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庶子风流-第7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皇帝呢,是真的是望之不似人君啊。

    想必就在方才,大家该骂的也都骂过叻,而叶春秋朝太后行了礼,心里却在想着该如何回答。

    陛下‘昏聩’,别人可以骂,叶春秋却骂不出口的,毕竟没有这个‘胡闹’的天子,如何会有自己的今日?

    若是换做其他的天子,叶春秋自知自己早已死过数百次了,这份情感,其实早已远超了寻常的君臣之情。

    此时,张太后道:“春秋,事情你听说了吗?”

    叶春秋正色道:“儿臣已听说了。”

    张太后一脸愁容地道:“哀家请你来,就是想叫你来拿一拿主意,这件事非同小可,哀家……是真的累了啊。”

    虽然没有口出恶言,可是这一个累字,却是十分精准地道出了张太后的处境,还有那长久以来因为有着这么一个不省心的儿子的辛酸。

    是啊,关怀备至,却又无奈,想必张太后爱恨交织,已是心力交瘁了。

    叶春秋道:“陛下爱民如子,这本是可喜的事,罗斯人心怀不轨,设下擂台,执仗勇力,挑衅军民,殴伤百姓,虽无大恶,却也绝非良善之辈,而今又打死了广平侯,陛下挑衅那高力士,想必本意是想奋不顾身,而保全军民百姓,陛下的愤慨,儿臣能够感同身受,对陛下的爱民之心,也是深入肺腑。”

    卧槽……

    众人不可思议地看着叶春秋,这样的话,你也可以说得出口。

    这样就爱民了?这就是为了保全军民百姓?

    叶春秋不免在心里想,大抵这里的人,十之八九都是想拍死自己的,心里却是忍不住叹息,时代不同啊,这种事,若是在后世,不晓得多少人叫好呢,可在这个时代,却全然不是这么回事的。

    可有什么法子呢?不是说了吗?朱叶一体,本质上就是陛下与自己休戚与共,私下里,叶春秋固然可以板着脸狠狠痛骂朱厚照这逗比一番,可是到了外人的面前,就得顾全朱厚照的面子了。

    张太后只抿抿嘴,对此倒是没说什么,心里只叹口气,道:“事已至此,说这些也是无用,哀家问你,这件事当如何处置呢?你可有什么好办法?”

    叶春秋反问道:“不知方才诸公有何高见?”

    李东阳冷着脸道:“老夫已与罗斯国国使有过私下会晤过,这国使已是明言,若是大明赐他步枪三千,火炮百门,弹药三十万,再予金五千两,银十万两,那大力士自会告饶,绝不与陛下比斗。”

    叶春秋心里想,这罗斯人,还真是狮子大开口,亏得他们想得出,若以市价而论,单单这些赏赐,就是上百万的纹银,其实百万纹银并不多,可是借着这些东西,足以让罗斯人在未来数年之内横扫中欧,何况这些东西流出,也未必不会出现仿制品,这些仿制品可能远远及不上镇国府的枪械,却也可将欧洲的战争水平提高一个档次。

    叶春秋比这里的任何一个人都明白一个道理,竞争的本质在于维持优势,我有,而你不能有,这对大明来说,绝对不是好事。

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一决高下() 
只听李东阳这时又道:“这件事,老夫倒也以为还是稳妥为好。”

    稳妥为好的意思,自然是就这么着吧,私下里给了赏赐,那罗斯人乖乖的拱手认输,如此一来,既保全了朝廷的体面,也免得陛下犯险。

    在场之人,竟有超过半数,俱都暗暗点头。

    其实,叶春秋是能理解他们怎么会有这种想法的,这算是大明朝处事的老办法了,一切以国威为重,那些许的利益就不甚重要了!

    倒不是他们软弱,主意原因还是陛下开了金口,覆水难收啊,而且这件事本就惹人关注,只怕街头巷尾,早已传遍了,这时候若是宫中食言而肥,宫中的面子可就丢尽了。

    张太后只点点头,而后看向叶春秋道:“那么镇国公有何高见?”

    叶春秋道:“若是如此,大明得了面子,又有什么用?”

    这一句反问,却令人默然叻。

    其实大家都清楚,这罗斯人实在太狡猾了,从头到尾都透着阴谋的气息,到了现在,被这罗斯人如此讹诈,实在不太好受,可是……

    现在也只有这么一个算是最稳妥的办法了。

    叶春秋道:“儿臣不知,陛下择定了何时与罗斯人比试?”

    “三日之后。”李东阳道。

    叶春秋想了想,看了焦灼的张太后一眼,道:“那么就打。”

    “什么?”所有人都惊讶地看向叶春秋,显出不可思议的样子。

    叶春秋正色道:“不是还有三天吗?在那天之前,这擂台若还在,那就打,只要在陛下与那大力士比试之前,将这大力士击败,如此,陛下就不需上擂台了。”

    这……倒是一个好办法。

    只要这个大力士输一次,堂堂大明天子,还会和败军之将比试吗?

    可问题是,这计划看上去简单,且还行得通,却有一个最大的麻烦,赶在第三天之前击败这大力士,是何其难也,若是能击败,只怕早已击败了,何须陛下动这样大的肝火,盛怒之下,亲口应下要跟这个大力士比武?

    众人心里暗暗摇头,那大力士的实力,在场的人都是知道的,此人能以一敌百,有千斤之力,莫说是寻常人,便是数十个武师,也未必拿他有办法,何况他一身铜皮铁骨,寻常人的拳脚打在他的身上,便宛如隔靴搔痒一般。

    击败?笑话吧……

    而最重要的还不是这个……

    李东阳这时道:“镇国公,那大力士现在已撤了擂台,只等三日之后,再与陛下决斗,老夫也曾想过这个法子,想要招募天下的高士与那大力士斗一斗,这罗斯人狡诈得很,说是要休息三日,休养生息,再与陛下一决高下。”

    叶春秋不禁挑了挑眉,想了想,才道:“他们最终所谋的,不过是利罢了,他们并非是想一决雌雄,只是想借此要挟朝廷罢了,只要有足够的利益,他们定会出战的。”

    这样一说,倒也说得通,若是拿出足够的彩头,对方怎么可能无动于衷呢?

    李东阳皱眉道:“可若是如此,想要请他们出战倒也可以,靡费却是惊人的,只怕最多只能比一次,若是人数多了,对方肯定是不肯的,可若是让一人去挑战,谁斗得过那大力士呢?以老夫之见,还是稳妥为好,不要再节外生枝了,事已至此……”

    虽是有点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的味道,可众人也是不由认同地点头。

    只因大家都觉得在理啊。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当然是求稳,再节外生枝下去,只怕就是演变成笑话叻。

    叶春秋面色一冷,眼中浮出坚决之色,道:“不妨让我去吧。”

    “啊……”张鹤龄率先发出讶异的声音。

    其余人都目瞪口呆地看着叶春秋。

    说起来,叶春秋确实是文武双全,大家倒是都有耳闻的,可是据闻叶春秋擅长的剑法,而这一次比的却是拳脚啊,叶春秋的剑法再高明,又有什么用?

    即便如此,这京师多少名家,尚且不是此人的对手,叶春秋能赢吗?

    陛下这样胡闹倒也罢了,你叶春秋居然也跟着陛下去胡闹,这不是疯了吗?

    李东阳道:“镇国公忠义可嘉,可是老夫以为,镇国公怕也非是那大力士的对手,还是不要轻易尝试为好,老夫自会与那国使再谈一谈。”

    说罢,李东阳朝张太后拱拱手道:“太后娘娘以为如何呢?”

    张太后听到叶春秋‘负气’的话,心里也是苦笑,陛下发癫倒也罢了,叶春秋也如此,还真是一家人啊,她生恐叶春秋也跟着去胡闹,便道:“那么就有劳李爱卿了。”

    对叶春秋的提议,即便是叶春秋的泰山王华,也是嗤之以鼻的,镇国公啊,你还是别添乱了,眼下朝廷已是麻烦无数,若是再加一个你,这朝廷不知还要割让多少利益叻,若是当真登台,那大力士何等厉害,非败不可啊。

    其实叶春秋也是郁闷,对于那大力士,叶春秋并无把握,这罗斯人历来彪悍,此前受蒙古人统治,又处在苦寒之地,人人尚武,说是战斗民族,却也不是虚夸,那罗斯国使带了这力士来,必定是此人勇不可当,方才有这信心,何况他在京师已击败了无数的武师,实力不言自明。

    可是叶春秋对于这种私下苟且的方式,却不以为然,这种媾和,固然维持了体面,可和宋时的岁币有什么分别呢?

    现在太后一言而断,叶春秋也不好再说什么,告退出去,刚刚出了仁寿宫,恰见太子朱载垚带着几个宦官迎面而来。

    朱载垚见了叶春秋,加快脚步上前,行礼道:“亚父。”

    叶春秋回礼道:“太子殿下,可是要见太后?”

    朱载垚道:“儿臣听说了父皇的事,想来皇祖母一定受了惊吓,所以特来问安。”

    叶春秋叹了口气,道:“是啊,难为太子有这样的孝心。去吧。”

    可是朱载垚却不肯走了,他看着叶春秋,道:“亚父以为,此事当如何是好?父皇……呃……太胡闹了。”

第一千五百七十章:愤慨() 
本来是子不言父过,显然是连朱载垚也是觉得朱厚照那逗比此次有些过份了,才忍不住如此说了。

    叶春秋哂然一笑,道:“朝中诸公,都想私下媾和,不知太子殿下以为如何?”

    朱载垚沉默了一下,却觉得难以回答,若说支持媾和,身为太子,心里难免感觉到屈辱,可是他也很清楚,假若不媾和,据闻那大力士非常的厉害,父皇的安危就不可以保障了,而且一旦父皇输了,那么宫中的颜面,大明朝的颜面,都要丢尽了。

    朱载垚眨了眨眼睛,看着叶春秋道:“不知亚父认为呢?”

    皮球又踢回了叶春秋的脚下。

    叶春秋板着脸道:“何谓国耻?”

    叶春秋突然脸带严肃地吐出这四个字,倒是令朱载垚始料未及,朱载垚愣了一下,才道:“亚父认为这是国耻吗?想必李师傅他们定会是想要在私下里维持住皇家体面,既然是私下媾和,那么对外而言……”

    他想说的是,对外而言,定是罗斯人拱手认输,所以在天下人看来,只会是那大力士不知天高地厚,不敢与皇帝比斗,所以自然而然,也就谈不上什么耻辱了。

    叶春秋摇头道:“我说的不是这个,殿下,陛下的行为固然是冒失了些,可是满朝文武都深受国恩,人人自称为士大夫,受朝廷供养,食君之禄,本该忠君之事,可是竟是争先想要媾和,固然这样做,私下里许以好处,可以维持体面,可是眼看那罗斯人故意要挟,这满朝文武,竟都束手无策,岂不是耻辱?遇事之后,只想着维持这可笑的体面,是为无耻,这大明是陛下的,也是士大夫们的。现在连陛下尚且都有勇气,为何满朝文武,与天子共治天下的士大夫,却连一丁点勇气都没有?士大夫无耻啊。”

    叶春秋说到这里,目光一厉,很是不悦地继续道:“天下人给了士大夫们巨大的名望,百姓用血肉去供养他们,天子许以他们无数的恩赐,他们是天之骄子,维持道统,整肃朝纲,保家卫国,可今日见诸公的高论,我却不以为然,士大夫宁肯受辱,也不愿拿出一丁点勇气,这便是他们的奇耻大辱,殿下,士大夫无耻,是为国耻。”

    这句话,听得朱载垚心惊肉跳,又是微微一愣,在朱载垚的印象里,叶春秋总是一副镇定自若的样子,他从未见过叶春秋这样的激动过。

    士大夫无耻,是为国耻,却也直击朱载垚的心。

    这句话出自明末时期的顾炎武,叶春秋将这句话引出来,可见心里是颇为愤慨的,士大夫代表着道统,是道德和朝纲的捍卫者、践行者,同时也是国家悉心培养和严格选拔出来的精英,这样的人,假若遇事软弱,甚至勇气不及天子,不及那些阉割过的宦官,连寻常的草民都不如,那么不是国耻,又是什么?

    大明的覆亡,又何尝不是正应了士大夫无耻呢,因为无耻,所以在国家利益面前,只想着党争,因为无耻,所以总想这才转圜和苟且,因为无耻,所以大难临头,顿时仓皇如丧家之犬,因为无耻,所以天下百姓揭竿而起,这些话,叶春秋本不愿对太子说,只是今日见李东阳高谈阔论,总是稳妥,却不免心里有些愤慨了。

    叶春秋深深地看了朱载垚一眼,看着这个自己寄以厚望之人,道:“陛下有时确实行事乖张,有时不知所以然,甚至令人感到莫名其妙,却也有所担当,有几分勇气,陛下不晓利害,这是他胡闹的地方,可是他没有错,天子就应当安民,否则这天下要天子何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