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铁骨-第1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他不仅投笔从戎,甚至还向身边的这个外国人学习,学习西洋的一些兵法,兵器,尽管他并不知道那些东西有没有用,但在他看来,学了这些东西总会有些好处。

    就像现在,如果不是因为他一直于史司的身边学习,又怎么可能被江北经略使选用,和史司一同前往清河。

    “真没有想到,他居然会是江北经略使。”

    史司的语气中依然还带着些不敢置信,你一直以来都自认为郁郁不得志的他,怎么也没有想到,那个当初与河堤上见过的年轻人,居然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身份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史先生,这么说来,您和朱经略之前就已经认识了?”

    有些好奇的看着这个西洋人,张迪很难想象这样的一个西洋人,居然会和朱经略使认识,要知道过去在营中,大多数人都以为他不过是个绣花枕头,但是很清楚,这个人在造船,铸炮等方面确实有几分才学,在史司这里,他也是受益良多。

    “也就是曾经有过一面之缘。”

    史司如实的回答,如果换成其他人的话,会以为他的言语中可能会有些隐瞒。但是已经认识他多年的知道这些西洋人,说起话来的时候,总是习惯于直来直去。

    “史先生,你觉得朱经略请您去江北所为何事?”

    想到当初与江堤上与他的那一番谈话,史司立即肯定的说道。

    “应该是造船吧!”

    “造船?”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中,在史司那里,张迪曾看过他用木片制出的西洋船的模型。

    “那些软帆的西洋船?”

    “是的,朱经略对西洋的船舶一直充满了兴趣……”

    想到那天与其谈话中朱明忠提到的“斯鲁普船”,史司的整个人都变得有些激动,毕竟,来到中国之后,他就一直渴望着能够得到重用,从而在这里获得财富,地位,这才是他远道而来的原因。

    “清河有大明最大的船厂,想来经略请你过去,应该就是为了造船吧!”

    在表示赞同之余,张迪又想到了那些西洋船上的火炮。

    “史先生,即便是一艘您曾说过的“斯鲁普船”,也有12…16门火炮,而且你说在欧洲还有装备数十门甚至上百门舰炮的军舰,如果经略意欲大办船队,岂不是要造很多炮?”

    的语气中带着些试探的味道,神情中更是带着跃跃欲试的模样,在过去的一段时间中,他在史司这里学习了一些铸炮知识,这些铸炮知识远超过郑军现有的水平,在史司负责造船的同时,他自然希望能够得到其推荐主持铸炮,至少参与其中。

    对于不过只有二十八岁的张迪来说,他所需要的正是一个机会,一个得到他人重用的机会。而这也是他离开南京的原因,南京并不是唯才是举,那些闽人总是重用闽人同乡,外地人在那里根本就没有任何出头之日。但朱明忠不同,他的身边有来自己各地的人才,而且只要有才能必定会得到重用。

    “那是自然,造船、铸炮都是必不可少的事情,等到了清河之后,我会亲自向他请求,在清河建立铸炮厂,到时候,也许你可以帮助我一起工作,怎么样,我的朋友!”

    对于朋友的要求,史司并没有拒绝,他甚至立即就表示了同意,毕竟,他也需要一个助手,一个至少不会把“磅”与“斤”、“英寸”与“寸”混为一谈的人作为助手!

    “成昆,我们什么时候能到清河?”

第55章 铁厂(第二更,求月票)() 
红彤彤的炉火,映得的炉前的工匠那黝黑的脸庞。工匠们那豆大的汗滴不住流滴着,可是那目光中,却带着些期待,那是劳动果实的期待。

    “有大老爷来了!”

    眼尖的工匠瞧见走近的一行人,看到其中穿着一身官袍的大老爷,急忙就要下跪叩拜,那边朱明忠却急忙扶起领头的工匠。

    “朱某焉能当此大礼?”

    扶起工匠,在他们的疑惑中,朱明忠说道。

    “洪武四年,高皇帝诏定官民揖拜礼。跪拜之礼实为胡风,甲申清虏入寇,窃我中国神器,变我中国之衣冠,改我中国之习俗,满清以奴役我中国人为国之根本,这跪拜之礼,实为为奴役我中国人而设,今日我清江得复,官民行以揖拜之礼,我中国绝无元、清之奴才之拜,我中华男儿,膝下有黄金,诸位万万不可再行此辱人之胡礼!”

    不过短短十五年即变以中国之风俗!

    看着那些唯唯诺诺的工匠,在那里跪也不是,站也不是,朱明忠的心思一沉,对满清的恨意又加深一分。来到这个时代之后,他才知道,辫子戏中动不动的“跪”,根本就是满清为了奴役汉人,羞辱汉人制定的,在明朝跪礼仅仅只用于特定场合,官民平常皆行以揖拜礼,即便是面见皇帝也无需跪拜。

    十五年!

    仅仅只是十五年,满清就用屠刀和一个简单的“跪”,一个无处不在的跪,便轻易的抽调了这个民族的脊梁!

    真他么……

    恨恨的骂了一声,深吸口气,将这笔债记在心底的朱明忠,便来到了炉前,即便是相隔三尺,仍然能够感觉到扑面而来的灼热,那是炼铁炉散发出来的热浪。那些炉前的工匠,无不紧张的看着这位大老爷。

    置身于这高不过一丈多的炼铁坚炉前,朱明忠的目光总带着些许好奇,炉膛的火光随着风箱鼓风而不时起伏着,风箱是人力拉动的活塞式风箱,有三四个人同时拉动。这是一个典型的明清炼铁坚炉。

    在这清河居然有一座铁厂,这完全出乎朱明忠的意料,毕竟这里并不靠近铁矿。在听说这里居然有铁厂之后,他便来到了临河的铁厂中,在这里有大大小小数座炼铁坚炉,而且鼓风大都是使用水力。

    “这些铁矿石是从什么地方运来的?”

    指着炉旁的铁矿石,朱明忠有些好奇的问道,后世淮安附近并没有铁矿。

    “回经略,这清河铁厂的矿石皆是来自徐州利国,前宋元之前,利国曾是千年冶铁所在,宋时每年产铁不下百万斤,后蒙元直至我朝,由于地上矿石日益减少,加之微山湖逐渐形成,开矿洞穴和冶炉也被湖水淹没,使得延续了百千年利国冶炼业日渐式微,到天启朝利国采矿冶炼业已基本停止,可即便如此此,在利国一带,仍有少数外露矿苗,可以供取矿……”

    作为工营主事的戴苍听着经略使的问题,连忙解释道。

    “虽说利国冶铁已停,可清河为造船重镇,每岁需铁不下数万斤,所以每岁漕船返回时,皆会由漕船于运利国矿石、徐州之煤于清河,用于炼铁,以供造船之用……”

    清江船厂每年造数百艘漕船,再加上漕船的维护,自然需要大量的熟铁,炼铁自然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只不过它所依赖的是徐州运来的煤和铁矿。

    “哦,原来如此……”

    略点下头,朱明忠瞧着这铁厂中堆积如山的铁矿石,应该不下数百吨,按铁厂的规模,应该勉强够用一年。

    “这铁厂炼铁用的是煤?”

    答案是肯定的,毕竟在清河附近并没有大山提供木料,炼铁自然用煤。宋代以后,中国炼铁大都是以煤为主。用煤炼铁是中国古代冶炼技术上的重大进步,因为煤比木炭的火力强而持久,可以得更高的温度,但是古人并没有发现煤炭对炼铁的影响,用煤炼铁时,煤中所含的硫会进入铁水中,因此这类铸铁的含硫量高,而硫会导致钢铁变脆,从而影响钢铁的性能。

    “经略,这清河铁厂每年可产铁不十五万斤,若皆用于铸千斤炮,每岁可铸炮不下数十门,当然,若是再收集废铁的话,可铸炮更多……”

    在戴苍的话中,朱明忠摇头说道。

    “铸炮需要用上等好铁,断不能用寻常废铁!”

    看着那炼铁炉,朱明忠又说道。

    “这炼铁炉中用煤炼出来的铁,并不适合铸炮!”

    尽管对于铸炮并不怎么了解,但朱明忠很清楚,在19世纪中叶之前,陆军野战炮皆以青铜为主,铸铁炮虽然成本低,但寿命更低,不过海军中却大量使用铸铁炮,而各国海军铸铁炮又以英国海军的铸铁炮最好,因为英国海军铸炮所用的铸铁都来自瑞典,而瑞典的低磷铁直到20世纪,仍然欧洲各国高膛压火炮所必须的材料。拥有最先进的铸铁火炮,这是英国海军之所以能够横行大洋的原因之中,相比之下,不注重铸铁质量的法国海军,火炮爆炸事故可谓是层出不穷。

    “废铁不适合铸炮?”

    戴苍诧异的看着经略使,于工部中曾主持过铸炮的他,立即反问道。

    “军门,以下官所知,这废铁最适合铸炮,因为其价格极低,且数量充足,若是以铁厂炼铁,这一年所铸至只能得炮数十门……”

    对于戴苍的反问,朱明忠并没有解释什么,有很多事情无需解释,即便是解释了,他又岂能听得懂?

    走到一座高达数丈的煤山前,朱明忠拿起一块煤,既然不拿起来,也可以看出这些煤是烟煤,如果是无烟煤的话,表面上光泽在阳光的照耀下发亮泛白,至于这烟煤,则没有丝毫光泽。

    借着阳光中可以看到这些煤中含有很多杂质,朱明忠沉思片刻。

    “神器谱中所述,制铳需以闽铁为主,因闽铁以炭火炼治,国朝炼铁皆以煤为主,只有闽省因山上林木极多,且无煤,而多以木炭炼铁,所以闽铁质优,最适合制铳,至于这煤中,你看这煤中的杂质?”

    指着煤堆中的露出的杂质,这些煤中含有煤矸石和矿渣以及灰土,当然更为有害的是无法用眼睛分辨出来的硫、磷等杂质,也正因如此,在后世煤炭开采出来之后,会经过一道洗煤工艺,洗去其中的杂质。

    “这煤中的杂质在炼铁时会渗入铁水之中,从而影响铁水的质量,如此自然不适合铸炮。”

    “经略,这……这清河地处平原,四周无山,若是用木炭炼铁,这木炭又从何而来?既便是这清河有几座炭厂,制炭的木料也不过是拆毁的旧船以及船厂废料,每年所绝对不够炼铁所需……”

    戴苍的语气显得有些无奈。

    “古往今来,中原炼铁原本用炭,后来改用煤,皆是因为木炭不足,如此方才改用石炭,若无石炭,只恐怕这铁厂只能停产。”

    “所以,炼铁终究还是要用煤啊!煤比木炭的火力强而持久,可以得更高的温度,可以说再适合炼铁不过,不过用煤炼铁还需要几道工艺的处理,并不能直接炼铁。有铁锅吗?找几口铁锅过来!”

    很快,几口大铁锅就被架在河边,一桶桶河水被倒进锅中,在戴苍等人的不解中,朱明忠命人将成筐的煤倒入铁锅中,然后对工匠吩咐道。

    “用铁铲搅拌,就像是炒菜一样,对,就是这样……”

    在朱明忠的讲解中,那些工匠不停的搅拌着锅中的煤,那锅中的水越来越浑浊,随后又被倒入另一口锅中,继续搅拌,这就是土法洗煤,对于这种原始的洗煤技术,朱明忠只是曾经在网上看过一些纪录照片,在21世纪的北方矿区,生活着数以十万计的洗煤工,他们往往是由两个人,三四口大铁锅,用铁铲搅拌,筛子打捞,把煤矸石和矿渣从原煤中分离,淘洗出优质煤核,通过这种手工操作方式,从大量的原煤中淘洗出黝黑的乌金。洗好的精煤,按照较高的价格出售给冶炼企业。尽管在21世纪大型的矿山都建成了自动化的洗煤厂,淘汰了原始的土法洗煤。这个产业成为了夕阳产业。但就是这种原始的手工作业,几乎支撑着后世中国冶金的半壁江山。而现在这种土法洗煤自然能够支撑起这个时代与后世相比不值一提的冶金业。

    河边的几口大锅边,几名工匠在那里不断的重复着同样的动作:大锅注水、铁铲搅拌,筛选出煤。相比之前含有大量杂质的煤,这些煤似乎干净的许多,被洗去的不仅仅是双眼能够看到的灰土,而且还能够降低灰分和硫分含量,而这才是可以用于冶金的精煤。

    “经略,现在这些煤,便可以直接用于炼铁了吗?”

    看着已经洗出的上千斤精煤,戴苍有些疑惑的问道。煤需要加以清洗,他还是第一次听说,不过听经略之前的讲述,似乎也有几分道理。

    “暂时还不行……”

    摇摇头,朱明忠又问道。

    “葭湄,之前你说,这清河有炭厂?这炭厂在什么地方?”

第56章 开启时代(第一更,求月票)() 
尽管煤并不适合炼铁,因为煤炭中所含的硫会导致生铁的热脆性,使之无法锻造成形。但是焦炭却是最好的炼铁材料。

    在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