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护国公-第3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平衡白银流入造成的越来越扩大的贫富差距,使原本集中于资本家和地主的白银流入向所有人分流。而工业的高速发展和粮食产量的不断提高,也提供了充足的物资,老百姓手中有钱,市场上有足够的货物,那么通货膨胀就可以被压制了。

    说到底只要粮食充足,通货膨胀问题就是小事,通货膨胀的混乱,都是从粮食的涨价开始。

    而他恰恰最重视的就是粮食。

    甚至他现在就连除虫菊都已经开始引入,目前南直隶的几处皇庄已经在种植,这东西的原产地在达尔马提亚一带,也就是和意大利隔海相望的巴尔干北部沿海。

    但欧洲也没开始大规模种植。

    杨庆依然是抓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差,让他们帮着自己去弄的,这时候英国东印度公司基本上都快成他的狗了。同样也是在和大明贸易的欧洲人中唯一不是单方面赔钱的,最初英国人到大明的确是送钱,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就是连一件英国商品都没卖出去,只是万里迢迢跑来送了八万西班牙银币。但现在英国东印度公司每年向大明输送大量棉花,马匹,甚至各种杨庆点名的种子,乃至于给他小姨子搜集各种珍禽异兽。

    居然连企鹅都送来了。

    虽然只是送来了几个标本而已。

    他们的确是想送活的,但在赤道附近全热死了。

    杨庆小姨子正在成为英国东印度公司恍如救世主的存在,每年大量撒出白银,让后者满世界给她搜罗喜欢的东西,然后平衡后者同大明的贸易逆差。去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刚刚用三条生命的代价,从撒哈拉沙漠给她弄来了一窝耳廓狐,并获得了两万两银子的赏赐,然后用这两万两银子购买红茶回去换回了几十万两。

    不得不说这些商人真有头脑。

    “这倒是真的。”

    沈廷扬很有同感地说。

    “上海的物价就越来越高,就连螃蟹都年年涨价,说到底都是钱烧的。”

    他说道。

    “所以说,赚钱的同时必须花钱,赚大钱的同时必须花大钱,我们一年从海外获得几千万两白银,那么每年在国内就得花出几千万两白银。但这个钱不能让商人攀比奢侈推高螃蟹价格,必须得以花钱的方式,让所有老百姓跟着受益。也就是搞大规模的基础建设,修铁路,修公路,修桥梁和各地水利设施,建养老院孤儿院免费的小学。比如我们修一条国道,可以让沿线数以百万计的老百姓通过参与而受益,建成以后加快商品流通又可以让沿途所有人都受益。

    而铁路效果更强。

    只不过国道我们可以凭借政府的税收来支撑,但铁路是不可能凭借政府投入来完成的。

    必须把民间的财富调动起来。

    这些年流入几万万两白银,绝大多数都在民间,与其留着助长奢靡之风,何不让他们拿出来,然后修铁路当子孙后代富贵的保证呢?投资什么能比得上投资铁路?火车开起来就是黄金万两,就是躺着收钱,投资工厂可能赔了,投资海外贸易可能遇上风暴沉船,买地都可能遇上旱涝蝗灾结果颗粒无收。

    但铁路不一样。

    它只要修起来,那就可以说是没有任何风险的,无论谁走都是得掏钱的,而且世世代代坐收利润,那铁路就是摆到那里一百年都不会坏。

    大明未来的货物流通,将绝大多数转入铁路,甚至连运河都比不上铁路,运河有封冻期,运河遇上旱天可能断流。海运不用说,北方沿海一样有封冻期,商船出海那就是赌命,可铁路既无封冻期也无风浪之险,火车坏在半路,大不了等车站再发一辆过去接上。

    简直堪称完美!”

    杨庆赶紧忽悠。

    “护国公放心,这苏松之地铁路股票推销就交给在下,不为别的,就为从南都直达宁波的铁路,在下也要让苏松的士绅们倾囊相授。”

    沈廷扬说道。

    杨庆邀请他来做客,就是为了让他推销铁路股票的,其实不仅仅是他,这段时间护国公经常邀请各地名流来喝喝酒谈谈心,目的无一例外就是让人家回去宣传铁路,为他迅速开办的十几家对应的铁路公司推销股票。

    而且效果明显。

    不仅仅是股票大卖,就连炒股的都已经出现,每一支股票都在涨,甚至还有上午买下午就涨好几成的,一股炒股的狂热正在蔓延。各地的地主老财们正纷纷用马车拉着银子涌向帝国银行,话说和当年的秦王西征债券销售之惨淡形成鲜明对比。

    “那就仰仗五梅公了!”

    杨庆笑着举杯说道。

    就在这时候,一个宫女匆忙走过来低声说了几句。

    杨庆脸色一变。

    “五梅公,请自便,我得赶紧去陛下那里,陛下可能要生了!”

    他对沈廷扬说道。

    说完他赶紧跟着宫女走了,后面圆圆也顾不上管沈廷扬,立刻跟在他后面……

第四七六章 生了,儿子!() 
第二天清晨。

    承天门。

    初升的朝阳刚刚爬上城楼,金色阳光洒遍御街。

    一个身影出现在城楼最顶层。

    在他背后所有的门窗打开,从城楼另一边透入的阳光,让他仿佛站在一片金光中。

    而在他面前的御街上,此时人头攒动,万众瞩目,从昨晚就知道女皇预产期提前的南都百姓,从半夜就开始在这里聚集。就连那些工厂和商号都放了假,数以百万计市民在这片御街和两旁特意开放的城墙上聚集,等待着大明未来皇帝的诞生。甚至就连城墙外很多新盖的楼上,都有无数目光在眺望……

    包括天空中。

    热气球在大明已经很普遍,不仅仅是商户广告,就连有钱人自己买了装逼的都有,南都的天空就像一战时候的伦敦一样,每天都有各色系留气球在飘荡。

    而在经过了整整一夜的漫长等待后,现在就是揭晓结果的时刻了。

    所有人都盯着护国公的身影。

    上百万人鸦雀无声。

    甚至还有拿望远镜聚焦的。

    然后就在背后透过的朝阳中,护国公突然举起了双手,而在他手中赫然是一个襁褓……

    “生了!”

    护国公大喊一声。

    “儿子!”

    紧接着他喊道。

    御街上瞬间一片海啸般的欢呼。

    然后杨庆以最快速度把儿子交给一旁的宫女,结束这场短暂到以秒计算的正式亮相,话说他这可是趁着女皇不知道偷偷抱出来的。实际上女皇并不同意他抱出来,万一此刻正睡觉的女皇突然醒了,他回去还不知道得面对多大的怒火呢!

    看着宫女们就像那些穿着防辐射服,抱着武器级铀的科学家一样,抱着他儿子小心翼翼地离开,然后走下城楼,杨庆这才重新将目光转回到承天门前……

    “皇子名讳为何?”

    人群前面的王夫之仰头问道。

    “杨朱!”

    杨庆说道。

    “呃?!”

    下面一堆愕然。

    很显然他夫妻俩起名的随意还是很令人无语,话说好歹是皇子,怎么不得起个听着就很有学问的名字,你们这把两人的姓凑一起就行,也未免太不负责任了。再说以后你准备怎么继续起名?大儿子杨朱,难不成以后杨蓝杨绿杨小黑?尽管这个时刻有点不适宜,但下面人群中还是一片默默地吐槽。

    不过这样也好,反正未来是要继承朱家皇位的,作为朱家皇帝到杨家皇帝的过渡……

    杨朱就杨朱吧!

    反正他夫妻俩给自己儿子起名别人也无权干涉。

    “女皇陛下圣旨,以皇子降生大赦天下!”

    紧接着他们头顶的杨庆就喊道。

    然后欢呼再次响起。

    这个其实杨庆不是很赞成,但女皇陛下坚持的,主要是这样就可以赦免她哥哥了,朱慈烺的绞刑经过她的特赦之后改为流放,只不过现在依旧被圈禁在一个小院子里。再通过这次大赦天下,就可以恢复自由身,只不过还是庶人而已,但过几年夏威夷清理干净,就可以重新封个藩王,然后让他去夏威夷养老了。而且接下来还得去北都把周皇后的梓宫迎回来到南都,与崇祯合葬一起,这个肯定是要大儿子去的,不可能还继续让朱慈烺以流放犯的身份。

    不过真正的大赦只是口头说说。

    实际上帝王大赦都会在随后的正式圣旨中规定范围,哪些罪犯可以赦免,哪些罪犯不能,这个都是有额外解释的。此刻杨庆说的大赦,就和促销的本活动解释权归主办方所有一个意思。

    那些杨庆不想弄回来的,肯定还得继续待在流放地。

    比如那些大儒们。

    实际上大儒们的判决书上也都带着遇赦不归的注释,也就是说他们本来就不在赦免范围。

    这样黄宗羲等人还得在花莲。

    他们已经被扔过去了,明军在那里设立了一个锚地,偶尔有军舰过去补充一下淡水,另外捕鲸船也有过去季节性捕鲸的。那里哪怕现代也是能看到抹香鲸的,数量虽不多,但对于近海捕鲸业者来说,仍旧不失为一块好地方。大儒们带着买的奴婢,在那里开荒种田,甚至还在一条溪流淘到了金沙,闲暇时候在海边钓钓鱼,探讨一下儒学思想,看看捕鲸者搏击巨兽的风采,那日子过得颇有田园牧歌之风。唯一的遗憾就是偶尔会有野人袭扰,据说黄宗羲还亲手击毙过几个野人,话说他可是内家拳高手,那内力深厚着呢!

    所以这个问题不值一提。

    既然这样……

    那他们还是继续田园牧歌吧!

    这样的环境更有利于他们写出优秀的作品,毕竟他们的家乡已经充满俗世的喧嚣,哪比得上这种地方宁静适宜思考?

    很多优秀作品不都是这样诞生的吗?

    据说朱之瑜现在就已经在写了。

    他被流放到隐岐岛后,就很受对面的倭国人尊敬,不但松江等藩的大名们过去求学,就连德川家都派人过去接受这位大儒的熏陶。目前正在编写一本思想专著,对于倭国的现状进行深刻剖析,总之现在的他生活比过去参与政治斗争时候充实多了。

    由此可见流放才是让大儒们真正放射光芒的必要条件。

    他们就继续放射光芒吧!

    倒是之前流放海南岛挖矿的那些南京勋贵们,这时候可以回来了,他们已经挖了很多年的矿,现在也算饱经人世沧桑,有不少都已经死在海南岛的炎热气候里。当然,说他们挖矿还是有些夸张,他们留在南都的女人们不可能真让他们挖矿,无非就是掏点银子,买些奴隶去代替他们。他们准确说是在海南岛生活了这些年,甚至一些精良旺盛的,还在那里繁衍了一大堆后代。

    这时候可以让他们回来了。

    还有崇祯在的时候,那些抄家后流放的,杨庆钓鱼执法抓的那些走私商,这些也都可以回来了。

    总之大赦只是说说。

    不可能什么罪犯都放,真正的赦免肯定是要有选择性的。

    帝王大赦都是这样。

    当然,老百姓不关心这些,他们只是纯粹为欢呼而欢呼,在老百姓们看来,这种大赦是必然的,上次女皇登基没大赦就已经很意外了,如今皇子诞生还不大赦就不正常了。

    “护国公,陛下是否有意立皇长子为太子?”

    王夫之问道。

    欢呼的人们立刻开始平静。

    这才是重头戏。

    这才是人们彻夜等待的主要目的。

    虽然大家都明白,朱家的江山其实早就姓杨了,但毕竟还没走这最后的程序,这终究是个隐患,可以说立刚刚抱出来的皇子为太子,是大明真正稳定的最重要一步。哪怕大家也都明白,他肯定是要当太子的,否则怎么叫杨朱呢!但这个必须得从法律意义上确定才管用,他一日不当太子很多人的心就一直悬着。

    “陛下倒是的确有此意,只是立太子需四民大会投票,陛下只有提议之权而无决定权,故此还需过些时候到四民大会堂开会表决。”

    杨庆说道。

    “四民大会常设代表尽在此,又何须过些时候?今日百万民众聚集于此可为见证,我们就在这承天门前当着人民的面正式投票表决好了,无需非得去四民大会堂!诸位代表,女皇陛下提名皇长子杨朱为大明太子,那么诸位是否同意以皇长子杨朱为太子?同意者请举手!”

    王夫之转头问道。

    然后他第一个举起了手。

    那些基本上都在最前面的四民大会常设代表纷纷举手。

    他们从半夜就等在这里,为的就是迅速确立太子,如果女皇生的是公主,那个只能先等着再说,但生的是儿子就必须立刻立为太子。说到底四民大会也怕夜长梦多,未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