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二战之狂野战兵-第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局面彻底倾斜。

    一部分占据了城市西门的日军,见到大事不妙,立刻脱离城市日军,向着城外逃跑,这股日军有四十多人。

    八路军愈战愈勇,一部分骑兵奋勇冲击,追逐了1000多米,将敌人全部歼灭。

    歼灭的场面是壮观的,骑兵部队满身血迹回来,每一个战士背着长枪,扬着砍刀,手里再抓着一两个鬼子的头颅,马鞍桥上还横着缴获的敌人步枪和子弹带!

    城里日军走投无路,死伤无数,最后,许多日军残余自杀玉碎。

    战斗终于在八路军战士的欢呼声中结束了。

    榆社城的日伪军没有逃走一个,被全军歼灭。

    这一仗,是上午七点半开始对峙的,一个半小时以后完全结束战斗。

    这一仗,攻下日军据守的重点城市,击毙日军羽根大佐以下官兵822人!击伤并俘虏日军30人!

    这一仗,还歼灭了伪军一个团,俘虏敌人团长以下600多人,加上辅助的人员,超过700。

    这一仗,先后缴获日军8辆坦克,6辆装甲车,20辆摩托车。还缴获完好无损的山炮50门,4000多发炮弹,掷弹筒11具,投掷用榴弹269发,指挥军刀19把,手枪31支,步枪1223支,子弹11万3000发,重机枪6挺,子弹6000发,轻机枪15挺,子弹3000发。战马45匹。

    这一仗,还是八路军第一次以相当兵力展开的城市攻坚战,还以最短的时间取得了胜利。

    这还是战斗打扫最初的缴获,后来,在城市里还发现了日军的秘密仓库,发现了大量的粮食,军用物资,发现了炮弹2000发,子弹50000发,本来是作为后援物资,供给辽城日军的。尚未起运。

    当然,八路军也因为种种原因,付出了相当的代价。

    坦克被击毁一辆,装甲车焚烧一辆,子弹和炮弹消耗一批,士兵牺牲87人,受伤35人。

    看着街道上正在整理的时候,一具具八路军战士的尸体,陈赓旅长和赵羽,曹淑华,其他官兵,都无限悲痛。

    不过,相对而言,这些代价,这些损失,实在是微不足道。

    一战痛歼日伪军1552人!缴获大批武器装备弹药。

    这些弹药,可以装备一个八路军的标准团而绰绰有余。

    八路军对日伪军的战损比例是122:1552,为十四分之一!

    八路军取得了空前的战斗胜利。

    陈赓旅长后来总结说,如果当时及时使用了炮兵攻击,八路军的损失可能下降一半。

    不过,陈赓旅长相当冷静,战斗胜利以后,迅速打扫战场,然后审讯甄别伪军,动员伪军战俘参加八路军,就是不愿意的也没有放过,让他们担任物资运输组人员。

    对了,在榆社,还缴获了汽车十辆。汽油一批。

    下一步,陈赓旅长有条不紊地做着,首先向刘伯承师长发电报,作为直系领导,是必须报告的。

    然后,帮助群众扑灭城里的战火,安顿受伤死难的群众,用缴获的粮食和金钱,赔偿安慰他们。

    百姓们没有人埋怨八路军,毕竟,他们待在家里,也不知道谁打的炮弹,谁开的枪。八路军能这样仁义,也就不错了。

    总体而言,城里的百姓非常高兴,对待八路军非常好,毕竟是中国人,榆社已经脱离了太行山区,属于日军长期占领的“沦陷区”,这里的百姓,身受日军欺压,都渴望中国军队的胜利,一些年轻人参加了军队。

    八路军计划迅速转移,先回到辽城,然后转回八路军总部或者129师的驻扎地。

    陈赓旅长却没有忘记一个重大事情,询问赵羽:“你这一次战斗,消耗了多少子弹?大致那个位置?”

    赵羽想了想。“大小口径子弹大约500发。”

    陈赓旅长立刻指示部队,去战场上搜寻这些子弹的弹头,还发动投降归顺的伪军,最后,也发动城里的百姓。

    城中的部队则迅速建立了各自的防区,还烧火做饭,休整吃喝,休养体力。

    赵羽建议陈赓旅长,应该马不停蹄,继续利用日军大败之后的畏惧心理,反时针方向,横扫日军在太行山西侧的诸多县城,南下武乡县城,襄垣县县城,潞城,黎城。

    “旅长,我觉得,凭借我们目前的兵力和武器质量,完全可以迅速去的胜利。”赵羽说。

    陈赓旅长顿时愣住了,半天才反问:“你说什么?”

    曹淑华也在身边,嗔怪道:“赵营长,你也太大胆了吧?你以为小鬼子都是泥捏的?随便玩呀?榆社城里有八百多鬼子,武乡,襄垣,潞城和黎城的鬼子还能少啊?”

    陈赓旅长迅速制止了曹淑华:“赵羽,你说说看。”

    赵羽总结了这次进攻榆社战斗的经验教训,首先,基本的战略战术不错,完全压制了敌人的炮火和坦克等重兵器,机枪什么的敌人最初也没有机会发挥,问题是,第一,低估了敌人的数量,第二,妇人之仁,没能及时使用炮兵轰击,趁势压制敌人,如果能够克服这些,进攻武乡的时候,损失应该更小,成绩应该更大。

    “赵羽,你太野了吧?一口气吃掉这么多的敌人县城?目前就我们一千五百多人?”陈赓旅长大笑着问。

    “旅长,我知道您足智多谋,算无遗策,您肯定懂的。”赵羽也笑着说。

    “少给我戴高帽子,这可不是开玩笑,武乡等四个县城里的敌人加起来,仅仅日军,都可能远远超过我们,加上伪军,数量非常大,如果日军夜战或者偷袭,我们的胜算更小,不要忘记了,日军的通讯非常发达,完全可以调集更多的部队围追堵截我们。”陈赓旅长用马鞭习惯性地顶着自己的军帽,走来走去。

    陈赓旅长最担心的是,敌人秘密调集兵力,突然四处合围,那样的话,这点儿八路军不够给人家填牙缝!

    他还担心,部队正在进攻武乡等县城的时候,日军援军从背后突袭。

    “日军毕竟不是一般的部队,战斗力很强,胆量很大,还有,以前遭遇的伪军都是普通伪军,据说武乡和襄垣的伪军,都是铁杆伪军,战斗力很强,武乡伪军大约有一个团,但是,是加强团,正规团,以前是西北军的,加上招安了地方土匪,一千三百多人啊。”

    听陈赓旅长这样说,曹淑华更加谨慎地劝说:“赵羽,赵羽营长,我们部队连续作战,非常疲劳,加上缴获这么多的物资,需要运输会根据地,万一战斗不利,这些物资全部丢弃的话,太可惜了。”

    赵羽思考了下,果断地问:“旅长,要不你们运输物资返回,我去进攻武乡!”

    。。。

第47章 据守榆社() 
陈赓旅长当然有兴趣进攻武乡县城,只是,他更加谨慎,全局观念极强:“你这是挤兑我啊,有你这种当副手的吗?”

    赵羽笑笑,将自己的理由讲了。

    经过多次战斗,赵羽发现,日军在和八路军长期的战斗对峙中,形成了一些习惯特点,定式思维,表现的非常明显,比如,严重依赖航空兵和炮兵,坦克部队,一旦失去这些,整个士气和战斗力都会受到一定影响,比如,射击的距离。

    38式步枪的有效射程固然只有460米,可是,这是根据一个函数计算出来的,在这个范围内,排除了气候温度湿度风力等的影响,射击的精度和杀伤力是确定的,之外就不确定了。

    可是,在800米左右,38步枪子弹仍然有一定杀伤力,击中人体的要害,也能致命,所谓的流弹伤害,可是,日军在战场上,除非达到460米,甚至400米之内,绝对不会开枪射击。

    赵羽尝试过多次了,所以,在进攻辽城和榆社的时候,都将自己定位在500米到600米的距离,他的猎杀攻击,居然让日军摸不着头脑,完全无法适应。

    当然,日军的射击水平很强,可是,没有光学瞄准镜的话,在600米或者800米,的确是碰运气,没有丝毫把握。

    日军的射击距离特定,还和八路军的射击特点相关,八路军一般都是100米之内的阵地战才开枪的,日军估计也是和八路军竞争一种勇敢的精神吧?

    赵羽保证,日军暂时还改变不了这种特点,那么,在战斗中,他的狙杀效果将不能最大化!

    子弹还多着呢,不尽快将子弹用尽,赏赐给小鬼子,太憋屈了。

    他向陈赓旅长保证,时刻都可以压制住敌人的重型武器和部队。

    陈赓旅长略微沉思默想以后,答应了。但是,又提出了要求:“我们必须派遣得力人手,将这儿缴获的物资迅速运输回去。并且,坚守这儿一天时间。”

    “为什么?”是等待日军增援部队吧?”赵羽笑了。

    陈赓旅长点点头,讲述了自己的战略意图。掩护物资运输,迎头痛击敌人的援军,如果战事顺利,震慑了敌人,再南下不迟,否则,就迅速东向太行山地,这是进退自如的方案。

    赵羽当然佩服陈赓旅长的构思,这是大部队战斗,他不能多言,毕竟,作为中国特种精锐部队,他们所从事的战斗,全都是险中求胜的战术选择,渗透敌后,斩首行动,空降伞兵,重点破坏,跟八路军的整体战斗指导有重大区别。

    八路军在榆社城里进行了认真地准备,派遣人员,一次次地严密搜索城中的情况,保证将敌人日伪军全部搜索出来,还将那些维持会人员,也一并抓起来审讯,防止这里有内奸,动员百姓,鼓动大家参军,对伪军做思想工作,分化甄别利用等等,八路军在整个县城布置了严密的防御阵地。

    下午三点钟,部分八路军和群众的物资运输部队已经离开,陈赓旅长则没有丝毫悠闲,亲自到城北参加阵地巡视,还让电报员监听往来的日军电子信息,尽管他们无力破译,却能知道日军信息往来频繁,正酝酿着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三点二十分钟,北面的骑兵侦查员快速返回,报告在20里的地面发现了日军侦察兵。

    陈赓旅长立刻指示部队进入装备状态,同时,联系赵羽的特种营,做好战斗准备。

    赵羽亲自观察了放空排的准备情况,这是重中之重,没有这个,日军的飞机狂轰滥炸,将造成双方力量的严重失衡。

    十分钟以后,北面的天空出现了六架敌机,其中类型在望远镜里能够看清楚,一种是战斗机,一种是轰炸机,轰炸机是那种重型轰炸机,体格很大,战斗机则轻巧无比。

    “零式战斗机!”赵羽失声喊出来。

    “什么零式?”侯水生几个官兵,莫名其妙,对赵羽的崇拜更加了一层。

    “就是日本最先进的飞机的类型,零式战机,目前,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轻型战斗机之一。”赵羽想到,现在是1940年底,就是未来两年之内,零式战斗机都是太平洋和东亚大陆上最先进的战机,珍珠港事件以后的一段时间里,美英盟军的飞机根本不能与之抗衡,上来就是死。

    听赵羽这么器重,侯水生等人有些慌乱。

    赵羽鼓励大家,还亲自操作毒刺导弹,现在,敌军的地面部队还没有来,重点是敌人的空军威胁。

    大家做好了准备,赵羽也认真地盯着天空的飞机群,六架战机分成两组,前面是两架战斗机,一架轰炸机,后面是一架战斗机,两架轰炸机。

    日军的这种兵力配备,明显表示,担心八路军的秘密武器,用战斗机来护航,反击八路军。

    即将进入榆社县城上空时,八路军官兵已经娴熟地躲避起来,隐藏到合适的地方,许多官兵还按照固定的做法,将步枪装上子弹,瞄准了天空。

    这是步枪打飞机!

    最近国内的一些抗战影片,引起了很多人的吐槽,以为步枪打飞机或者手榴弹打飞机都笑话,冷嘲热讽,其实,从赵羽这儿觉得,都有可能。

    步枪打飞机,在那种活塞型飞机的年代,完全可以计算推测出飞机的飞行路线,根据提前量进行打击。一旦步枪子弹击中飞机的油箱或者飞行员本人,那么,这架飞机就凶多吉少了。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国军队还有专门的步枪打飞机的军事训练科目。

    至于手榴弹,只要你站在足够高的山峰上,袭击低飞的敌人飞机,也是有可能的,当然,几率小了很多。

    八路军步兵打飞机的经验还是挺丰富的,往往击中一个班级,一个排,甚至一个连的兵力,将步枪齐刷刷地指向天空,指向敌军飞机飞行的前面,等待着伏击的机会。

    现在,八路军使用的武器,清一色都是38大盖了,射程远,虽然子弹威力不足,可是,群体进攻的可能性大增了。

    不过,日军飞机明显谨慎了许多,到了上空以后,轰炸机和战斗机都飞得很高,盘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