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护国公-第1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势力因为利益,或者说对杨庆接受程度的不同,不断在报纸上对政策展开论战。

    甚至已经开始向学问蔓延。

    现在各家报纸那些喉舌们就针对扒灰公的理学进行大讨论,或者说对儒学进行再解读,以此来适应这个变革的时代,顾炎武,王夫之,黄宗羲等人统统登场,傅青主,陆世仪,朱之瑜之流也不甘落后,纷纷对儒学进行再解读。准确说努力挽救儒学这具日渐腐烂的僵尸,防止它被时代所淘汰,尽管他们的阵营不同,在这一点上倒是一致的,毕竟在他们看来如果儒学被淘汰,那他们的世界真得就崩溃了,但也正是因为阵营不同,也不可避免地吵起来。

    “这就是民国大师们的前辈啊!”

    杨庆感慨地说。

    “走,去帝国学院!”

    他说道。

    忠勇侯的仪仗立刻在这个十字街口转向。

    就在此刻阅江楼上,一群翩翩公子们正在凭栏眺望……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黄宗羲高声吟诵。

    他脚下数十米处的地下室里,监听的锦衣卫露出一丝无语,很显然这句诗他都听过无数次了,这些人文人雅士们就喜欢在阅江楼上吟这句诗来装逼,一点新意都没有。

    当然,黄宗羲是不知道的。

    此刻喝了不少酒的他脸色泛红,当初被净街虎棒子在额头打出的伤口虽然早就愈合,但在脸色衬托下倒是越发醒目。不过这是他的勋章,有了这个伤疤的他在姚江书院简直被当做偶像崇拜,这是他勇斗奸臣的光荣标志。

    “文宪公才是智者啊!”

    他身旁的陆世仪感慨道。

    这首临江仙的作者杨慎是最早开始对理学进行批判的,他甚至直斥扒灰公“一骋己见,扫灭前贤”,用自己个人对儒家典籍的理解,掩盖汉唐以来千年的儒学研究,把在这之前历代学者的成果统统压在自己身下。另外他同样对心学进行批判,评价心学是学而无实,与其说是儒学还不如说是光头,而他正好和此时这些算是开明分子的儒学解读相符,成了他们这些人溯源的先贤。

    “文宪公又如何?还不是放逐蛮荒三十年?”

    毛奇龄冷笑道。

    “自世宗以来数朝历百余年,贤臣岂止一杨文宪?结果又如何?贬斥,放逐,蒙难,哪个贤臣不是如此?只手挽天倾者多矣,奈何执政不用啊!结果中原板荡,宗庙蒙尘之际,反而推给我江浙士绅不交税,简直是疯狗,天下如此之大难道只有我江浙士绅不交税?说到底还是这个体制的问题,独夫裁于上,群下如傀儡……”

    “齐于慎言!”

    朱之瑜打断了他的话。

    “怕什么?我又不是说皇上!”

    毛奇龄说道。

    “这朝廷的制度就是不行,难道还不让人说了?制度不行有贤臣又有何用?世宗宠信严嵩这个奸臣,穆宗宠信冯保这个阉人,神宗沉迷于后gong,熹宗朝的魏忠贤不必说,就是先帝也一样先有曹化淳后有杨庆。以天下安危系于一身,若是明君则天下幸甚,若是昏君就天下危矣,而咱们算算这大明几个明君几个昏君,再算算历代至今几个明君几个昏君?

    恐怕十有八jiu皆昏君!

    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非一家一姓之天下,既然如此当天下人共治天下,不应一人du裁天下。”

    他接着说道。

    “如何天下人共治天下?”

    陆世仪好奇地问道。

    “我今日认识了一个红毛人,不是澳门的葡人,而是荷兰人,他们的制度倒是很令人耳目一新。他们甚至连皇帝都没有,而是所有士绅共同推选一人为执政,但执政只是类似内阁首辅一样,而真正权力集于士绅推选代表组成的议会,一切法律,国家大事皆由议会决断,执政只是执行者,他们将他们的这种制度称之为……”

    毛奇龄沉吟一下接着说道:“他们称之为民主。”

    (姥姥九十六岁高寿,即将离去,这些天我妈天天在伺候,我看孩子,所以暂时每天一章。)

第二三七章 一切权力归于人民() 
“民主?”

    黄宗羲好奇地说。

    “就是其百姓依据财产数量确定选举权,各省有选举权者推选代表组建省议会,省议会拥有本省一切大事的决断权。”

    毛奇龄说道。

    “那执政算什么?”

    朱之瑜好奇地问。

    “他们目前的执政是其原本所属皇帝在其境内的一个诸侯,但此诸侯领地只占其土地的一小块,只不过与各省议会联合起来对抗其皇帝,最终他们单独建国,这个诸侯以此之功得以为各省议会承认为执政。但各省议会自治,他就算是执政,也无权管各省内部事务,若各省对他不满意则随时可以投票不再承认他。此时的执政是那个诸侯之子,但已不复其父之贤明,故此各省议会正议废其位!”

    毛奇龄说道。

    很显然那个荷兰人告诉他的事情比较多一些,因为宁波开关,从出岛过来的荷兰商船越来越多,他如果肯掏些钱,这些荷兰人是很乐意向他介绍些东西的。

    这时候荷兰执政是威廉二世。

    也就是被请到英国当国王的威廉三世的爹,他的确和各省议会之间关系恶劣,主要是他想搞ji权,各省议会想维持自治,很快双方就会爆发战斗,并且在两年后进军阿姆斯特丹但被议会打败,回家后紧接着就死于天花。他一死各省立刻快快乐乐地宣布取消执政,荷兰进入长达二十年的无执政时代,直到后来被路易的军队暴打没办法又把他儿子请出来,后者击退了法军,并且被邀请到了英国去当国王,荷兰和英国进入共用一个最高元首的时代。

    但荷兰各省还是自治的。

    “这是尧舜之治啊!蛮夷之地尚能如此,我华夏衣冠岂不汗颜!”

    黄宗羲激动地说道。

    “此法甚善,这才是真正的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倒是小看了这些红毛,原以为是蛮夷之地,不想倒是真正行尧舜之治的!”

    此前一直没说话的陈确说道。

    那没钱的没选举权的怎么办?地下室里的锦衣卫问道。

    当然,他是不会得到答案的。

    上面群贤自动忽略这个问题,没钱没选举权在他们心中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话说在这些算得上这个时代开明的,而且也都在历史上留下自己名字的著名文人们心中,民主的确是一剂良药了,简直就是儒家吹逼的尧舜之治,大同之世。毕竟儒家描绘的尧舜其实就是古典共和,也就是所谓的公天下,三代以上有法,三代以下无法,尧舜之治为终极梦想,三代之治就差了许多,三代以后简直就不堪入目了。

    当然,这主要是看环境。

    毕竟他们都能在蒙古人手下解释出夷狄入华夏则华夏之。

    他们在这一点上一向很灵活。

    但目前的情况下,这个民主真是他们梦寐以求的,尤其是这种各省自治的形式,简直就是东南士绅们的终极梦想,他们最渴望的就是这个。哪怕到了咱大清末年他们都敢玩东南互保,到了min国初年联省自治在他们这里都依然很有市场。

    黄宗羲理想社会可就是自治。

    他都能把唐朝灭亡由藩镇割据解释成藩镇还不够强,他设计中的理想社会就是藩镇化,然后藩镇自治,另外以儒学的学校为地方决策机构。所有地方大事由东林书院,姚江书院这些学校决定,至于朝廷当然是太学说了算,然后朝廷恢复宰相制,以宰相决策政务,太学为议会监督,皇帝什么的垂拱而坐就行,百姓……

    百姓不需要考虑。

    天子垂拱,群贤用事,太学监督,剩下百姓各安其职就行。

    这就是他的理想国。

    而荷兰这种把执政当摆设,各省自己玩自己的政治形式,无疑在他们看来堪称完美,还能随时因为不满意就踢开执政,那这就可以说是完美中的完美了。

    必须得清楚一点,他们这些人不是东林党。

    东林党代表了江浙士绅中的传统势力,而他们这些基本上都是在野的年轻一代,则代表了江浙士绅中的开明势力。前者争的是朝廷控制权,但他们争的是天下控制权,前者努力迎回皇帝干掉杨庆,但他们这些考虑得更长远,他们要的是限制皇权。他们不仅仅是要对付杨庆,还要对付独断天下的皇权,皇权不限制还有下一个杨庆诞生。

    从这一点可以说他们是进步的。

    尽管这个进步是相对的。

    如果说东林群贤们依然试图延续主圣臣贤的美好时代,那他们已经在踏出封建时代。

    原本历史上他们就是这样。

    以批判理学空谈化,推崇所谓的复古为掩盖,这些应该说明末清初最先进的思想家们,就试图以重新解读儒学来开启新世界的大门,重新设计一个符合他们理想的社会。黄宗羲的地方自治不是最极端,至少他坚决反对夺取富人的土地,比他更极端的颜元甚至提出了以恢复井田制为旗号的均田,如果他们可以继续下去,他们应该会带来一场中国版的思想启蒙运动。

    如果还是一个汉人朝代,他们甚至可能引发一场资产阶级geming。

    但可惜……

    他们遇上了异族殖民。

    他们的一切可能都被咱大清给一棒子打死了。

    然后有的被打断脊梁老老实实做人甚至献媚咱大清,比如毛奇龄这种编造张献忠在四川杀了这个星球目前一多半人,登上巫妖王宝座的。有的打不过咱还不能躲吗?比如朱之瑜这样去日本,被日本捧为圣贤的。有的玩非暴力不合作但嘴上不说身体却很诚实,比如黄宗羲这样送自己好学生去编明史,顺便再把咱大明往死里黑的,比如陆世仪干脆在自己家地盘挖个十亩大池子,然后在池子里堆个岛玩隐士的……

    而他们这批最有可能带来思想改变的儒生被打断脊梁后,儒学就彻底退化成奴学了。

    这的确是个悲剧。

    对于儒学本身来说也是个悲剧。

    因为一直在与时俱进的儒学在这个大变革的时代,没有再继续跟上时代步伐,失去了最后一点活力的它不但没有再继续进化,反而彻底地退化腐烂,然后一直就那么烂下去,当全新时代降临后它直接被踩进烂泥。

    它被踩得太深了。

    甚至于现代想爬都爬不出来。

    从这一点上说是咱大清坑了儒学。

    没有咱大清的这一棒子,儒学说不定还真就能继续和过去一样在新时代混个新衣服,不至于到现代想爬出烂泥却发现自己浑身光溜溜……

    别说没个衣服遮体了!

    就连五脏六腑都被扒出来了!

    骗人都没法骗啊!

    但现在不一样了,杨庆给了它进化的机会,而这些人明显是想利用这个机会,通过重新解读儒学,来获得一种限制君权的理论,然后通过这种理论来形成势力并掌握权力。而民主给了他们指导思想,他们需要的只是如何以这个指导思想来重新解读儒学典籍,把这个舶来词变成古老的圣贤之言祖宗之法。

    好在这个是他们最拿手的。

    然而……

    有人比他们抢先了。

    “民主,谁的民主?”

    杨庆站在讲台上说道。

    “或者说谁是民?”

    他继续说道。

    讲台前数百年轻人聚精会神地听着忠勇侯讲课,这些全都是由各地皇庄,锦衣卫和军方各处工厂,或者直接是军队选送。这种选送肯定不能保证公平,但对于杨庆来说,这样的第一批学生就足够了,这些人基本上都是之前识字的,毕竟明朝的江南识字率还是很高。

    杨庆的帝国学院,本质上就是在搞工农兵大学。

    甚至老师都只有他一个。

    这是他要培养直属于自己的干部队伍的,当然不可能让他人插手,哪怕那些和他一伙的文臣都不行,让这些家伙教还是儒家那套,哪怕宋应星或者傅山也不行。傅山的老师可是袁继咸,宋应星的最大优势是科学知识丰富,但他既然早已经写出天工开物并出版了,那也就没价值了,他的科学知识再丰富还能比上杨庆自己?所以这里由杨庆自己编写教材自己负责教课,然后学生里面那些聪明学得快的带领其他人自学。而他这里天文地理各种知识无所不教,哪怕没有他的特殊身份,这些内容也都是很容易吸引人的,更何况这些学生基本上全都来自他的狂信徒们。

    “民主很古老,欧洲人很早之前就这样干,比如与咱们汉朝差不多时候的罗马帝国元老院,罗马人推选元老再选执政官。

    但是,必须得是罗马公民才行。

    而罗马公民只限于罗马人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