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庶子风流-第6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厚照微微抬眸看了宦官,冷着脸,淡声道:“叫进来吧。”

    这几日他召见几个内阁大学士已是不宣见了。

    那朵颜部既有了反叛之心,朝廷当然要有所准备。

    这里头所牵涉的可是数十万军马的调动,比如一直以来,朵颜部的主力都在山海关一线,因而朝廷的战略重点,历来都在宣府大同一线,因为那里最是薄弱。

    可现在不同了,整个关宁的防务都需要调整,这么多兵马调动,所需的粮草不知凡几,更不知要征多少民夫协助,这里头的每一件事,都教人头痛。

    何况无论是朱厚照还是内阁,都心忧叶春秋的安危,朝廷该采取什么措施,将那镇国公营救回来。再者,辽东那儿,势必也会受到冲击,内阁现今已屡屡向出在辽阳的辽东巡抚叶景传递了公文,让辽东各镇,随时准备收缩防线,最紧要的是笼络住前些日子有作乱迹象的海西女真诸部。

    千头万绪的事,而今真是一股脑的出来啊,整个大明对巴图蒙克的战略都需极大调整。

    就以那处在辽东的海西女真为例,若在以往,这海西女真若有不服,朝廷的战略历来是先打了再说,因为对辽东诸部决不能显得软弱,一旦软弱,其他各族就蠢蠢欲动了。

    可现今,朵颜部一旦反叛,就意味着辽东也遭受了鞑靼人的直接威胁,这个时候当然要极力安抚住女真人,莫要使他们作乱,甚至有必要时,还要请他们协助不可。

    朱厚照却只想着,怎么救人,可惜无济于事,大学士们还未到,他突然坐在御案后,对刘瑾认真说道:“刘伴伴,你说朕若是亲征,如何?”

    “啊……”刘瑾呆了一下,而后吓了一跳,忙是拜倒在地,迭声哀求着:“陛下,不可啊,陛下千金之躯。千万不可去那危险之地。”

    “又是这一套。”朱厚照不耐烦的咒骂几句,接着,他皱着眉毛,开始打起主意来。

    刘瑾哪里不晓得朱厚照的性子,一看他这般深思的模样,便吓得魂不附体,这陛下还真是哪里可以作死,他就非要去哪里,几头牛都拉不回来,多半这个时候,陛下又在琢磨着怎么开溜了。

    此刻刘瑾不由提心吊胆起来,这次一定要好好的看着陛下,不能有任何差错。

    那关外可是吃人的地方,陛下去了指不定……

    他不敢想下去,若是陛下去了,只怕自己的脑袋都不保了。

    朱厚照也算是天子中的奇葩了,因为这种奇葩,才成就了刘瑾,却也因为这奇葩的性子,成了天下人口诛笔伐的对象,可是他呢,别人若是骂他,他笑呵呵的,只要不骂他阳痿、不是男人之类,他永远口里都应得好好的,是啊,朕真糊涂,没错,爱卿所言甚是,这种虚心的样子,稍微单纯一点的人都会被他迷惑,可等这家伙突然干了一票大的,所有人反应过来,便又捶胸跌足。

    刘瑾有时候都觉得,天下人都说自己坏,可和陛下相比,自己其实也挺好的,毕竟陛下既贪杯、又好色、还无赖,所行之事多荒谬不经。

    正稀里糊涂的想着,刘健诸人已跨入殿中。

    刘健显得更加老迈了,连入殿,都是宦官们搀扶的,前些日子,他上书请辞致仕,朱厚照没有批,倒是让刘瑾白高兴一场。

    刘健缓缓拜倒,直接道:“陛下,关外有了急奏。”

    这刘公历来是一丝不苟的人,对自身的要求很是苛刻,所以在以往,他见了陛下,一定要先行礼,念一句老臣见过陛下,可是今日,却直接一句急奏,将他现在急迫的心情显现了出来。

    朱厚照一听,眉头不由紧紧的拧在了一起,整个人很是激动,连忙追问道:“怎么,那朵颜部果然反了吗?”

    刘健苦笑,道:“说是急奏,倒也未必,其实……是山海关镇守太监曹荣星夜抵达京师,他本欲入宫急奏,谁料到却在宫门遇到了老臣,老臣……”

    一听曹荣,站在朱厚照一边的刘瑾立即眼睛眯起来。

    这姓曹的太监他知道,早年是伺候太后的,因为这个缘故,所以给他放了一个肥差,命他去了宁波市舶司镇守,等到那秦皇岛有了贸易权,各地的市舶司也就衰败了起来,这厮不知走了谁的门路,又放了一个山海关的镇守,当然,也就是一个月前的事罢了,这家伙还没有在山海关焐热屁股,就因为听到一丁点的风声,居然擅离职守,跑回了京师来,他疯了吗?

    这时却听朱厚照急忙道:“叫来,叫进来,早就该叫进来,磨磨蹭蹭了这样久。”

    过不多时,那曹荣才碎步进来,他心里挺难受的,关外的消息送到了山海关,这位曾经和叶春秋有过几面之缘的曹镇守立即就起心动念,要知道,他作为宦官,虽然外放了出去,可是对于宫中的动向,可一直都上心着呢。

    陛下和镇国公相交莫逆,现在镇国公有了危险,陛下一定是茶饭不思,现在朵颜部的危机解除,这是何其大的喜讯啊,若是让别人报了功,实在可惜,何不自己……

    他说到做到,也不怕会因此而被人参上擅离职守的罪责,反正陛下高兴就好,这曹公公别看平时走路都气喘吁吁,可是碰到这种事,却是亲自骑了快马,一日一夜的功夫,便到了京师,可惜他是外放的宦官,需经过通政司才能入宫觐见,结果撞到了刘健,刘健一问,这才将他带了来。

    这可是第一手消息啊,老值钱了,本来该他对陛下来一句陛下,奴婢给您来报喜了偏偏刘健诸人先见了驾,令他有一种白玉有瑕的感觉。未完待续。

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大智大勇叶卿家() 
曹公公从来没有这样万众瞩目过,心情有些小小的激动和紧张。

    以往在宫中当差,陛下是历来没有拿正眼瞧过自己的,后来放去了宁波市舶司,那就更加是难以见到天颜了。

    可是现在,天子却是紧张的看着自己,这种感觉,让曹公公非但不畏惧,反而一下子龙精虎猛起来。

    “奴婢曹荣,见过陛下。”曹公公拜倒在地。

    朱厚照立即急切的道:“平身,说,怎么回事?”

    曹公公一面缓缓起身,一面错愕张嘴的问道。

    “那……奴婢说了啊?”

    “快说。”

    论起报功,曹公公称第二,就没人敢称第一的,他是旧习难改,一下子心里激动起来,热血上涌,立即红光满面,摇头晃脑的道“话说山东好汉……”

    猛地一想,哎呀,太激动了,糊涂了,他立即改口。

    “话说镇国公叶春秋就藩镇远国,听闻那巴图蒙克要将女儿下嫁朵颜部,镇国公非但不惧,反而镇定自若,对部下道:你们难道没觉察异样吗?那鞑靼的使者若与朵颜部私通,不但镇远国将要内忧外困,便是朝廷,亦要饱受其害。而今之计,如之奈何?”

    朱厚照起先只想知道结果,谁料这曹公公吐沫横飞,竟是听着他入了迷,竟也不催促,心里想,嗯,这是春秋的风格,口吻像极了。

    睁着一双闪闪光的眸子凝视着眉飞色舞,神采飞扬,说得绘声绘色的曹公公。

    “镇国公此言一出,众人尽都默然,而后镇国公便说,我既出关,为的是为朝廷藩屏胡虏,此时怎可袖手旁观。说罢,便带数十人孤身前去朵颜部。”

    朱厚照听着心提了起来,神色不由紧张起来,对叶春秋的举动,他是很复杂的,因为叶春秋这家伙,实在太让人操心了,朱厚照这辈子,都在让别人操心,唯独这叶春秋,却令他操碎了心。

    可是再一想,又不禁热血上涌,浑身烫,因为叶春秋这样的作为,不正是自己平时想象中要做地事吗?区别只在于,朱厚照只能去想,却无法去做,可是叶春秋敢作敢为。

    而自己只能在这牢笼般的宫殿里想象着,无法施展自己的抱负。

    心里虽然有些惋惜,不过叶春秋去了,就代表自己去了,思此他不禁越认真的听曹公公描绘当时的情形了。

    曹公公犹如身临其境一般,情绪亢奋的说着。

    “于是,等镇国公到了朵颜部,那朵颜部领花当对他甚是轻慢,反是对那鞑靼人殷勤至极,镇国公察觉有异,便又召集部众,先是饮酒篝会。

    等到诸人都喝醉酒的时候,镇国公故意激怒大家说:“你们诸位与我都身处边地异域,要想通过立功来求得富贵荣华。但现在鞑靼人来了才几天,花当对我们就不以礼相待了。如果一旦朵颜部反叛,将我们绑送到鞑靼部去,我们不都成了豺狼口中的食物了吗?你们看这怎么办呢?”

    陛下啊,须知镇国公的部下,俱都是勇士,于是大家都齐声说道:我们现在处于危亡的境地,是生是死,就由公爷您来决定吧。镇国公便凛然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而今九死一生,唯有斩尽鞑靼人,方能上报皇恩,下安黎民了。”

    殿中的人顿时紧张起来,这曹公公添油加醋之下,所有人都捏了一把汗,几乎每个人都凝神听着,生怕错听任何一个字。

    曹公公越说越来兴致了,最后一点害怕都没有了,越有模有样,慷慨激昂了。

    “于是镇国公趁着酒宴,突然暴起,向鞑靼的火筛王子挑衅,竟要以一敌十,要与火筛与九名鞑靼金卫比斗,陛下啊,这鞑靼的金卫,个个来头可是不小,每一个,俱都是草原上的勇士,那火筛大笑,欺我大汉无人,自是许诺,谁晓得那镇国公虽是以寡击众,可是心里陡然想起陛下知遇之恩,想到我大明万万苍生百姓,顿时勇气倍增,那十人俱都杀来,他非但不惧,叉手大笑大声,还念了诗……”

    念了诗……

    卧槽……

    一旁的几个大学士本来对这打打杀杀的事不太感兴趣,现在也纷纷来了兴致,竟然还念诗。

    朱厚照不禁一激动,眼眸直勾勾的盯着曹公公,急切的追问道:“什么诗,快快道来。”

    “这个……”曹公公也呆住了,他本来这样说,不过是天桥底下说书的那儿学来的古典主义表现手法而已,你看那历来让胡虏灰飞烟灭的大英雄,哪一个不是要先弹奏一曲琴什么的?

    可是曹公公不懂诗啊。

    见曹公公脸上踟蹰不定,朱厚照却是道:“是不是那一句苟利国家生死以?”

    曹公公一听,脸色一松,立即眼睛一亮,急急附和着朱厚照。

    “对,对,就是这一,陛下神鬼莫测,实乃天人也。”

    朱厚照万万料不到,还真让自己猜着了,顿时面露得意之色,便道:“这词,他经常念的,朕如何不知。”接着他心里又咯噔一下,到了现在,还不知道这叶春秋到底是什么情形,以一敌十,这可不是寻常人,是大漠的金卫,金卫之名,朱厚照怎么会没有耳闻,而且还是十个。

    一想到这里,朱厚照心便像是被人揪了一下,有些不悦的催促曹公公。

    “休要啰嗦,继续。”

    曹公公精神一震,开心的像孩子得了法宝一样开心的炫耀出来。

    “陛下,最精彩的便是这里,那镇国公念诗之后,顿时龙精虎猛,一股忠义之气,自他浑身上下散出来,于是心中勇气倍增,有如神助,他提剑上前,口里一边大笑,一面便先斩了个金卫。”

    “那些金卫,原只欺我华夏无人,哪里料到,竟是遇到这样的勇士,暴怒之余,还要继续动手,镇国公迎面而上,一剑一个,竟如切瓜切菜一般……”

    说到此处,经由这曹公公绘声绘色说出来,所有人都是面色紧张,仿佛身临其境。未完待续。

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大功一件() 
曹公公卖力地描绘着当时紧迫情形,慷慨激昂的将每个人都带入他的故事里。

    叶春秋如何杀敌,激动人心的画面立即活灵活现的展现在众人脑海中。

    朱厚照极度认真的听着,心里既激动,又是忐忑,还真跟自己做梦一样呢。

    其实朱厚照的梦,大抵是有套路可循的,说穿了,就是遭受了古人的影响罢了,而这些影响,不是出自演义,就是二十四史,这就好似,许多人做梦,总会梦到自己在某个影视或者是小说的剧情之中。

    偏生这曹公公,除了这张嘴皮子厉害,满肚子都是那些说书的内容之外,也没别的毛病,他对一个故事的艺术加工出自哪里呢,依旧还是有迹可循啊。

    想想都觉得激动,曹公公从没想过,自己三言两语就能吸引皇帝的注意。

    自己竟是也有今天,他顿觉得面上有光,眼看着所有人直勾勾的眼睛看着自己,方才徐徐道。

    “这镇国公越杀,越是血脉喷张,那鞑靼的金卫,竟是不敌。陛下,那些鞑靼金卫,可俱都是身长丈二有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