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铁骨-第6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欢喝的茶。

    看着《石头记》,朱明忠喝了一口,只是略微看了几句,他的眉头就皱紧了。

    这本书尽管看似与《红楼梦》相仿,但内容却是似是而非,难道说《红楼梦》是曹雪芹在《石头记》的基础上批阅增删的?

    心里有着这样的疑惑,朱明忠看了几十页后,又特意看了一下书页。

    三十六万字。

    看着这个字数,朱明忠叹了口气,与后世九十余万字的《红楼梦》相比,少了差不多三分之二,想到《红楼梦》可能失传,便颇为感叹的说道:

    “这本书确实是好书,只可惜写的太过泛泛,若是吴梅村有时间批阅增删,想来必定能成为一部传世之作……”

    陛下的评价,让钱荪蕊连连点头说道。

    “可不就是如此,不过,即便是如此,此书也堪称一部奇书,臣妾听说这《石头记》刚一出版,就卖得洛阳纸贵,书社印了整整五万套,待到臣妾买来的时候,这已经第二版了,这一次足足印了0万套。”

    现在大明的出版业在朱明忠的指导下借鉴了后世的一些经验,当然,也仅仅只是些许经验罢了,更重要的是,在满清奴役下,完全被摧毁的出版业重新得到了恢复,尽管不比晚明,但却也恢复了许多,尤其是小说业日益发达。

    在另一个时空中,四大名著有三本出自明朝,到了明末话本小说更是数不胜数,《金瓶梅》、《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封神演义》等,无一例外的都是针对普通小市民!如此众多的“低俗”小说出现,代表有大量的读书需求。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到,明朝普通人识字率很高,不然怎能看懂小说呢?

    而现在,小说的重新流行以及出版业的繁荣,也是因为识字人数的增加。从这一细节上,朱明忠倒是觉得极为欣喜,毕竟,这意味着遭受重创的华夏文明,正在重新恢复昨日的生机。

    “十五万套,大明目前尚不足千万户,差不多是五十户一套书……”

    欣喜的点着头,朱明忠又继续说道。

    “不过只是短短五年,便能恢复如此,已经让朕甚是欣喜了?”

    相比于这部小说,现在朱明忠更高兴的是有那么多人看书,这正是文明与野蛮最大的区别。

    见陛下似乎并不怎么在意这本书,钱荪蕊心里的石头总算是放了下来,于是便不露声色的把书放到一旁。不过也正因如此,朱明忠注意到了她的异样,尤其见她用另一本书盖住那本《石头记》后,便笑说道。

    “怎么,宜妃,你是不是担心,因为这书是吴梅村的遗著,朕就会令人查禁此书是吗?”

    见自己的那点小心思,被看穿了,钱荪蕊俏脸通红的笑道。

    “臣妾怎会,怎会如此……”

    瞧着她那副娇俏模样,朱明忠哈哈笑道。

    “宜妃,大明自高皇帝开国以来,皆以恢复我中国旧日文明为初衷,纵观大明史书,可曾有过如清虏一般的文字狱?”

    来到了这个时代之后,朱明忠才知道那部被满清用三代皇帝差不多近百年的时间编写的〈明史〉是何等的荒谬,难怪他们会在编写完明史之后,立即下令焚毁所有的明朝史料档案,就是为了不让后人知道,他们是如何篡改歪曲明朝的历史。

    就像他们在明史中提及的文字狱,要么是子虚乌有要么移花接木,就像禁毁李贽的书籍,虽多次被焚毁,但是仍然通行不衰。因为,所谓禁毁不过只是下旨移出国子监、府学等官学的的尊经阁,也就是官方图书馆而已,换句话来说,就是老百姓你想看便看想印就印,但官府的图书馆里不能有,仅此而已。

    至于朱元璋对“光”、“秃”等字眼十分忌讳,就连“僧”“贼”等字也不喜欢,所以有人在贺表里写了,就以其讽刺他当过和尚当过“贼”而下旨杀其,但史书上记载人那人,在“被杀”的第二年,居然还给人写过墓志铭,事实是,他平平安安地活到八十多岁,死于建文二年,在朱元璋去世之后。而在《大明御制皇陵碑》里,朱元璋本人也没有隐瞒自己出家和参加起义的旧事,倒是坦陈了这段在满清编写的《明史》里看来似乎很不堪的历史。如此堂而皇之的歪曲与污蔑,居然在后世,被许多人认为是信奉为“正史”,实在是可笑到极点。

    “自,自然是没有……”

    听着钱荪蕊似乎有些忐忑不安,朱明忠便笑着安慰说道。

    “好了,宜妃,这书是好书,其实朕方才甚至还想,将来若是有时间,可以为其批阅增删一番,毕竟……”

    心底长叹口气,朱明忠又一次拿起那书,然后说道。

    “至少不令此书蒙尘吧!”

    “啊!陛下,臣妾错怪你了……”

    钱荪蕊惊讶的看着陛下,她显然不知道朱明忠的感叹,是因为对〈红楼梦〉的回忆,只当是陛下似乎是因为吴梅村才会如此。

    在她行礼赔罪的时候,朱明忠笑着说道。

    “好了,你就不要,命人做饭吧,今晚,朕在你这留宿,想赔罪,待到了晚上再好好赔罪……”

    说罢他便哈哈大笑起来,在他的笑声中,钱荪蕊的脸蛋变得更红了,可却又带着欢喜……

第164章 贡女(第一更,求支持)() 
***纵之后,第二天起床之后,倒也是心清气爽。

    不知道是不是穿越的后遗症,每每欢纵之后,第二天朱明忠非但不觉得疲惫,甚至还觉得精力更加充沛了,不过越是如此,他就往往会更加谨慎,完全不会因此放纵自己。

    毕竟,纵欲往往是古代帝王寿命的第一杀手。对于一心想要看到大明傲立于世的那天的朱明忠来说,自然不会让纵欲毁掉自己的身体。也正因如此,他才会显得极为自控,甚至这种自控,在身为皇后的刘灵看来,都有些不可思议。

    第二天中午,和以往一样,来到皇后的宫中,面对陛下,郑灵又一次提出了“帝室子嗣不旺,陛下理应纳妃”话语。

    “陛下,臣妾从不是善妒之人,如今天下已经承平多时,陛下理应充实后宫,以使帝室子嗣兴旺,如此国家方才能安定。”

    面对郑灵的劝说,朱明忠的心里只有一种感觉——古人可真他么的幸福,在21世纪,那些个所谓的的“田园女权”她们恨不得三宫六院七十二面首,但绝不准男人彩旗飘飘。

    可在这个时代却不同,即便是皇后也会游说陛下多多纳妃,为帝室开枝散叶,不过,对于大明朝来说,似乎除了朱元璋之外,帝室就一直是子嗣不旺,甚至出现皇帝专宠皇后一人,不纳妃子事情。甚至就连同所谓“百万宗室”,也不过只是笑话,一个谣言罢了,即便是顶峰时也不过只有十几万人而已。而且所谓宗室不仅有包括他们的妻妾子女,甚至就是出嫁的女儿也在其列。

    当然,无论过去如何,现在大明的宗室却显得有些的“枝叶凋零”,毕竟,随着大量的宗室被要求自立,少数得到承认的也纷纷被封往海外之后,大明在国内的宗室,实际上只剩下了帝室了。

    尽管这几年朱明忠也还算是“勤垦”可在很多人看来,虽然陛下已经有七子六女,确实谈不上兴旺,加之现在大明已经确立了“宗室封建”的基本国策,所以无论朝野,都希望帝室的能够子嗣兴旺,毕竟,相比于分封远宗,分封帝室亲宗更让人放心一些。

    朝野的这种想法,作为皇后的郑灵,自然也有些了解。加之本身就希望帝室能够枝繁叶茂,以后相互为屏的她,当然希望陛下能够多纳妃子,多生养子嗣。

    “陛下,自从您为了避免宗室累及子民,我大明宗室皆封建海外,他日陛下子嗣亦势必需封建海外,而今,海外诸宗除秦藩、桂藩还算亲近,其它已经是血脉淡薄,长久以往,势必非国家之福,所以,臣妾以为,为国家长计久安,陛下非得纳新妃不可以。”

    哟……我纳不纳妃,居然和国家的安稳联系在一起了。

    朱明忠的眉头微微一挑,心里暗自寻思道。

    “难不成,我非得摇身成种马,才算是称职吗?这皇上当的可真是……居然在床上也要鞠躬尽瘁的……”

    心里这么苦笑着,朱明忠并没有说话,只是看着郑灵,看着这个曾经救他一命的女孩。

    或许,现在对郑家的宽容,与对郑成功的崇敬有很大的关系,但实际上,完全是因为郑灵。几年前,废除郑克臧的闽王位后,之所以其弟为闽王,在保全闽系郑家的同时,后来又封其郑克塽为公。完全是因为郑灵,无论是作为妻子或者皇后,郑灵都是称职的。

    现在,她更是在这里游说自己纳妃……这个女人啊!

    “陛下,其实,宫中的女官众多,其中不乏天姿国色,或是陛下有意不妨纳女官为妃……”

    “女官?”

    朱明忠当然知道,那些女官中不乏天姿国色,相貌很美的极多。倘在过去,或许他会同意,但是他还是摇头说道。

    “使用太监,可以说是历代之弊政,而我大明更是屡有太监干政,朕废除太监,以女官、使女侍候宫内,若是朕纳女官为妃,往后女官声誉如何?”

    对于那些相貌美丽的女官,朱明忠怎么可能没有想法,可是想法是想法,他总还有些顾虑。

    “陛下,其实,您这是杞人忧天,即便是您不纳其为妃,于世人看来,女官亦需侍寝,即便是陛下不欲,世人亦如此以为,况且,其父兄将其送入宫中,未免没有此想法……”

    喜攀龙附凤人之常情,见陛下似乎还有些犹豫,郑灵便说道:

    “陛下,可记得几个月前,叶尔羌使者进贡来的使女,臣妾前些日子曾见过,其相貌虽是与我汉人不同,却也堪称国色,陛下不妨先见上一见。”

    叶尔羌使者?

    朱明忠立即想到两个月前,接见的那几个叶尔羌使者,其实对于叶尔羌居然会派使者来访,已经超出了他的意料,而对方进贡“使女”,更出乎意料,毕竟,在过去这可是从未有过的事情。

    不过,似乎也可以理解,从叶尔羌使者那里可以得知,他们希望借助大明去压制满清,达到平衡的目的,为此,他们甚至送来了几个使女。可他们那里知道,满清西进,正是朱明忠的计划。

    只是自己连见都没见,她们一直在宫中,如果不是皇后提醒,恐怕都把那几个女子忘记了。

    想到后世那些满是异域风情的新疆美女,朱明忠的心头不由一动,既然皇后都毫以说了,见一见又有何妨。

    “好吧……”

    尽管看似有些勉强,可朱明忠倒也有些期待,那几个新疆美女又会是什么模样?

    当天,在书房批阅完奏折,处理完各种事物之后,朱明忠又坐了一阵,本想往石昭那里去的时候,忽又想起了郑灵的话,朱明忠想了想,便对女官吩咐道。

    “到叶尔羌使女的院子。”

    尽管皇宫里按照皇家的习惯,设有各宫,可是除了郑灵与石昭她们两人居宫之外,其它的妃子在宫中只有独立的小院,当然,这并不是歧视,而是一种习惯,对于朱明忠来说,相比于富丽堂皇的宫殿,他更喜欢后世的隐于林木之中的花园别墅,也正因为如此的,中都的皇宫整个体风格完全脱离紫禁城等传统宫殿式的建筑,充分借鉴了后世的园林,皇宫整体更像是一个园林,而宫殿则隐于园林之中,园内遍植名木古树,奇花异草,亭台水榭点缀着湖面。而在其中又分布着大大小小数十栋别墅式建筑,也正是在这些别墅中,朱明忠找到了家的感觉。

    当朱明忠往其中的一栋别墅走去的时候,在湖边的一栋别墅内,艾米尔则坐在那里,眨动着双眼,看着不远处的湖面,只见那湖上时而有水鸟飞过,即使是已经来到这里两个月了,她仍然为这里的一切感到好奇。

    相经于的气候干燥的叶尔羌,这里有些湿润的天气,让她有些不太适应,直到最近才算是适应这里的天气。

    “哎,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见到明朝的皇帝。”

    又一次,艾米尔在心里长叹口气,她本身是叶尔羌的贵族小姐,去年汗王点选了十二个美女,由贡使进贡予大明的皇帝,可是,让阿古伊利失望的是,尽管她们历尽千辛万苦,可却根本就没有机会见到皇帝。

    “其实,见不到皇帝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哈妮克孜听到艾米尔的叹息,便于一旁坐下,然后说道。

    “我们在这里,无非就是学学礼仪,然后想干什么就可以干什么,这样的日子,不也挺好的吗?”

    虽说的哈妮克孜不过只是一个普通巴依的女儿,可身处异乡使得她们两人早就成了姐妹关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