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庶子风流-第7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时正厅里的气氛凝重,所有人面色紧张的看着叶春秋,似乎在等待着重要的答案。

    叶春秋拜倒在老太公的脚下,亦是眼眶通红,忍不住咬了咬下唇。

    辈子,确实是太顺风顺水了,以为自己有了光脑,以为两世为人,有了别人所没有的天分,又得了陛下的青睐,于是扶摇直上,现在听到这些话,宛如断肠剜心一般,难受的要命。

    咳咳……咳咳……

    老太公揪着自己的心口,拼命的咳嗽。

    “一家哭何如一路哭,与其让这满天下这么多人,妻离子散,遭受无妄之灾,那么就不如,让咱们叶家来哭吧,不就是……不就是没了一个儿子嘛,老夫不是圣贤,也不求你做圣贤,可是做人有时候要有良心,哎……哭吧,哭吧……”说到此处,老太公已是哽咽,泣不成声。

    一旁的叶辰良和叶俊才忙是安慰,满屋子的亲戚,也大多都通红着眼睛。

    老太公说的很明白,他不希望叶春秋走。

    巴图蒙克那么狡诈,若是再使什么阴谋诡计,谁也不能意料到会出什么事。

    叶春秋一走,鞑靼就可能乘虚而入,这一场硬仗,就可能增加变数,眼下是什么都不怕,就怕这个万一啊,朝廷已经看穿了巴图蒙克的意图,也只能绷着,虽然可能会有救援,可是这个救援也不可能全力以赴。

    假若面临了这个,到了这个关头,叶家的人披着白衣素缟,总好过那土木堡之变时,满天下人都白衣素缟。

    话说到这个份上,叶春秋怎能不明白,再若坚持,何止是不懂事这样简单。

    简直是在弃天下人于不顾。

    那么他这毕生的经营都完了,救回了叶景,让天下生灵涂炭,想必这不是叶景所愿看到的。

    叶春秋膝行上前,忍着心里的痛,对着叶太公再次一拜:“大父教诲,孙儿记住了。”

    说是一路哭不如一家哭,可真正哭到自己身上,却是另一回事,叶春秋虽是这样安慰自己,却也是于事无补,心里依旧难受的厉害,整个人都在发颤了。

    一时他也感受到老太公的心境,应该比自己还糟糕吧。

    叶景是他的儿子,骨肉情深,血浓于血。

    这个世上没有任何人比他更伤痛吧!

    叶春秋此刻不敢去看老太公的眼睛,生怕看到他太过伤心,自己也是忍不住哭起来,等拜别了老太公,叶春秋躲入书房,唐伯虎忙是跟了过来,见叶春秋双目通红,心里幽幽叹了口气:“公爷,这里……”

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兄弟同心() 
叶春秋看着唐伯虎,不禁深深叹了一口气。

    “叫人去厂卫,让他们将辽东最新的奏报随时送来吧,京师中的动静也要留意,青龙那儿,立即修书去,让王伯安命新军进入警戒,各处的牧场,都要知会,教他们小心。”

    叶春秋手抵着书桌,深吸一口气,有条有序的继续说道。

    “各处牧场,所有在编的人丁都要进行登记,每日都需让牧场进行点卯,有没有人走失,附近有没有鞑靼人游荡,有消息,立即传出警迅来,还有……”

    叶春秋努力使自己一片混沌的脑袋清明一些,竭力克制自己激动的情绪。

    “还有,青龙要派出人,巡视各处,招商局在青龙,要多屯一些粮食,巴图蒙克……”叶春秋眼睛眯着,手在案上磕了磕,语气充满了冷漠如霜,“他若是敢来,便教他有去无回。”

    重重的吸了口气,叶春秋坐下,犹如往常一样,显出精干的样子,拿出案头上的奏报来看。

    唐伯虎一一记下,不敢吱声,只是连连点头,他没有说什么安慰的话,也没有问公爷为何不去辽东了,他知道这时候叶春秋现在所需的并非是怜悯,这个世上,谁有资格怜悯镇国公呢。

    叶春秋突然沉吟了片刻,眼眸深深的眯了起来在思虑着事情,继而他叹了口气道。

    “辽东但凡有一丁半点我父亲的消息,都要立即送来。明日朝廷要廷议,议的就是辽东的事,我要参加,卯时就叫我起来吧,让叶东及早备好车马。噢,再告诉叶东,老太公的身子怕是不好,让他注意一些。”

    “是。”

    ………………

    朱厚照开始有了心事,他本以为叶春秋会动身的,甚至朱厚照已经做好了打算,只要叶春秋一旦动身去辽东,便调拨锦州、山海关一线的一支骁骑,连带着镇国新军,前往辽东平叛。

    将反贼,女真诸部一网打尽,让他们知道大明不是好欺负的。

    可是左等右等,叶春秋自回了家,就再没有了动静。

    朱厚照是个没心没肺的人,或许是自幼养尊处优,又或者因为当初弘治皇帝和他母后的宠溺,又或者是,祖宗们呕心沥血,给了他一个大抵还算太平的江山。

    理论上来说,朱厚照都是个不太需要什么烦恼的人。

    所以他在人眼里,总是一个胡闹的人。

    可是现在,当他有了心事,却犹如女人一般自哀自怨起来,看到了冒着袅袅白雾的金漆香炉,他便拧着眉,作着愁状,看到后苑里的万紫千红,他便眉头微微抿着嘴角,郁郁寡欢,整个人犹如怀chun的少男。

    总之,他一脸开始落寞和萧索的样子,辽东的事,他反而是不担心的,因为辽东就算了,可只要鞑靼人被大明击破,那么朝廷迟早还可以将这叛乱平定下去,不打紧,终于……天大的事,都不及那鞑靼重要。

    朱厚照所愁的,终究还是叶春秋的父亲。

    对这个叶景,朱厚照甚至没有多少印象,只是在叶春秋眼睛通红的时候,朱厚照似乎也感觉到一股莫名的哀凉,他想到了叶春秋丧父之痛,又想到了自己父皇驾崩的时候。

    那时候的自己,一如既往的不懂事,竟也已忘了自己是否哭过,只记得那时候宫里到处都是素缟,无数人都在恸哭,可朱厚照却哭不出来。

    他整个人如木偶一样,任人摆布,有宦官匆匆的到了詹事府,许多人拜在自己脚下,然后自己被身边的人提点着应立即去拜太后娘娘,是呢,朱厚照记起来了,那时候朱厚照在想,自己的母后,怎么突然一下从皇后成了太后呢。

    可现在回想这些事,朱厚照虽未泪眼婆娑,却也有一股未名的酸楚。

    春秋……太可怜了。

    希望叶景能平安归来吧!不然他都不知道怎么安慰叶春秋了。

    清早他已穿了冕服,心里急切的想知道外间发生了什么,等到宫门开了,今日的廷议他是必须参加的,不过他却没有急着摆驾动身,而是左等右等,终于有刘瑾匆匆的赶来,拜倒在他的脚下:“陛下万安。”

    朱厚照大袖摆在自己身后,身子微微前倾:“怎么,春秋走了吗?”

    “陛下,没有走,今儿清早,倒是有车驾,预备入宫参加廷议了。”

    “没有走……”朱厚照真不知是喜是悲,他不喜欢做两难的抉择,本心上,他是希望叶春秋留下的,君臣二人,还有难关需要一起去面对。

    没有叶春秋在身边,当鞑靼人大举而来的时候,从前一向自信心爆棚的朱厚照,竟有了那么一丝的胆怯,他需要叶春秋,需要叶春秋坚定不移的站在自己的身边。

    可是听到叶春秋没有走,朱厚照却突然也有了一种剜心之痛,他一丁点也高兴不起来,甚至恨不得这时候将叶春秋推出关去。

    呵……

    他口里发出古怪的声音,这是不知该哭还是该笑的表情,于是他抬头,望着暖阁外重重的琼楼玉宇,尽力克制着自己的情绪:“摆驾吧,去太和殿。”

    “是。”刘瑾小心翼翼的看了朱厚照一眼,带着几分忐忑,陛下历来是喜怒无常的,刘瑾知道这个时候,陛下随时可能动怒,不过他想了想,还是道:“奴婢听说,叶家的老太……”

    他一边口里缓缓的说,一边非常小心翼翼的看着朱厚照,因为他生怕自己的每一个字都会惹来朱厚照的不喜,一直看到朱厚照挑了挑眉,似乎来了几分兴趣的样子,他才加快了语速。

    “奴婢听说,叶家的老太公,对着镇国公很是一番教诲,有一句话,也是从叶家里传出来的,叫一家哭何如一路哭。陛下,这意思就是,他们叶家一家哭,也比……”

    朱厚照皱眉:“朕知道什么意思,不需你来解释。”

    朱厚照心里禁不住惆怅起来,他眼眸宛如蒙上了一层灰,从前那机智、狡黠的眸子瞬间黯淡了。

    …………………………

    大过年的月票被***呜呜呜呜,大家奶我一口吧,老虎很可怜。

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满门忠烈() 
朱厚照天真,可是并不代表朱厚照傻,他一直都是一个很聪明的人。

    叶老太公的话,看似只是寻常的大道理,可是大道理和大道理是不一样的啊。

    假若只是寻常时候,你看那些清流御史,一个个将道理说的义正言辞。

    这些道理,朱厚照早就听的耳朵都长出了茧子来了,有道理吗,有道理,有意思吗?没有意思,因为这些都是被人咀嚼烂了的话,拾了前人牙慧不说,至关重要的是,他们口口声声说着成仁取义,可实际上,他们的道理出来,对自己没有任何的损失,所以他们大可以说着满话,可以说的冠冕堂皇,可以笑着说,可以哭着说。

    可有一种人,或是在一种特殊的情况,这话若是出了口,却是全然不同的。

    诚如在那瓦剌破了关,俘虏了英宗皇帝,北京城里群龙无首。

    在大家都在惊弓之鸟,风声鹤唳的时候,那于谦站出来,若说一句仗义死节,与京师共存之类的话,则是真正的教人佩服,因为这不是大道理,这是宁愿牺牲自己,牺牲小我,而做出来的列举。

    这老太公何尝不是如此,叶家若还去救人,则叶景还有存活的希望,可叶家不救,叶家太公就没了一个儿子,一个已给叶家带来了巨大收益的儿子。

    若是朱载垚,这个时候出了危险,同为父亲的自己,定然做不出叶家老太公这样的义举吧。

    到了这个份上,真正深受其害,饱受白发人送黑发人之苦的老太公尚且如此,叶春秋也且如此,自己……这个大明天子,还有什么可以感伤的呢?

    连平凡的人都能看明白这其中的道理,他若是再纠结,岂不是目光短浅者?

    朱厚照一下子,目视前方,心中的阴霾,顿时被吹得一干二净,只是这风,却非清风,而是来自于一股愤怒的狂风,他心里暗暗下了决心,报仇雪恨,所有牵涉到此事的人……统统该死。

    不管他是谁,他都不会手下留情的。

    于是他背着手,龙行虎步,风风火火的走出了暖阁。

    刘瑾忙是佝偻着身,小跑着追了去。

    “陛下,陛下,车驾在那儿,在那儿……”

    “走去吧。”朱厚照振作精神,整个人又恢复了神采,他一面疾走,一面急切的问道:“辽东那儿,可有消息来吗?”

    “有的,最新的消息,情况有些不妙,辽阳一线,都已经陷落了,果然……果然是……那杨玉捣的鬼。

    辽东已经糜烂,不过……不过幸好,辽东各处军镇,有的是杨玉那恶贼的同党,已是反了;也有为数不少,恪守各镇,只是形势不详,鬼索在军镇之中,辽东几个至关重要的边镇,除锦州之外,其余系数被杨玉和女真人劫了,其他各镇,或是各堡,各坞,现在都是按兵不动,等到朝廷大军……”

    “至于叶景,现在生死不知,不过……十有八九是没了,最先陷落的就是辽阳,那儿乃是巡抚的驻地,杨玉的总兵府也在那儿,杨玉早有预谋,所以……”

    朱厚照面色不动,只有那一双眼睛红的可怕。

    辽东彻底的糜烂了。

    一个叛将,再加上一股叛军,还有他们所勾结的女真人,彻彻底底的将辽东搅的稀烂。

    巴图蒙克或许从中利用了杨玉和那些女真人,可话又说回来。

    这杨玉等人,怕也利用了巴图蒙克吧,他们知道朝廷这时候不可能尽快的驰援辽东,所以选择了这个时机,只要朝廷一时按兵不动,他们就有机会一举拿下整个辽东,若是到时,再和鞑靼人结为犄角之势,那么朝廷就彻底的失去了辽东。

    “不过,奴婢接到了一些密奏,却不知当说不当说。”

    刘瑾看着朱厚照,小心翼翼的说道。

    他现在不敢乱说话,生怕自己的话让朱厚照不高兴。

    “你说!”朱厚照眉头微皱,一脸正色的说道……

    刘瑾咽了咽口水,仔细的想了想,一脸小心的将自己知道的说出来。

    “说是之所以杨玉反叛,和一群商贾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