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凉汉骑-第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从那夜他们被张骏的“饿马提铃”之计蒙骗后,便开始四处搜寻凉军的踪迹。按照副将的推测,那支凉军应该向着金城去了,于是便带着大部人马往西北方向追。秃思达因为损失了人马,便不想再干吃力不讨好的事,于是就寻了一个借口,伙同另一个百夫长向西南方向追去。

    他们二百人到了枹罕,正赶上枹罕县尉要剿灭汉寨。双方一拍即合,四六分账,已经提前把汉寨的缴获做了瓜分。

    等那些被驱赶的百姓走近,寨子里的人才看清他们身上几乎都是破旧不堪的麻布衣裳,有的甚至光着下身,露出枯瘦的身体。

    “全军就位!”韩虎喊大了一声。

    这时城外响起了弓弦之声,那二三十匈奴骑兵纵马奔来,胡乱放箭,有的远远抛上城头,有的则直接从后面射杀被驱赶的百姓。

    不光外墙的新卒们手忙脚乱地躲箭,百姓惊惧之下,也惨叫着直奔城门。刘家寨的弓箭存量不多,新卒们也根本对百姓下不去手,自然没法从墙上阻止乱民冲门。张骏狠狠地拍了一下墙垛,也转过身匆匆跑下土墙。

    “砰砰!”

    “砰!”

    城门被无数肢体撞击的声音,如同一枚无形的大锤般敲打着每个人的内心

    门口处,十几个壮汉正用木板死死抵住大门,有的还大喊道:“外面的,别撞啦!”

    张骏站在后面,透过木门的缝隙,却正好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张老汉!

    他心里一惊,只见那张老汉已经丢了一条臂膀,正半死不活地跟在人群里,行尸走肉一般向前移动。

    “张老汉!”张骏忍不住大喊道。

    那老汉听到有人喊自己,麻木的脸上似乎护肤了一丝表情,他抬起头向门内看过来,正瞧到顶盔披甲的一个年轻后生。

    “啊!啊”张老汉忽然张开嘴叫唤了两声,可一口牙已经被敲锣,再加上声音沙哑,根本听不清再喊些什么。

    “杀胡虏,杀胡虏了”两行浑浊的泪水顺着苍老的皮肤躺下,他跌倒在地上,又撕扯着嗓子含糊不清地喊了几句。

    “轰!”就在此时,没等所有人反应过来,城门终于经受不住乱民的破坏,在一瞬间倒塌下去!

    先是一群乱哄哄的人涌进来,到处逃窜。急促纷乱的马蹄声中,有二三十骑直冲入寨。当先一骑从张老汉旁边掠过时,拖着长柄大刀划过,老汉顿时便四分五裂。

    但匈奴骑兵很快就被迫勒住了战马,因为出现在他们面前的不是想象中可以冲刺的大路,而是一道深深的沟壑,在沟壑的另一边,又是一段木墙。

    后面尾随进来的匈奴骑军和步卒并不知情,还在奋力向前推搡。不少匈奴骑军连人带马被挤到了沟里,直接被底部削尖的竹木和兽骨刺穿。

    张骏已经来到了后墙,他看到外墙上新卒们正密集地站在一起,对外不断用手里的竹矛向下穿刺。匈奴人一时间挤在内外墙之间,竟有些慌乱,没能做到有效反击,被打得措手不及。

    据说游牧民族的人都非常警觉,一起疑心跑得飞快。但眼前这些匈奴人却没有就此撤退。他们多年以武力征服各处,哪里会如此简单就被吓住?

    只见一将领模样的人正用匈奴话奋力高喊,很快,碍事的平民就被斩杀一空,骑军们纷纷下马,躲在马后。一顶顶大盾被从后面传递进来,只一会儿功夫,匈奴人便组成了一个简单的不规则圆阵。所有人都缩在里面,慢慢向外退去。

    最坏的情况发生了,张骏怕的就是匈奴人先退避后再试图从别的地方找突破口。若是战斗四处开花,凉军无疑会疲于奔命,估计防守就很难了。

    不能再等了,必须果断出击!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八十五章 终结() 
情形似乎到了千钧一发的时刻,如果匈奴人成功退出寨门转而四面围攻,那必然会导致战事胶着,谁胜谁负就极难预料了。

    张骏深吸了一口气,忽地跳将起来,对着离他最近的两排大盾就拉开了弓弦

    “啪”!弦声毫不犹豫地响起,只有七八步远的距离,这一箭精准无误地射穿了盾牌,直接将躲在后面的一个匈奴人钉在了地上。

    没等两边其他的匈奴兵反应过来再度靠拢

    “啪”又是一声弦响,又一人被射杀。

    转瞬之间,张骏连杀二人,匈奴人的圆阵被破开了一个缺口。机不可失,张骏抓起一面盾牌举在胸前,大吼一声,便径直从内墙上跳了下来。

    “轰!”的一声,越过了墙下壕沟的张骏直接就砸在了几个匈奴人身上,顿时压倒一片。

    胡硕眼见主公如此不惜性命,也大吼一声,率领亲卫队紧随其后纷纷跳下,同样是举着木板砸向下面的匈奴人。只片刻功夫,受到接连凶猛撞击的匈奴人哪里还有什么阵型可言,慌乱中纷纷向后躲避。

    这下内外墙之间可炸开了锅,各种听不懂的叫骂怪叫响成一片,接着就听见隆隆的脚步声,是韩虎率领着凉州精锐顺着内外墙之间的通道从两边推了上来。

    张骏见势,忙挥手大喊:“撤!”遂在胡硕等众亲卫的簇拥下快速脱离战斗。

    他们毫不停留,熟练地沿着外墙边靠向韩虎。韩虎将手一挥,军阵便有序地分向两边,等张骏一众穿过后,又很快靠拢,继续端着长矛前进。

    张骏带着亲卫并不歇息,而是在一处隐蔽的地方登上了外墙。这时候已经有一部分悍不畏死的敌军欺上了外墙,新卒毕竟经验不足,面对野兽般的匈奴人,被打得节节败退。要不是有老卒压阵,恐怕早就崩溃了。

    张骏边走边放箭,在连续射杀了几个冲在最前的匈奴兵后,新卒们压力顿减。他抓住机会,对新卒们喊道:“列阵,乱序者死!”

    新卒见到自家将军的身影,士气瞬间就鼓了起来,连忙按照吩咐紧紧靠拢在一起。

    “儿郎们,随本将杀胡!”张骏长刀一引,率先带着亲卫队冲了下去。

    新卒们见将军都拼了命在前面冲锋,也被激发了血性,纷纷嚎叫着将竹矛平端,跟在后面猛冲。

    一时间,所有的匈奴人都被三面围堵在了矛阵中,疯狂殴打起来。在如此拥挤的情况下,什么武艺招式都没用了,只能靠着力气互相推挤,和街头斗殴似的。中间的匈奴兵举着兵器干喊,可就是够不着,场面乱作一团。

    胡硕的兵器本来是一柄沉重的狼牙大棒,但此时却根本舞动不开,他只得将大棒向前一抛,顿时就把好几个匈奴人砸的头破血流。

    “咣当!”脚下一声脆响,胡硕低头一看,却是一口铁锅在地上被他踢到了,估计是哪个没有配齐盔甲的新卒用来绑在身上当护胸用的。胡硕也不犹豫,他顺手抄起,抡着大锅就一顿猛扣。

    “操恁奶奶!”他一面骂一面打,哐地一声,正击在一个匈奴将领的头盔上,打得那黑脸大嘴的匈奴将领眼冒金星,一下子便晕了过去。

    没错,这匈奴军将便是百夫长秃思达,他也是一员骁将,却没想到就这么不明不白的被当场砸晕。

    失去了首领组织,本就慌乱无比的匈奴军更是挤作一团,甚至有人主动跳到壕沟里,只求逃命。

    昏倒在地的秃思达下场也很是凄惨,他被无数双脚来回踩踏,早就成了一滩肉酱。这人一生戎马,残杀汉人无数,也算是得了报应。

    就在这时,后面一个匈奴兵瞅准了空当,端着长矛照胡硕的腹部猛刺上来。胡硕正拍的起劲,竟毫无察觉,若是如此近距离的被刺中,矛头恐怕会直接破甲捅到肚子里。

    好在张骏眼疾手快,猛地上前一步,想抓住那长矛。不曾想那持矛的匈奴人十分力大,张骏根本抓不住。矛头直接顺着惯性,一下子刺到了他自己的胸膛上。

    “砰”地一声,张骏胸口处的明光护心镜瞬间凹陷,连带着人也退出几步。

    胡硕回过神来,见主公竟然为自己中矛,顿时虎目圆睁,上前挥锅照脸就拍。那匈奴人势老难避,铁锅和头盔的金属撞击声、骨肉的撕裂声响作一处喷了一旁的张骏一脸一胸的血,红的白的,什么都有。

    只见那被胡硕拍中的匈奴人一声不吭地软软倒下,他的整个脸都凹陷进了头颅中,就连锅底也被扣出了浅浅的洼印。

    再说韩虎那边,也不示弱。凉州步卒按部就班地列阵平推,同样势不可挡。狭窄的两墙之间已经杀了一条血路,人们简直是踩着尸逐渐推进,空气中弥漫的血腥味令人作呕,各种惨叫然此处宛若修罗地狱!

    突然仿佛台风过后的宁静

    剧烈而又疯狂的厮杀在一瞬间停了下来

    除了凄惨的呻吟,就是剧烈的喘息声和咳嗽声

    “咣当!”率先有人扔掉了手里的兵器,因为眼前再没有一个站着的匈奴人,内外墙的两军互相看到了彼此,尽皆浑身浴血,不似人形。

    张骏也寻了一处靠墙坐下,他只觉得双臂酸软,手也在不停地颤抖。轻轻甩了几下,伸手在脸上胡乱抹了一把,只见全是黏乎乎的鲜血。

    有的新卒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目光呆滞。没有人去安慰他,也不会有人打扰,因为老卒们都习惯了,新卒们也只顾着自己的事。还有的人跪在地上痛哭流涕,若不是因为死了熟识的人,就是因为被眼前的景象吓到了。

    一直过了许久,将士们才纷纷缓过劲来,他们没头苍蝇般跑来跑去,人群里七嘴八舌,有的在议论,有的在求救,有的在招呼同伴救人。

    就在这时,忽然见一身血污的张骏走了出来。周围一下子便安静了不少,本来松懈下来乱糟糟挤作一团的人,纷纷让开路,让张骏从中间走过。

    人们的脸上忽然间充满了敬畏,目光都不自觉地聚集在他的身上

    “少将军!”

    “幢主”

    “将主!”

    “主公!”

    各种各样的称呼都有,代表着不同人的问候。张骏没说话,只是疲惫地点点头,以示回应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八十六章 丧师?() 
风中带来了春天的暖意,老将韩璞与部下三俩人策马冲上了金城外的一座土丘,迎风立马,饶有兴致地看着一队队行进的士兵。

    不远处桃树上的花瓣,被风吹拂飘在空中,浅红的颜色为刀枪如林的钢铁洪流点缀上了一丝柔美。

    “喀、喀、喀”整体比较整齐的沉重脚步声,就像这一场交响乐的主调,简单粗糙而富有节奏;其间还夹杂着衣甲刀兵碰撞的哐哐声、马的鸣叫,如同和声。

    韩璞远观中军军容,叹道:“精锐都在中军呐。”

    自从金城之围解除后,驰援而来的中军和牙门军在西平、晋兴二郡府兵陆续到达后已经开始分批撤离,先头部队此时早已经回到了姑臧。今日,是最后一批中军将士撤离晋城,其中还包括了哈承嗣所率的骁骑军全部。

    自从韩璞接任金城郡守以来,重担在身的他不敢有丝毫松懈,一方面要加强各处城防,另一方面还要不断派出游骑打探少将军的消息。

    自从少将军转战敌后到如今,已经两个多月过去,韩璞不说是每日提心吊胆,但内心也十分惶恐自责。如果少将军一但身没于匈奴,那对凉州将会是致命的打击。可事已至此,他只能尽全力撒出侦骑,甚至不惜风险的派人到匈奴境内打探。

    好在上天垂怜,总算让他得到了一些有用的信息:汉国内部最近出现了一支割耳军,十分凶残,不但烧毁匈奴钱粮无算,还在洮水之泮与匈奴精骑正面交锋,以步卒硬撼重骑

    韩璞得到此消息,心中惊喜万分,从时间和作战方法上看,这支“割耳军”必然就是少将军所统帅的广武郡兵无疑!

    可当他再度派人深入打探时,却再也没有了这股人马的消息

    旁边的参军陈珍见韩璞面带愁眉,宽慰说道:“少将军有上天庇佑,定能逢凶化吉,将军不必过于担忧。既然已经得到的消息中少将军并无意外,那么此时定然正在回转,将军只需日夜不停派出探马,做好接应即可。“

    韩璞苦笑道:“大将军命老夫奇袭秦州二郡,却不曾想困顿不前,还差点丢了金城。如今少将军也音信全无,其罪全在老夫,日前老夫已经暗中上书,向大将军言明一切,等此间事了,本将自当请罪于大将军陛下。”

    陈珍也叹道:“少将军到底太年轻,急功近利而又仓促冒进,总要吃点亏才能醒悟。”

    另有一幕僚忍不住道:“大雪方化,道路曲折难行,少将军若真能回转,恐怕路上也并不好走。此次出征,吾等皆无建树,本就有负大将军期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