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护国公-第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还能抄谁?

    抄勋贵?

    南京的勋贵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他的基础,他能迁都南京,就是因为这里有那些与国同休的勋贵。

    这些人是他的根基。

    哪怕这个根基已经腐烂,但终究还是朱家的老臣。

    抄江浙士绅?

    如果说那些勋贵是他在南京的政治基础,那么这些士绅就是他在南京的经济基础了,抄这些人的结果就是大明朝廷经济崩溃,而且后者也不是好抄的,他要抄江浙士绅就得面对左良玉清君侧的二十万大军,另外还有沿海各地官员的群起响应。

    那么剩下还有谁?

    他就是抄海商还得冒郑芝龙割据福建的危险。

    他连抄盐商也都只能抄西商。

    这还是因为西商的根基已经算是被毁了,他可以获得徽商的支持,而徽商后面实际上是江浙士绅,是南方籍官员,他可以利用南北官员间本身的矛盾来实现目标,否则的话他连西商都不敢抄。哪怕是皇帝,他也不是想抄家就抄家的,尤其还是这种对一个利益集团的抄家,如果不是西商的基础被毁,地盘落在李自成手中,就像当初在北京的时候,崇祯要是敢抄晋商那结果就是咱大清和蒙古各部王师南下,宣大军喜迎王师,为王师前驱直捣北京。

    他也就在南京敢抄晋商。

    而且这还是因为他身边有杨庆这样的恶犬,可以迅速实现他的意图不用担心出意外。

    话说杨庆办事还是他放心的。

    “诸位,”

    杨庆笑咪咪地说道。

    此时他坐在刑室內,面前六个吊起来的男人,这是张四维的一个曾孙和五个玄孙,这是在扬州的,实际上张家多数成员在蒲州,估计这时候已经投降了李自成,至于其结果这边也不是很清楚。

    那六人全都仇恨地看着他。

    “阉狗,想杀就杀,何须惺惺作态!”

    其中一个大义凛然地说。

    杨庆毫不在意地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说道:“诸位,想必你们应该明白你们的结果,不用幻想会有人营救你们了,你们很清楚是谁要弄你们,无论你们招供不招供,结果都是抄家灭门。但皇上念你们祖上是名臣,所以才给你们一个机会,如果你们把那些同党都供出来,并且当堂指正,那么你们就可以得到赦免,然后和你们的家人一起遣送回原籍,最多也就是个禁锢而已。可你们居然不领情,这就未免太伤皇上心了,话说你们为什么这么傻呢?你们就算死保那些同党,结果也一样是灭门,相反你们把他们都供出来,却可以保住一家人的性命,我实在想不出你们有什么理由拒绝这种好事。”

    “阉狗,你就别做梦了,我们关圣故里,世代忠义,岂会为虎作伥牵连无辜!”

    另一个冷笑道。

    “啊,我明白了!”

    杨庆恍然大悟般说道:“你们其实是害怕老家的亲人遭到其他晋商家族的报复!”

    那六人脸色同时一变。

    的确,杨庆猜得没错,晋商各家在扬州的,充其量都是分支,但其家族全都在山西,他们如果出卖其他晋商,后者遭到崇祯的清洗,那么结果就是他们在山西的家族同样遭到其他晋商家族的清洗,无非就是土匪灭门而已,他们在这里保后者,不但他们的家族不会有危险,而且还会获得其他家族的感激,然后张家的荣华富贵依旧可保。

    牺牲他们,保全的是家族。

    毕竟山西已经不是崇祯地盘,崇祯没能力把他们在山西的族人也一起抄了,这些世家大族并不在乎个人的生死荣辱,他们真正在乎的是家族的延续,和家族的延续,家族的辉煌相比死几个族人不值一提。

    更何况他们这些人通常都会把妻儿留在老家,在扬州被抓的不过是些姬妾和庶子而已。

    这些人死了就死了吧!

    他们的嫡子还在就行了!

    然而……

    “你们或许不知道,我与李自成的关系其实也很不错。”

    杨庆笑咪咪地说。

    “如果皇上给秦王一道圣旨,要求秦王协助锦衣卫查办张氏家族的叛国案,然后我再给李自成去一份私信告诉他在你们家抄出多少银子,我想李自成会奉旨的。”

    他紧接着很开心地说道。

    “你,你……”

    张四维的那个曾孙悲愤地指着他。

    他们都是聪明人,立刻就意识到了这样的结果,他们在扬州的资产就逾百万,那他们老家的地窖里藏着的更多,崇祯要他们的银子,李自成当然也喜欢他们的银子,如果杨庆给李自成蛊惑一下,尤其是渲染一下他们家族的豪富,那本来就在北方到处抄家的李自成要能忍住才怪呢!崇祯的确没有能力灭他们家族,可李自成完全有这能力啊!这个老土匪都不知道灭了多少家了,晋商虽然投降得快暂时躲过这一劫,但那是李自成不知道他家族有几百万两银子啊!

    李自成要是知道的话,不把他们张家一锅端才怪呢!

    这个阉狗真阴毒。

    “害怕了吗?”

    杨庆笑咪咪地说道。

    “害怕就把这些人统统给我放到你们的通敌叛国名单里!”

    紧接着他脸色一厉,把一份名单拍在桌子上恶狠狠地说。

    (今天还是一章,家里重修浴室,下月一号上架)

第九十二章 装逼的时刻到了() 
话说这些盐商又不是什么信仰坚定的革命战士,无非就是没有找到他们的命门而已,只要找到了,他们的防线也就瞬间崩溃。

    要么灭族!

    要么卖别人!

    这个选择题其实并不难做。

    在杨庆做出他们最怕的威胁,同时以崇祯的名义承诺,一旦他们出卖其他晋商,那么就由崇祯下旨给李自成,对除了他们张家以外,其他所有被卖的晋商家族全部抄其老家灭其族,另外提升张家为秦王长史……

    按规矩藩王长史得皇帝任命。

    虽然秦藩情况特殊,长史肯定没有任何权力,但作为一个类似于外交官的职位,以沟通崇祯和李自成之间的关系,这个还是必不可少的,之前的秦藩长史是方岳贡,这个大学士没投降,只是在城里被抓了,但他家也没搜出多少银子,所以得到崇祯和李自成共同的赞许。

    不过理论上长史应该是左右两个。

    张家的要求就是从他们家族挑一个,这样张家就成了崇祯在北方的代表,自然李自成得保护周全,好歹这个面子得照顾一下,话说他们也知道崇祯就算发圣旨到李自成那里,人家理不理也得看心情。为了防止意外他们必须得有保证,要知道他们这是在拿整个家族来赌,他们在这里出卖那些晋商,后者在山西的族人不灭他们满门才怪,他们得要一个安全保证,否则他们左右都是灭族,在这里硬顶着至少还能博一个义名。

    这个没问题。

    崇祯才不在乎这个呢!

    只要能把在扬州的西商财富全部弄到自己手中,皇帝陛下别说给他们一个安全保证,就是把死了一甲子的张四维追封爵位然后让他们世袭都行。

    很快一道圣旨就被杨庆带到狼穴给他们看了。

    这就可以了。

    得到了想要的之后,张家几个毫不犹豫地把杨庆那张名单上所有人加入了他们的同党,这里实际上绝大多数都是真同党,这些人历年和建奴的贸易他们都知道,现在无非就是给崇祯详细列出。至于他们不知道的那就编呗!这种事情都不用杨庆指导,他们自己都懂,然后洋洋洒洒的一大本口供迅速写了出来,紧接着杨庆呈送到了崇祯手中……

    扬州。

    “快,快跑啊!”

    挹江门内的大街上,无数惊恐地喊声响起,数千人组成的洪流,连同他们的车辆和马匹一起撞向城门。

    “快跑啊,朝廷要杀尽北人,想活命的就快跑啊!”

    “快逃命啊!”

    ……

    无数混乱的喊声,让恐慌的瘟疫就这样急速蔓延,甚至这里面不光是山西和陕西的,要知道这些年逃避北方战乱的北方人不断南下,其中很大一部分可都滞留扬州。尤其是本来就属于商业区的新城內,更是几乎汇集了能从运河南下的所有地方的人,此刻这些喊声制造的恐慌,正在这座城市里不断蔓延,让更多人加入逃难队伍,就连打砸抢烧的都出现了。

    “这他玛是谁走漏消息!”

    城门上黄蜚擦着头上的汗咒骂着。

    实际上也不需要走漏消息,那些晋商也不是傻子,这情况明显有些不对,都是靠脑子吃饭的,他们猜也猜出崇祯要下刀了。

    他们有这觉悟。

    扬州盐商一年利润近千万,大明全国盐税一年一百万,从扬州盐商手中交出的最高纪录在万历年间,那时候才仅仅六十七万,话说他们买个妓女都得上万呢!圆圆当年标价可是千金,这么多年大家就这么玩傻子,在富可敌国的奢靡中,看着大明在饥荒中糜烂,在一席百羊的饕餮盛宴中,看着北方的饿殍遍野,以前是崇祯待在深宫不知道,现在知道了不报复才怪呢!尤其是这时候崇祯那么缺钱,而他们又是最适合宰杀的肥羊。

    不宰他们那崇祯就真傻了。

    这种情况下最好的选择就是先离开这扬州城

    出了扬州至少还能选择逃跑,天下这么大,他们生意都能做到西域去,有的是地方可躲,哪怕跑到左良玉的地盘都行,他们和左良玉关系还是不错的,再不行就是去张献忠那里都行,原本历史上其实陕西商人就都去了那里。而要是继续被圈在扬州,那就跟圈里的猪羊一样等着刀子落下了,但黄蜚的兵从上次闹过兵变后,就已经把扬州彻底控制,哪怕后来王承恩调解解除封锁,他们也依旧控制着各门,并且每天晚上不断巡逻,和大批徽商手下的伙计一起在城门口盘查,所有试图离开的晋商无一例外被挡回……

    这就更明显了。

    这摆明了就是准备瓮中捉鳖,只不过等崇祯的圣旨而已。

    既然正常手段已经出不去,那就干脆用不正常手段吧,那些晋商在这里经营超过两百年,这座城市的一切都了如指掌,他们想制造一场民变那简直易如反掌。

    然后黄蜚就麻烦了。

    “都督,怎么办?”

    城门前一名军官抬头喊道。

    在他前面数百名当初参加过塔山阻击战的精锐士兵,正在用盾牌和长矛组成厚厚的阵型,堵在挹江门内阻挡那些试图冲击城门的乱民,但后者的数量实在是太多,他们已经明显有点不堪重负,而且不只是这里,其他各处城门也都有类似的情况,只不过这里人最多而已。

    话说这得开炮才行!

    黄蜚纠结地看着自己两旁那些弗朗机。

    炮口已经对准了街道上。

    但开炮的话……

    “后退,立刻后退,否则以造反论处!”

    他举起铜皮喇叭吼道。

    “别听他的,他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他们就是准备把咱们关在城里再抢咱们的银子,这些兵痞上次抢过一回尝到甜头了,要不他们这些天怎么不准带着金银出去?他们就想杀了咱们抢银子!”

    人群中有人高喊。

    恐慌情绪左右的乱民哪还有头脑分辨真伪,再说黄蜚所部的确是搞过兵变的,这是有不光彩纪录的,再说这年头乱兵洗城劫掠又不是什么稀罕事情,他们这些逃难的北方人本来就是经历过兵荒马乱的,对这种事情格外敏感,此刻在谣言鼓动下完全失去理智,紧接着伴随各种恐慌的喊声开始向前冲击士兵防线。

    “准备!”

    黄蜚喊道。

    他身旁那些炮手立刻准备点火。

    他和这些士兵也不是在乎什么人命的,话说都血洗过锦州的,这些家伙可不会对炮轰乱民有什么心理负担。

    “点……”

    黄蜚举起手刚要喊点火,身后突然一只手抓住了他的手腕。

    他愕然回头。

    “三弟,你可来了!”

    他如释重负地说道。

    杨庆点了点头,然后随手拿过了那铜皮喇叭。

    “静一静!”

    他骤然吼道。

    他的嗓门本来就够大,再加上那形象也够醒目,下面的乱民立刻停住纷纷望着他。

    “圣旨到,皇上有旨,扬州盐商阎李等家罔顾圣恩,勾结建奴,走私粮食以资敌,着锦衣卫指挥同知杨庆擒拿归案!此乃圣旨,扬州百姓无论土客皆无需惊慌,陛下欲诛者卖国之晋商而已,无关他人之事,何来朝廷诛北人之说?难道陛下非北来?难道我等与黄总兵所部非北人?”

    杨庆吼道。

    人群立刻冷静了许多。

    “别听他的,跟这种阉党爪牙有什么话可说?”

    人群中突然响起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