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护国公-第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庆喊道。

    “左良玉奏报,田见秀部十万攻樊城!”

    宋权说道。

    “我还是进宫劝陛下幸杭州吧!”

    杨庆说道。

    他俩大嘴巴在这里毫无避讳,旁边那些凑过来打听消息的官员士绅可全听见了。

    这个恐怖的消息瞬间让他们都傻了。

    “快跑啊!贼军打过来了!”

    一个老家伙突然尖叫一声扭头就跑。

    然后码头一片惊恐的尖叫。

    杨庆和宋权愕然地面面相觑,老宋那也是聪明人,紧接着做了一个割喉的动作,杨庆拔出尚方宝剑,没有丝毫犹豫地纵身跃起,瞬间出现在了那老家伙的面前,然后手起剑落将其头颅斩下。

    “尚方宝剑在此,敢散播谣言者斩!”

    他拎着滴血的尚方宝剑对那些被吓住的乱民恶狠狠地吼道。

    后者一片寂静。

    杨庆威胁般瞪了他们一眼,紧接着上马直奔城门,他后面那些乱民们面面相觑,然后毫不犹豫地继续尖叫着拥挤逃窜,宋权无可奈何地苦笑一下登上前方渡船,带着一脸毅然决然率领他的大军赶往传说中濒临崩溃的战场,去为保卫大明都城的最后防线血战到底,而那些逃窜的乱民则把皇帝要跑路的消息在南京城内散播,然后制造更大的恐慌。

    至于罪魁祸首……

    罪魁祸首先回家去溜达一趟然后什么也没干就再奔皇宫,就在他进入皇宫的同时,忠勇伯已经安排圆圆跑路的消息也传播开。

    话说这就是实锤了!

    他可是刚刚从江北回来的,最清楚前方战况的。

    乾清宫。

    “一群废物!”

    皇帝陛下雷霆震怒。

    一帮文武大臣寂若寒蝉。

    “陛下,不是臣不尽力啊!臣到江北后就得知刘良佐不战而逃,立刻与靖南伯前去阻拦,不想刘良佐竟刀兵相向,臣一番血战才将其斩杀,紧接着留靖南伯安抚其部,臣独骑追上救援临淮关的靖南伯所部,结果刚到定远就遇上了从临淮关溃败的马士英所部,还没等重整旗鼓反攻临淮,就得知高杰弃了盱眙,臣虽有心杀敌终究无力回天啊!”

    杨庆说道。

    “朕何负于刘良佐,竟敢不战而逃!”

    崇祯怒道。

    “陛下,据其部将所言,刘部多是南渡的义民,此辈不愿在北方,皆渡淮依其而存,但凤阳地贫无以为生,朝廷又不给其粮饷,就连刘良佐所部都已经欠了两个多月的,士兵吃不饱饭自然毫无战心,逆军一到立刻崩溃。”

    杨庆说道。

    “粮饷呢?户部的饷银呢?”

    崇祯朝着高弘图吼道。

    “陛下,户部岁入有限,早已经是入不敷出,此时库內惟余银五万,各军饷银皆有拖欠,非只刘良佐一部。”

    高弘图小心翼翼地说。

    “朕在北京兵临城下之际,问户部惟余银八万,朕今日在南京于兵临城下之际,卿告诉朕户部惟余五万,朕的钱都哪儿去了?朕富有四海坐拥万里江山,为何朕穷困至此?朕的大明很穷吗?可为何朕又听说那李自成在北京助饷,从北京群臣手中搜刮出了整整七千万两?七千万啊!朕在位十七年,十七年来大明岁入加起来是否有七千万两?这还仅仅是北京一座城的。谁能告诉朕这是为什么?朕为什么这么穷,朕的衮衮诸公们为什么都这么富有?”

    崇祯瞪着血红的眼珠子吼道。

    史可法等人战战兢兢无人敢回答。

    “陛下,他们其实都不交税的,自然积累得多一些,除此之外臣能想到的就只有他们贪赃枉法了,我大明众正盈朝应不至于贪赃枉法。”

    杨庆说道。

    “啊,他们都不交税!”

    崇祯狞笑着说道。

    “朕都穷困至此了,居然还不向他们这些家财百万的收税,朕是不是太傻了?朕是不是很可笑?传旨,从今日开始,无论官员,勋贵,有功名的士子,所有田产百亩以上者,原本依例不需缴纳钱粮者一律同于平民交税,从今日起士绅一体当差纳粮。”

    他说道。

    “陛下,这万万不可啊!”

    解学龙惊叫道。

    “不可?卿欲使朕学李自成否?”

    崇祯冷笑道。

    解学龙吓得赶紧闭嘴。

    这是赤luoluo的威胁啊!朕没钱士绅有钱,那朕就取消他们过去的免税特权,你们同意最好,你们不同意那我就只好学李自成了,没事抄抄你们这些官员的家,你们自己看着办,反正朝廷没钱就没法打仗,就挡不住李自成的大军,那时候就换成他来拿夹棍夹你们了。

    交税,士绅们少赚一些,朝廷有钱军队能更好保护你们。

    不交税大家一起完蛋。

    这件事情并不复杂。

    “陛下,局势糜烂还不只是因为刘良佐不战而逃,还有各地叛乱,那临淮关就是士兵叛乱丢的,天长县城据说也是地方上贫民打开的,此辈皆惑于李自成在北方的免粮,故此置忠义于不顾,悍然为逆军开门,城破之后也是此辈与逆军同流合污,一起洗劫城内士绅,臣此行多闻民间开门迎闯王之语。”

    杨庆很符合奸臣标准地在那里添油加醋。

    “忠勇伯难道也让朝廷不收钱粮!”

    史可法忍无可忍地怒道。

    “这个倒是不太可行,但能减轻一下百姓负担,使其不至于被李自成所惑,终究也是一件好事,那么不收钱粮的确不行,可摊丁入亩总行吧?这样田少的少交,田多的多交,于朝廷收入无损,却最大限度照顾了贫民,对于那些贫民来说终究是好事,他们也能感受到皇恩浩荡。否则其辈惑于李自成,助其为虐,逆军一到他们就开门迎降为其党羽,这对士绅们也不好,天长城里可是数百士绅官员乃至富户统统被吊死在路边,若是李自成的逆军到了这江南,诸位觉得还得有多少士绅官员被吊死在路边?”

    杨庆说道。

    群臣一片默然。

    “咱们将心比心,咱们的确是想过更好的日子赚更多的钱,可那些老百姓也想啊!纵然这南京富庶之地,每天早晨抬出去的饿死鬼也不少吧?若李自成打过来,诸位觉得那些和他们一样濒临饿死的会不会一样打开城门欢迎逆军,然后把我们统统都吊死在秦淮河边呢?

    虽说士绅与贫民之间,终究还是不可能一样,但至少也应该想法缓和一下双方关系吧?

    总是这样视若仇寇也不好!

    大家少赚一点,也该给那些贫民们留口吃的,别让他们走上绝路,最后铤而走险与逆党为伍,说实话咱们大明走到今天,说白了不就是这样闹得?若是北方那些士绅真得能在饥荒时候给饥民留条活路,还会被杀得到处人头滚滚吗?饥民都快饿死了为求生路什么做不出来?他们是死也要拉着那些士绅一起的。

    前车之鉴啊!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先贤之叹历历在耳,别真到被吊死在路边时候就悔之晚矣!”

    杨庆语重心长地说道。

第一一零章 史阁部,你准备好身败名裂了吗?() 
乾清宫內一片沉默。

    实际上这些都是聪明人,都能看出崇祯和杨庆这对无良的君臣其实是在一唱一和,摆明了就是想借着这个机会来逼他们就范,让他们接受摊丁入亩士绅一体当差纳粮的改革。

    但他们无力反抗啊!

    李自成的大军就压在江北啊!

    天长城里所有士绅官员统统遭到了灭门,不但所有男丁全都被吊死在大街两旁,就连女眷都被这些贼寇抢走了,钱财粮食被洗劫一空,其他值钱杂物也被贫民洗劫一空,据说就连各家的地契高利贷借据卖身契之类都翻出来烧了,那完全就是一场浩劫啊!

    这还好在只是江北一隅之地。

    然而就像杨庆所说的,这要是李自成的大军渡过长江,那这江南还得多少士绅被挂起来吊死在路边?多少衮衮诸公家破人亡?别说可以投降,北京那些不但投降,甚至还出卖了皇帝呢!结果不是一样被夹出脑浆子?李自成这个流寇完全不讲究啊,可以说只要他的大军过了长江,剩下就是血洗江南了!和这相比缴点税使朝廷有钱能让当兵有点斗志,这还是最好的结果了!

    和崇祯不定期抄家相比也好多了。

    话说从之前崇祯的表现看,他明显就是准备这么干的。

    皇帝陛下来江南几个月除了抄家基本没干别的,从万众期盼的圣主明君直接变成了士绅私下非议的昏君,很显然如果再弄不到钱的话,他还是要继续找那些倒霉官员抄家的,而且说不定很快就会落在内阁和六部官员身上,崇祯在北京时候可是换首辅的速度就像女人换衣服。

    这样算所有人一起缴税最温和。

    可这缴税……

    这是真得没那么容易啊!

    不能免税还算什么士绅?士绅是什么?不就是靠功名换取免税资格形成的特权阶级吗?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标志是什么?不就是哪怕只是一个秀才也能免徭役吗?如果考上举人什么的那可就发达了,不但不用缴田赋了,而且还有官府的钱粮,再加上那些农户为了免田赋的投靠,提前投资的士绅赠送,就像范进中举后那样,可以说一下子什么都有了。

    如果他们也交税……

    那他们和泥腿子有何区别?

    这是他们高于后者的基础啊!

    “但贼兵迫在眉睫,此时谈这些似非当务之急。”

    张国维说道。

    很显然他还想着能拖就拖。

    这种事只要内阁不答应是没法进行的。

    就算皇上下旨也无所谓,就算崇祯真得发出圣旨,内阁一样可以封还,大明朝的阁臣也不是没干过这种事情,就算崇祯强行下旨绕开内阁,各地官员对于不通过内阁和六部正常程序的圣旨也一样可以拒绝执行。大明拥有可以说完善的文官政府,事实上此时大明文官的权力,丝毫不比欧洲议会制的内阁差,他们只是没有宪法之类法律的明确,但他们在对付君主方面,并不比他们的欧洲同行差。

    既然这样先拖着以后再说。

    这种事情他们也不敢答应,他们答应了然后激怒各地士绅,骂他们奸臣刨他们祖坟都是完全有可能。

    这不是夸张。

    张国维老家可是浙江东阳的。

    他要是同意了向家乡那些士绅收税,别说后者愤而刨他家祖坟,就是宗族定他个奸臣罪名,然后把他逐出东阳籍贯都能干出来。

    “张尚书此言差矣,这才是当务之急!”

    杨庆很干脆地说。

    “如今兵无战心,民无忠心,犹如一盘散沙般,兵利于投敌后随其劫掠豪绅,民利于投敌后不纳粮,敌未到往往兵先叛,贼未至往往城先陷,如此欲拒敌于江北无异天方夜谭,欲克敌必先稳兵民之心,使兵民皆知皇上爱民之心,使兵民皆知跟着皇上会有好日子,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真心为大明而战。

    否则不会有一支真正为大明血战到底的军队,更不会有一座为大明坚守的城市。

    不把民心争回一切都是徒劳。

    这才是当务之急。

    臣请陛下速下诏书,明确改革之法,并由史阁部前往军前宣旨,晓谕各地百姓使其安心。

    百姓终究还是心向大明的。

    没有人真得会喜欢舍三百年天子而从贼,太祖皇帝驱逐鞑虏恢复中华,自古得国之正者无过大明,李自成一流寇而已,在百姓心中岂能与陛下相提并论,无非为其不纳粮之利所诱而已。若朝廷以爱民之惠政安民,使百姓不再视李自成为救星,那时候又何惧区区流寇,若皇上治下百姓安居乐业,丰衣足食,无复饥馑之苦,那时就该王师北伐,百姓箪食壶浆以迎了。

    而摊丁入亩,士绅一体当差纳粮足以挽回其心。

    得民心者得天下啊!

    太祖若非民心所向何能成就大业?”

    他接着说道。

    “好,得民心者得天下!

    李自成能免粮,难道朕连士绅一体纳粮都做不到?既然都是朕之臣民,自当一视同仁,岂能厚此薄彼?王承恩,拟旨以改革之新政颁行天下!

    史卿,由卿携旨代朕过江慰劳各军,內库出银三十万两,一并赏赐各军将士,另外以摊丁入亩士绅一体当差纳粮之旨传于各地,待击退逆军之后,由锦衣卫护送户部专员前往各地丈量清查田地不得再有隐田,三年内完成摊丁入亩的改革。另外各地宗室之田亦在清查范围,有士绅诡寄于宗室之田直接没官收为官田,接受诡寄之宗室以诡寄之数一律罚缴十年田赋银,另外清查各地卫所之田,有为官绅侵占者一并没官。

    朕今日起与民更始!”

    崇祯踌躇满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