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庶子风流-第4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努力地压抑着心中的激动,身躯也为之颤抖,这是幸福的颤抖,是从身到心的愉悦感。

    “陛下。”

    “你要说什么?”朱厚照冷冷地看着刘瑾。

    刘瑾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冷漠,这冷漠的口吻,令他打颤,陛下从前不是这样的,他自认为自己对陛下再熟悉和了解不过,于是他小心翼翼地抬眸,却是看到了一个陌生的朱厚照,这个陌生的天子用一双冷如寒霜的眸子看着自己,尖锐如刀。

    刘瑾深吸一口气,才令自己镇定自若地道:“陛下请节哀,叶侍学叶侍学英年早逝,实在实在令人惋惜。”

    他一字一句地斟酌着自己的用词。

    然后他夸张地道:“叶侍学自入朝以来,奴婢统统看在眼里,奴婢以为,天下英才,亦都不如叶侍学万一,国朝百二十年,叶侍学的功绩,也唯有开国诸公能与之相比,不,不,甚至还远之不如,叶侍学乃人中之龙,奴婢他虽与奴婢不亲近,可是奴婢心里一万个敬佩他,奴婢现在也为他惋惜,自此,陛下痛失一栋梁奴婢亦是悲痛万分。”

    朱厚照微微一愣,他倒是没想到在刘瑾的心里,叶春秋竟是这样的形象。

    他还只以为,这世上只有自己,方才给予叶春秋这样这样的评价!未完待续。

第九百一十七章:功勋无人可及(第一更)() 
刘瑾说的可谓是情真意切,他演技好,便连眼泪都唰唰地流出来,倒是当真为皇帝痛失了一个左膀右臂而伤心伤肺。

    这刘瑾能得朱厚照的信任,当然不只是嘴巴甜这样简单,现在叶春秋已经死了,这个心腹大患已经去除,现在陛下如此悲恸,自己又何必要说叶春秋什么坏话呢?

    既然此人没有了任何的威胁,所谓人死为大嘛,当然得可劲地夸一夸,这一方面,显示自己虽然和叶春秋有些嫌隙,自己却并不计较,另一方面呢,又可顺着陛下的心意,陛下痛惜叶春秋,自己这做奴婢的,当然要表现出痛惜的样子,不,得比陛下还要痛,要痛彻心扉、痛入骨髓,痛不欲生才好。

    于是他滔滔大哭着道:“陛下啊,叶春秋的功绩,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才入朝几年哪,办成了多少事,奴婢伴着陛下多年,也不及他的一根脚趾头,这样的人,真是世所未见,他是陛下的诸葛孔明,是陛下的房玄龄啊。”

    “奴婢在想,那该死的安化王在谋反时,以那叶春秋的性子,必定是为了陛下的社稷,而奋不顾身讨贼的,即便是以卵击石,亦是在所不惜,他去宁夏,或许也是为了陛下啊,陛下能看出安化王会反,以他的聪明,怎么会瞧不出?他明知如此,明知那里是死地,是万丈深渊,依旧勇于赴死,这是要为陛下定社稷、安江山哪。他的忠心,实是天日可鉴,奴婢虽也忠心耿耿,却不及他半根脚趾头。奴婢心疼,疼哪。”他哀痛地捂着心口,眼泪唰唰地滚着出来。

    此时,刘瑾终于摸透了朱厚照的性子了,陛下疼,自己要更疼,只有疼,才能产生精神上的共鸣,所以刘瑾捶胸跌足,哀痛到几乎要死去。

    叶春秋死了,死的好,死的妙,死了就了却了咱的一桩心事了,从此之后,这陛下身边,就再没有人和咱相比了,他这一死,真是及时雨,让咱久旱逢甘霖。

    死了就可以对他大了,不要紧的,吹捧一个死人有什么干系呢,吹到天上去,得益的也是咱,陛下除了哀悼那个死鬼之外,便是和咱的心贴得更近了。

    这时候绝不能吝啬溢美之辞,虽然说出这些话的时候,刘瑾的心里不免还是有些酸酸的,可是无妨,这是政治,这是宫中的生态,咱在宫中混了半辈子,什么没有见过?比起某些人,不知高到哪里去了。

    刚才还在为叶春秋的死而难过的朱厚照,身躯不由一震,刘瑾的话,竟让他意识到了什么。

    朕猜到了安化王反,叶春秋也猜测到了,他若是没有猜测到,怎么会如此反常,怎么会对朕说,一个月后,陛下就会明白?

    可是当朱厚照在一个月后的今日,朱厚照终于明白醒悟过来,他悲从心起,斯人已逝,留下的那段话,只令他后悔不已。

    现在细细思量,叶春秋那般做,其中固然有为了他爹的缘故,可是他剑术高超,又对安化王有所防备,怎么会轻易死呢?

    除非正如刘瑾说的那样,他不肯走,他要留下平叛,一切就都解释得通了,他就是这样的性子。

    想到叶春秋带着区区数百镇国新军赴死,更令朱厚照痛心不已。

    朱厚照瘫坐在御椅上,至今还不肯接受现实。

    只听刘瑾在一旁接着说道:“最让人痛心的是,叶春秋只留下了一个遗腹子,哎他为了陛下,连性命都没了,可怜那没出声就要没爹的孩子啊”

    似是一语惊人梦中人,朱厚照的眼眸猛地一张

    是啊,他还有一个遗腹子,想到这里,朱厚照既有心痛,又感觉到了几分责任,他不由道:“此事对叶家那儿能瞒得住多久就多久,御医御医要随时待命,告诉他们,出了差错,孩子有一丁点的差错就朕决不轻饶,这个孩子,比皇子还要贵重,任何人敢掉以轻心,朕立杀无赦。孩子出生之后他既是春秋的孩子,也是朕的孩子,朕会将他当做自己的孩子看待,母后那儿,能瞒也先瞒住吧,这件事,你去办,宁夏安化王谋反的消息,肯定是捂不住的,可是能捂住一时是一时,叶王氏叶王氏”朱厚照说到这里,又忍不住想要哭了,他费了好大的劲,才道:“叶王氏腹中的孩子还不可出一丁点的差错,一旦消息泄露了去,随时都要有人在侧,不可让她伤心过度。”

    “哎”长长地叹息了一声,想到叶春秋曾经为了救太子的事,朱厚照便觉得,自己该有所担当。

    刘瑾忙道:“奴婢拼死也要将事情办好。”

    一个孩子罢了,无所谓,当然要显出自己尽心竭力的样子,越尽心,陛下对自己就越是信任。

    所以刘瑾已经想好了,这件事,他不但要办,而且要办好,要完美无缺,让任何人都挑不出一丁点的瑕疵来。

    朱厚照只是点了点头,眼眸里依然是那满满的,怎么也抹不开的悲痛。

    正在这时,有宦官来报:“禀陛下,刘健与诸学士和各部部堂求见。”

    既然宫中得到了密报,那么可以想象,内阁那儿也有得到消息的渠道。

    安化王反,这是何等的大事,内阁和各部怎么可能无动于衷?遇到这种紧急情况,诸臣肯定是要第一时间来觐见,商讨对策的。

    朱厚照这时又想到了安化王,他不由露出了几分狞然之色,冷冷地道:“来的正好,朕正好有事要和他们商量呢,请进来,都请进来。”

    他让一旁的小太监将的踢翻的御案扶起来,又收拾了一番,便坐直了身体。

    他努力地掩住了心中的悲痛,只是通红的眼眶里杀机毕露。

    他深深地觉得自己现在要做许多的事,叶春秋的孩子,安化王的谋反,前者是让叶春秋能够瞑目,后者是要为这个兄弟报仇雪恨。未完待续。、,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160927010346

第九百一十八章:御驾亲征(第二更)() 
刘瑾看着努力克制自己的情绪,却是满腔心事的朱厚照,低眉顺眼地徐徐站起来,却是没有离开,他知道真正的好戏要开场了。

    于是刘瑾侍立在一旁,小心翼翼地观察着朱厚照的一举一动,心里已经转了无数个念头。

    叶春秋的身死,固然令他开怀,可是叶春秋身死后的朝局,才是最令他期待的。

    接下来该如何呢?

    没多久,刘健等人便全是一副忧心忡忡模样进来,其实在得到了奏报之后,整个内阁已经彻底哗然了。

    安化王谋反,宁夏那可是边陲之地,边军谋反本来就是极为严重的事件,因为他们乃是大明的屏障,一旦这些人谋反,没有得到妥善的处置,叛乱不能立即平息,这就意味着,这些乱军极有可能会勾结番人。

    河西走廊,乃是西北的定海神针,若是叛军与番人,甚至是与鞑靼人联络,后果不堪设想,甚至有可能令朝廷彻底地丢失掉河西走廊,使这关中乃至于汉中成为对敌的前线。

    朝廷为了巩固河西走廊,这一百多年来,花费可谓是巨大,每年养了这么多的边军不说,几乎年年都要修堡垒,加固城防,无数的钱粮被投入进去。

    而一旦这个地方丢失,那么未来整个大明就不得不开始将汉中和关中缔造成军事重镇了,而这不说花费钱粮,这人口众多的粮产地直接面对敌人的威胁,后果会有多严重?

    而最大的隐患还不只是这些,最重要的是,若是叛军拥戴了安化王朱寘鐇,那才是严峻的问题。

    寻常的叛乱大多是官逼民反的套路,他们几乎没有什么政治上的纲领,也没有什么长远的目标,他们不过是实在没有了活路和生计,便振臂而起,只要官军一到,很容易就没有清剿个干净。

    现在,叛军不但有大明的宗室作为对象,那么政治纲领也势必清晰,而且从檄文上来看,对方显然是以清君侧的名义,这是老套路,可是这种老套路才是真正的可怕手段,因为清君侧很容易蛊惑人心,一般人对叛乱很难产生同情的,可是清君侧却是不一样,先是反贪官不反皇帝,如此,就博得了各地受到官府压迫之人的同情,甚至是一些失意的人也有可能会参与其中。

    这显然是自从靖难之役之后,大明发生的最严重叛乱,一旦处置不当,后果便是不堪设想。

    刘健明白,必须尽快地将这场叛乱平息下去,否则拖得时间越长,后果越是糟糕。

    只是那檄文之中,却有一件令他感到惋惜的事,叶春秋竟是死了。

    王华和谢迁二人得知了这消息,几乎要昏倒过去,这叶春秋一死,朝中的格局,只怕要变一变了,他心里既为叶春秋惋惜,又是不由担心。

    一直以来,那从前恶名昭彰的八虎,这两年之所以被压制,或者说他们不敢再似从前那样跋扈,某种程度来说,叶春秋是有些功劳的,现在叶春秋一死

    哎

    刘健为首,其余则是脸色苍白的谢迁、王华,李东阳的神色也有些冷峻,之后则是吏部天官张彩,张彩怎么也料不到会得到这样的好消息,这就好像突然一下子中了头彩一样,那叶春秋,本就是他和刘公公的眼中钉、肉中刺,现在好了,事情一下子解决了,叶春秋一死,心中一块大石落地。

    都御史刘宇跟在张彩的身后,脸上禁不住掠过喜色,却偏偏要装作沉痛的样子,当初若不是叶春秋,他现在或许已经入阁,位极人臣了,谁料到,最后却是狠狠地栽了个跟头,现在叶春秋已经身死,也算是报了自己的一箭之仇,他拼命地想要掩饰自己的喜意,只好低着头,强绷着脸,跟着众人进了暖阁。

    众人见到了朱厚照,从朱厚照的脸色,一看即知小皇帝的心情,那失魂落魄的样子,还有面上没有擦干净的泪痕,都诉说着小皇帝的哀痛。

    众人行了大礼,朱厚照却是没有反应,倒是刘瑾一看,一脸悲痛的样子道:“陛下身子抱恙,诸位都起来吧。”

    接着叫人给诸人赐坐,大家坐下,各怀心事。

    朱厚照突然道:“朕要御驾亲征!”

    御驾亲征!

    这是朱厚照的第一个念头,只是这一次,他不再像从前那样玩闹的心理,他已恨不得亲自将那朱寘鐇碎尸万段,这一次亲征,是朱厚照想要亲手为叶春秋报仇,这个念头一经冒出,便如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

    刘健等人面面相觑,而后刘健忙道:“陛下,安化王不过聚众数万,陛下大可派得力的大臣派兵清剿即可,小小叛王,岂能劳动陛下亲自屈尊?何况现在国人相疑,百官不安,陛下理应留在京师,以安人心。臣以为,陕甘总督杨一清可担此任,杨一清在任期间修建边疆防御,部下多肯依附他。现在宁夏叛乱,其中不少叛将多为杨一清旧部故吏,想要平定叛乱,陛下可起用杨一清总制军务,与总兵官神英平叛,并命中官张永担任督军,那时,叛军必定自乱阵脚,叛乱顷刻可定。”

    刘健这时候提到了杨一清,一方面是杨一清和他有些交情,另一方面,杨一清确实是最合适的人选,当年杨一清被任命为甘陕总督,总督三镇的军务,却因为不肯依附刘瑾,而乞老致仕,现在就赋闲在京师,趁着这个机会,将杨一清起用,对刘健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刘健甚至隐隐觉得,以杨一清和刘瑾的仇隙,一旦平息了叛乱,到时少不得有许多的文章可做,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