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庶子风流-第6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夜深了。

    壕沟的生员们做着临战的各种准备,在壕沟之外,是数万精锐蒙古铁骑,这是世上最强大的骑兵,没有之一,这支骑兵曾踏破无数国家,屠杀无数生灵,可是现在,他们就在壕沟之外,宛如一匹饿狼,死死的盯住了他们的猎物。

    天上的月儿很圆,若是时候不错,这个时候关内,也要临近中秋了,本该是团圆的日子,可是大家却蹲守在这里,可是每一个人都没有怨言。

    只是这时,从指挥室里传来了笛声,笛声悠扬,又带着几分凄婉,夹在北风的怒号声中。

    这幽幽的笛音,在这临近中秋的的夜里,令人不禁想到关内的亲人,那一个个一直记挂在心底深处的温情不禁被唤醒,于是生员们纷纷竖起耳朵,默默倾听,那嘈杂的笑骂声不见了,唯有这清幽飘于战壕内外,平添离愁和思念。

    低音又仿佛带着夜鬼的低泣,恍如知音难觅,不愿附和这旷野中的其他声调,犹如人潮汹涌之中,虽是喧闹嘈杂,在这此起彼伏的欢笑声中,却一个清冷的身影伫立其间,格格不入。

    大家蜷缩在壕沟里,看向那指挥室里的一盏幽灯,仿佛看到了一个人影,人影即是笛,笛化为了影。

    那唐伯虎从指挥室里出来,猫着腰在壕沟里走了几步,恰好到了一处自行搭的棚子里,朝里头的许杰等人怒了努嘴:“让……让个位置,造孽哎,今夜公爷无心睡眠,我这瞌睡虫却是要来了,吹一夜的笛,谁吃得消?”未完待续。

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战到最后一人() 
次日拂晓。

    一道曙光如箭一般射破了乌黑的苍穹,于是金光初露,顿时将这青龙草场照亮。

    天气已愈的冷了,仿佛这风中,都带着一丝雪絮,自壕沟里冒出头,大风扑面,这寒气似是冷进骨子里,使人禁不住地打起激灵。

    在壕沟里时不时往前往观望的许杰又把头缩了回去,接着瞪了瞪抱着自己大腿,眼睛闭着的唐伯虎,随即道:“老唐,老唐,快起来,远处有炊烟,鞑靼人埋锅造饭了。”

    “噢,噢,吃饭了啊,正好我饿了。”唐伯虎迷蒙地张开了眸子。

    他的下头垫着芦席,上头则是裹着厚厚的棉被,听到许杰唤他,唐伯虎睡眼惺忪地起来。

    许杰好气又好笑,正待要骂他几句,谁料这时候,竹哨响了。

    这是晨起的竹哨,尖锐无比,壕沟中各队的生员像是条件反射般,纷纷起了身,摘下架在壕沟上遮雨的棚子,收了棉被,他们本就是兵不卸甲,迅地开始各队集结。

    王守仁已是一身戎装,带着亲卫在壕沟中巡查,接着便是热腾腾的蒸饼和马na送到了大家手里。

    叶春秋已是醒了,身上亦是换了戎装,这贴身修长的戎装乃是新军的新制服,为了保证行动的便利,所以以修身为主,用的乃是上等的羊毛面料,以较为鲜艳的深蓝为主要基调。

    暂时,新军还不必担心敌军有什么强大的远程火力,所以穿着深色的衣服更容易分辨出敌友,叶春秋甚至想用鲜艳亮眼的红色,若不是受时代局限,叶春秋实在不想让人觉得喜庆得过了头,最后只好折中为深蓝。

    昨夜,叶春秋只睡了两个时辰,从指挥室中出来,拿着自己的钢水壶装了一些马奶,就着蒸饼,随意地吃了。

    而这时候,远处终于传来了一些动静,渐渐,这动静变得越加明显,是大地的颤抖声,尤其是身在这壕沟里,这种震动显得极为强烈。

    鞑靼人……要来了……

    警觉的生员已经吹起了准备战斗的竹哨,壕沟各处,各队开始进入战斗岗位,而叶春秋则出现在了王守仁身前。

    王守仁拿着望远镜,眺望着草原的尽头,他徐徐道:“最先出现的,是一个万夫长,看来……这一次土谢部来势汹汹,从昨夜斥候报回来的蛛丝马迹来看,人数至少在三万,春秋,此战……怕是有一些凶险,若是当真让他们的骑兵冲杀过来,这青龙只怕就……”

    叶春秋抿了抿嘴,眼眸带着耀眼锋芒,在这严寒里,他的声音也变得更加清冷起来,道:“我们的身后,便是无数愿意将性命托付我们的人,所以,鞑靼骑兵冲来,那我们就拿肉身去挡,直至战死到最后一人,传令下去,无论任何情况,都不得后退半步。”

    王守仁放下望远镜,看了叶春秋一眼,只见叶春秋的面容上带着几分伤感,却又有几分决然。

    王守仁默默地收回了目光,点了点头,朝身后的传令兵努努嘴。

    命令很快传达,其实就算命令不下去,大家也深知责任重大,所以没有人敢掉以轻心,每一个人都卧在壕沟里,屏息不言,悄然等待。

    ……………

    轰隆隆……轰隆隆……

    刺耳而沉重的声音仿佛在震动着整个大地,如滔滔江水一般的铁骑遮云蔽日,浩浩荡荡地抵达了最前线。

    无数的鞑靼人远远眺望着远处的壕沟,眼中杀气毕露,而他们目力所及,不过是一片模糊胡的影子。

    紧接着,大济农齐特尔便带着数十个金卫来到此处,所有鞑靼人用崇敬的目光看向齐特尔,乌压压的骑队自动分开了一条道路,齐特尔所过之处,每一个人都不禁坐在马上弯腰欠身。

    在鞑靼人心目中,齐特尔不只是黄金家族中的一员,是大汗的儿子,更是草原上少有的勇士,他曾亲自与虎狼搏斗,曾在节庆时打败数个勇士,他臂力惊人,箭无虚。

    若非他的母亲身份低微,齐特尔简直就是汗位不二的人选。

    齐特尔在曙光之下,肤色显得古铜,他扎着两个辫子,身上没有穿戴太多的铠甲,这是他的风格,他深信自己有苍天护佑,那沉重的铠甲只会给自己带来掣肘。

    所有人都看着他,而齐特尔接下来要做的事,可谓是简单而直接,鞑靼人作战只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骑射,而在这里,显然骑射是无用的,这些汉人利用壕沟,将身子蜷缩在沙袋后,这能大量地减轻远程武器的伤害。

    不过鞑靼人还有一种更加直接的战法,那就是凭借着他们的战马以及他们人数上的优势,直接冲入汉军的阵中,只要冲进去,借助着战马,他们就必胜无疑。

    齐特尔深吸一口气,他自自己的箭袋之中抽出了一枚羽箭,接着双手执箭,咔擦一声,这箭矢便应声而断。

    在众目睽睽之下,齐特尔出厉吼:“后退一步,犹如此箭!”

    这是鞑靼人最简单有效的动员,谁也不许后退,后退即死!

    无数人顿时爆出震天的声音:“杀!”

    于是霎时间,所有人的血液都沸腾了,齐特尔扑哧扑哧地喘着粗气,身上uo露出来的肌肉爆出青筋,他将断箭抛掷在地,随即抽出了腰间的长刀,呼喝一声,座下的战马开始徐徐向前。

    骑队又轰隆隆地开始徐步缓行。

    慢慢的,齐特尔的马开始小步奔跑。

    轰隆隆……轰隆隆……身后洪流一般的鞑靼铁骑亦开始小步奔跑,无数刀剑出鞘的声音,哗啦啦的响彻一片,每一个人的眼中都是杀气腾腾,他们没有再出怒吼,而是死死地盯紧前方,牵动着战马,亦步亦趋地跟随着齐特尔座下战马的步伐。

    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曾在草原上历经过生死,在他们的心目,鞑靼人都是草原上的无数危难锻炼出来得勇士,那胆怯弱小的汉人从来就不是他们的对手,即使再多的汉人,他们都无所畏惧。

    未完待续。

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得心应手() 
轰隆隆……轰隆隆……

    铁蹄飞扬,人与马汇聚而成的洪流终于开始急速地奔跑起来。

    齐特尔置身最前,眼眸直直地看着前方,手上紧紧地持着长刀,他的身躯则是随着战马的起伏而起伏,而身后的四万精锐铁骑,一窝蜂地随着他排起了密集的冲锋队形。

    他们早已经经历过许多的磨练,可谓是身经百战,对于眼前可笑的障碍,自然是不屑于顾。

    在他们面前的,不是关墙,而是草原,他们从来都自诩自己是草原上的王者。

    于是,在这严寒里,这浩浩荡荡的铁骑踏破了枯草,万千的马蹄印记甩在了他们的身后,他们一个个目光赤红,绝大多数人都没有将壕沟里的汉军放在眼里,他们的目光只是远远地眺望,看向那壕沟后,那一座用许多帐篷和许多砖石结构建筑起来的城市。

    在那里,有无数的女人,有堆积如山的财富,有数之不尽的珍宝。

    这才是他们的目标,只要冲过去,冲过这个壕沟组成的障碍,那么,一切都唾手可得。

    只是想一想,便令他们禁不住热血沸腾起来,而这时,齐特尔振臂一呼:“杀!”

    “杀!”

    喊杀声冲破了云霄,无数人发出了巨大的怒吼,而很快,这声音便被无数的铁蹄所掩过。

    大地在颤抖,以至于壕沟里不少泥水簌簌的而下,让人灰头土脸。

    趴在壕沟里的生员,是最能感受这样的威势的,宛如地崩一般,连身体都随之在抖动。

    可是每一个人都依旧脸无表情,依旧没有显露出半点畏色,依旧没有动弹半分。

    作为镇国新军,他们一遍又一遍,反反复复地操练过这样的战斗,他们不厌其烦地打熬着身体,练习着步枪,他们为自己能够在新军而自豪,故此绝不后退。

    可是自壕沟中向上眺望那杀将而来数万铁骑,那宛如一片乌云遮掩而来的场景,即使脸上神色依旧,可事实上还是让人不免觉得心惊肉跳。

    此时,肃然着脸色得王守仁放下了望远镜,他显得很冷静,不为外界的喊杀所干扰,只是纷纷道:“下令,炮击。”

    “炮击……”

    于是,竹哨响起,炮兵的占地在后退,数十个炮台,足足七十余门火炮,折中炮管狭长,里头划了膛线的火炮射程在这个时代也算惊人,又因为材料学的突飞猛进,导致他们的炮弹当量越来越大,一枚炮弹,已经敢装四五斤药量了。

    炮兵是新军最新的兵种,因为舰船需要火炮,并且许多火炮在舰船上得以验证之后,这就使得新军配备火炮起来,十分的迅速。

    此时此刻,炮兵早已装填好了炮弹,并且进行了校准,那一门门黝黑的长管火炮高高抬起,形成仰角,所有的炮兵都是经过了无数次的操练,因而也得心应手。

    在得到命令之后,安静已久的炮兵们终于有了动作。

    轰隆……

    熟练而流畅的动作后,那如雷的声音响起,只在瞬间,便掩盖了一切的喊杀和马蹄声。

    犹如石破天惊,又如春雷,紧接着,整个炮兵阵地上硝烟开始弥漫,近百枚火炮宛若流星,在天空划过了完美的弧线。

    只是这巨大的响动,并没有让那数万铁骑有丝毫的退却,他们依旧勇往直前,他们实在有过太多太多作战的经历,与汉军作战,汉军最可怕的就是火器,只不过……

    他们也深知,那些所谓得火器看似是石破天惊,可是毕竟杀伤力有限,对付这种战术,唯一的办法就是不去理会他们,拼着受到一丁点的伤亡,只要冲到敌阵,他们便可掌控一切,只要能成为最后得胜利者,现在那么点得伤亡,对他们来说,根本没有所谓。

    在他们的许多次经验里得出,这是最行之有效的办法,所以即便被火器打中,那也只能算是自己运气不济罢了。

    那带着尾焰的炮弹已是腾空飞来,鞑靼人的骑队过于密集,倒也从不担心精度。

    那只有手臂粗一些的炮弹,完全没有被鞑靼人放在眼里,因为在他们看来,不过是徒增一些伤亡罢了,齐特尔冲在最前,看到那流星一般的炮弹从自己头顶越过,甚至忍不住在心里嘲笑。

    在他看来,这些汉人,只是一群只敢躲起来放一些烟花得懦夫,真以为这些烟花就能够抵挡得了鞑靼的勇士?

    想到这里,齐特尔的唇边情不自禁地浮出了一丝带着嘲弄意味的笑意,随即振臂,正待要高呼一声喊杀。

    只是这时,还在他们头顶上半空的炮弹,居然爆炸了。

    一般情况下,鞑靼人所遭遇的汉军,他们所用的火炮,大多都是实心,说不准还在炮膛里塞一些钉子碎石之类,所以所谓的爆炸,不过是利用炮膛的爆炸来推动炮弹射出,而炮弹,则只是像弹弓里的碎石而已。

    可是……炮弹自己炸开,却是前所未有。

    轰隆……

    无数的硝烟弥漫,爆炸在自己身边和远方是完全一个概念,只这爆炸所发出来的气浪,顿时让许多人人仰马翻。

    而那破碎的弹片,更是飞溅开来,立即横扫了一片。

    这一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