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庶子风流-第3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有的目光都错愕地落过来。

    朱厚照呆住了,他吓得脸色煞白。

    他心里说,朕只是轻轻一推而已,怎么怎么就

    然后他看到刘健等人几乎是愤怒地看着自己,除了恨铁不成钢,更多的大致是你特么的逗我的表情,这是大喜之事,怎么看着,要办丧事的节奏。

    朱厚照目瞪口呆,不敢去看刘健等人的严厉目光,唯有一肚子的忐忑

    不是吧,朕是不是又算是闯祸了?当庭打死翰林,而且还是功臣理应

    他一下子急了,倒不是因为过失,而是他突然发现叶春秋腹部的伤口竟是鲜血泊泊。

    朱厚照心像是被针扎了一下,整个人几乎要跳起来,他立即惊慌失措地大喊:“来人来人叫御医,叫御医,快,快”一面说,一面狼狈地扑上去,死死地捂住叶春秋的腹部伤口,等揭开了血衣,方才看到一条足有半寸的口子,鲜血淋漓。

    朱厚照身躯一震,心不禁有些疼,原来受了这么严重的创伤,叶爱卿叶爱卿居然还能装得下去,不装会死吗?不不不,是装了才会死啊。

    他拿手捂住伤口,一面大叫。

    陛下如此,顿时校台下一片混乱,有御医匆匆上来,背着药箱,手忙脚乱地检视伤口。

    朱厚照急匆匆地道:“叶,叶爱卿怎么了”

    “陛下,伤口很严重,需要立即处理。更该悉心调养,万不可”

    “救人,救人,无论如何都要救人”

    五军营大乱。

    叶春秋醒来的时候,只觉得脑子有些眩晕,腹部的疼痛传来,他努力地张开眼,深深地吸口气,忍住疼痛。

    抬起眼来,却发现身边是个宦官,这宦官一见叶春秋醒了,立即大叫一声,便匆匆而去,口里还大叫着:“醒了,醒了”

    叶春秋不由苦笑,你特么的确定不是逗我吗?这难道是回到明朝当皇帝的节奏?

    过不多时,便有匆匆地脚步声传来,听到朱厚照的声音道:“嗯,醒了,为何不立即派人照顾?蠢货”

    朱厚照看起来刚刚下朝的样子,头上的通天冠还没有换下,一见到叶春秋撑着身体要起来,朱厚照一个箭步上前,道:“呀,躺下,别动,不听话就是欺君之罪。”他说得很严肃,一副绝不肯让叶春秋打折扣的样子。

    叶春秋只好道:“臣不能全礼,万望恕罪。”

    朱厚照摆摆手道:“不必,你吓死朕了,昨儿朕连夜将你带到这御医院来,好在止住了血,你真是好吧,朕该有耐心才好”朱厚照挤出微笑,很温和地道:“怎么样,伤口好些了吗?朕现在是焦头烂额啊,你是知道的,现在有御史骂朕那个邓健和你很熟吧?朕真想拉他到午门梃杖,不过没关系,算了,朕该有容人之量,何况他也是担心你,以为朕将你错手打死了,他真是大胆,把骂得真是难听”朱厚照说到这里,顿了一下,似乎是在回想着从哪里听来的污言秽语,最后从口里脱出三个字:“他娘的。”

    叶春秋居然很是同情地点点头,对朱厚照的心情感同身受,邓健那张嘴,他是见识过的,被他盯上的人,十有**都有想打断他腿的冲动。

    此时,朱厚照继续道:“巴图蒙克昨天已是连夜出了京师,单骑一人出走的,呵,走得还真是急不可耐啊”

    未完待续。

第六百九十八章:朕不负卿(第二更)() 
朱厚照说到巴图蒙克的时候,不由冷冷一笑,此时他稚嫩的脸上,竟是带着几分君王的威严,他用不屑的口吻道:“这巴图蒙克以为朕会杀了他不成,他太小看朕了,朕确实要杀他,但是要在沙场之上,堂堂正正地取他首级。”

    叶春秋便道:“陛下圣明。”

    这四个字几乎成了口头禅。

    朱厚照耳朵也听出茧了,很严厉地看着叶春秋道:“你现在多养伤,少说话,朕说话,你听。”

    叶春秋不由露出一丝微笑,道“好吧,臣遵旨。”

    见叶春秋又说话,朱厚照摆出无奈的表情,接着道:“昨日大胜,你是没看到这满朝文武欣慰的样子,现在街头巷尾都在议论此事,镇国府算是打出名头来了,朕这个镇国公很欣慰,过几日得找户部给朕一点赏赐才好。”

    “呃”叶春秋忍不住了,不禁打断朱厚照道:“陛下是要去问户部讨赏?”

    朱厚照一副理直气壮的样子,道:“难道这不是天经地义的吗?昨日是谁力挽狂澜?是镇国新军,也是叶爱卿!叶爱卿是什么官职,是镇国府参事,镇国府是谁的?是朕的呀!朕乃镇国公,此番为国家立下赫赫大功,他户部敢不给赏,朕若是不把户部拆了,朕的名儿倒着写。”

    叶春秋不禁打了个冷颤,这种逻辑,他也是醉了。

    怎么看着,这小皇帝像是猪朱队友的样子?好不容易,满朝文武为此兴高采烈,镇国新军也已是声名在外,这么一闹,天知道庙堂上的诸公又要如何捶胸跌足。

    此时,朱厚照笑了,看着叶春秋,眨了眨眼道:“不过你放心,朕才不抢你的功劳呢,朕只是讨点赏而已,这功勋终究还是你和诸新军将士的,朕已命廷议讨论此次的赏赐了,此次要重赏,他们不赏,朕也不会答应,尤其是叶爱卿,哎性命都差点搭上了。”

    叶春秋谦虚地道:“陛下谬赞,臣不过是尺寸之功”

    朱厚照这一次却是认真起来,他收敛起笑意,正视着叶春秋,然后肃然地一字一句道:“叶爱卿还记得你说过的话吗?无论你记得不记得,朕却是记得,你昨日对朕说,你愿为朕赴汤蹈火,在所不惜,不是因为朕是你的君主,只因为朕就是这个朕,你会信守自己的承诺,只要朕需要,你就会兑现承诺。你记得吧?你还记得那一次朕在大年初一的时候和你说的是什么?”

    叶春秋有些懵逼,一时想不起来,见叶春秋一脸茫然的样子,朱厚照痛心疾首地道:“哎呀,你竟忘了,这才几日,一月不到,你竟忘了。”

    叶春秋只好抚额,叹口气,才道:“陛下,臣受伤了。”

    朱厚照的脸色这才温和了一些:“好吧,看在你的伤的份上,朕只好不怪你了,你以后可要记住了,朕说的是:若卿不负朕,朕绝不负卿,你兑现了承诺,朕也会兑现朕的承诺。”

    他说得很认真,连表情也显出了几分庄然,随即才又道:“好好养伤,待会儿会有惊喜,好了,朕去了。”

    朱厚照说罢,信步而去,不忘吩咐御医院的宦官:“好生照料叶修撰,但有差池,便剐了你。”

    惊喜

    叶春秋汗颜,随即看了看眼前的这地方,这里理应是外朝的御医院,不过依旧还是在宫中,却不知惊喜从何而来,但愿不是有惊无喜才好。

    养病的这些日子,叶春秋也就放宽了心,不再理外间的事,这一战对他的体力消耗极大,不过细细回想,似乎发现自己的剑术又有所进步了,无论是剑术还是读书,其实闭门造车都是不成的,终究还是要拉出来练练,唯有如此,方能更上一层楼。

    御医院所用的药,竟也是白药,料来是宦官们采购的,看来这白药已经开始畅销起来了。

    这令叶春秋多少有些安慰,只是他惦记着惊喜二字,心里却有些发毛,话说

    按照朱厚照以往不靠谱的格调,朱厚照的惊喜,让叶春秋的心不得不毛毛的啊。

    次日一大清早,他尝试着想要下榻起来,就在此时,外间却有人道:“娘娘驾到。”

    娘娘

    叶春秋忙是坐在榻上,便见张太后领着一干人等进来。

    张太后没有穿戴凤冠,只是一件寻常的钗裙,据闻先帝在世的时候,为了节省宫中内帑,张太后便首先作为表率,自己织布缝衣,因而若非正式场合,是极少穿戴凤冠的。

    只是这里虽然还处在宫中,可毕竟是外朝,张太后一身朴素钗裙,却令叶春秋有些意外。

    跟在张太后身后的,竟是夏皇后,夏皇后倒是正装,不敢有丝毫马虎,只是叶春秋的心思却没有在这上头,而是在夏皇后身后的一个女子。

    她亭亭而立,面容娇俏,肤光如雪,身上隐然有一股书卷的清气,只是眉头轻轻皱起,带着几分忧心,破坏了几分美感,此人不是王静初是谁?

    叶春秋不由愕然,这静初,不是在谢家闭门不出的吗?

    下一刻,他就想明白了,她是特意来看自己的

    叶春秋正待要行礼,张太后却先是带着温和的笑意道:“不必多礼了,哀家听说你病了,这才来看看,嗯你辛苦了。”

    张太后徐徐踱步而来,显得漫不经心的样子。

    只是她的眼睛一直落在眼前的这个少年的身上,心里不禁有些佩服。

    当今皇帝啊,实在教她操心,虽然在任何一个母亲的心里,自家的儿子总是好的,可是朱厚照嗯显然性子有些违背人的常理,张太后真真是操碎了心,前几日听到朱厚照竟要和鞑靼汗赌斗,张太后就觉得不妙,她是耳濡目染,看着这个皇帝,就不免想到了先帝,先帝是何等的端庄大气,这样有失体面的事,是断然不会做的。

    鞑靼人是胡人,你堂堂九五之尊,跟胡人抬什么杠呢?

    若是赢了便罢,输了失的不单是只宫中的体面,还是整个大明的体面啊。

    未完待续。

第六百九十九章:恩赐(第三更)() 
张太后为此担心了几日,又听说这牵涉到了朝廷对鞑靼人的国策,其实鞑靼人毕竟离张太后太遥远,她也没心思管什么鞑靼人的国策,她担心的是朝臣,本来国策是既定的,却因为皇帝的胡闹而发生了偏差,赢了倒好,一旦输了,又不知满朝文武会闹出什么幺蛾子来。

    虽然张太后极少去关注外朝之事,生怕被人说出什么闲话,可是为人母的,有这么个不太靠谱的儿子,自然而然不免要操心,此后骁骑营大败,那小橙子惊慌失措地去报信,张太后也揪心了一把。

    宫中的颜面扫地啊,而且这事是皇帝惹出来的,皇帝的名誉也是扫地。

    得幸这叶春秋给力啊,这个时候挺身而出,力挽狂澜,这男人打仗的事,她也不懂,只是听那宦官们绘声绘色的在说,大致是说这金帐卫如何厉害,叶春秋和镇国新军如何拼命,听得张太后都不禁为之吓一跳,这简直就是九死一生啊。

    而今,金帐卫完败,鞑靼最精锐的亲卫铁骑竟是输在了人数只有一半的新军手里,这是任何人都无法去想象的。

    这个时代的人,由于言论几乎都是读书人把持,因而对于任何关乎于军事的解释权都在读人除了喜欢浮夸之外,他们对于战争的理解大多会忽视装备、补给、操练和平时的组织能力,却更爱宣扬其精神,譬如赢了,就少不得要说其忠勇可嘉,可若是输了,自然也就是忠勇不足了。

    寿宁宫的宦官,大多都是二道、三道的贩子,读书人有了一番解释之后,接着坊间传扬一阵,最后不可避免就流入了宦官们的耳里。

    因而张太后所得到的信息,至少已经转过了三道手,消息的准确性也只有天知道,不过关于那场战斗的描述,大多是说叶春秋如何的忠心,如何的勇敢,奋不顾身,张太后一听,怎么听着似关二爷一样?这叶修撰莫非是关二爷转世不成?又如长坂坡里护主的赵子龙这还了得?

    小皇帝爱胡闹,身边的人,又多是一些乱七八糟之人,内阁几位倒还持重,偏偏和宫里未必是一条路的,张太后细细一想,这小皇帝谁的话也不肯听,唯独听这叶修撰的,叶修撰的忠心自是不必说的,能文能武,又与陛下年纪相仿,现在与鞑靼人作战而受了伤,于情于理都该来看看的,自己还欠着他的人情呢,夏皇后肚子里的孩子也是他保住的,虽说天家无情,可也得看人,叶春秋,她看行。

    张太后来时还留了心,将夏皇后一并叫了来,她是个心思细腻之人,夏皇后才是她指定的正统,将来夏皇后若是生了儿子,是必定要克继大统的,张家和夏家现在是攻守联盟,那几个不成器的兄弟,将来真到自己有个好歹的时候,还得靠自己的皇孙。

    女子间玩起政治来,却是更为可怕的,她们心细如发,一丁点的举动都别有深意,夏皇后骤然能明白太后的心思,这是张太后要巩固关系,且为往后埋下伏笔,夏皇后是张太后未来棋局中的一环,未来的皇孙自然也是,而这叶春秋,自然也在这个棋局之内,生前享尽了荣耀的人,就不免要有长远的考虑,得为百年之后打算。

    此番叫上了王静初来,夏皇后对这个王家的女娃娃,不免表现得亲昵,相处起来也是还好,毕竟王静初是经受王家书香门第熏陶过的,温文尔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