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之虎-第7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柞一脸喜色,急急点头道:“天使之言,甚是有理!这样的话,两国结盟,共同对敌,将再无任何异议了。”

    接下来郑柞下令,摆开盛宴,款待郑鸿逵一行人,这场宴会,歌舞相连,觥筹交错,宾主尽欢。

    随后,郑鸿逵与郑柞二人详细商议,最终定了两家结盟,共抗唐军的具体协议。

    其协议内容,主要如下;

    1、安南与弘光朝廷结盟后,郑家首先派出5万精兵,从海路到安南,然后在升龙城与安南主力部队3万人汇合,一道合攻据占高平的莫氏。

    2、郑家出兵到攻灭莫氏,其钱财粮秣,皆由安南负责,确保大军后勤无虞。

    3、莫氏一灭,则郑柞派出3万精兵,与郑芝龙部兵马一道,一齐前往桂西,准备合力攻打驻于桂东的唐军第二镇兵马。

    4、唐军若被歼灭,郑芝龙部重夺广西之后,则郑芝龙履行约定,将安南兵马所占的唐军地盘,划归安南所有。故在进攻广西的战斗中,安南军队的钱粮,皆由郑军供应。

    5、将来两军若还有进一步的协作,可在此基础上,作下一步的详细商谈。

    协议既定,郑鸿逵起程回国,去向郑芝龙复命。

    听完郑鸿逵的叙述,郑芝龙虽然对于郑柞要求他们先帮安南攻灭莫氏,略有不满,但对于郑鸿逵的整体规划,还算较为满意。

    这年头,舍不得孩子,打不着狼,那个西定王郑柞也是血火中杀出来的人物,没有足够的利益,这家伙如何会动心同意呢。

    于是,郑芝龙迅速同间敢郑鸿逵的协定,然后,他派郑鸿逵为主将,郑彩为副将,率5万精兵,从福州乘海船出发,一路直往安南而去。

    郑芝龙心下盘算得清楚,现在合攻唐军第二镇的兵马,有东边郑芝豹郑成功的东路5万精兵,又有西边郑鸿逵郑彩的西路5万精兵,再加上安南的3万精兵作为协助,总共多达13万兵马,一道合攻那不过4万余众且分驻三处的唐军第二镇兵马,当是手到擒来。

    而对于消灭那据占高平的莫氏,郑芝龙更是胸有成竹。

    毕竟,在安南郑氏的重压下,莫氏政权已然苟延残喘,有如风中之烛。如果自已这五万精锐与其一道相攻,相信要攻占这么个小小的高平,乃是易如反掌,根本就不在话下。

    就在郑鸿逵与郑柞签下结盟协议之后,莫氏安插在升龙的细作,亦是迅速地将这份协议的内容,给飞速给向高平城的莫氏家主莫敬耀禀报。

    高平城,莫氏皇宫。

    楼阁高下,轩窗掩映,幽房曲室,回转四合。红色的宫墙围绕着富丽堂皇的宫殿,宫殿外有花园,花木繁茂,翠竹千竿。花园旁又有莲池,绿水浮波,荷香扑面。

    这里便是莫氏在高平孟泉修建的宫殿,观此豪奢,又哪里象卧薪尝胆、振作勃发的气象?要知道,莫氏仅据高平弹丸之地,财政十分拮据,却丝毫没有节俭,大肆挥耗,修建宫殿、庙宇,实是令人慨叹。

    而除了这座宫殿外,莫氏家主还在孟泉建栋麟寺、园明寺,“作丁字,左右行廊,后堂僧房在焉”可谓是穷奢极欲,不惜财力人力。

    正因为莫氏这般铺张糜烂,他们才在黎朝历史上,第一个走向彻底消亡。甚至其子孙都不被允许留在越南国中,不得不回到中国在各地讨生活,到了现代社会,已是连新疆之地,都有莫氏后人组建的村落了。

    那莫氏家主莫敬耀,听了密使的禀报后,亦是大吃一惊,一股莫名的寒意,从后腰直窜入脑顶。

    他极其厌烦地一挥手,那密使有如一只受惊的兔子般退下堂去。

    “哼!郑氏卑鄙苟且,窃权虐民,已是万夫所指,人神共愤。这般无义之贼,本当天人共诛,方解吾恨。却没想到,于今之际,此贼却勾结外敌,竟是要来抢先图我!这,这真气煞我也!”莫敬耀怒捶案桌,气得胡子直颤。

    其子莫元清,听了父亲的这番抱怨,亦是紧皱着眉头,然后他犹疑地说道:“父亲,郑氏纵是可恨可恶,又岂会被我等徒然骂死?还望父亲消气养身,赶紧想办法应对方好。”

    莫敬耀又是一声长叹:“现在局势如此危急,为父安有甚好办法可想!想我莫氏,仅据这高平一地,兵微将寡,如何是那两郑联军的对手!以我看来,若是这两贼真的联军来攻,为父与你,恐怕唯有弃城而逃,躲往明境,方可保身安命啊。”

    莫敬耀说完,又连连叹气,一副沮丧至极的表情。

    只不过这时,儿子莫元清眼中却一闪亮,仿佛想到了什么一般,复对莫敬耀急急说道:“父亲,既然郑氏可以求取外援,那我莫氏家族,为什么不可效仿其举呢?要知道,就在我军地盘北面,可就有一位极好的帮手哇!”

    “哦?你的意思是?”

    “父亲,你想想,郑氏能与郑芝龙部联手,那我们为何不能与北面的唐军相联手呢?”莫元清目光炯炯,声音振然:“现在明国境中,唐军独大,那唐王李啸,更有连立两帝,位极人臣,其煊赫权势,倒是有如一位隐形的君主一般。这样的人物与其治下军兵,当是我莫氏最佳之外援哪。更何况,现在唐军正在滇东一带与当地土司交战,与我高平甚是相近,若派出使者,诚词以求,更奉让足以令其动心的条件,那唐军必会因利而动,答应入援我国。只要有唐军来援,则我国万事无忧矣。”

    莫元清这般话语,让莫敬耀连连点头,脸上顿现欣慰之色:“吾儿之策,甚好啊。只不过,以你之见,要以何策,方可打动唐军,让他们顺利派兵入援我高平呢?”

    莫元清略一沉吟,便迅速回道:“父亲,这金银财宝,自是要大力赠送。若还不能打动唐军,我等可更向其晓以唇亡齿寒的道理。”

    “唇亡齿寒?”

    “是啊,父亲你没听那密使说么,现在两郑联军,拿下我高平,不过仅是为了那郑氏没有后顾之忧罢了。他们真正的目标,还是位于广西的唐军,想要两郑联军,一道把广西的唐军给灭了。他们打的这般好算盘,我等可将其全部告之唐军,然后唐军来衡量轻重,最终同意入援我国,抵抗这两郑联军来袭。”莫元清急急说道。

    莫敬耀又是连连点头,然后又重重地拍了一下桌子,作出一副决心已下的模样:“孩儿所言甚是有理,那为父就派你为代表,迅速进入云南,去与唐军谈判。如何能让唐军顺利与我莫氏结盟,入援高平,那孩儿当记首功!”

    莫元清急急拱手:“谢父亲,孩儿一定尽快出发,不辱使命!”

    莫元清随后便搜罗了十余人的使团,又在整个高平之中搜刮了一遍,弄得民怨载道,才得了两千两黄金。便急急与父亲莫敬耀告别,带着使力一路西去,径往云南。

    本来,莫元清一行人,打算径去昆明求见。不过说来也巧,此时的唐军,正在其主帅黄得功的带领下,带兵打到了元江府附近。此处离高平倒是甚近,故莫元清一行人发现唐军踪迹,立即前来求见。

    于是,在山谷外的一块空旷地界,唐军主帅黄得功,正式接见莫元清一行人。

    莫元清先自报家门,又赶紧献上这两千两黄金,一副十分恭顺的模样。莫元清见黄得功与一众部下脸上皆颇有好感,便立即扑通跪地,开始大声诉苦。

    “禀黄大人,我莫氏昔先祖有遗嘱:滋莫家气运已终,黎氏复兴,乃天数也。我等宜避居高平,养成威力,屈节待时,伺其天命有所归而后可。”莫元清故作一脸悲痛地说到这里,却在暗中观察黄得功的表情与反应:“今黎朝名义虽正,然然权归郑府。欢爱之士,多据要津,其风声气息,与四宣宽和平易,不能无异。兼之先祖明德、大正之政,固结于民心者未忘。故天运既还,然人心之向我莫氏者未尽还。通儒文士,亦往往铲彩埋光,岂不是待我莫氏中兴而应世乎……”

    见莫元清尽说一些毫无意义的废话,黄得功忍不住皱眉打断他:“你说话别文绉绉的,本将有要事在身,可挑拣紧要话来说。”

    莫元清话语一抑,遂又急急拱手道:“禀黄大人,然而,我莫氏虽踞于高平一隅之地,那郑氏却贼心不死,一心要致我莫氏于死地,实是可恶至极。就在前段时间,郑氏与弘光朝的郑芝龙部结盟,准备一道攻打我高平。可怜我高平一隅之地,又无甚危峻城池可守,如若两郑联军大举来攻,只怕我高平难守,莫氏必灭啊!”

    “哦?是吗?竟有安南郑氏与郑芝龙联手攻你莫氏之事,倒是稀罕哪。”黄得功脸上浮起一丝讥讽的笑容:“所以,你们的莫家主为免莫氏危亡,就专门派你前来,希望让我军入援你部,以解危困是吧?”

    莫元清见黄得功说得这般直接,不由得脸上一红,不过他眼珠一转,又立即说道:“黄大人,有道是唇亡齿寒,这两郑联军万一真攻下我高平,那对贵军来说,也是一个极大的威胁。黄大人你想,那两郑联军若是顺利拿下高平,则相当于在贵国的云南与广西之间,牢牢打了一个楔子,会给贵军行动,造成相当不便的影响。且在下听闻,那两郑联军,在拿下高平后,下一个目标,便是在广西的唐军。他们准备从高平进入桂西,然后与广东的郑家兵马一道,两处合击广西的唐军,若是这般,那贵军在广西的兵马可就……”

    说到这里,莫元清故意顿了一下,他发现,那唐军主将黄得功的脸色,果是为之一变。

    莫元清心下不免得意,他知道,自已的语话,让黄得功肯定也听在心头,不得不要好好权衡一下入援高平的重要性了。

    莫元清趁热打铁,又急急说道:“当然,天朝兴师讨伐,大义在手,兵威赫赫,定是势如破竹,胜利可期。若能两军联手,一举破郑,此诚我莫氏中兴之机会,亦是贵军一举定鼎西南局势的大好良机啊!”

    

第七百九十三章 一营兵马入援足矣() 
莫元清说完,又是一脸期盼地望向唐军主将黄得功。大热的天气里,他脸上的热汗,有如流水一般往下淌。

    而唐军主将黄得功,听完那莫元清的话语,亦不觉陷入沉思。

    莫元清这厮,虽是一心想保全其高平地盘不失,让他们莫氏有个最后的据点,可以继续苟延残喘。但对于唐军来说,如果能帮他们保住这高平一地,对唐军将来的发展,却亦是极有益处的。

    毕竟,如果唐军入援高平,凭着唐军的雄厚兵力,那无疑是高平之地最有份量的存在。唐军当可顺手将高平这一带安南地盘,牢牢至于自已的控制之下,至于那高平莫氏,亦会毫无疑问地成为了自已的下属藩邦。

    那么,据有高平又有莫氏相助的唐军,接下来,无论是仅仅应对两郑联军的进攻,还是更有野心地往安南推进,都是水到渠成毫无阻碍之事。

    所以,莫元清的这个请求,无论于情还是于理,自已都完全有必要答应。

    想到这里,黄得功淡淡一笑,便回道:“莫公子所言,亦是有理。莫氏忠顺之心,更是令人感怀。这样吧,莫氏如今既然有难,那本将自不会坐视不理。我将派出我军乙营兵马,以及我唐军一半的火炮部队,由乙营营长翁之琪统领,立即前往高平入援。“

    莫元清见黄得功终于同意派兵,脸上顿时满是欣喜之色。只不过,他又犹疑地问了一句:”大人,贵部愿派兵马,在下与父王皆是十分欢喜,只不过,在相暗自思揣,却不知将,大人若仅派一营兵马与一半火炮部队前来,对迎战那兵力宏大两郑联军,会不会兵马数量有嫌不足……“

    ”哈哈,你莫担心。我军战力,岂是安南郑氏与郑芝龙部兵马可比,跟你说吧,要守住这小小的高平,本将派出一营兵马与一半火炮前去,已是足矣。有这些兵马前去,定可确保你高平无忧。而到了高平之后,你可如此……”

    后面的话语,黄得功故意压低了声音,那莫元清更是凑上前来,竖其耳朵听完黄得功的话语。

    黄得功一讲完后,莫元清立即连连涌起欣喜至极的笑容,大声赞道:“黄大人所言甚是!却是小的多心了,真是该死!那在下就不多叨扰了,我立即带使团返回高平,与我父王一道,随时恭迎天兵前来。到时候,便按黄大人之计,给那郑氏一个厉害的教训!”

    黄得功点点头,示意他可以退下了。那莫元清见大事已定,亦不多留,又极其肉麻地连声恭维了几句后,便带着使团急返高平而去。

    黄得功随即下令,让那离高平最近的翁之琪部乙营兵马,立即停止征伐滇东土司之事,带上唐军第九镇一半的火炮部队,转而全速开往高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