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护国公-第2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毛奇龄试探着说。

    北边……

    按理说北边的确是个好选择,多尔衮现在日子过得也挺难,事实上他已经没有胆量再觊觎江南了,他的最大追求就剩下自保。让杨庆倒霉无疑是他人生最大的快乐,如果雇佣一批清军当打手,尤其是八旗神军,多尔衮肯定举双手同意。

    但这样的话……

    “还是不要了,万一被杨庆知道咱们就很难说清了。”

    黄宗羲说道。

    杨庆可以不在意他们从桂王那里弄一批雇佣军,但要是弄一群清军换马甲那就是给他抄家的理由了。

    “我倒是有个不错的选择。”

    姜希辙说道。

    “我们可以去倭国募兵,据说葡萄牙人就大量使用倭兵,这些人都极其听话,对雇主极其忠心,只要给他们钱就不会叛变。之前荷兰人攻打葡萄牙的马六甲,城里一多半守军都是倭国雇佣的,这些人死守城池没有一个投降的。桂王那里也有不少,让桂王把这些人单独挑出来,咱们再额外从倭国雇一批,他们连语言都和咱们不通,根本不会被杨庆蛊惑。”

    他接着说道。

    “此计甚妙!”

    黄宗羲带着豁然开朗的表情说。

    话说从倭国雇佣士兵无疑是目前最好的选择,宁波港每年无数船只往返长崎,只要愿意用不了一个月就能拉回一船。这些倭国人吃苦耐劳而且极其听话,从桂王那里挑出他的倭籍士兵当做军官,从桂王那里订做最新式燧发枪武装这些佣兵,然后让他们充当龙兴天子的护卫。而且这些倭国人雇佣成本低,另外他们只认雇主不认别人,也就是说他们只认给他们支付军饷的江浙士绅,这样龙兴天子也更容易控制了。

    至于龙兴天子为何有一群倭国护卫……

    难道倭国不是大明藩属?

    虽然倭国的确不这样认为,但在大明看来普天之下都是大明藩属,既然这样龙兴天子有一批自己属国的士兵有何不可,这也是倭国对龙兴天子忠心的体现。

    “但如何把他们送到长安?”

    吕留良说道。

    “多尔衮会阻拦吗?”

    毛奇龄笑着说道。

    的确,多尔衮才不会阻拦呢,他会全力配合帮助这些人从他的控制区通过,然后到李自成那里去追随龙兴天子,李自成同样不介意这样一支军队到自己地盘上。至于他们的武器混在给李自成的运粮船里,同样也能轻松送到洛阳,现在除了那规定的一百万石,李自成每年还掏两百万两从江浙购买粮食运往洛阳。

    杨庆对这种贸易完全不管,每年开河期从运河北上转黄河的漕船源源不断。

    甚至还有走汉江西运的。

    就像唐朝安史之乱时候一样,江淮粮食走水路运往汉中,直接供应汉中的李自成控制区,总之运输军火是不值一提的小事。

    “那一个旅太少了吧?”

    张履祥说道。

    “那就两个,去倭国雇八千佣兵!”

    黄宗羲很是大气地挥手说道。

    八千佣兵而已,就倭国人那饭量一年吃不了多少,加上军饷每年也就花二十万,话说在坐的谁家没有个几万两的家业?随随便便凑一下就出来了,再说又不是一直养着,其实一直养着也不错,黄宗羲突然发现浙江士绅一直忘了还有这个选择,要是早就养一批倭寇还不至于面对杨庆时候如此被动呢!

    “还有,大可去长安后,别忘了给咱们要几个官职,陛下身边岂能没有自己的朝廷。”

    随后他补充道。

    

第三三八章 和盘托出() 
“真是越败越战啊!”

    玄武湖的船上杨庆感慨道。

    话说大同社不屈不挠的精神还是很令人意外的,他们要是原本历史上抗清时候也能这样,说不定南明还能撑住。

    当然,主要是清军会屠城。

    而这些人很清楚,他就算抄家也只会把男丁流放,但流放对于这些人来说没什么可怕的,哪怕流放到台湾去,他们的亲朋好友也一样会给他们送银子让他们过得很好。甚至还会在士绅中留下一番美名,至于他们的家人就算被收缴田产,也照样能在亲朋好友帮助下过得很轻松。

    这一点很重要。

    话说江浙这些家伙都是当年和魏忠贤斗出来的,对于不会灭门的对手那经验都很丰富。

    他们的确把杨庆骂成妖魔。

    但他们也都清楚,杨庆恰恰是不喜欢杀人,尤其是不喜欢玩满门抄斩的,直到现在杨庆没有满门抄斩过任何一家,没有一个女人,没有一个小孩死在他刑罚下。

    哪怕当年那些都玩过血溅午门的勋贵们,都照样还有继承人在南京继承他们各自的爵位。

    既然这样怕个鸟啊!

    话说杨庆咄咄逼人的一次次对着士绅下手,皇庄清查田产,释奴,最终一步步触及士绅们的底线。如果他们还不做出实质性的反击,用不了多久土地士绅这个名字就从大明的土地上彻底抹去了。南宁两府的土改有两年顶天了,两年时间锻炼出来的人才放出去扩散到广西全省,如果不对土司下手估计三年广西就完成了,前后五年时间杨庆就有了用于整个大明的土改队伍。然后他一纸公田法直接动手就行,五年时间也足够他把这项政策宣传得尽人皆知了,那时候各地皇庄民兵保护着土改队在各地佃农贫农欢呼中进驻各府县。

    那时候各地士绅想反抗?

    连跟着他们一起的人都没有啊!

    他们只能在迎驾这件事上跟杨庆放手一搏,这一次不搏以后就没有机会了。

    “可惜终究是越战越败!”

    杨庆鄙夷地说。

    “信公,可否开动?”

    宋应星在一旁装作什么都不知道地说道。

    “开动!”

    杨庆换上一脸笑容说道。

    他们身旁一名军官立刻用力扳下旁边锅炉的一个手柄,紧接着伴随蒸汽的鸣响,连接锅炉的蒸汽机飞轮开始了转动,同时传动齿轮组带着一根轴开始缓慢转动,这根轴则同时带动了这艘五丈长的平底小船两侧明轮同样缓缓转动,拨开水面驱动着小船缓缓向前……

    “这还不如划桨呢!”

    杨庆的准小姨子不满地说道。

    这是杨庆第一艘试验性质的明轮蒸汽船,这东西想要利益最大化,那么首要就是内河明轮船,没有比这更适合以内河水运为主的江南了。蒸汽机到蒸汽船之间的时间间隔本来就很短,一七七六年第一批瓦特蒸汽机安装于工厂,仅仅十三年后就已经有人把蒸汽机安装在船上充当动力……

    不是富尔顿。

    世界上第一艘蒸汽船不是富尔顿。

    必须得明白这一个事实,世界上第一艘蒸汽船不是富尔顿发明,而是苏格兰人赛明顿,他在一七年试验成功第一艘蒸汽船,富尔顿比他晚十三年。

    但他的资助者因为这艘船的表现不佳而拒绝继续资助他。

    当然,杨庆的不会是相同命运。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我们要的只是开始,只要它能开动就是成功,这艘蒸汽机不如划桨,那就换更大的。今天我们开动的是一艘只能在玄武湖里航行的小船,五年后我们就能让更大的船在长江上航行,十五年后我们就能乘着巨舰进入大海。说不定五十年后我们可以驾驶着无数巨型蒸汽战舰直达西洋,就像当年郑和一样扬国威于四海,宣教化于万国,使大明日月之辉照耀四方。”

    杨庆背着手说道。

    一阵风刮过,烟囱里冒出的黑烟瞬间把他淹没。

    “信公豪情,老朽不及远矣!”

    宋应星在一旁笑着说。

    “老朽今年六十二了,想来也看不到五十年后了,今日这玄武湖上再无外人,老朽就倚老卖老,斗胆问信公一句,民间皆传言广西土改乃是信公为推行全国而试行,不知信公是否真有此意?”

    他问道。

    “若我真有此意,宋公欲如何?”

    杨庆笑着说道。

    “老朽虽有几亩薄田,倒也还不至于舍不得,只是信公想过没有,此举牵扯有多大?”

    宋应星说道。

    他家其实也算大地主了。

    “宋公,想来你也知道,我并不是第一个这样做的,在我之前至少已知的有王莽和贾似道,这两人的确都失败了。王莽以复古为号行均田,最终惹得天下大乱,汉室中兴,贾似道行公田法于江南,紧接着宋为蒙古所灭。

    但他们都做错了吗?

    未必吧?

    王莽的失败在于他太急了,如果他用三十年时间而不是三年时间来做这件事,他未必不能成功。

    当然,他也没有三十年可用。

    但我有。

    我就是熬也能熬死所有反对者。

    至于贾似道他纯属无奈之举,纯粹是绝境中的挣扎,想用公田法为南宋搏一线生机,他外部的敌人实在太强,内部的政敌太多。他没有能力以常规手段破局,只能横下一条心玩一把狠的,结果他失败了,不但失败了而且折腾进去了南宋的最后一点元气。

    但我不一样。

    我的外面没有一群已经踏平了几乎大半个已知世界的异族铁骑,我的内部也没有能真正威胁我的內敌。

    那么我为何不试一下呢?”

    杨庆说道。

    “但你为何非这样做呢?”

    宋应星说道。

    “汉实亡于黄巾,然黄巾又是因何而起?兼并!唐亡于黄巢,那黄巢凭什么以一私盐贩子席卷天下?还是兼并!李自成又因何差一点使得大明亡国?也是兼并!张角不是神仙,黄巢也不过一私盐贩子,李自成只是一个驿卒,他们因何能够驱使百万之众亡几百年天子?因为那百万之众需要他们,因为那些失去了土地,只能依靠给地主当牛做马,流血流汗却不免饥寒的贫民需要一个人带领他们改变这一切。

    哪怕无法改变……

    那就同归于尽好了。

    时日曷丧,吾与汝偕亡!

    我不想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一切最终还是这样结果,最终还是逃不过毁灭,重建,兼并,再毁灭,这个循环往复的魔咒,那么我就只能在我还能控制局势的时候,提前从根源上把这个问题解决。

    所以我要推行公田制。

    我要从根源上彻底解决掉土地兼并这个祸根,任何敢于阻挡我的,都将被滚滚车轮碾过。

    未来的大明两京十三布政使司所有土地全部国有,然后由国家租给农民耕种,土地不再允许交易,除了几块宗室封地,爵位封地,其他这个范围內所有土地都不允许私有。”

    杨庆说道。

    “那么以外呢?”

    宋应星说道。

    “以外可以,以外想要多少就要多少不会有任何限制。”

    杨庆说道。

    “那么地下的矿产呢?”

    宋应星说道。

    “一样,两京十三布政使司辖区范围內所有地下矿产,所有河湖山林统统都是国有,但可以由私人申请开发权。我并不想铲除地主,我只是不允许两京十三布政使司范围以内有地主,在这个范围内想发财的就去搞工商业。那些依然想做地主的,就到这个范围以外去,比如现在他们就可以到台湾去,台湾允许土地私有,或者等朝廷收复辽东后,他们都到辽东去垦荒,辽东的土地也允许私有。甚至他们可以学欧洲人,到海外殖民,到南洋,到美洲,在这些地方想做几百万亩的大地主都可以。

    那里同样到处都是良田沃土。

    英国人在北美的殖民地人口还没有南京城多,但他们占据着相当于整个南直隶和江西浙江两省的土地。

    荷兰人正在和葡萄牙人争夺南美的巴西,这片土地拥有一条水量超过长江与黄河总和的大河,浩浩荡荡奔流数千里,沿途几乎没有任何崇山峻岭,全是气候类似两广的平原。但在那里殖民的荷兰人和葡萄牙人加起来同样不及南京一座城,未来咱们的蔗糖出口会一天天减少,因为荷兰人就是为了在那里种甘蔗。

    这个世界很大。

    大明只是很小一块,两京十三布政使司就更小了,为什么非要挤在这块地方呢?总人口也就几百万的荷兰殖民地遍布世界各地,东西横跨几万里,国土面积仅相当于四川一个布政使司的西班牙,在海外的殖民地加起来超过整个大明。

    我们的白银绝大多数都是他们从美洲带来的。

    弘治五年他们最先到达美洲。

    然后他们用了不到一百年时间杀光了那里的几千万土著,后者连铁器都没有,还在使用石头武器,西班牙人抢走了他们的所有金银。这些金银通过贸易流入各国,再通过海上贸易绝大多数流入大明。

    我们已经落后得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