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护国公-第2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计划就是他的一线生机。

    他得抓住。

    “还请摄政王派遣使者!”

    丁启相最终还是做出选择。

    他就是一个送信的,这种事情还是让他叔叔操心吧!他把使者带回去给丁魁楚,丁魁楚愿意让使者见皇帝就把这个计划向皇帝公开,如果不愿意那无非让倭奴一刀砍死。不过他其实也明白,真要是这样的话,朱慈烺说不定也就顺水推舟了,皇帝陛下和杨庆之间终究要做个了断,真要是清军能够南下,那么李张桂三家就真有机会了。

    难道皇帝真想在霍邱当下一个汉献帝?

    开玩笑!

    他回来是干什么的?

    他只是没胆量,就两千倭奴只能保证他不被暗杀,真要和杨庆撕破脸皮还是被捏死,但如果李自成张献忠和桂王凑十几万大军给他,他就真有能力和杨庆斗了。尤其是在多尔衮为他牵制了杨庆部下绝大多数兵力的时候,南京目前无非两个军,一旦清军大举进攻,沿淮线的三个军肯定同样北上增援。

    只要能够逼杨庆放行,李张桂三家的军队到达,皇帝陛下就有兵临南京的实力。

    如果杨庆不放行……

    那他就得面对多尔衮,李自成,张献忠,桂王,四家加起来不下五十万大军四个方向的围攻,而且还有江浙士绅的内应。

    如此好的条件,可以说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皇帝有什么理由不干?

    他就是不干杨庆又能容他多久?

    虽然现在杨庆还没儿子,这个问题倒是一直很令人疑惑,按说他身边女人也不少,虽然没和公主成亲但并不耽误他生儿子,可至今杨庆依然没有儿女。不过这并不妨碍他,毕竟他自己还得活至少五六十年,足够他有篡位的必然了,从他最近的行为来看明显就已经开始露出真面目。

    这一点皇帝同样清楚。

    都自己假传圣旨了,皇帝要是还不明白杨庆的野心,那也未免太过于迟钝了。

    皇帝拼一把还有生路。

    不拼的话那就真是坐以待毙了!

    “那就有劳使者了!”

    多尔衮满意地说道。

    丁启相懂事地告退,在陈名夏带领下退出大殿,看着他的背影,多尔衮摸着光溜溜的下巴……

    “如何把一件事让锦衣卫知道?”

    他突然说道。

    “摄政王是想……”

    旁边的宁完我小心翼翼地说。

    “以后再说吧,目前时机还不到!”

    多尔衮说道。

    不用他等什么时机了,这时候锦衣卫已经在外面等着。

    “出来了!”

    右长安门外一处店铺的窗口,一名陈府家奴透过窗纸的缝隙,看着外面正在走出的大轿说道。

    “那就是你说的人?”

    徐诚说着把手中望远镜拉开。

    轿子窗口丁启相的面容迅速拉近。

    “老吴,快!”

    他立刻说道。

    旁边一个年轻男子摊开纸,然后拿着一支铅笔,趴在望远镜上看了一眼开始勾勒面容,一边看一边以极快速度画素描。在这个没有照相机的时代,这是杨庆唯一能教给锦衣卫快速记录一个人面容的方法,到如今他的锦衣卫都运行七年,各种人才全都逐步培养起来。别说是这样的,就连密码都开始使用,锦衣卫现在的绝密情报外人就算拿到也没用,因为这些情报全是数字,只有接收情报的对着密码本才能译出。同样普通一些的情报也不是外人能看懂,因为次一级的普通秘密情报是汉语拼音。

    话说这东西不是专门培养出来的谁能看懂啊!

    就是英国人也不懂啊!

    子母他们认识,可字母组合起来他们也不认识啊!

    就在陈名夏的大轿缓缓走出他们视线的时候,一张丁启相的素描侧头像也在这名锦衣卫手中完成,虽然仓促间不是很理想,但相比起毛笔勾勒的轮廓来,这已经堪比照片了,事实上杨庆一直很怀疑,古代那些画像捉拿究竟有没有用处?

    “再画一份!”

    徐诚说道。

    很快第二幅素描完成。

    “立刻把这份送徐州都统司,另外加上河南口音……”

    他说道。

    “应该是归德一带。”

    那陈府家奴说道。

    丁家都是永城的,永城马牧乡一门两尚书,他和侄子丁启睿都是崇祯时候的重要大臣,不过丁启睿倒是因为一直拍马士英的马屁,目前还在湖广当知府。

    “归德一带口音,读书人,应该是陈名夏旧识子弟,携带一份不知内容的密信,而且极其重要,重要到陈名夏立刻带他去见多尔衮。应该是走李自成那边的,回去也差不多是走同样路线,在函谷关或者武关就能把他截住。”

    徐诚说道。

    “要是有建奴护送,他回去还可以直接过黄河。”

    老吴提醒他。

    “过黄河只能是逃难的,他很难躲过咱们的甄别,不过加上就行,怎么抓他与咱们无关。”

    徐诚说道。

    “这局势也很精彩啊,牛鬼蛇神都开始往外冒了,冒出来好啊,冒出来才好一网打尽。咱们在这里的苦日子终于快到头了,七年了,老子在这里潜伏七年了,终于熬出头了,回去该把汉奸名单整理一下,等北都光复一个个拉清单了!”

    他看着对面皇城感慨道。

第三八一章 这个阴险的小贱人() 
一个月后。

    武关。

    “是他!”

    锦衣卫南阳站站长严武,看了看手中展开的画像,再看看关门前的丁启相,确定自己等候大半个月的目标已经到达。

    这时候丁启相已经通过。

    他身旁一个锦衣卫以最快速度拿起镜子照向在关门內的军官。

    正午的阳光立刻就反射到了他的脸上,那军官下意识地一挡,疑惑地抬起头,正好看见严武向做手势,这才一下子清醒。他紧接着整理一下军服站起身,走向已经检查完并通过了关门的丁启相……

    “停下!”

    他一脸威严地喝道。

    丁启相身后随行的男子脸色一变。

    “这位官爷,叫小的有何事?”

    丁启相说道。

    那军官没理他,而是径直走到那男子面前,后者朝他露出一脸谦卑的笑容,那军官盯着他,然后拿过丁启相手中的路引。这是在李自成那里花钱从地方官手中买的,这种事情就是在杨庆这里也一样能做到,不可能真正指望所有官员都清廉奉公,再说要这个也无非行走双方辖区,李自成那边官员才懒得管是不是有清军间谍利用这东西呢。这份路引上说明了他们的身份,他们是关中去扬州联系业务的商业公社社员,这也是这条路上主要往来的。

    “你怎么是河南口音?”

    那军官问道。

    “小的就是归德人,当初跟着高将军去长安的。”

    丁启相说道。

    “你,说几句!”

    那军官看着他旁边的同伴说道。

    “将军,您别吓唬小的了!”

    后者强做笑容说道。

    “这还一个北直隶一带的,你们这乡音保持得都真好,在关中住了那么多年,和一群陕西人天天在一起居然一点都没改,真是难得啊!先带到一边等一下仔细搜搜!”

    那军官冷笑道。

    一群士兵立刻上前就要抓他俩。

    “刘队长,我说你这不是纯属刁难人吗?人家乡音不改怎么了?我在长安住了六年,还一样是乡音呢!你是不是觉得我们河南人好欺负?别忘了你们旅长也是河南人,是不是你们旅长在湖广待了三年,这时候就得说话必须湖广口音?这两位兄弟又不是没有路引,你是不是觉得他们没给孝敬故意刁难?下次见了你们旅长得好好跟他说说你欺负咱们河南人!”

    严武走出来不满地说。

    “就是,我们过去走武关,金声桓的人都没你们这样,就这还有脸吹你们更清廉?”

    他身后几个锦衣卫跟着起哄道。

    那军官脸色一变,紧接着换上了笑容说道“严老哥,我也是尽职,哪有什么勒索钱财,既然严老哥都这么说,那兄弟当然得给严老哥面子!”

    他随即一挥手。

    那些士兵赶紧又退了回去。

    严武旁若无人地走到他跟前,从他手中拿过丁启相的路引。

    “是蒲州的兄弟呀,我和刘将军也是旧识,你们这是去扬州?那正好同路,兄弟严武,开封人,是长安粮食总局的专员,也去扬州公干!”

    严武说道。

    李自成的粮食总局是他的控制区唯一粮食贸易机构,无论是外购粮食还是收购的余粮,统统都纳入粮食总局,各地皇庄的粮所,城市里面的粮店全直属于粮食总局。这时候的局长就是高一功,可以说是李自成手下最实权的机构,毕竟粮食分配全都由粮食总局决定。而专员类似于巡视员或者大宗的采购员,负责监察各地的粮食供应,主管从外面的采购,基本上也是顶级肥差,能做采购的都是高一功亲信。

    而且他们和明军将领很多都互相熟悉,毕竟当年互为对手,打交道也是最多,铜瓦厢的大战也是他们这支顺军打的。

    “严专员,这太叨扰了吧?”

    丁启相陪着笑脸说道。

    “什么叨扰不叨扰,都是自己家兄弟,你这酸气也太重!”

    严武说道。

    丁启相和他同伴互相看了看。

    这就是多尔衮的特使,多尔衮当然不可能弄个旗人,毕竟头发不可能几天长出来,戴假发很不安全,只能在汉臣中寻找。这是刘楗,北直隶大城人,多尔衮占领北京后的第一批进士,他爹是天启二年进士,崇祯朝四川巡抚刘汉儒,同样也是名列十全老狗那个贰臣录的。

    “那小弟就不客气了!”

    丁启相说道。

    “这才对嘛,放心,跟着我路上没人敢刁难你们,咱们是什么人,给他们来送银子的,他们就得好好伺候着,走,一起喝酒去。!”

    严武揽着他肩膀满意地说。

    然后他们一起走进了旁边的那座酒店。

    丁启相并没注意到,紧接着一名士兵就骑马离开,并且向东一直跑出了关城……

    南京。

    “楚公,丁启相回来了,走的是武关道,守在那里的南阳站站长严武已经得手,有一个应该是建奴使者随行返回,北直隶口音,再具体应该是霸州一带的。”

    锦衣卫南镇抚使徐平说道。

    相比起恶名昭彰的杨勇,他才是真正的大特务头子,前者属于上手的打手,什么严刑逼供,罗织罪名,针对官员下黑手之类的都是杨勇的北衙负责,准确说更像是一个内卫。但真正的情报机构,则由徐平来负责,各地情报站全归南衙,原本南衙负责的内部纪律已经从他手中分出去改为单独的军法处。不过他手中也掌握多支特勤队,这些特勤队都精通暗杀下毒之类手段,这些年时不时有咱大清栋梁们死在他们手中。

    “继续盯着!”

    杨庆满意地说道。

    与其抓住丁启相,哪比得上让他带着多尔衮的使者见到皇帝。

    原本他还怕仅仅是一个倭奴不够刺激,给他大舅哥戴的罪名不够吸引眼球呢,没想到朱慈烺这些猪队友们自己把问题给他解决了。丁启相肯定是丁魁楚派出的,丁魁楚派他去见多尔衮还能是什么事,无非就是向多尔衮借兵,让多尔衮大举南下给他们制造机会呗!

    看来多尔衮是上钩了。

    不过也不能说他们蠢,这无非就是搏一把,搏一搏,单车变摩托,不搏也一样会被他干掉。

    本来在他计划中就是明年对多尔衮下手的,女皇登基总得需要一点庆祝,光复北都无疑是最好的庆祝,甚至他都准备亲征的,毕竟他也很多年没有亲自上阵。女皇登基,他作为女皇的丈夫亲自率军追寻中山王足迹北伐,光复北都为女皇献礼,这无疑就很完美了。多尔衮估计也是有这样的觉悟,否则以他的头脑,还不至于这么痛快就上钩,这样看来李自成,张献忠,桂王,都应该在龙兴天子的计划当中……

    “这是要玩四国倒杨啊!”

    他感慨道。

    但还有谁会上钩呢?

    桂王是没戏了,广东士绅明显就是想苟延残喘,能苟到什么时候算什么时候,他们正在依靠资本主义的血腥积累掘第一桶金,苟的时间越久他们攒下的财富越多。

    那么土地也不是不可以抛弃。

    毕竟他这里鼓励工商业的原则符合广东士绅的标准。

    后者反抗他成功还好,不成功那连财产都无法保住,但不反抗他却可以保住财产,就算失去土地依然可以像沈廷扬这些人一样成功晋级,彻底完成从封建士绅到工商业资本家的转变。这些老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