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铁骨-第3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身处乡间每年都要服徭役的魏家父子来说,他们自然知道这徭役有多苦,别的不说,就是那路,看似平整,可都是大家伙一把汗一把汗铺出来的。

    有了勋章,便终生不服徭役!

    “不服徭役,这,这可是好事啊……”

    魏凤国默默的念了一声,喝着酒的时候,看着儿子,好一会才说道。

    “老三,既然这样,你到了兵营里头,就好好干,哎……看来,这当兵吃粮,不一定是啥坏事?”

    被魏道安这么一说,魏家父子反倒是觉得这当兵并不是什么坏事,甚至在他们看来,这还有可能是一件好事,毕竟,这年月,做什么不都是为了生计,这当兵也是个生计,而且混好了,光宗耀祖不一定,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应该不像最初想象的那样,是件坏事。

    “怎么就不是坏事?”

    听着娘说的话,王玉山连忙堆着笑说道。

    “娘,这怎么就是坏事了呢?虽说孩儿现在的军饷不多,可保不齐明年出征,到时候立下战功了,不定能给自己挣个出身不说,还能给咱们家挣下一个勋章,到时候,看谁还敢欺负咱们家!”

    在王玉山说出这番话的时候,他的语气甚至不由自主的一扬,而一旁的弟弟更是接着腔说道。

    “就是,到时候,谁也不敢欺负咱们。”

    他们之所以会这么说,是因为他娘是个寡妇,打从他记事的时候,这家里就常让人欺负。

    “哥,过去,人家都欺负咱家没有人干活,今年你当了官军,就没人敢欺负咱家,就是收稻的时候,一甲里头的其它九户,也得按规矩,先帮咱们家把地给收了,才能收他们的。”

    弟弟的话,让王玉山连忙头号道。

    “你是说,他们真的先给咱们收的庄稼?”

    原本,他只以为这所谓的“军属优待”不过只是一个说法,可没曾想到,这地真的让其它九家先给给收了。

    “可不是咋的,哥你不知道,宋家村的宋九爷就因为其它九家没帮他家收地,一怒之下告上了官,结果其它九家,一家都被罚了一石谷子,这罚谷全都罚给了宋九爷家,不过,人家宋九爷做事敞亮,谷子全都捐给社学了,他们若是敢不帮咱,到时候,我就告官!”

    “告官,告官,就知道告官,都是乡里乡亲的,告什么官,你也不想想,那九石谷子是那么好吃的,那是宋九叔家的老二去吃当兵换来的!”

    正缝着鞋的王赵氏,看了眼儿子,然后说道。

    “欺负,就是再受人欺负,还能把命给欺负没了?可是你大哥在军队里头,万一要是打了起来,到时候,刀枪无眼,万一赔了性命,那可怎么是个好?到时候,我怎么能对得起你们死去的爹……”

    话未说完,王赵氏的话声就变得哽咽起来,从儿子被抓了丁的那天起,她就成天做噩梦,不是梦着儿子丢了性命,就是断了腿,成了一个废人。

    “娘,这没啥,真的没啥,若是当真那样了,就,就当儿子给您尽孝了,他们都这么说,到时候,咱们就是烈属,那可是见官不拜的……”

    话还没说完,见娘哭的更厉害了,王玉山便不再说话,他知道娘是心痛他,担心他。哭了一会,王赵氏才看着儿子说道。

    “咱家也没啥值钱的,这次你回来了,娘寻思着,把地典给人家几亩,娘回头就让人给你说门亲,把彩礼给足了,无论如何,也得先成了亲。”

    成亲!

    王玉山在回来的时候,根本就没有想到娘居然会这么安排。就在这个时候,他又听着娘对小弟说道。

    “玉林,这事你别怪你大哥,这地虽说是王家的,可,可你大哥在外头当差,万一,万一要是受个什么难,成了废人,这有房媳妇,总有人给他搭把手,将来总有个后,至于这家里头将来剩下的地,就,就由你们哥俩一起分了……”

    说着,王赵氏便不再言语了,不过只有十一二岁的王玉林听着娘的话,更是点头说道。

    “娘,瞧你说的,这家里您做主就行,咱都是一家人,分啥哥的,我的。”

    小弟的话,听在王玉山的耳中,让他的心头一暖之余,然后便对娘说道。

    “娘,这家里的地,都是玉林的,至于我,将来,将来……”

    结巴着,王玉山却不知道,应该怎么说了,在军队里只有一种人能分到地,要么是残废的,要么是阵亡了的,他们分的那百十亩地,都拿性命,拿胳膊腿换的,他,他能怎么样?

    难道也拿性命换?

    这样的话说出来,能让娘放心吗?

    不但不能放心,甚至还会让娘再哭出来,突然,他想到了在部队里的时候,听长官们说的一个“谣言”,于是便对娘说道。

    “将来,我退伍的时候,没准,到时候,部队里头就分地了,我在队伍里头可是听说了,现在之所以不准百姓私自开垦,听说,就是为了将来等天下太平的时候,到时候,我们解甲归田时,有个落脚的地方。”

    尽管不知道,这件事到底是真是假,但是当他这么一说的时候,王赵氏还是一愣,她之所以提到卖地,是因为现在地又值钱了,不准百姓私垦,一直就把地价给涨了上去,若是当真能分上十几二十亩地,这,这兵当得倒也值得。

    “这,这是真的?”

    面对母亲充满期待的眼神,王玉山连连点头说道。

    “这还能有假?当然是真的!这,这可都是长官们说的!”

    ————————————————————————

    故事很精彩,正在继续,还请大家多多支持!求支持、求推荐……欢迎大家加入《大明铁骨》读者交流群:150536833一起讨论小说

第338章 投亲(第一更,求月票)() 
    他么的!

    一个个都是不见棺材不掉泪!

    坐在软轿中的靳良玉心中不由的骂了一声,似乎是在骂着其它几家人的不识时务。不过,不过尽管是心里这么恼着,但是他的心里却是另一番打算。

    说实话,靳良玉对于文博能够探出那么一条路来,而且又自作主张,得到朝廷的支持,着实出乎他的意料。

    可是,即便是如此,让他现在下定决心离开这里,仍然不是一时半会能够做出这个决定的,毕竟,对于任何人来说,这“故土难离”四个大字,总是在心里头占着很大的份量。

    对于靳良玉来说,或许他想要尽一切可能保住靳家的家业,当然还有性命,可只要有一线希望,他都不愿意典尽家当,然后离开中国,从此远走海外。

    毕竟,远走海外,只是一个迫不得已的选择,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姓朱的在南边清算汉奸不说,单就是抄尽扬州晋籍盐商的家业,将其打为汉奸的举动。就让靳良玉不得不考虑靳家的将来。

    留在这里,到时候被人当成肥羊给抄了家、灭了门,自然不是他所愿意的。

    所以,他才会让文博去探另一条路。

    可这个选择到底是对还是错?靳良玉自己的心里也没有底,而且兴家远走海外,这和流放海外,又有什么区别?

    “再不济,总有些银子在手不是?”

    如果这么安慰着自己,靳良玉又想到之前八家人会面,商量着从南洋“买米”以及造船等事务时,范文斗的慷慨,何止范家,其它几家也都是如此,他们和过去一样愿意为大清国掏银子,愿意为大清国两肋插刀。自从靳文博从济南回来后,靳家就开始着手准备着一切,当然是打着为朝廷分忧的名义。

    但是,另一方面在筹办这件事的时候,他又日渐感受到了范文斗等人与他的不同,他们愿意掏银子,固然是因为现在所谓的“八大皇商”因为名列“汉奸榜”,所以与大清国荣辱与共,所以愿意掏银子与大清国和舟共济,但这并不是靳良玉愿意的看到的,

    他希望看到的是几家人对此事并不怎么上心,只有如此,他才能够从中判断出他们的想法,然后才能把这往南洋买米实情告诉他们,毕竟八家人看似都是皇商,可是实际上内部却也是互相猜忌,甚至互相排挤。而且因为一些旧事,他们之间也都是颇此心存芥蒂。

    想要合力办一件事,不容易啊!

    可是不能不合力啊!

    如果可以的话,靳良玉自然希望,与王家一同离开,毕竟两家是儿女亲家,而且多年来也是互相帮衬着,可是,靳文博却曾清楚的告诉他,那西洋不同于中国,到了那地方,他们的相貌与其迥然不同,多去一家人,到时候,总多一个帮衬,而且八家人若是一起去的话,算上家奴什么的可是三四千人,到时候,互相也能有个照应。

    话虽是这个理,可是若是万一有谁走露了风声怎么办?想到满清动辄屠城抄家的暴虐,靳良玉就不由的冒出了一身冷汗。自打从定下那个主意起,他就是度日如年,身家性命悬于一线。便越发怀念起了大清国刚入关的那十几年的好时光来。

    那时候,靠着当年大清入关前,就与大清国做生意,并且借给大清国千百万两的八家人,大清国这边一入家,就抬他们入旗,成为内务府的皇商,虽说名声不怎么好听,可对于商人来说,那里需要什么名声,银子才是最重要的。

    虽说当时请他们进京,又是抬旗,又是封皇商,归根到底是为了向八家借银子,可在随后几年间,大清国一路南下,他们八家人可是把生意一路做到南方,在清军屠城的同时,江南各地千百万汉人世代的积累,一部分化为了灰烬,一部分进了清军将领以及官兵的口袋,还有相当一部分进了八家人的口袋里。

    可以说,那些年,才是八家人最风光的时候,那时候,往京城来的运河上,八家的运银船,可是如过江之鲫一般,往来不息。

    后来大清国凭着刀子,平定了天下,虽说好样的清军屠城,靳家发财的好时光结束了,可那几年却也积累了凡人难以想象的巨额财富,但是现在,报应却来了!

    从两年前,郑成功北伐夺了南京起,靳家的好日子就算到头了。

    “报应啊!”

    靳良心这么长叹口气,不由又想起了那日与王登库的私下里的言语。

    “咱们八家人挣的是银子是什么银子?都是沾着汉人血的,一但大明中兴,便决不会放过咱们,否则如何为后世警?”

    “在大清国眼里头,咱们是奴才,也是肥羊,现在只是剪羊毛,可若到了需要的时候,杀鸡取卵的事儿,也肯定会干的!”

    “这天下之大,是容不下咱们了!”

    想到这,靳良玉在心中又叹了口气。

    至少这中国的地方是容不下靳家了!

    忽然一阵风吹开了轿子上的布帘,吹进了这轿中,只让靳文博猛然觉得有些寒意,他甚至裹了一下身上熊皮裘衣,以让自己更暖和一些。

    “也不知道,那西洋的地方,那天气怎么样,若和关外似的,不知道这身子骨,能不能撑下去……”

    想到将来恐怕要身死异国他乡,顿时靳良玉脑子里就是一阵不舍,这故土难离啊!而在瞧着这窗外的街影时,他的脑海中,却不由的浮现出,当年命人随清军南下时,有几个家里人回来时,变成神经病时成日里哭喊着“杀尽了,杀尽了”的模样,想到这,他的脑海中就是一片空白,刚才的所思所想也即刻就被抛到一边……

    若是留在这里的话,不定什么时候,靳家就会像江南的那些世家大户似的,被明军杀了个干净……

    轿子穿过小巷终于在靳府门口停了下来。眼见心魂不定的靳良玉刚一下轿,那边府里头的门房便立刻迎了上来打了个揖道。

    “老爷,老家里有人来了。”

    “哦,”

    心有所思的靳良玉并没有听清门房的话,只是随口应了一声。正当他前脚刚要跨进门槛的时候,从墙角那里忽然跑来了个后生操着一嘴的山西话冲着靳良玉便叩头说道。

    “六爷爷,六爷爷,孙儿可把您给等着了。”

    被那后生如此一拦,靳良玉这才回过了神。定眼一看原来是一个身着破棉袄,身背包裹的后生。这后生的身板倒魁梧,个头高出旁人一头出去,只是那相貌,一瞧就不是什么精明人。

    不过因为是乡人的关系,靳良玉倒是没有显出丝毫厌烦,而且勉强挤出些笑来。

    “你是?”

    “六爷爷,您不认识俺啦。俺是大锁啊。俺爹当年是给六爷爷驼队里头牵驼的三鞍子……”

    眼前这后生这么一说,靳良玉到是有了些印象,当年出关做生意的时候,驼队里头确实有不少家里人,不过那三鞍子时运不济,水土不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