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庶子风流-第9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是到诗社这里来了,我便索性清早就来这守株待兔了,说起来,咱们几个朋友,真是好久不曾聚过了,真是往事历历在目啊,咱们啊,现在都各有了妻室,各自有了各自的事,能在一起,实在不易,所以我借故躲了懒,这两日什么都不管了,专门招待张兄和陈兄,君子之交淡如水,若是请你们去吃什么山珍海味,倒是玷污了两位兄台,索性请了宁波的师傅,做一些家乡的家常小菜,好了,说了这么多,口干,先喝一口酒。”

    张晋是最口没遮拦的,一开始还想着,自己得忍着,莫要被‘太祖皇帝’打一顿赶出去,现在看叶春秋如此自然,这心思也终于放下了,忍不住道:“哪里是君子之交淡如水,带我们去吃山珍海味是玷污了我们,分明就是你小气,拿这家常小菜来搪塞。”

    陈蓉顿时呵呵一笑,道:“春秋,莫听他胡说。”

    叶春秋哂然一笑,举杯先干为敬,道:“且不说这个,而今,我倒是要恭喜二位兄台。”

    张晋道:“喜从何来?”

    叶春秋意有所指地道:“二位兄弟即将入仕,一展抱负,这难道不是喜吗?”

    这事情看起来倒是如此,可是陈蓉心里却还是有些不太有底的,他自饮自酌一杯,便道:“话虽如此,不过……只怕……未必能如愿。”

    叶春秋摇头道:“不,这一次,是两位兄台真正要大展宏图了,你们依旧还不知道这诗社的重要啊,而今陛下的密旨,我已看了,看来新政已经到了最关键之处,陛下现在急需去砸破从前的旧贵,可拿什么砸呢,陛下既然从善如流,当真有意改一改这八股取士,那么你们想想看,太白诗社里,有多少人可以趁此机会步入官场?即便这些人的官职起初卑微,可架不住人多啊,我的设想里,这一次科举,只怕要取士三万人,三万人啊,三万人即将充塞进各州各县,虽都是不入流的小官,可蚂蚁多了,也是可以咬死大象的,若是再有人考中进士,入了翰林,到时诗社的生员,若是能有一万多人高中,这就意味着什么呢?这局就算是布下了,二位乃是诗社魁首,你们这些新官,反而成了众矢之的。”

    叶春秋顿了顿,又接着道:“那些靠着八股,金榜题名的文武百官,还有不少读书人,他们未必敢骂天子,可是对你们这些新官的敌意,显然是最重的,到时是少不得要口诛笔伐,甚至是气势汹汹的嘲讽臭骂,这些新官,心里势必要积攒怒气的,那么谁来反击呢?靠一个两个九品小官?不,到了那时,势必要开始抱团了,而接下来……你们说,谁来做这个首领呢?”

    “所以二位兄弟的职责,就是召集这些人,向上,随时协助陛下以及内阁首辅大学士王公,向下,则是团结新官。这是何其大的重担,关乎到的,乃是新政的大局,所以你们的前途,指日可待,十年八年之后,即便是入阁,也未必没有机会的。”

    这叶春秋说得头头是道,陈蓉和张晋也不禁心潮澎湃。

    张晋犹豫了一下,目光炯炯地看着叶春秋道:“我一个举人,也有资格入阁?”

    叶春秋倒是想了想,眼带笑意地道:“陈兄的机会大一些。”

    张晋顿时白了叶春秋一眼,哼了一声,道:“你就是瞧我不起,不说这个了,说的气闷,来喝酒,反正这酒花的是你的钱,我喝着解气。”

    几杯酒下肚,一切拘泥早已丢去了九霄云外,张晋红光满面起来,便道:“你认为我不能入阁,我偏要入阁给你看看,我乃楚庄王是也,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破防盗完美章节,请用搜索引擎各种小说任你观看

第一千八百九十章:骄傲的资本() 
他们这三人,少年时认识,到现在,已有十多年了,虽是后来因为彼此都有了自己的生活和所要奋斗的目标,相聚的时间少了,可是对于张晋的性子,叶春秋依旧是再了解不过了。

    这个家伙,遇到什么大事,口里虽是说得振振有词,可事实上,并不是一个真正有什么大志气的人。

    反而是陈蓉,性子较为内敛,素来不怎么露声色,却是个心思很缜密的人。

    所以对于张晋略带嚣张的话,叶春秋大抵是笑一笑便过去,不会太记在心上。

    倒是他见陈蓉满是踟蹰,便忍不住道:“我就知道这一次的酒,一定喝得不甚痛快的,大家心里都有心事啊,说罢,陈兄,有什么话,但说无妨。”

    陈蓉叹了口气,才道:“我这辈子啊,其实也没多大出息,唯一做成的一件事,就是这太白诗社了,至于我个人的荣辱,其实早就不敢巴望了。”

    “这天底下的人都想是为了什么呢?无非就是金榜题名,成为人上之人而已。春秋,说实在话,当初的我,确实也是这个心思,可是很快我便明白了,我这辈子有了更大的意义,不是金榜题名,是将这诗社,好生地壮大。”

    “原以为,诗社是以文会友,可是哪里会想到这诗社本就是不如意的人聚在一起,相互切磋一些学问,而那些如意的人,倒是不太愿意进这诗社,反是这一个个不如意的人,而今却是成了新政最至关重要的突破口。”

    “我若是现在说我已经无心功名,你一定不信我,不过……说完全没有,那的确是假的,只是已经没有别人那般热衷罢了。人生在世,无非求的是这史笔上留一个名而已,所以既然陛下托付给了我重任,我就一定要将此事做好。”

    说到这里,他情真意切地看着叶春秋,继续道:“可我终究是想不明白,若是不以八股取士,当以什么取士呢?”

    叶春秋笑了,道:“你们可有想过,当初太祖开了八股,是为了什么?”

    其实自八股取士以来,到了如今,大家已将八股文奉若神明,这毕竟是求取功名的唯一渠道,所以大家只知道埋头去读八股文,可是叶春秋这时反问出这么一句话,却是让人深思了。

    是啊,开八股是为了什么?

    是检验读书人的学问!

    这是有道理的,谁都知道,八股文可不好做,能做好一篇八股文的人,那这人的水平都不会太差。至少这四书五经,肯定是熟记于心,而且一定是聪明伶俐的人,死读书的人,固然有机会能够得一个功名,可想要在成千上万个死读书的人里脱颖而出,一定会拥有超高的智慧。

    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也正因为如此,但凡能金榜题名的人,没有一个人是大家不佩服的,绝不会有人敢说,考中的人是不学无术。

    而朝中的百官,也证实了这一点,历经了百五十年,大明的进士们,没一个不是省油的灯,涌现出了不知多少人物。

    所以,陈蓉没有犹豫太久,便条件反射地道:“自然是将读书人中的龙凤,收入囊中。”

    叶春秋却是摇了摇头,道:“错了,若是要检验学问,八股文可以作为检验的标准,那么诗词可以不可以呢?能做好诗词的人,莫非就不是人才吗?可为何是用八股检验,而非是诗词呢?”

    这时莫说是陈蓉,便连张晋也来了兴趣了,忍不住道:“春秋,不要卖关子了,你就给我们说出答案吧。”

    对于张晋的急性子,叶春秋抿嘴一笑,道:“八股文的本身,并不在于八股,而在于规矩。”

    顿时,张晋和陈蓉都不约而同地呆了一下,显然还不是太理解叶春秋这话里的深意。

    叶春秋看了一眼他们的反应,倒没有觉得意外,便接着道:“真正有权势的人,他并不需要告诉天下人,自己如何尊贵,也不需要告诉天下的读书人,我要和谁来坐天下,他只需去制定一个规矩,这个规矩之中,有足够丰厚的奖励,只要你在我的规矩之中脱颖而出,便可以教你一朝富贵,可若是你不按我的规矩来办,固然你有天大的才干,有无以伦比的才华,可是……你不按我的规矩走,不写出我所规定的八股文来,你就是一个庸才,是一个不学无术的读书人。”

    “这……其实才是太祖皇帝本身的目的啊,他草莽起家,未必能得到读书人们的支持,他自己对儒生也不甚敬重,甚至心里是很不屑的。”

    “对于这些读书人,太祖却深知,虽然自己不喜欢他们,可是这并不代表自己不用他们。可是该怎么用呢?那些有才华的人,恃才傲物,眼高于顶,太祖皇帝,莫非还要降低自己的身段,去三顾茅庐吗?”

    “不,太祖皇帝用了一个衡量才学的办法,那就是八股,那些恃才傲物的人,固然眼高于顶,可是一旦他想做官,他就得按着规矩来考,考中了,就能做官。我来问你们,这些恃才傲物的读书人,都乖乖迎合了太祖皇帝,还有什么骄傲的资本呢?可若是你清高,不屑于作八股,问题却又来了,你有再大的才学,你不去参与太祖皇帝所制定的规定,又如何证明你有才学呢?那么……你便再有才华,又有多少人会瞧得上你的才情?你既不敢去科举,去做八股,你还有什么骄傲的资本?这些人,自然而然的就成了闲云野鹤,反而成为被人轻贱的目标了。”

    “诗仙李白很了不起吧,他的才情,放在咱们大明,足以称得上是第一才子了,可又如何?他若是不作八股,不将无穷的精力放在这破题、承题、起股上,他不过是个乡间的狂士而已,只会被人瞧不起,被人轻视。”

    在陈蓉和张晋久久不语的发怔中,叶春秋勾唇一笑,最后道:“所以这……才是太祖皇帝的本意啊。”

    破防盗完美章节,请用搜索引擎各种小说任你观看

第一千八百九十一章:以什么取士为好() 
叶春秋的一席话,听得陈蓉和张晋目瞪口呆,陈蓉微微一愣,便陷入深思,他不可否认的,叶春秋口里所说的标准和规矩,确实是令人耳目一新。

    叶春秋看着他们的表情,便知道他们已经理解了他话里的深意了,此时,他又笑着继续道:“其实,对于太祖来说,他并不在乎读书人真正有什么才情,他所在乎的是,但凡是读了书的人,大多都是士绅之家,寻常人连饭都吃不饱,哪里还有闲心读书?只有那些有闲心的人,若是不给他们一丁点事做,不将他们的精力用在太祖皇帝所希望用的地方,那么,一干多少在地方上有些声望,又有一些家底,再加上还有些学识的人凑在一起,若是妖言惑众,或是图谋不轨,那么,这大明可是要出大乱子的。”

    “所以才学高低不重要,他要的,是大家看到了金榜题名的期望,为了这个金榜题名,耗费掉那些过剩的精力,同时,这些人若是高中,正好为太祖所用,而至于那些不中的,却只好期望来年再考了。”

    “因此,八股取士与否,都不重要,八股不取士,诗词也可以取士,诗词不取士,即便是用算学取士,又如何?”

    “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规矩!”

    说到了这里,叶春秋再无轻松之色了,反而一下子摆出了他鲁王的威仪,正色道:“立下了规矩,就等于是谁有才学,谁是草包,都是朝廷说了算,今日立下了新规矩,一年之前,八股文作得再好的才子,若是不乖乖地去学习新的知识,他便是一无是处。”

    “那么,春秋的意思是,考诗词?”陈蓉又是愣了一下,轻皱眉头地看着叶春秋问道。

    “不。”叶春秋认真地道:“八股文,对于治理国家,有丝毫的作用吗?对于治理一方的百姓,又有什么用呢?都没有用,太祖皇帝制定的规矩里,所谓的八股文,其实就是一块敲门砖罢了,让他们把门敲开了,做了官,再让这些聪明人,自己去领悟怎样去做一个官,现在既然要改,以诗词取代八股,又有什么意义呢?没有意义啊,现在既然要设立新的规矩,所以制定新的标准的同时,还是需要务实的。”

    陈蓉也是很认真地听着叶春秋一一分析,到了现在,他连连点头道:“春秋说的不错,只是既非八股,又不是诗词,那么……该以什么取士为好呢?”

    叶春秋笑了,道:“律法如何?”

    “律法?”

    陈蓉想了想,不禁沉吟起来,律法确实实用,毕竟将这律书熟读与心,对律令了然于胸,这不是什么坏事,至少将来做了官,本职之中,就需承接百姓诉讼的。

    可事实上,许多做了八股文起家的读书人做了官,对于律令的条文,只怕所知也是有限的,判起案子来,多是靠自由心证,说你有罪就有罪,说你没罪就没罪,很多时候,所谓的冤案,怕也并非是什么官官相护,或是收受了财物,实际上,却全是地方官胡判乱判。

    此时,叶春秋又道:“律令也是朝廷的规矩,这个规矩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