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庶子风流-第1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另一面,委派钦差,让人去和他们谈,只要肯交出寿宁侯,其他的都好说,总之,要顾全寿宁侯的安全,哀家的意思是,寿宁侯不能少了一根毫毛。”

    “这是对贼人的,可是对付百官也得有一套说辞,通州贼堵住了漕河河道,这是大事,所以陛下得请几个阁臣来,好生跟他们说,得说清楚这事儿,态度要缓和一些,实在不成,陛下作势要跪下给他们磕头,当然这只是表个态而已,他们哪里敢承受陛下的大礼,陛下装腔作势,还没顿地怕就要被扶住了,陛下这样做,是告诉那几个老臣,陛下要保全寿宁侯的决心,他们终究啊,还是为朝廷好为陛下好的,可怕就怕忠义难两全,有时候为了朝廷好,就不能为陛下好了,得让他们接受不惜一切代价营救寿宁侯的事实,如此,他们才能约束诸百官,不会在背后玩什么花样,内阁那儿只要愿意与陛下一体,朝廷就难有什么声音了,这时候就要封锁住消息,能封锁多少是多少,怕就怕传得沸沸扬扬,这天下人议论纷纷,大家都晓得皇家为了保全寿宁侯而不惜纵容贼人,有贼不剿,咱们皇家的面上怎么搁得住?”

    “还有”

    朱厚照听得目瞪口呆,心说,母后怎么这么精神,方才几乎奄奄一息呢,莫非是回光返照?

    呀,若是如此可怎么是好,可是旋即打消这个念头,一闪神的功夫,才想起正事,忙道:“母后,母后朕一下子记不住慢慢的说。”

    未完待续。。。

第三百九十章:官兵登船(第七更)() 
张太后凤目深深地看了这个傻儿子一眼,道:“哀家就知道你糊涂,事涉你的亲阿舅,你就不长一丁点的心?哎,哀家”

    朱厚照要哭了,忙说:“母后,是朕不好,是朕不好”

    张太后摇摇头,最后还是坐起来,用着很溺爱的眼神看着朱厚照,摸摸他的头道:“哀家怎么会不知道你的脾气呢,哀家早就准备好了。王喜,你拿来。”

    一个宦官小心翼翼地送来一份便笺,张太后接过,又塞到朱厚照的手里:“陛下按着上头去做就是。”

    朱厚照有点儿傻眼,接过了便笺,里头是密密麻麻的小字,从如何逼迫贼子就范,再如何与贼子谈判,再如何封锁消息,如何得到朝中百官的支持,事无巨细,应有尽有。

    朱厚照感觉自己晕乎乎的,见张太后的目光慈爱地看过来,接着眼眶又开始微红,拉住朱厚照的手道:“陛下,寿宁侯,哀家就托付给你了,你”

    朱厚照连忙道:“朕朕知道了。”

    浑浑噩噩地出了仁寿宫,朱厚照居然有点忘了发生了什么,怎么瞧着,总有点不太对劲。

    一碰到正经事就犯浑啊,幸好母后留了便笺,拿着便笺看了看,朱厚照心中抵定,嗯,按方抓药即可。

    还未上步撵,便有宦官来报:“陛下,阁臣们觐见了,就在暖阁等候。”

    朱厚照忙道:“摆驾!”

    四个阁老也是第一时间看到奏报,还没有声张,便立即赶来觐见了。

    遇到这么大的事,他们怎么坐得住?要知道,事发的地点可是北通州啊,北通州是什么地方,那是漕运的枢纽,而且又是天子脚下,出了这样大的事,怎么可能不急。

    对于此事,他们心中大致是有方案的,这种事只能快刀斩乱麻,立即调派三千营和神机营进军,骁骑营则在后压阵,五军营调派各卫协同进剿,一定要做到万无一失,而且干脆利落不可,否则南北漕运不能贯通,可是要出大事的啊。

    所以他们见到了朱厚照,立即打起了精神,刚刚行礼,朱厚照却是不易察觉地快眼瞄了一眼手上的便笺,再将便笺收入袖里,然后一脸沉痛的样子道:“诸卿,母后大病,为的便是寿宁侯之事,而今昏迷不醒,只怕只怕寿宁侯若是救不回,闻此噩耗,母后更不知如何,国朝以孝治天下,为了母后,恳请诸卿无论如何也要搭救寿宁侯,朕代母后给诸卿跪下了”

    他当真作势要跪的样子,刘健等人已是吓得魂不附体,没见过这样玩的啊,君君臣臣,臣子受了君王大礼,且不说会不会遭天谴,谁晓得以后会有什么后果。

    谢迁几乎是老命都不要了,一个箭步就把朱厚照抱住,气喘吁吁地道:“陛下陛下不可啊。”

    刘健、李东阳、焦芳无可奈何,俱都拜倒在地:“臣等不能为陛下分忧,已是万死之罪,陛下此举,是要折煞了臣吗?”

    朱厚照本来就是做做样子,他自然晓得自己是九五之尊,若是当真跪了,那岂不是傻了?

    目的大致已经达到,便笺中还怎么说来着?朱厚照道想起了,然后道:“既然如此,那么眼下当务之急,就是救治母后,而要救治母后,就非要竭力救出寿宁侯不可,诸卿,兹事体大,不需多礼了,现在就议事吧。”

    刘健等人方才起身,然后面面相觑,他们突然感觉到,事情可能会向着自己不太愿意看到的局面发展。

    一个寿宁侯在阁臣们的心里确实不算什么,而对他们来说,漕运才是顶天的事,何况还有白莲教的贼子,这里头牵涉到的每一个问题,都比那该死的寿宁侯要强一百倍,只是

    很不甘心,却终究又很是无奈地被赐了坐之后,刘健只好艰难道:“既如此,依陛下应当如何?”

    刘健终究还是决心让步了,朱厚照的理由确实无可挑剔,这是为了孝心,所谓百善孝为先,孝,乃是礼法之中的头等大事,说句实在话,若是自己坚持剿贼,那张太后万一真有个闪失,自己能承担得起吗?

    朱厚照精神一震,道:“朕确实有了主意”

    漕船在北通州的一处码头停泊,叶春秋睡了一觉,显得精神奕奕,心里想着下船去走走,瞧瞧这南北通衢之地的景象,也趁机见识见识北地的风光。

    谁晓得这时候有人惊惊慌慌地喊道:“不好了,不好了,有乱军叛军。”

    接着便砰的一声,竟是传出铳声,叶景大惊,连忙出了舱,竟见甲板上上百个官兵登了船,十几人举着火铳,其他人各执刀枪。

    那黑黝黝的火铳铳口就对着叶景,叶景顿觉得不妥,忙对舱里的叶春秋道:“春秋,你莫出来。”

    他这样一说,本在行书的叶春秋反而大吃一惊,忙是取了自己的倭刀出来,见到这些来意不善之人,他们都是官军模样,倒是放了心,可是这时候,他发现了甲板上躺着两个尸首,正是有些面熟的船工。

    叛军!

    一下子,叶春秋确定了对方的身份,这些人见叶春秋带着刀,顿时紧张,十几人纷纷举起火铳,一个人大叫:“把刀放下。”

    叶春秋却是将刀捏紧,心里勉强使自己镇定下来,却不由生出许多的疑惑,这北通州怎么会有叛军呢?

    心里迟疑,对方为首之人却是咧嘴笑了:“又是两个读书人,这就再好不过了,将他们拿下,可莫要乱动,否则呵呵”

    这些人显然是训练有素,数十人包抄过来,船上的船工和押运的官兵个个战战兢兢,纷纷弃了刀剑,一个个跪倒在地。

    而在这时,已有七八个叛军提刀而来,其中一个厉声喝道:“聋了吗?我们的香主令你放下刀”

    另一边有人要拿叶景,叶春秋倭刀一闪,却是直接抵住他的前胸,令这人吓了一跳。

    未完待续。。。

第三百九十一章:乱臣贼子(第八更)() 
恰在此时,砰的一声,火铳声响了,铅子出来,却是自叶春秋的身侧划过,啪的一下,直接打烂了叶春秋身后的船板。

    “放下你的刀,再敢乱动,便将你们打成筛子,瞎了眼吗?”那香主厉声一喝。

    此时,叶春秋的举动已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这边传来动静,导致栈桥上其他叛贼也被惊动,又有数十人上来,一个个明火执仗。

    叶景这时候道:“春秋,莫要激动,他们想必只是劫匪”

    看着乌压压的一百多人,个个杀气腾腾,叶春秋心里不禁无语,真是见鬼了啊,漕船都有人敢劫。

    此时他惦念着老爹的安危,另一方面,也没有自信在十余柄火铳的铳口下逃生,还有这百余乱贼,只怕也不是省油的灯,叶春秋想了想,心里虽还算镇定,却是将手中的长刀丢下,淡淡道:“我们包袱里有银子,我等不过是过路的读书人,若要银子”

    那香主精神一震,指挥若定道:“拿下了。”

    接着便数十人蜂拥而上,将叶春秋和叶景绑了,等被押下了船,叶春秋这才发现,无数的漕船拥堵在这里,前头被人横了铁索,船只根本过不去,到处都是叛军,还有诸多乱民混杂一起,吆三喝四。

    这香主突然过来,与身边的人密语几句,接着走到被绑得结实的叶春秋和叶景面前,狞笑道:“想不到还是两个进士公,这就好极了,呵呵”

    叶春秋朝他人畜无害的笑笑:“学生不过是途径之地。”

    香主冷冷道:“少废话,将他们二人押好了,送去左营。”

    此时天色昏暗,叶春秋也分不清途径,只知道这通州似乎半座城都被这些乱贼控制,到处都是乱民,叶景一路上倒是安慰叶春秋,低声道:“这些人很有章法,不是寻常的小蟊贼,若只是蟊贼,反而可能滥杀无辜,春秋我们乖乖束手就擒,想来他们不会随意大开杀戒,这是近畿,朝廷的官军很快就会到,到时自然会来解救。”

    叶春秋颌首点头,不露声色的观察着这些人,看押他们的人,显然大多都是训练有素,倒像是正儿八经的军队,不过也掺杂了许多乱民,这些乱民就没有章法得多了,四处开始劫掠,抢夺财物,整个街巷早已是一片狼藉,偶尔远处会起火,便传来凄厉般的叫声,在这昏暗的天空下,尤显恐怖。

    他们是以香主和坛主相称,而且相互行礼时竟是双手合掌,莫非是和?

    这不可能,和怎么会造反?

    叶春秋一面浑浑噩噩的走着,一面开启光脑,开始详查资料,噢,正德四年,北通州发生一件事,那便是白莲教造乱,朝廷将其剿灭,杀贼数百人。

    这是一件极小的事,可是为何现实之中,显然不只是小小的乱子这样简单。

    叶春秋眯着眼,沉思起来,似乎这一次作乱很不简单,史书之中语焉不详,只是寥寥几语,发生这样的事,作乱到这样的规模,竟只是三言两语?

    噢,得查一查白莲教才好。

    等他大致已经有了一些资料在胸,待回过神来,却发现自己已被送到了一处营地,这儿竟有一处地牢,这些乱贼推搡着叶春秋进去,便听到里头传来嚎叫。

    “呀打死我吧,忠臣死节,吾所愿也,啊啊啊你们这些装神弄鬼的狗贼,万箭穿心的乱党呃啊来,给个痛快,用鞭子抽我是什么本事,用那狼牙棒砸我天灵盖,吾不惧死也呃啊打折了我的腿又何用,我的腿反正已经折了,狗贼活该千刀万剐,等吾皇天兵一到,尔等区区小贼,转眼便灰飞烟灭,狗贼狗贼乱臣贼子呃呃”

    听着很耳熟,似乎这个声音像是听过,有一种同样配方、同样味道的感觉,叶春秋父子二人面面相觑,接着二人被后头的卫兵隔开,叶春秋被推搡进了一处牢房。

    牢房中很昏暗,叶春秋被人推进去,脚步打了个踉跄,却是不小心一踩,黑暗中踩着一条腿,这人立即发出了嗷嗷的叫声,厉声道:“瞎了眼吗?打扰本侯爷修仙,本侯爷在紧要关头,你竟”

    叶春秋也是无语,偏偏浑身绑成了粽子,只好道:“学生万死,还请见谅。”

    这人便冷哼一声,道:“差一点就得道了,小子,你是谁,竟也有资格关在这样重要的地方,喂喂喂,守卫,过来,这是什么意思,我堂堂寿宁侯,如此重要的人犯,竟和一个如此不甚紧要的人关在一起,这是什么意思,瞧不起我是吗?”

    一个守卫一脸凶色地过来,厉声道:“闭嘴。”

    这人就不敢做声了,只是低声的咕哝:“乱臣贼子,果然”

    后头的话,叶春秋听不甚清,不过听他自称寿宁侯,叶春秋似乎对这个人大致有了些了解,此人是张太后的嫡亲弟弟?据说在弘治和正德两朝很是吃香,坏事做尽,一生之中遭遇了无数的弹劾,却依然屹立不倒。

    叶春秋心里想,历史之中对于这件事轻描淡写,忌讳莫深,难道是因为和这个寿宁侯有关吗?

    这人又盘膝坐下,开始阖目低声呢喃,像是颂唱经文,叶春秋便索性在角落里想着脱身之计,过不多时,便又听外头道:“那个自称什么姓邓的家伙倒是硬气得很,打折了腿他还在叫骂,若不是因为他是朝廷命官,蔡坛主早有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