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铁骨-第8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殿下,一切都结束了,没有一人漏网!”

    亚历山大的报告让朱和墨默默的点了点头,然后说道。

    “其它地方,也一起动手吧!不要放过一个人,一切都按计划进行!”

    3月1日当天,整个埃及上下同时展开大搜捕,马穆留克残余不是被杀就是仓皇逃出埃及。不过只是短短几天的时间,数百年来,一直占据着埃及统治上层的马穆鲁克就被从肉体上直接消灭了,作为一个群体,他们甚至直接消失了。他们的包税领地被没收并收归国有。

    “一切都结束了?”

    面对亚历山大的禀报,朱和墨反问道。

    “是的,殿下,除了部分马穆留克和他们部队在马尔干之外,其它的马穆留克都已经被解决了。”

    亚历山大的语气显得极为平静,他没有想到一切进行的如此顺利,更没有想到殿下会借自己的婚礼,从肉体上彻底解决马穆留克人的问题,毫无疑问,对于科普特人而言,这是一个好事。

    “嗯,按计划进行,把他们的土地分配给农民,首先是我们的将领和士兵,这些人将会成为新埃及新兴的地主阶层,将是我们这个政权的社会基础,然后是科普特人,我们必须要让所有人都得到公平的对待……”

    从来就没有所谓的平等,一个统治阶层的取代另一个统治阶层,必然会将其财富吞噬,至于普通的百姓,不过只是侥幸分到一些残羹剩饭罢了。

第340章 (第一更,求支持)() 
发生在埃及的改革,对于大明而言,根本不会掀起任何回响,没有任何一家报纸会去报道埃及的改革,顶多只是在“萨拉丁城堡事件”时,有几家报纸言称“埃及顽疾已被解决”,仅此而已。

    作为世界的中心,文明世界的象征,大明的舆论根本就不屑于关注大明之外的事情,如果不是因为埃及的国王是大明的皇子,谁又会在乎这遥远的异域呢?

    不过天朝式的自大,并不妨碍天朝对于世界的野心。

    当奥斯曼帝国陷入风雨飘摇的境地时,经过的长达二十余年的努力,大明正在进入极盛之世。兴乾二十一年,来自西伯利亚的布里亚特东西两部与乌里雅苏台四部于归绥城兴行盟会,于归化宣誓效忠于大明帝国,接受大明帝国的册封。至此北至西伯利亚,南至外蒙古一带的蒙古人,完全归化大明,在日月旗下,千年来一直对中原文明造成威胁的北方游牧民族,从此也被彻底驯服成为帝国的奴仆。

    大明并没有刻意的传播宗教,而是通过贸易以及现代的生活,为蒙古人打上了新的枷锁,让整个蒙古心甘情愿的成为帝国的牧奴,如果他们一但反抗,那么,等待他们必定将是大明的雷霆之怒——王城会被摧毁。

    当然,帝国向西伯利亚进军的脚步是不会轻易的停歇,俄国人依然盘据在贝加尔湖畔的伊尔库茨克,不过布里亚特人的起义已经将俄国人赶回到伊尔库茨克的城堡之中,只要大明愿意,随时都可以夺取这座城堡。然后,占领整个西西伯利亚。

    “我们将在另一个地方,结束与俄国人之间的冲突!”

    相比于在西伯利亚一较高下,朱明忠更倾向于在铁路已经修通的西域发动一场远征,然后让俄罗斯人撤出西伯利亚。所以,在会盟结束之后,目的已经达成的朱明忠便欣然下令起驾回京。

    来自二十一世纪的朱明忠,非常清楚外蒙古非但不适合发展农业,甚至就连牧业也受到干旱等问题的限制,至于西伯利亚又太过寒冷,除了少部分地区,绝大多数地区都不适合人类生活。相比于拓殖西伯利亚,西域的拓殖无疑更符合大明未来的发展。

    按照计划,返回中都的路线是取道北京,然后乘火车南下。

    这还是迁都后,朱明忠第一次返回这座北方的古都,这里早已不再是帝国的心脏,甚至作为城市,离开了大明的中枢之后,这座古都,已经不可避免的陷入衰退,尽管铁路的便利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城市的完全衰退,但是天津凭借了水陆优势,一跃成为北方最重要的贸易中心。至于燕京,除了作为大明的留都之外,城市却正在衰退。

    出于政治上的目的,朱明忠非常有必须去一次燕京。

    由于京张铁路的开通,从归绥到燕京,仅仅只用一天的时间,三月的燕京正值春天,因为此时张北草原没有大规模垦殖的破坏,所以春天的燕京自然也感受不到沙尘漫天。

    事实上,相比于南京,这里的天空或许更蓝一些,毕竟,北方的人口、工业都远逊色于南方。曾经荒凉的山岭,经过二十年繁育,已经再次变成密林,清风抚过山林的美景,更是让朱明忠看得直出神。

    “陛下,今日真是好兴致啊。”

    望着兴致昂然的陛下,郑灵笑着为他斟了一杯茶。

    作为皇后的她,无疑是一个贤后,一直以来,她都很巧妙的维持着后宫平衡,从不曾争宠,不过任何人都清楚,在皇帝的心中,后宫诸多妃子中,她从来都是第一位的,顶多也就只有昭妃能与其相比。

    “朕过去来过这里。”

    头也不回的看着车窗外,朱明忠笑着说道。

    “那时候,这里可没有这么多树木。”

    好像有吧,不过太多的都是人工种植的树木,非常单一,那是什么时候?好像是读大学那会。回忆着曾经目睹的风景,两个截然不同的景色在脑海中慢慢的重叠在一起。

    “虽然之前朕以前来过,但是感受却与今天可是有着天壤之别啊。”

    朱明忠不禁感叹道。

    看着陛下陷入回忆的模样,郑灵的脑海中不由地就浮现当年初抵京师的模样,虽然已是事过境迁,但那是她对于京师最初的印象,她是作为皇后来到这里,而陛下呢?

    也许,这里从不曾给陛下留下什么好印象。

    “陛下,当年离开这里的时候,一定吃了不少苦吧。”

    眼见郑灵的神色变得黯淡,心知其误会的朱明忠,便笑着说道。

    “都已经过去了,很多时候,根本就想不起来。”

    朱明忠淡淡地微笑道。

    “相比于过去,朕更喜欢去看未来。”

    朱明忠知道郑灵在想什么,毕竟在许多人看来,燕京给予他这个皇帝恐怕没有什么太好的记忆,至少在名义上,他的父皇就死于这座城市。

    随即朱明忠便转了个话题。

    “这次朕到燕京,一来是想要看看这里,至于二来,将来大明的重心,将会是西北,至于北方,六部归化之后,北方于大明而言,已经不再是威胁了。”

    “是啊,现在蒙古人已经被驯服了,这次在归绥,臣妾看到那些王公的妻眷无不是痴迷于南京的服饰、发饰,由简入奢易,由奢入简难,只要蒙古王公权贵沉迷于享受,他们就不会对大明构成威胁。”

    不知为何一提起到蒙古,除了享尽富贵的蒙古王公之外,郑灵同样还想到了在归绥城见到的荷枪实弹的大军,当然还有成千上万的商人。

    “贸易上的依赖,只不过是开始,那些才刚向大明臣服,尚还有不少不稳定的因素存在。为了巩固大明在北方所取得的成绩,还需要上百年的时间进行同化,进行教化。”

    说到这里,朱明忠又笑着说道:

    “宗教就是必须借用的力量之一,未来两百年内,对蒙古大明的政策是怀柔,以怀柔加驯服的方式,把他们驯服成为帝国的牧民,对西北我们要持以进攻的态势。”

    “世间之事,必定皆有其不同。”

    微微点头,随即又犹豫了一下,然后郑灵才问道:

    “不过陛下,你真打算让朝廷的大军一路打到莫斯科吗?”

    听到郑灵这有些唐突的问题,朱明忠先是一愣,随后笑道。

    “能不能打到莫斯科,说到底,不在于磊明,这主要是看俄罗斯人自己的选择,就国家而言,大明的邻国之中,只有俄罗斯是潜在的大国,因为其国土面积够大,所以,威胁势必需要消灭在萌芽状态。而且俄罗斯内部的问题,也为我们的谋略提供了机会,比如其扩张严重依赖哥萨克,而哥萨克又是一群可以利用的人,总之,如果有机会的话,我们肯定是要谋略俄罗斯的。”

    朱明忠并没有用进攻去形容,而是用“谋略”,按句话来说,就是军事进攻为辅,内部瓦解为主,这显然需要时间。

    “军国大事,臣妾并不知道,如果要是用兵俄罗斯的话,那岂不是又要再打上个十年八载的?”

    郑灵叹了口气,然后看着远方说道。

    “打从臣妾记事起,似乎这天下就是兵事不断,原本想着,等到赶走满鞑,天下就太平了,可直到现在都停过,满鞑还没消灭,俄罗斯又冒了出来。真不知道,这天下何时才能太平,天下的百姓才能真正的过上太平日子。”

    听了郑灵的叹息,朱明忠无奈的笑了笑。然后长叹道。

    “灵儿,这天底下是永远不可能有太平的那一天,尤其是对大明来说,现在的大明正在朝着“大明治世”的世界霸主走去,在大明获得无可争议的霸主地位的同时,大明就必须要为维持这一地位,付出一定的代价,而所谓的代价,就是必定会不断的与某些国家发生摩擦,甚至战争,而在未来,势必会有一些国家试图挑战大明,挑战大明的霸主地位,那么大明,就需要去悍卫自己的地位。正所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啊!”

    如果说,领先于时代的见识,给朱明忠带来了什么,恐怕就是他知道,所谓的“日不落帝国”意味着什么。

    “一个帝国的兴起,必定伴随着一个帝国的衰退,而大明想要永远屹立于世界上,就必须要保持足够的警惕,任何懈怠都等于自掘坟墓。其实……”

    扭头看着郑灵,朱明忠突然笑着说道。

    “朕希望在未来,世界上还有一个大国的存在,至少他的存在,可以让大明保持警惕,只有在压力和竞争之中,文明才会得到发展,但是……这个文明必须是华夏的,而不是非华夏的。”

    说到这里,朱明忠看着郑灵安慰道。

    “不过,灵儿,你也不用考虑这些,毕竟,战事总会有结束的一天,而且,未来必定会有很多国家主动选择向华夏学习,文明的冲突,实际上就是发达文明的崛起,落后文明向发达文明学习。相信他们有一天,必定会作出理智的选择的。”

    在说出句话的时候,朱明忠自然想到了那个有可能崛起为大国的俄罗斯,那位“大帝”会作出什么样的选择呢?

    。书阅屋

第341章 少年彼得的烦恼(第二更,求支持)() 
文明的冲突,几乎是从人类文明诞生的那天起,就从不曾停止过。

    文明对野蛮的征服与扩张,野蛮凭借其野蛮对文明的摧毁,在人类史上,从不曾人停止过。

    作为文明的洼地,俄罗斯似乎与这一切是无缘的,他既不曾被文明征服,也不曾凭借野蛮而强大。

    但不可否认的是,当俄罗斯大公弗拉基米尔娶了拜占庭的皇族公主安娜为妃,其带着东正教来到俄罗斯时,正教在这片土地上扎根的同时,这片土地也在改变着。而在拜占庭帝国灭亡之后,随着伊凡四世的扩张,在他们的心中,也形成了一种极为特殊的“弥赛亚”的心情,自以为是东罗马帝国的继承人。

    只不过,相比于奥斯曼帝国,俄罗斯还太过弱小,对于俄罗斯人而言,他们顶多也就是在心里想像一下君士坦丁堡罢了。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拜占庭,至于对于彼得一世,这位俄罗斯的沙皇陛下而言,他就厌恶拜占庭式的俄罗斯。不过,即便是再厌恶,他也只能呆在拜占庭式的宫殿之中。

    “我的上帝,这可真壮观!”

    看着面前的模型,彼得一世忍不住惊叹道,两年前与兄弟伊凡五世一同登基的沙皇的他,并没有任何权力,俄罗斯的权力都被他的姐姐索菲亚篡夺,作为摄政的索非亚把伊凡五世留在莫斯科,彼得一世和皇太后只能避居普列奥勃拉任斯科耶。

    不过在普列奥勃拉任斯科耶,倒也让彼得能够接触到许多在莫斯科无法接触到的文化,就像现在,他的老师弗拉基米尔为他带来的,来自华夏的科学。

    “陛下,您看,这座宫殿是明国的宫殿,我曾经有幸见过这座宫殿,尽管只是远远的目睹了一眼,但它的雄伟,至今都印在我的脑海中。”

    提及明国时,弗拉基米尔的神情中充满了对那里的怀念。

    “弗拉基米尔,明国到底是什么样子?”

    与他的那个智障的兄弟不同,彼得是极为聪明的,就像现在,他甚至可以用简单的汉语与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