那我军在湖广再无可与我匹敌的敌军势力,那么我军在拿下黄陂之后,当可长驱直入,直取左良玉的老巢武昌。那困守孤城的左良玉,兵力稀少,外无救援,若见到黄陂已降,这最后的入援兵力王德仁部都被我军消灭的话,只怕会是惊惶无状,再无可为,亦只有乖乖投降我军一条路可走了。”

    翁之琪说完,与刘国能稍一对视,两人皆是纵声大笑。

    二人商议既定,立即派出一名文官,前往黄陂城外劝降。

    很快,这唐军使者,在两名护卫的保护下,快速来到了离黄陂北门约一箭之地外,便冲着城头大声喊道:“速去禀报城中主将王将军,请他速上城楼,吾有心腹要事要告之王将军,万望王将军速来答话!”

    随着这名唐军使者的大声喊叫,一名身着精铁甲,系着鲜红披风的将领,他一脸复杂与疲惫交织之色,在一众护卫簇拥下,缓步来到城头。

    这名将领,便是现在的黄陂城中主将王德仁,他向着唐军使者怒目而视,大声喝道:“尔等叛乱之辈,无故侵我湖广,屠我军兵,现在又穷追不舍,意欲灭我军于这黄陂城中,本将心下实甚恨之,真想尽杀尔等,方解吾恨!现在你复有何屁话,要来对本将说!”

    见王德仁现在窘迫如此,却还在表面上,这般齿强牙硬,唐军使者心下暗叹不已。他装模作样轻咳两声,脸上便挤出笑容道:“这位将军所言,以在下看来,实非正理也。在下不才,欲为将军明剖言之,却不知道,这位将军,尊姓大名?”

    “哼,你们这些背叛朝廷,侵掠故土的王八蛋,给老子听好了,本将坐不改名,立不改姓,本将是宁南侯手下,麻城总兵王德仁是也!”

    王德仁大声吼毕,那名唐军使者却是微微一笑,然后摇了摇头,脸上亦泛起了冷峻之色,他大声回道:“王将军,你也别把话说得这般强硬。你且听好了,现在这黄陂城,已被我军团团围住,尔等全部兵马,已是插翅难逃!本欲将尔等统统消灭,但我军统帅刘大人,心怀慈悲,不想不教而诛,故特派在下前来招附,只要你们放下武器,出城投诚,则我军可放尔等一条生路。若是不答应,则定当攻下黄陂,全城兵马及百姓,尽皆屠灭,鸡犬不留!”

    唐军使者这番陡然严厉的话语喊完,向城中这番大声喝喊,回答他的,却是一片沉默。

    王德仁脸色十分难堪,他很想痛骂回去,只不过,这唐军使者的话语,却是份量十足又这般狠厉,让他不得不好好思考一下,自已若是强硬拒绝,会是什么下场。

    那名唐军使者察颜观色,见到自已这番狠话说到了王德仁的痛处,遂赶紧趁热打铁,又大声喊道:“王将军,看在你我两家皆是明军的份上。请王将军与各位将士,听本使一言,现在休说黄陂城,整个湖广都差不多皆为我军所据了。尔等军兵疲惫,困守孤城,纵我军不攻城,你等粮秣将尽,又岂得长久乎?这黄陂县城,城池窄小,城墙矮小,防备疏陋,又岂可挡得住我军一击之力么?若真到了我军强力攻城城池之后,在一片混乱之中,可谓泥沙俱下玉石俱焚,尔等徒死于刀兵之下,轻于鸿毛,又岂非白白做了个冤枉鬼么?”

    王德仁被这唐军使者说得脸色一阵红一阵白,他下意识地向旁边的军兵张望了一眼,却发现左右两边的左军士卒,皆以一种可怜巴巴的眼神望向自已,他们眼中的内容,自是不问便知。

    见到王德仁与旁边众人这般模样,那唐军使者愈发暗自得意,遂又大声喊道:“王将军,你乃是审时度势的聪明人,如何会不识时务,定要会为那左良玉白白殉葬呢?还请王将军与众将士认清形势,不要徒作困兽之举,不要拿全城军民百姓之性命,来开如此残酷之玩笑。若各位愿意幡然悔悟,及时反正归来,在下可以保证,各位军兵将士定会各有升赏,至于主将王将军,我唐王殿下,更是绝对会加以重用。现在这关键时节,何去何从,还望将军深思啊!”

    唐军使者说到这里,故意停住话语,一脸期盼地望向城头,望向那正低着头兀自沉思的王德仁。

    王德仁目光呆滞,神情僵硬,仿佛根本就不知道,接下来要如何回答唐军使者的话语一般。

    只不过,现在的他,心下却是懊悔无及。

    该死的,早知唐军如此能战,行动又这般迅速,生生地把自已逼得孤军愁城的绝境,被硬逼着毫无尊严的投降,还不真如当初就在麻城之处,及时向唐军投降了呢。

    要是那样的话,那数千名被自已当成弃子的军兵,也不会白白地枉死于麻城之外了。

    而且,当初兵马更多的自已,要是能及时率部投降了唐军,根本不会再有现在这般窘迫之境,反而会是抢先立得大功,这升官晋爵之事,只怕亦是手到擒来啊。

    若是如此,当是最好不过,哪里会象现在这样,这般屈辱地被迫投降,非但白白折损了上万屈死于麻城的弟兄,自已的命运也不会被完全掌握在他人手中了。

    如今这可悲的结局,他们的牺牲,真真毫无价值。

    而现在,就算唐军能接纳自已与部下,自已在这唐军兵临城下之际被迫投降,这样的结果与原先相比,所能获得的利益与好处,都会大大降低大打折扣!

    想到这里,王德仁忍不住又是一声长叹。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啊!

    那么,现在的自已,要不要同意唐军的劝降,就在这黄陂城中,向唐军投降呢?

    就在他犹豫不决之际,那围城的唐军,已然等得颇不耐烦,开始行动了。

    “将军快看,唐军的火炮出阵了!”

    正在黄陂城北门城头沉思的王德仁,听到旁边的小兵这失声的叫喊,才猛地从思考中回过神来。

    顺着小兵的臂指方向,王德仁惊恐地看到,在黄陂城的北面,从围得密密麻麻的唐军阵中,总共推出了九十门相同大小的重炮,排成了一条笔直的直线,一齐缓缓前推。这些沉默前行的重炮,在朝阳的映照下,闪耀着隐隐的银光。

    九十门闪着银灰亮光的钢制重型龙击炮,被唐军炮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