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护国公-第1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绅的,他们想搞事情也没机会了,哪里有士绅想搞事情就近拉起民兵过去就行。

    而作为新政的另外一项,税务司同样设立。

    老王作为税务司总长。

    他的第一项工作不是以最快速度组建税收机构,而是以最快速度修订新的税法,茶,丝绸,盐等各项商税全部重新修订,同时增开新海关,松江,宁波,福州全部设立海关,海关直属税务司……

    “走私是肯定不行的。”

    杨庆对郑芝龙说道。

    此时他在自己的侯爵府,夏季的夜风中,寇白门抚琴而歌,圆圆坐在一旁表演着茶艺,李香君带着一帮舞姬跳舞,按照文人雅士的品位,这也算得上人生极致了,当然,这主要是待客的,没客人的时候,杨庆会让她们披着薄纱跳的,可怜的李香君在被他roulin后,基本上已经心如死灰般任他摆布了。

    郑芝龙笑而不答。

    这走私自然是说他,大明第一大走私集团啊!

    “但是,可以搞垄断嘛!”

    杨庆说道。

    “忠勇侯请明示!”

    郑芝龙说道。

    “很简单,咱们效仿荷兰人,以股份制成立南洋公司,太后,我,还有你们郑家合伙。朝廷授予南洋公司整个南洋的贸易专营权,外国商船自己来大明的贸易不受限制,但大明自己在南洋方向上的出口贸易,全部由南洋公司垄断,包括对外殖民,讨伐那些对大明不敬的番邦,在番邦设立商业据点,这些统统授权给南洋公司。

    非南洋公司的,却敢于在南洋做生意的大明商船,统统以海盗论,如何对付海盗就是你这个海军总长的职责了。”

    杨庆说道。

    “但目前做南洋生意的可不只我郑家一家啊!”

    郑芝龙说道。

    “收编,以船队入股南洋公司,要么加入南洋公司,要么就退出,既不加入南洋公司还敢干的,统统以海盗论处,但南洋公司只做南洋生意,向北不在垄断范围,毕竟我们不能吃独食,还得给别人留一口。”

    杨庆说道。

    郑芝龙沉吟着。

    对他来说这很难说利还是弊。

    南洋的贸易事实上就是他们郑家垄断着,基本上没其他人的事,有也早被他打沉喂鱼了,但却是以非法的走私形式,杨庆的南洋公司事实上是损害他目前利益,他不但要分出垄断的利润,而且南洋公司还得交税,就算税率肯定比外国商船低但也得交税,他过去是不交的。可如果拒绝的话那就变杨庆的敌人,而且杨庆既然盯上了海上贸易,那么最后肯定不会罢手的,他不干有的是人干,比如沈廷扬之类的,如果他想阻止那就只能和杨庆开战了。

    他在海上的确不怕杨庆。

    可他的根基在陆上,杨庆随便找个借口,让锦衣卫去福建抄家,他自认可顶不住,那时候郑家的二十多年积累就荡然无存了。

    就他的实力到了陆地上,随便一个军的京营过去,他在福建哪怕与士绅联合也一样白给,已经当了二十年富家翁的他,明显没有了年轻时候那种纵横四海的勇气,毕竟他现在已经不是海盗了,在福建有一堆产业裹着他的手脚,而南洋公司至少给了他以后的荣华富贵……

    “那就依忠勇侯!”

    他很干脆地说。

    “好,南安伯够爽快!那兄弟我送你一座宝山。”

    杨庆说道。

    “忠勇侯请讲。”

    郑芝龙说道。

    “台湾北边有金矿,不要问我如何知道的,南安伯只需要知道我不会骗你就行了,位置就在西班牙人修的圣萨尔瓦多城南边的山里,更具体的位置我同样不知道,但我就知道应该不会超过海岸向南五十里范围。另外在那里西南的群山之中,还有一片巨大的硫磺矿,那个应该很好找,有温泉的地方就是,而且硫磺地肯定是寸草不生的。”

    杨庆说道。

    “但那里是番人之地。”

    郑芝龙说道。

    “难道还需要兄弟我教南安伯如何去做吗?”

    杨庆说道。

    “黄金矿脉寻找较麻烦,但硫磺矿就在山林,只要走过去一眼就能看出来,这些兄弟就不伸手了,算是对南安伯的一点心意。”

    他紧接着说道。

    “忠勇侯是怕我不尽心夺回台湾?”

    郑芝龙笑着说道。

    “福建多山,缺良田,也就是这些年有地瓜,否则恐怕绝大多数地方都得年年饿死人,既然如此为何不向台湾迁移呢?台湾面向大陆这面全是最适宜水稻的平原,而且水源充足土地肥沃气候适宜,全都开发出来养活五百万人口轻而易举,这样的好地方丢给荷兰人,那是对子孙后代的犯罪。”

    杨庆说道。

    郑芝龙笑着举杯。

    杨庆举杯相碰两人各自一饮而尽。

    海上贸易问题解决了第一步,但接下来杨庆暂时还不准备把事情搞得更大,他现在只是搞定外销,但真正的根源依旧没动,真正让大明朝廷在海外贸易上几乎得不到收获,根源并不是郑芝龙一家,而是沿海所有士绅都是郑芝龙。事实上大明向南洋的商船并不多,每年到巴达维亚的不超过十艘,荷兰人那里有明确记载,而巴达维亚又是南洋最大的贸易港,可见大明商人主动的南洋贸易规模很小。

    真正让大明海关税收流失的,是沿海士绅的小船在近海海岛上和外国商船之间的直接交易。

    这个问题郑芝龙不会管的。

    事实上杨庆同样也没有能力去管。

    哪怕他让海军在沿海不断巡逻也没有任何用,因为他的海军肯定会被拖下水变成走私者,就像咱大清水师和英国人合伙经营ya片一样。

    国营也不行。

    大明的茶叶本来就是国营。

    但事实上全走私,在皇权不下县的时代,什么政策只要士绅不配合都是白扯的,等他把皇庄渗透得遍布江浙乡村了,那时候再动手也不迟,现在无论搞什么改革都会被瞬间玩坏掉的。他现在第一步先把这个大明版东印度公司搞起来,至少这个环节只需要搞定郑家,而沿海那些小的南洋航线海商吸纳进这个垄断集团就行。

    大明的海运不存在内部竞争,因为出去的船很少,最主要竞争者是欧洲商船,但事实上荷兰人欢迎大明商船将货物运输到巴达维亚,在那里大明商船都会受到欢迎。

    “那么还有一件事。”

    杨庆说道:“咱们的援朝军该启程了。”

    多尔衮转向关內,给了朝鲜人收复北方的希望,但他们自己是绝对没这个胆量的,正好杨庆也想拉李自成一把,从后方牵制一下清军,那么之前崇祯承诺,但至今没派出的援朝军就该启程了。

    “不过还缺一个主帅。”

    杨庆紧接着说道。

    “忠勇侯的意思是?”

    郑芝龙问道。

    “令郎如何?若南安伯想让他考状元算我这话没说。”

    杨庆说道。

    “忠勇侯欲出兵多少?”

    郑芝龙问道。

    “朝鲜多山,车营不便,更何况我大明同样还在平乱当中,也没有那么多的兵马可用,再说这是朝鲜自己的事,咱们不过是去帮个忙而已,让朝鲜百姓知道大明出兵保护他们了就可以,别说派兵了,就是不派兵光把大明旗帜亮出来,也就足够朝鲜百姓坚定信心了。”

    杨庆说道。

    “到底多少?”

    郑芝龙问道。

    “呃,一个营。”

    杨庆说道。

第一七四章 杨庆的真实身份() 
杨庆当然不是真得帮李家反攻夺回北方失地。

    他要的只是李家反攻而已。

    但即便多尔衮已经将战略重心转到关內,留守朝鲜的两万清军也不是李家能打败的,哪怕这两万里面只有五千正牌剩下的全都是伪军。

    必须要明白一点,朝鲜和大明之前一样也都是文贵武贱。

    事实上他们的武将更贱。

    而多尔衮的入侵和收编让那些朝鲜降军就像原本历史上的绿营一样战斗力暴涨,毕竟跟着一起杀人放火抢钱抢女人是那些将领们都欢迎的,做咱大清的八旗朝鲜明显比保卫李家更快乐。所以留守汉城的五千八旗满洲和一万五千八旗朝鲜,事实上依旧保持着对李家的优势,李家那据说十万大军只能依靠山区固守而且守得摇摇欲坠。

    想要他反攻……

    那得给他画一个大饼。

    先派一个营过去,然后告诉李家后面还有一个军正在陆续海运中,但多尔衮与李自成决战的机会绝对不能错过。

    他可以先反攻。

    让这个营到战场上去先获得一场胜利,鼓舞起李家的斗志,让他的那十万大军先反攻汉城,无非就是多死点士兵,李家也肯定不会在乎士兵死多少,然后慢慢隔段时间送一个营过去,保持着他们的斗志,让他们当炮灰消耗清军实力,同时也给朝鲜人减减丁,反正最后是肯定帮他们夺回汉城的。

    但时间会久一些。

    死的朝鲜人也会更多一些。

    至于郑成功做援朝军统帅,郑芝龙没有反对,他也知道就凭自己儿子的文采是考不上进士的。

    就这样援朝军启程。

    南安伯世子郑森被监国赐名郑成功,然后率领一个步兵营和一个配属的骑兵哨,准确说是一千战车步兵和两百轻骑兵组成的援朝军,在大明海军战舰的护送下,从南京下关码头伴着送行的鼓乐声开赴朝鲜。

    “一个营,忠勇侯真是……”

    黄得功感慨道。

    “无耻!”

    杨庆再次给他补上一个词。

    黄得功干笑了一下。

    “我对救朝鲜没兴趣,我只是对朝鲜人如何死得更多些感兴趣。”

    杨庆说道。

    “总长,淮安守将奏禀,给李自成运粮的漕船带回五千伤兵,说是李自成请朝廷代为照顾的,淮安守将请示是否接纳。”

    一名军官走到他身旁行礼说道。

    “接纳,送到扬州的救护站!”

    杨庆说道。

    他在扬州设立的救护站,目前还有数万顺军伤兵,也不在乎再多接纳一些,实际上伤好的顺军绝大多数也没再回去,只有极少数返回北方,留下来的全被杨庆改编成民兵,然后送到淮南屯田。甚至还有一些跑回去连家人都接来的,说到底和干旱战乱的北方相比,南方哪怕是淮南也算好地方了,因为顺军和清军之间的战争,这段时间南逃的难民数量再一次暴涨,他们全都被杨庆塞到了淮南这片因战乱而荒芜的土地变成民兵。

    “李自成打得不顺啊!”

    黄得功说道。

    的确,五千伤兵代表的是一万伤亡,而这还不算死在路上的,也不算轻伤可以勉强能继续战斗的,如果都算的话,这五千伤兵代表的是至少一万两三千的伤亡。很显然李自成这一次进军北京的道路,并没有上一次那么容易,不得不说这很让人无语,那些在保卫大明江山时候几乎望风而降的官员士绅们,现在保卫异族入侵者时候,居然一下子变成了誓死不屈的勇士。

    他们早知今日,又何必当初呢?

    他们当初哪怕拿出现在一成的力量抵抗,也不至于会有今天啊!

    “李自成打到哪儿了?”

    杨庆问那军官。

    “回侯爷,已经到达北都。”

    那军官说道。

    “他成蛇成龙,就看这一战了!”

    杨庆深吸一口气说道。

    北京。

    “开火!”

    张鼐挥刀吼道。

    在他身旁一百多门红夷大炮一字排开对准朝阳门喷射火焰,一枚枚实心弹呼啸飞出,瞬间消失在笼罩城墙的烟尘中,而在同时城墙上还击的炮弹也不断在天空划过,然后在炮群附近打得泥土飞溅。

    而同样划过天空的,还有一道道大角度落下的烟迹。

    这是臼炮的炮弹。

    杨庆友情赞助了十二门臼炮给李自成,不过炮弹得老李自己买,而李自成咬着牙购买了两千枚给他造成过严重伤亡的开花弹,之前从来没拿出使用过,现在全都用于反攻北京,那一枚枚大角度落下的炮弹,在城内爆炸并制造出一道道滚滚浓烟。不过这座城市太大了,这样的开花弹最多只是心理威慑,很难造成太大破坏,别说是区区两千枚黑火药的二十斤开花弹了,就是现代的重炮想毁掉这座巨大的城市也得耗费无数炮弹。

    当然,在这个时代,这样的炮击仍旧算得上壮观。

    即便在欧洲这也是令人惊叹的。

    “殿下,您的力量令人震撼!”

    汤若望站在李自成身旁,用他那带着异国腔调的汉语说道。

    李自成没有回答。

    “但可惜,您的军队没有信仰!”

    汤若望紧接着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