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护国公-第1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武装商船欣德号到达了福州,这是它第二次来大明进行贸易,上一次是在三年前,不过只到了澳门。

    估计很少有人知道,英国已经在十年前就曾经和大明发生过冲突,一个叫威德尔的上尉遵照英国政府的命令,带着六艘帆船经过长达一年多的航行到达澳门,原本他们是想借助葡萄牙人和中国展开贸易。但葡萄牙人很显然不想分享贸易的独占权,尽管葡萄牙政府是同意了,但澳门的葡萄牙总督反而在他们和当地官员之间挑拨离间,最终双方爆发了一场小规模冲突。都崇祯十六年了,大明沿海防御是如何糜烂就不用说了,连海盗都能攻破虎门,最终英国人占了沿海一座小炮台,抢走了几十门小铁炮,大概每门也就有三四百磅重,估计是弗朗机或者虎蹲炮之类的东西,又抢了几十头猪……

    估计是在海上饿坏了。

    但在向珠江航行时候遭遇明军战船的阻击,英国人不得不撤退,此后又袭扰一次抢了艘帆船。结局是经葡萄牙人从中说和,他们写了一份道歉信,签了一份保证书,另外赔偿了两千八百两银子的赔款。

    第二次就是欣德号了。

    那一次还是因为葡萄牙人从中捣鬼,他们在澳门被迫向明朝官员缴纳超过葡萄牙人两倍的关税,而且也没买到足够多的货物。

    但现在的五口通商帮了他们。

    在南洋一带贸易的欣德号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刻转向北上大明,并且越过澳门不再通过葡萄牙人这个心怀鬼胎的中间人,直接前往已经开放的福州,他们在台湾海峡遭遇了训练中的大明海军,并且被带到了福州。

    “正常贸易即可!”

    杨庆说道。

    “他们希望能像葡萄牙人一样,在沿海获得一个居住地。”

    郑芝龙说道。

    “不行。”

    杨庆说道:“贸易可以,但居住地肯定不行,而且他们在大明的活动范围也不准超出进行贸易的港口,不过可以让他们掏银子,福州地方官在福州城外划定的范围內给他们建几处房子。最好是闽江中的小岛,比如中洲或者三县洲之类的,以后他们在那里休息,但不准长居,起航就必须全部离开,必须遵守大明的法律,否则依律处置。但在这个范围以外没有官府特许和派出专门的人员陪伴,他们不允许踏入,另外就像瓷器窑,茶场之类地方严禁过去,他们装船的每一批货物,都必须经过严格的检查。我会单独派锦衣卫负责海关的检验,如果他们私带茶种一经发现直接斩首,同样敢于窥探瓷器和茶叶的加工过程一经发现直接斩首。”

    “这倒是不得不防!”

    郑芝龙很赞同地点了点头。

    中国瓷器秘密的失窃,是康麻子时代,麻子脑残一样把传教士殷弘绪任命了官职,后者得以自由出入景德镇的瓷器制作场。他完整记录了中国瓷器的制作工艺和原料,然后把这份记录甚至包括部分原料一起寄回了欧洲,甚至他还一直又继续观察了整整十年。

    至于茶种流出时间无法确定。

    而且不是欧洲人干的,最早是在十九世纪初,英国吞并阿萨姆后,布鲁斯兄弟在阿萨姆的景颇族酋长那里发现了茶树。毕竟茶种这东西很好带走,而且茶园遍地都是,就算真正想防也没那么容易,但布鲁斯兄弟随后从南洋招募华人过去种植,并以真正中国茶农种植的茶叶为噱头,在欧洲出售的阿萨姆茶并不受欢迎。

    它太难喝了。

    那些南洋华人又不懂制茶。

    他们只是布鲁斯兄弟包装出来的。

    真正使得中国茶叶受致命一击的是十九世纪中期。

    受英国政府指派的植物学家福钧借着借助一鸦的胜利进入中国,在上海换上咱大清的衣服,剃了头留起辫子,在一个仆人一个苦力带领下到达黄山一带。因为海上风吹日晒他这时候肤色已经很难说是个白人了,那些从没见过欧洲人的百姓最多觉得这人长得怪,因为慷慨大方他在中国内地畅通无阻。期间他自由地参观了一座座茶园,并且由那个仆人出面磕头哀求,换取一个茶场主同意,向他展示了茶叶的整个制作过程。

    之后他又去了武夷山,以同样方式获得了那里的红茶制作工艺,甚至连水质的影响都通过一个和尚知道了。

    最后他还不满意。

    毕竟单凭这些是不够的。

    于是他在离开前干脆招募了六名种茶和制茶工人,两名制作茶叶罐的工人,而且没引起任何注意。毕竟这时候贩猪仔贸易繁荣,就咱大清官员的智慧,也不足以理解一个植物学家的杀伤力,他就这样堂而皇之地离开了中国。

    然后阿萨姆红茶一举崛起。

    现代世界上最大的红茶生产国是中国吗?

    错。

    中国连前三都到不了。

    第一印度,第二斯里兰卡,第三肯尼亚,他们的茶叶产量加起来接近中国各类茶叶的总产量。

    这一切都是源于福钧。

    在福钧之前,欧洲人甚至不知道红茶和绿茶是一棵树上长的,他传回这个消息后,绝大多数欧洲人都不相信觉得他是胡说八道。

    杨庆的确要打开国门。

    这一点是必须的,但打开国门的同时,保密也必须做好,他对葡萄牙传教士的控制已经很严密,所有传教士都必须在锦衣卫陪伴下活动。但对于这些新来的欧洲人,同样也必须严防死守,不仅仅是茶叶瓷器这些传统的东西,他在大明搞的很多新东西也一样要做好保密。

    不过这时候英国人在大明采购的主要商品还不是这些。

    他们采购的是蔗糖。

    威德尔的船队采购的货物绝大多数都是蔗糖和冰糖,其他货物连糖的零头都不到,不得不说这时候的欧洲人其实也挺凄凉的,就连吃个白糖都得算是远涉重洋,跨越几万里运输过去。而且英国人尤其如此,毕竟这时候东南亚的甘蔗种植园在他们的敌人荷兰人手中,加勒比海的糖业基地古巴也不归他们。

    打开一罐冰糖雪梨的杨爵爷,舒舒服服地喝了一口冰镇过的糖水。

    “侯爷,人犯已验明正身!”

    一名锦衣卫上前说道。

    “那就行刑吧!都是读书人,何苦如此呢?卿本佳人,奈何做贼!干什么不好非要造反!”

    杨庆说道。

    他前方的刑场上,被按着的陈进士发疯一样挣扎着,不过那仇恨的目光并不是看着杨庆,而是看着远处一脸苦涩的解学龙。旁边的刑部官员正在宣读他那盖着玉玺的判决书,这份判决书上很明确说明了,是根据解学龙的上奏才确定他们罪行,并且把他们砍头的。

    至于杨庆……

    大概起草的写漏了,反正也不是什么大事,本来就是他俩联名的,解学龙是刑部尚书,他才是刑狱的真正主管,所以只写他的名字也合理。

    陈进士当然不会知道这些,之前杨庆可是说过,他招供之后就不会杀他了,杨庆这个人谁都知道,虽然可以说恶贯满盈,但有一个特殊品格是哪怕他敌人也佩服的,那就是说话算数不会食言。所以在陈进士看来这是解学龙因为他的招供,转而杀人灭口置他于死地……

    “解石帆,我做鬼都不会放过你!”

    他愤怒地吼叫着。

    不过因为舌头少了一块,所以他的喊声很模糊,不仔细听很难听出内容,但这肯定不包括距离他不远处一个年轻男子。此人脖子上套着一块蓝布,在胸前和后背分别垂下一块,然后都带着采访两个大字,而他手中拿着一支炭笔正快速在一摞垫着木板的纸上写着,而写的内容正是陈进士对解学龙的控诉。

    “哈哈,姓陈的,你也有今天!”

    陈进士身旁的王举人很欢乐地狂笑着。

    另外三个倒霉的则咬牙切齿地看着陈进士。

    “行刑!”

    那官员面无表情地看着他们,紧接着下达了行刑的命令。

    五名刽子手的刀同时落下,在鲜血喷射中五颗人头落地,四周百姓一片欢呼。

    在这欢呼声中,一个六十左右的文士默默看着五具倒下的死尸,紧接着发出了黯然长叹。而在他身旁一个年轻的美妇扶着他的胳膊,一双美目因为不愿看那血淋淋场面而四顾,蓦然间仿佛心有灵犀般定住,十几丈外的忠勇侯正笑咪咪地看着她……

第二一六章 信仰之战() 
你想干什么?

    圆圆一脸警惕地说。

    人家可是有夫之妇!

    她紧接着补充道。

    杨庆让她闲暇时候可以多邀请柳如是来忠勇侯府玩,话说自从侯方域的悲剧发生后,那些名艳们都已经不敢上门了,比如原本还可以看见卞玉京的,但自那以后再没见过,可怜吴伟业至今还植物人呢!也不知道他俩有没有再见面过。

    别胡说,我是那样的人吗?她都奔着三十了!

    杨庆义正言辞地说。

    圆圆想了想倒是没那么担忧了。

    毕竟人家柳如是不是妾,她是钱谦益正式娶的,杨庆不可能像抢李香君一样明抢,后者可以随便抢是因为她终归是个妓女,但明抢人家老婆那就丧心病狂了。更何况这时候柳如是都二十九了,杨庆应该还不至于贪婪到如此地步,可怜她至今还不知道她干妈都过四十了也一样没被放过。

    那你请她来何意?

    圆圆疑惑地说。

    解学龙递上告老的奏折了!

    杨庆很有深意地说。

    解学龙辞职了。

    他在斩了所谓五君子后,就立刻上奏折告老……

    尽管东林党内部很不想这样。

    内阁目前的格局,主要得益于崇祯的遗留,是因为临时约法时候利益分配,东林党才获得了五席,但在杨庆控制公主,控制阁臣任命权的情况下,解学龙的辞职会给杨庆插手刑部的机会。但解学龙明显更爱惜自己的名誉,杨庆以供词逼他在处死五逆的奏折上签名并斩首,接下来东林党再全力宣传他们的冤屈,会让他跟着名誉扫地的。而且有他签名东林党宣传的也很难说理直气壮,毕竟谁都知道他是东林党主将,他和杨庆联合上奏把这些人砍头,那东林党还怎么把自己说得那么清白呢?

    最终解学龙只能辞职。

    以此表明他是受某种威胁不得已为之,虽然最终五君子还是斩了,但他以辞职向正义人士谢罪。

    那么新的刑部尚书人选就成斗争焦点了。

    刑部另外还有两个侍郎。

    左侍郎贺世寿。

    这个老家伙可是正牌的东林党元老,他是丹阳蒋墅人,当初顾宪成和高攀龙还在东林书院时候,他就是跟着混的。原本是崇祯的户部尚书,但李自成进北京前,他就已经告老回乡了,崇祯南渡之后,他这样的近畿旧臣当然重新启用。

    排在他后面的右侍郎姚思孝资历要浅得多,这个是扬州人,崇祯元年的进士。

    但也是东林党干将。

    当兵科给事中时候就敢怼杨嗣昌。

    而他们以下各司主事基本上也同样全是东林党或者是和东林党同盟的江浙人,毕竟解学龙已经掌控刑部两年了,之前崇祯南渡后为了拉拢江浙士绅支持,又大批提拔东林系的官员和原本退休的江浙人,这些人想要把一个部门完全换成自己的亲信两年时间足够了。那么接下来杨庆就算换上自己的亲信也没用,这些人可以轻松把尚书架空,既然这样杨庆没有必要浪费一个宝贵人才,还不如继续扔给东林党保持内阁目前格局,同时稳住江浙士绅。只要内阁格局不变,江浙士绅就会和他斗而不破,而他要的也是斗而不破,在斗争中逐渐把后者困死。

    那么就给他们一个甜枣,把水太凉这个众望所归的大贤,弄到内阁当这个刑部尚书。

    反正水太凉也从没老实过。

    与其让他躲在幕后操纵,还不如把他拉到前台,他要是不上台如何犯错误呢?他要是不犯错误,如何可以打击他呢?要是不打击他,那又如何可以……

    呃,杨侯爷绝对不是对柳如是有特别的想法!

    圆圆很疑惑地看着他。

    “你不相信我?”

    杨庆说道。

    “我总觉得你有阴谋。”

    圆圆很坦诚地说道。

    “越来越没规矩了,看来这段时间没动家法,你是又屁股痒了!”

    杨庆说道。

    紧接着他一下子把圆圆翻过来按倒在前面的桌子上。

    后者笑着惊叫一声,随即背后传来衣服的撕裂声,就在同时李香君也推门走了进来,愕然地看着桌子上向前一撞的她,那俏脸一红赶紧后退……

    “站着!”

    杨庆说道。

    “就在那里看着。”

    他威严地说道。

    李香君羞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