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凉汉骑-第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ɑ崛媚闳缫獗闶恰!

    “大人此话当真?”贾正道转怒为喜,看着自己的父亲道:“孩儿喜爱念奴,也放不下陈家小娘,还请大人做主。”

    “休要执着于儿女私情!”贾摹训斥道:“你的婚事族里自有安排。”

    贾正道见父亲没有拒绝,心里暗喜,嘴上却还是抱怨道:“大人从前都宠爱张骏那厮而冷落孩儿,如今总算是肯为孩儿着想了。”

    贾摹听了此话,一时间不知该气该乐。他没想到已经加冠的贾正道还有如此幼稚的念头,又恼怒族里请的先生每天只教授经书,竟然把自己的接班人教成了这般模样。

    实际上这也不能怪贾正道,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具有政治头脑和敏锐的政治嗅觉,这东西培养是没太大用处的,倒是天赋更重要些。贾正道虽然坏心思不少,但还是出自于嫉妒攀比心理的小打小闹,他根本没有意识到贾家和张氏之间越来越大的裂隙。

    贾摹当即耐住心思给自己的儿子解释道:“早些年张寔尚在,张骏年幼,为父料想与其自幼亲近,日后可以让贾家更进一步可谁曾想那张寔竟然是个短命的,大权又被壮年的张茂接手。而今张骏一日日年长,又渐渐与咱们离心,那就留他不得了。”

    贾正道不傻,他听出自家大人要做曹操的心思,脑子里冒出的第一个念头却是他要成曹丕了!一时间各种心思涌入脑海,竟然都听不到贾摹后面又说了什么!

    就这样,浑浑噩噩地拜别了父亲退出来,被凉风一吹,他才猛地惊醒,刚才大人说什么来着?贾正道愣愣地站在园里,想到了念奴,紧接着又想到了陈家小娘子,一时间血气翻涌,心跳加速起来。他恨不得父亲所说之事马上成为现实,这样这样自己岂不就有了张骏的地位?

    正巧,这时候他看到一个小侍女从眼前走过,大约五六岁年纪,还是没抽枝的嫩芽一般。不知怎地,贾正道突然涌起一种异样心思,他快步走上前,伸手将这小侍女拦下。

    小女孩被吓了一跳,她平时只在后苑走动,今日是第一次到前院来,所以并不认识贾正道。连着紧张地后退几步,扭身想要绕开,却一下子被那高大的男子攥住了手腕。

    一股剧痛传来,小侍女撇嘴欲哭,张口就要喊。

    贾正道慌乱之下忙把她的嘴捂住,夹在怀里便往不远处的一个偏房里走。女孩一路挣扎,贾正道捂得更紧,不曾想刚到偏房里把小侍女放下,她就一动不动了。

    这下可吓坏了贾正道,他只是想随便玩弄一下,可没料到会害了人的性命,手指颤巍巍地伸到小侍女鼻子下面,又触电一般地缩了回来。

    “苦也”贾正道发愣道:“怎么就死了?”

    他自幼接受严格的教育,是半分女色都没碰过的,加冠以后虽然听朋友提及多次,但是也没敢有什么实际行动。方才他被撩动了心思,就想着岁数小的好摆弄,正可以给自己试验一下,结果倒好

    独自在房里来回转了几圈,贾正道突然停住脚步,站在那里一动不动,拳头握得死死地,眼睛里也充起血来。

    “一不做,二不休”他想着春宫图里的样子,快速地脱了亵裤,将那小侍女也剥了个干净,身子趴在上面耸动起来。可没几下,便仿佛用尽了全身力气一般翻倒在一边。

    “这事儿竟如此快?”贾正道一脑门子汗地给自己穿戴整齐,心里失望透顶。

    “就为了这么几下,平白搭上一条人命!”

    贾正道担心事情被发现,急忙用自己宽大的外衫将小侍女罩住,裹了几下后抱出门外,寻了一口老井,便投了进去。

    待一切都弄得妥当,贾正道飞似地逃回了自己的屋里,一屁股坐在软榻上,半天不敢动一下。别看他平时骑马打猎表现的十分英武,但杀人可是头一遭!

    抹了一把脸上的油汗,他定了定神,又给自己寻了一件新外衫,才推门走了出去。贾正道打算出去寻朋唤友快活两天,不然总觉得心里别扭。

    话说另一边,贾摹见他那不成器的儿子心不在焉地告退出去,也没有多想,便唤来十分信任的一个谋士,打算再将已经发动的事情好好商议一番。

    片刻之后,只见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通报一声后走了进来。

    贾摹一见来者,客气道:“邹上师,还望您再起一卦,看看此时究竟如何”

    被称为邹上师的老者捻须道:“主公但有所求,老夫自当尽力。只是一事不宜多卦,否则就做不得准了。”

    “无妨!”贾摹笑道:“吾自然是信得过上师,您只管起卦吧。”

    老者闻言,无奈地点了点头道:“既然如此,那老夫只好勉力为之”说着,只见他从袖间变戏法一般取出一片龟甲和一大把筮草。

    贾摹也跟着收束心神,诚心祷告起来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九十六章 卜筮() 
贾摹要邹衍进行的,是一种结合了易而来的占卜巫术。

    提到巫术,很难将其有一个清晰的定位。因为它是建立在人类信仰基础上的,发自内心而且无法具体化。通俗上讲,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是一种企图借助超自然的神秘力量对某些人或事物施加影响或给予控制的一种方术。

    古代施术者女称巫,男称觋(音同“习”)。所以女巫并非是西方才有的职业,她们早在我国中古时代就非常流行。

    巫术通过一定的仪式表演,常常采取歌舞形式,并使用某种被认为赋予了魔力的事物和咒语。巫术本身没有好坏之分,只以其目的性划分为“黑巫术”和“白巫术”。黑巫术主诅咒降灾,白巫术则是祈福。

    巫术的诞生及早,甚至可以和中华文明的起源相勾连。从炎黄到春秋战国,都可以找到它们存在的影子。秦汉时期,大概是方士之术最为活跃的一个阶段。一方面是由于当时流行的阴阳五行学说作为知识背景,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秦始皇、汉武帝等帝王为了追求长生不老而进行的鼓励和倡导。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政权更迭频繁,老百姓生活痛苦不堪。同时,在思想领域内儒学衰微、玄学大行其道,佛、道并行不悖。这种社会环境下,人们很难找到一个统一的精神寄托,所以巫术就在各个阶层普遍流行开来。

    如今提及巫术,许多人就会就先入为主的将其视作迷信和愚昧无知。但在当时那个时代,研究巫术不但普及到平民百姓,甚至成为了一种学术风尚。正如三国志魏书文帝纪所载:“至乃宫殿之内,户牗之间,无不沃酹”,由此可见其影响之广泛。

    邹上师名叫邹易,号称是战国时阴阳家和五行学说创始人邹衍之后。实际上,他不过是恰巧同姓的落魄文人,为了给自己脸上贴金,乱认的祖宗。

    贾摹十分仰慕战国四公子的养士之风,遂在府中广招宾客。邹易恰逢其会,便主动投效,因为占卜很有一套,蒙骗了不少人,很快便受到贾摹的赏识,被倚仗为心腹谋主。

    和那些专业的巫觋不同,邹易属于业余巫觋。他们这种人在东晋十六国时期十分普遍,大多是有知识和一技之长的儒生、文人,其中的佼佼者既通经史又晓数术。一些玄学之士,尤精于易,他们不仅可以为易作注,还可以利用易占卜吉凶,预测福祸。

    在科技发达的今天,提到算命测卦都会被视之为封建迷信,但在古代则并不是如此。

    三国时的管辂“就义博读易,数十日中,意便开发,言难逾师。于此分蓍下卦,用思精妙,占卜诸生疾病死亡贫富衰丧,初无差错,莫不惊怪,谓之神人也。”这只是史籍中众多案例中的一件,其他相似的事情还有很多。由此可见,说测卦算命是无稽之谈的看法是有待商榷的。

    贾摹和此时的众多上位者一样,对占卜之事极为看重,他暗地里派人联络广武郡土豪给张骏添堵,虽然不是什么大事,但却还是忍不住要预测一番。因为他心里藏着更大的事情,所以就想用无数的小事来测验占卜是否灵验。倘若真的灵验,他在祈祷中微微睁开眼,扫了一下神情庄重的邹易,心道:“那时再命其为自己测算也无妨。”

    只见邹易小心地翻动着一个铜炉里面的薪炭,有一小片龟甲正在里面烘烤着。另外,他又从蓍草中随意抓起一把,然后放在桌面上,开始清点数目。

    所谓卜筮,是先筮后卜,二者并不相同。礼记曲礼上曰:“龟为卜,策为筮”。卜就是在龟板或兽骨上钻刻,再用火灼,看裂纹来定吉凶。筮则相对简单,是持蓍草确定其数目以定吉凶。

    很快,蓍被清点完毕,得知结果的邹易却微微皱起了眉头。他虽然占卜只是半吊子水平,但十分明显的吉凶还是可以分辨的。从这一把蓍草的数目来看,显然是诸事不顺的预兆。可他又不敢太快下结论,只得再抓起一把,重新来过。如此这般,到了第三次清点完毕,邹易终于心里有数,看来主公所求之事怕是成不了。

    正在这个时候,烘烤中的龟甲也“喀嚓喀嚓”地发出脆响,很快便露出了裂纹。邹易用钳子小心夹住托起,在眼前仔细辨认良久,终于长叹一声。

    贾摹心里本不紧张,因为所求之事成与不cd与关紧要,他看中的是邹易的占卜是否灵验。但被邹易这又是皱眉、又是叹气的作态一弄,竟然也跟着在意起来。见其终于结束,贾摹清了清嗓子道:“上师,某所求之事是吉是凶?”

    邹易沉吟片刻,组织了一下语言,才道:“主公,从卦象来看,此事恐怕难成”

    “哦?”贾摹自诩安排得十分周密,那些广武郡的豪族根本没胆子拒绝他的筹划,无论怎么想,似乎他侄子张骏都没有翻身的可能才对。

    当下他便怀疑起邹易的能力来,提议道:“不如再占卜一次试试?”

    邹易心想,如此明白的卦象,就是你再占卜一万次也是不吉。但他却不愿意因此而违逆自家主公,便再度操持,又用龟甲卜了两次。

    结果可想而知,邹易依旧摇头道:“不吉”

    贾摹见状,心道难不成自己这次行事有所纰漏?可回想片刻,并没有发现不妥之处,便料定是邹易测卦不灵。于是就带着不满冷声道:“那就继续占卜,卜到大吉为止!”

    令人意外的是,一向顺从的邹易却坚定地摇头道:“不可!”

    他虽然是个半吊子水平的巫觋,但也有自己的操守。如果占卜是不吉就一直占卜下去,那岂不成了儿戏?即便他自己能力不足,但卜筮之事在其眼中依旧神圣!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九十七章 诸事不顺() 
贾摹也被邹易的反应搞得一愣,显然对其如此抗拒略感意外。

    “这是为何?”他忍住心中不快,发问道。

    邹易见主公面色不愉,急忙解释说:“自炎黄以来,卜筮就有三条原则“

    他详细介绍道:“一是先筮而后卜。因为万物皆是先有象而后有数,龟为象,筮为数。卜筮时先以蓍草筮,如得吉数,不必再卜,如不吉,再卜其象。“

    “二是卜筮不过三”邹易举起三根手指晃了晃道:“卜筮是为了求吉利,但有时并不是一卜就能得到吉兆,一卜不吉可以再卜、三次卜得到的如果仍不是吉兆,就不能再卜;同理,如果三次筮等到的仍不是吉兆,就不能再进行第四次。“

    “所以非是易不愿给主公占卜,实在是自古以来卜三次还不是吉兆的话,要进行的事情就应该暂时中止,待择吉日另行占卜。这就叫卜筮不过三(后人常说事不过三,当是从“筮不过三“谐音而来。)”

    邹易苦笑道:“还望主公见谅”说罢,郑重的躬身一礼。

    贾摹见邹易如此表现,反倒不好再说什么,哈哈大笑着将其扶起,爽朗道:“上师不要误会,某只是心有不甘”

    邹易劝道:“冥冥之中皆有定数,天意如此,强求不得”

    贾摹心里叹气,毕竟此事也耗费了许多人力物力。表面上无所谓地摆手道:“上师所言有理,某受教了!”

    邹易见主公如此,十分高兴,他觉得自己总算体现出了谋士的进谏之用,于是便趁热打铁道:“主公,易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贾摹大度道:“上师有话,只管说便是,某洗耳恭听。”

    邹易鞠手一礼道:“自古贤臣,莫不勤俭尚廉,主公如今的宅邸修建的比宫室还要豪华,这是不祥之兆啊。易斗胆进言,望主公远奢侈,近节俭”

    没等邹易把话说完,贾摹便不耐烦地道:“上师所言有理,只是家大业大,族人众多,一时之间难以操办,待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