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护国公-第2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明军的损失也很大。

    两个步兵旅八千人,在这场冷兵器战斗中伤亡两千,好在因为板甲对冷兵器的超强防护能力,绝大多数都是受伤,真正阵亡的就四百,但这也已经是明军在这场可以说战役中伤亡最重的了。而这场战斗最重要的装备依然是偏厢车,尽管多辆偏厢车被死尸压垮,但它对骑兵的防御效果的确也是最强的……

    这样就暂时不必改编了。

    杨庆的原计划是在燧发枪产能增加后逐渐线列步兵化,但目前看至少在北方还是谨慎点。

    继续维持车营的编制。

    然后把原本的火绳枪逐步替换成燧发枪,尽管这样会影响机动性,但在北方平原上问题不大,而车营战术却有着空心方阵没法比的优势,它在面对游牧骑兵袭扰时候,可以最大限度保护步兵。

    尤其是下雨的时候。

    毕竟燧发枪也一样,遇上大雨天也是没用的,在升级到击发枪之前这一点没有本质区别。

    至于南方那是没有别的办法。

    这边河道纵横山峦起伏,想玩车营是根本不可能的,更何况南方战场也不会面对大规模的游牧骑兵,哪怕遇上大雨,仅靠刺刀也足以应付。这一点上还是不要套用欧洲,大明的情况和欧洲不同,欧洲除了捷克的宗教战争中短暂使用过战车,其他各国都没有用过这种东西,主要是因为本身就是类似大明南方的破碎地形。

    尽管他们也有东欧大平原。

    但东欧平原的雨季里战车是寸步难行的,冬季积雪也是寸步难行……

    小胡子可以作证。

    所以在这种事情上不能完全套用欧洲人的那套,必须得根据大明本身的情况,无论华北平原还是北方草原甚至西北沙漠区,面对机动性超强的游牧骑兵,明军步兵必须保留战车来保护自己。

    甚至以后还可以改进。

    把步兵推动的偏厢车改进到马车的车载步兵,这样机动性和防护能力就可以兼顾了,空旷草原上几百辆四轮马车围成的车城,配上大炮和燧发枪,基本上是令游牧骑兵绝望的。以这种战术完全可以扫荡草原,不过前提是杨庆得有足够的马匹,说到底马是征服草原的基础,这一点是没别的办法的,他再加速科技发展,也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侯爷,这是所有要逮捕的名单。”

    杨勇把一份名单递给他。

    这是那些走私商的名单,从负责走私业务的,到为他们提供保护的地方官员,甚至驻军军官……

    海军不用了。

    海军都是杨庆授意的。

    但那些旧卫所改革来的海防巡逻的就不是了,其实也不多,主要就是安东卫的,明朝的海州军户其实也归安东卫。民兵皇庄化以后这些卫所军官都变为维持编制的民兵军官,另外以征召少量民兵方式,维持沿海的巡逻警戒。

    其他地方也都如此。

    安东卫的这些卫所军官统统在保护走私商的名单。

    另外还有提供粮食的。

    虽然这些人理论上不应该算,毕竟大明内部粮食贸易是合法的,他们卖给那些走私商粮食不犯法,那些走私商向北方走私才犯法。

    但……

    但杨庆就是要搞事情。

    他得把这场战争军费捞到手,这总共打了没俩月呢!他就已经耗光了徐州和登州两大都统司的储备,甚至连淮安的二线储备也都快耗光,更别说接下来还得救济山东饥民。这场战争起因可就是山东饥荒,实际上救济已经开始,除了那些攻克的城市开仓放粮外,南方调运的救济粮也已经投入山东由军队发放,这也导致了粮价再次蠢蠢欲动。

    这些都是钱!

    虽然这场战争也让要朝廷出钱赎回皇帝的人都闭嘴了,但超过七百万两的军费仍旧让杨庆很不爽。

    户部甚至都真没钱了。

    目前的户部就靠贷款和国债在支撑着。

    这必须得抄家一波才行。

    再说那些卖粮的绝大多数都清楚自己的粮食去了哪里,从这一点上说他们也不都是无辜的。

    “统统抓!”

    杨庆毫不犹豫地签字。

    “只是刑科那里,如此大规模逮捕未必会签字啊!”

    杨勇提醒他。

    刑科肯定不会签,哪怕刑科都给事中已经换成中立派黄伯端,他也不会签这个驾贴,这份逮捕名单本来就不合理,抓走私的他会签的,但连那些卖粮的也抓就过分了。

    “这个我有数!”

    杨庆说道。

    这一点他很清楚,他就是借此机会搞事情,挑起朝中的战火。

    杨勇没有多说话,拿着名单找刑科都给事中去了,他走后杨庆看着面前的地图,然后对等在一旁的史德威说道“给徐州发报,这场战争到此为止吧!”

    “济南不打了?”

    史德威愕然道。

    就在淄河大战结束的同一天,明军也攻克胶州,而淄河大战结束后的第二天,当五千清军的人头堆在青州城下后,以薛凤祚为首的青州士绅在城内反正,并为明军打开城门。他的老师鹿善继是孙承宗在辽东时候的主要助手,以太常少卿告老,在崇祯九年清军入关劫掠时候,组织家乡定兴士绅死守,结果被攻破后殉国。

    这样山东清军基本覆灭,只剩下济南这一个据点了。

    不过这个据点兵力雄厚。

    不仅仅是原本济南的,就连博洛也同样撤到了济南,使得济南的清军总兵力达到近四万,而且大清河北岸还有多铎亲自率领的四万清军。

    这兵力绝对雄厚。

    清军的物资同样充足。

    济南可是山东清军的总后勤基地。

    更重要的是,博洛为济南士绅带去了多尔衮重新走回圣主明君道路上的消息,而且还有包税制这种振奋人心的,济南士绅就算不会打一管鸡血重新对咱大清死心塌地,至少开门迎王师的事情不会干了,所以济南之战肯定是一场强攻,而且还得是一场血腥的强攻。

    这就完全没必要了。

    这就已经进秋天了,如果不能在冬季到来前,硬碰硬攻下济南,明军在冬天是没法发动进攻的。

    而济南本身对明军战略意义不大。

    这里对清军很重要,因为一旦明军攻克济南,下一步就是渡过大清河从后方切断运河,孤立清军运河防御的关键点聊城。但明军的战略本身就不是沿运河进攻,杨庆自始至终对收复北京的战略规划就是海上登陆,无论运河线还是西线都是次要的。

    夺回济南的唯一价值就是锁断清军返回山东的大门。

    但是……

    借多尔衮一个胆子,他也不会再惦记山东了,这样就没必要冒险强攻济南了。

    当然,主要是太花钱了。

    “不打了,张鹏翼撤到长清,就让多铎过大清河,其他各军维持住章丘,邹平,青县这个防御线,如果多铎不进攻咱们也别进攻了。那些民团解散,所有参与作战的民团士兵都发地瓜当种子,至于遣散他们的钱粮另外算。阵亡的按照军队阵亡抚恤,有功的同样按军队标准奖励,至于谢迁的义军和那些投降的八旗汉军和朝鲜全部送徐州,在徐州进行整编训练后编入各军。”

    杨庆问道。

    当然,主要是甄别一下。

    那些投降的清军战斗力还是足够的。

    “如果多铎不进攻,那么就以第十军接替第九军驻防鲁西,第九军后撤徐州休整,刚刚北上增援的第五军接替第八军,军部设在章丘。海军陆战队撤回登州休整,第八军不必撤到沂州,以后留驻青州即可,接下来再调一个军北上替换。山东战场上维持两个军,一个军在济南外围驻防章丘邹平青县,一个军二线准备支援。鲁西前沿同样一个军,另外一个军在徐州二线支援,海军陆战队继续驻登州随时准备增援。”

    他接着说道。

    他的驻防兵力由运输能力决定。

    山东的到手使他获得了大清河和小清河两条水运线,南方的物资可以直接海运莱州,然后在莱州换内河船运往前线,他能够为北方保障的物资供应能力大幅增加。

    不过也带来了饥民问题。

    他得向北方运输粮食以救济山东的饥民了,而且不是只救济一次,接下来至少在地瓜推广开之前,山东还是必须依赖救济的。也就是说朝廷在未来几年內,必须得背着山东这个可以说财政上的负担,每年必须掏银子填这个窟窿。这也是他对继续这场战争缺乏兴趣的原因,打下来的确不是什么难事,可要养活就不容易了。

    而且移民也不容易。

    这一带不是一直都是战场人口锐减的鲁西,无论济青登莱各州全是遭战争破坏最小的。

    这是山东人口的核心区。

    从古到今一直都是,哪怕就是能把和平年代人口搞到比战乱年代还低的大元朝,这里都依然保持着足够的人口密度。

    。

第二七四章 给我一个放纵的理由() 
山东这场计划外的大战就这样算是虎头蛇尾的结束了。

    进入济南的多铎没有反攻。

    博洛的战败已经证明了,在野战中他们没有能力打败明军,两万可以说目前清军最精锐的骑兵在大雨中围攻不足一万明军步兵,结果不但没有吃下对手,反而损失了四分之一……

    这还反攻个屁!

    能守住济南都是奇迹了!

    总之胆寒的清军和无意进取的明军达成默契,前者继续占据济南控制大清河南岸桥头堡,后者在周围驻上一圈军队但保留百十里缓冲区,双方再次进入了和之前几年一样的对峙状态。然后山东各地依靠着源源不断从南方运来的粮食展开救灾,同时对田产进行清丈,把原本各藩王和卫所的田产全部清理出来,再重新设立为一个个皇庄。

    至于以前那些藩王不用管了。

    他们这时候早就被杨庆扔到湖广一带开荒去了,新的封地都有了旧的封地自然就是皇庄的,只要山东的一个个皇庄建立起来,基本上士绅们也就没有反抗的能力了。

    而就在山东百姓欢呼着迎来好日子的时候,忠勇侯又搞事情了。

    南京。

    “快,围起来!”

    伴着一阵混乱地喊声,如狼似虎的锦衣卫冲进一处府邸,紧接着里面一个官员和一个儒生从正堂走出。

    “哪个是刘文诚?”

    为首的锦衣卫军官喝道。

    “在下国子监生员刘文诚!”

    那儒生说道。

    “带走!”

    那锦衣卫军官说道。

    后面的锦衣卫就要上前。

    “慢着,驾贴何在?刘监生身犯何罪?”

    那个官员立刻拦住他们。

    “你是何人?”

    那锦衣卫军官问道。

    “都察院御史刘文明。”

    那官员说道。

    “海州汉奸走私犯刘某供称,其所走私至建奴的粮食,多半皆由刘文诚提供,锦衣卫奉命处置汉奸案,正要带他去北衙,无关人等闪开。”

    那锦衣卫军官说道。

    “驾贴何在?”

    刘御史继续拦在那里说道。

    “对,驾贴何在?若有驾贴,我就跟你们走,清者自清,岂惧北衙的诏狱!我与其的确有生意往来,然都是合法生意,我卖给他粮食难道还能管得了他卖给谁?这道理说到哪儿都不怕,然若无驾贴,锦衣卫岂能擅自抓人,朝廷法纪何在?”

    刘监生也清醒过来,估计猜出这些锦衣卫没驾贴,在刘御史身后义正言辞地说道。

    “二位误会了!”

    那锦衣卫军官突然换上一副笑脸说道。

    “我们不是来逮捕的,我们只是奉监国之命,前来邀请阁下在规定的时间到规定的地点,询问一些问题而已,刘监生难道连监国的命令都不听了!”

    他紧接着说道。

    “呃?!”

    二刘愕然中。

    刘御史还想再说些什么……

    “哪儿那么多废话,看不惯就去参我们,在这里扯淡做甚,带走!”

    那军官很不客气地一把推开刘御史,紧接着他身后那些锦衣卫一拥而上将刘监生拖出门,塞进外面一辆特制的马车,迅速关上了铁板制成的车门,拿个大锁直接锁上,然后他转身看着眼前的刘府。

    “把刘监生家眷保护起来,别让那些奸党谋害了!”

    他说道。

    两名锦衣卫立刻上前,一名刚追出来的刘家人立刻被他们推回去,刘御史赶紧跑出来,那些锦衣卫倒没阻拦他。就在他出来后,刘府的大门立刻被他们关上,然后直接从外面给锁了,刘监生在马车里看着这一幕,从铁棍的栅栏窗伸出手……

    “十四兄救我!”

    他很是凄凉地朝刘御史喊着。

    然后那马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