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凉汉骑-第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点了点头,张骏命令道:“死了的就地掩埋,伤了的要好生救治,给他们骑马。”

    “这些匈奴人怎么办?”韩虎也请示道。

    “老规矩,垒成京观。”张骏冷声回答。

    大概忙了一个时辰,一切都已经打扫妥当。

    张骏驾马来到军前,先是扫视了部下们一眼,唰地一声抽出佩刀,大吼道:“二郎们,割耳朵,换良田!”

    “割耳朵,换良田!”所有人都举起兵器,一同嘶吼起来。

    “割耳朵!换良田!”韩虎也大吼道。

    “割耳朵!换良田!”士气简直高涨到了极点

    张骏下令:“出发!”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五十六章 敌后() 
寒冷的北风卷过原野,黑褐色的残叶在枯枝上来回摇曳。

    天空暗了下来,雪融化的时候,天气会格外的寒冷。

    在泥泞的官道上,一辆辆满载的辎重车在人推马拉下艰难地向前移动,驶向一座不大的军营。

    “点火咯”

    “点火”

    这里是位于汉国秦州西部的一个辎重站,专门负责大河前线全部粮食的中继。所有去往前线的粮食都需要在这里分流。

    随着战事的不断升级,来往于辎重站的运输车队也就更多了,士卒们常常要熬个通宵才能做完事情。

    天还没有完全黑下来,便有将校命令部下点燃火把

    “点火哎!你他娘的别睡!”

    在辎重站的一个高高的角楼上,正站着两个汉军士卒。不过他们并不都是匈奴人,其中的一个个子略高的,明显是个汉人。

    那匈奴士卒踢了汉人士卒一脚,骂道:“你他娘的,在老子眼皮底下就敢偷懒,想吃鞭子不成。”

    “不不”汉人士卒已经灵醒了过来,忙跑去点燃了火盆,又回来对那匈奴士卒道:“好哥哥,您高抬贵手,可千万别说出去。”

    “哼,算你识相!”那匈奴士卒抱着杆长枪,蹲下靠在城墙的垛口旁,抱怨道:“他妈的,前面仗打的跟吃屎一样,我就说你们汉人不顶用,害的老子天天通宵还不给时间睡觉,不如上前线死了好。”

    那汉人士卒闻言,心道:“老子也巴不得你死了好!”

    不过他嘴上却是绝对不敢这么说的,便一同蹲下,给那匈奴士卒捶腿道:“还是老哥哥有见识”

    “哼。”这匈奴士卒显然很受用,得意道:“那呼延寔用兵不老道,瞧着吧,保准灰溜溜地滚回来,换俺们头人去打!”

    “到时候老哥必然是要被选上战兵的。”汉人士卒有些羡慕地说:“又能抢到许多财物了“

    ”嘿嘿!“匈奴士卒淫荡一笑,道:”若是你肯把妹子给吾玩上两天,俺就在头人面前替你说句话,把你也带上。“

    “哈哈哈”汉人士卒胆怯又讨好地陪着笑脸道:“大哥说笑了,翠儿年纪还小,不懂事,岂能伺候好老哥。”

    “呸!”匈奴士卒脸色冷了下来,一口浓痰吐在那汉人脸上,道:“你这厮休要不识抬举”

    没等他说完,便听到一阵车马声传来,匈奴士卒忙等从角楼上探出身子望了一眼,回头骂道:“又他娘的来车了,你在这里守着,俺回来再收拾你!”说罢,一溜烟地顺着梯子滑了下去。

    “呸!”那汉人对着匈奴人的背影小声吐了一口,用手在脸上一抹,见手中竟是这么大一口浓痰,不由恼怒起来,胆子也大了些,又是连着“呸呸呸”了几声。

    不过他又有些后怕,连忙站起来向外探出头去,看看有没有被发现。只见那匈奴人正弯着腰,一副奴才相地和一个端坐在马背上的匈奴将领说话,哪里还有刚才趾高气昂的样子。

    自己的行为没有被发现,这汉人士卒松了口气。他正好奇想听听下面在说些什么,却见一枝透胸而过的长箭已经把那匈奴将领射倒在地!

    汉人士卒还没回过神来,接着射来的第二枝箭就穿透他的脖子,鲜血喷洒而出。

    “噗!”的一声,他紧紧捂着脖颈,靠着城垛倒下。汉人士卒大口的喘着气,却听到自己的颈部传出气流漏出的“嘶嘶”声,三两下之后,他的意识开始模糊,头就慢慢偏到一旁。

    泪水顺着脸颊流下,落在被鲜血染红的木板上。临死前,他只剩下一个念头:“求老天让那个杂碎也被射死吧,不然妹子就要被他祸害了”

    此时,原本应空无一物的树林里正涌出大批骑军,他们的武器五花八门,盔甲也新旧相间。没有旗帜,没有口号,就那么默默地冲了上来,对着刚进门一半的辎重队砍杀起来!

    “割耳军!”

    “割耳军来啦!”

    负责押运辎重的汉军仿佛认识来敌一般,望风而逃。“割耳军”也不远追,而是将堵在大门处的辎重车点燃,把正要出来迎敌的汉军逼了回去。

    只见“割耳军”中的一位及年轻的小将挥了挥手,无数火箭纷纷射入辎重站内,不到片刻功夫,冲天火起!

    “撤!”小将下令,调转马头,那些军士也如潮水般退去。

    来的快,去的也快。当站内的汉军从其他营门追出来时,哪里还能见到敌人的踪影?

    这一支被称作“割耳军”的队伍,正是张骏所率领的一幢凉军!

    这一个月以来,张骏带着队伍风餐露宿、爬冰卧雪,一直在匈奴汉国的秦州腹地打转,他们不攻城、不掠地,就只专挑小股的兵马下手,留下了一座又一座小型京观。

    因为是以敌人的耳朵作为论功行赏的凭据,凉军对割耳朵的行为简直到了痴迷的程度。同时,这也给那些匈奴汉国的郡兵们留下了极大的心理阴影。渐渐地,一些传闻不胫而走,说这些专门割耳朵的凉军其实不是人,而是长生天派来的魔鬼,专门惩罚不敬上苍的人。

    甚至有的小型兵站,还悄悄地供奉起耳朵造型的器物,乞求那些恶魔不要半夜里上门,割了自己的耳朵。

    如今张骏麾下的这一幢兵马,早已经今非昔比。虽然他们看起来破烂不堪、如同野人一般,实际上却是张骏故意为之。在极端恶劣且压力很大的环境下,除了许以良田厚禄,还需要激发他们的兽性。只用变成野兽一般,才能悍不畏死,勇往直前。

    事实上,张骏的策略取得了很好的结果。他先是不停地偷袭小股的匈奴游骑,让这些手握钢刀却胆怯不堪的农夫们建立自信;又在停下修整的间隙给军卒们讲历代汉家儿郎驱除胡虏的英雄事迹。

    军旅生活本就十分枯燥,军卒们对张骏讲的故事分外感兴趣。老卒们倒不会很容易就被煽动,但年轻的士卒听完故事后往往就会激动不已。

    这次行动后,张骏又带着队伍退到了密林深处,躲藏起来。有战争,就会有伤亡。虽然张骏极力避免部队减员,但还是有近百个广武子弟永远留在了匈奴汉国的土地上。

    几名军士携手将一名不幸被流矢射中咽喉的士卒掩埋后,便围坐在坟堆处默默不语。张骏也带着全体将校站在一旁,为牺牲的弟兄送行,这已经成了全幢的规矩。

    “一箭被射中喉咙,的确运气差了些”周同感叹道。

    “自从幢主让咱们配上两层甲,已经很少有弟兄伤亡了,不过打仗难免要死”韩虎也道。

    张骏率军不断偷袭敌军,缴获自然丰厚。匈奴人的铁甲虽比不得凉军精良,但自从刘曜称帝以后,便命掳掠的汉人工匠日夜打造,如今也十分堪用了。张骏下令每次战前,只要有时间,所有军卒都要披双层甲,甚至像胡硕那样的大汉要披三层甲。

    这样做的目的自然是为了尽量减少牺牲,毕竟张骏尚无处补充兵员,真的是死一个就少一个。

    ps:关于凉州政权与豪族之关系,请阅以下资料,玉米木有时间长篇解释。

    刘东升:西晋十六国时期的胡族与豪族研究,(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孙立群。

    薛海波:晋末十六国北方胡族政权与汉族豪族的存在形态,社会科学辑刊2009年第1期。

    刘东升:十六国时期北方豪族的政治境遇,云南社会科学2012年第5期。

    陈琳国:十六国时期的坞堡壁垒与汉人大姓豪族经济,晋阳学刊2007年第3期。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五十七章 来敌() 
金城被围一月,护军将军韩璞每日都要亲自登城,既视察城防,又能鼓舞士气。

    只见宽阔的城墙上,摆满了滚木、礌石和成捆的箭支,还有无数大锅正煮着沸水。因为匈奴人准备不足的缘故,如今城内只是被戒严,还没有动员百姓。为数不多被征召的青壮,也只是负责运输和照顾伤员。

    在四面城墙的根脚处,每隔二十部便挖了一个深坑。无数口从百姓家中收取来的大水缸正被衙役指挥着囚犯们放进坑内。这是为了防止匈奴人挖地道入城而安装的“窃听器”,一天十二个时辰都需要派耳朵灵敏的人在缸里蹲守,一但听到动静,就要立刻汇报。

    再往前,城下的藏兵洞里,好些士卒正在休息。他们昨夜里奋战了整宿,只能趁着匈奴人不进攻的间隙抓紧休息。有的士卒怀里还抱着自己的长杆,那是他们的武器和工具。

    这种长杆又叫做撑杆,大概一丈多长,顶部是个月牙形状的木头。此物是专门用来推敌军的长梯的,五六个人才使得动。往往匈奴人攀城,长梯上便爬满了人,力气小了根本推不动,许多人合力才可。若是将长梯推翻过去,一下子能摔死摔伤好多胡虏!

    韩璞视察了一圈,满意地点点头,带着一众部将登上城楼。

    参军陈珍赞道:“北地皆曰将军善守,这一月来,卑职心服口服。”

    “呵呵!”韩璞一笑,望着城外军威不减的匈奴军阵,依旧是愁容不减。

    “将军何故满面愁容?”陈珍道:“匈奴人本就不擅攻城,又准备不足,这次是什么不便宜都没占到,反倒是折损了好些人马。按照往年估计,再过半月大雪就将封路,那时候他们不退兵都不行。再者,大将军的援兵应该就快到了,到时候咱们里应外合,准能杀匈奴人个屁滚尿流!”

    “据捕获的俘虏交待,对面的匈奴统帅是呼延寔。这个人,老夫和他交过手,很不好对付。你方才提到的种种不利局面,他肯定也想的到,但他还没有撤兵,显然是不死心。”韩璞道。

    “呸!”这时,站在一旁的哈承嗣怒道:“堂堂汉儿,偏要去给胡虏做狗,真是辱没了祖宗。”

    “自从刘曜称帝以来,采取胡汉分治的策略,又沿用魏晋九品官人法,设立学校,维护衣冠,颇是收揽了一些人心。”陈珍叹道:“其实不过是沐猴而冠,学了些皮毛,便以为能够图霸天下,简直可笑。”

    韩璞道:“且不提这些,只是不知少将军是否回转”

    “那小子”哈承嗣刚一开口,便被韩璞瞪了一眼,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忙改口道:“少将军必定不会走的,他胆子大得很,之前入营劝降,半点犹豫都没有。”

    “卑职也赞同哈将军,观少将军天纵之姿,恐怕不会听命回朝,反而有可能深入到敌后去。”陈珍道。

    “吓!”哈承嗣惊讶道:“俺老哈说他胆子大,你说的可就不是胆子大了!”

    “哈将军不信?”陈珍问道。

    哈承嗣摇头道:“匈奴人岂是好相与的,若是深入敌后,恐怕回不来。少将军绝不会如此鲁莽。”

    “老夫觉得倒有可能。”韩璞忧虑的抚须道:“近日来,老夫发现敌营总有大批骑军掳掠粮草而归,这必定是军中缺粮所致。另外,斥候报说有一支两千人的马队不知去向,恐怕”说到这,韩璞摇了摇头。

    “掳掠本是胡虏天性,无甚可怪的。”哈承嗣道。

    “这时候,呼延寔急的是攻下金城,掳掠反倒没有意义。”陈珍说:“汉国的秦州以东,只有陇西、南安二郡,总兵力当在五万人左右。如今城外就屯驻了三万战兵,那说明汉国的秦州已经十分空虚。少将军着这个机会钻进去,倒是很有可能。只要不被堵在大河就好”

    “那两千马队若是去剿少将军的,岂不危险?”哈承嗣急道。

    “如今吾等也只能盼少将军吉人天相。”陈珍无奈道。

    与此同时,汉军大营内,主帅呼延寔也同样愁眉不展。

    此次匈奴出动精骑三万进犯金城,本是和彭元恭约定共同出兵。可谁能料到那彭元恭竟然如此废物,已经被诛除!消息传到呼延寔手中时,匈奴大队兵马已经离金城不远了。而且人吃马嚼,耗费了打量粮草,若是无功而返,岂不笑话。

    再者今年大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