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征天下-第1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女真骑兵虽折损了百余骑,更兼三名牛录额真全部阵亡,已经算得上是惊人的损失。但他们仍有九百余骑,此时纷纷哭嚎着向南追去,死命咬住明军的尾巴,不肯放松。

    豪格在北方较远处观战,看得并不十分真切。他还不知道三名牛录额真已经战死,只能看到明军透围而出,女真骑兵在后面紧紧追赶。

    他不由得连连摇头,心想这三个牛录打得实在太差,竟没能将这股明军一口吃掉,还得费力追赶。待这仗打完,回去向阿玛复命之时,定要狠狠地告这几个牛录额真一状,将他们撤职,让自己的亲信接管他们的牛录。

    不过眼见九百多人追赶几十人,豪格自忖对方绝对难以逃生,也算是放下心来。

    他当他观看东北方向的战斗时,却登时又惊又气,大吼一声:“佟图赖这个废物是怎么搞的,竟然全军溃败了!”

    原来吴三桂与佟图赖交锋,只一招便将其阵斩,使得那些投降后军的汉奸军队大为震撼。

    而吴三桂更不停留,将大刀一举,高呼一声:“杀!”便率领手下的几十骑突入敌军阵中。

    这些汉奸军队也和之前的叛军一样,马匹大部分让女真主子没收了,基本上全是步兵。所以虽然人数超出明军几十倍,但却根本阻拦不住吴三桂部的横冲直撞。

    此时的朱由检也豁了出去,跟着吴三桂一起冲杀,这也是他第一次真正地在阵前作战。连日来的军旅生涯,使得他的骑术大为进步。虽然离“人马合一”差得还远,但是也能勉强做到驾驭自如了。

    他虽然手中没有兵刃,却可以控着战马直接撞击敌军步兵。这就如同前世他玩过的电脑游戏《红色警戒》中,用坦克碾轧步兵一样,敌军挨着即飞,碰着即亡,不过三五分钟,他竟也撞死了六七个汉奸,兴奋得仰天狂呼!

    而那几十骑明军,则十分默契地护在朱由检的左、右、后三个方向,让敌军无法向他发起偷袭。

    佟图赖的手下本来就是些贪生怕死之辈,此时见主将已经脑袋搬家,明军又如此悍勇,谁肯在这里白白送命。因此只是稍作抵抗,便全军溃乱,丢盔卸甲,玩命地向后逃去。

    豪格见状大怒,拨转战马,亲自朝这个方向追去。而他麾下的二百骑兵,均是镶黄旗里精锐中的精锐,也都跟着统帅一起纵马飞驰。

    朱由检正杀得性起,不住地纵马驱赶敌军,吴三桂却焦急地拦住他道:“殿下,不要恋战,快走!女真人的白甲兵追上来了!”

第157章 骂倒豪格() 
当看到对方出动了白甲兵追击时,吴三桂知道真正的考验来了。

    这“白甲兵”并非身披白甲,而是满语“摆牙喇”的音译,意为“护军”。他们皆是从各牛录中的勇士中百里挑一而得,实乃后金军中最精锐的部队。

    在一般情况下,只是普通的牛录已经可以解决战斗,所以白甲兵是不轻易出阵的,只用作旗主的近卫军。只有在敌军过于强大,用普通士兵无法取胜,或是敌军偷袭主帅之时,白甲兵才有用武之地。

    作为女真人的“特种部队”,白甲兵最大的特点就是身披三重护甲,由内而外依次是绵甲、皮甲、铁甲。有了这三重护甲的保护,他们根本不惧弓箭,一般的刀枪劈刺也伤不了他们的半根毫毛,就连鸟铳都难以击穿。

    而他们的兵器也十分特别,并不是像刀枪一样的尖锐武器,而是开山大斧、狼牙棒、铜锤之类的钝击型武器。接战之时,纯以大力击打敌军,用普通的兵器根本无法封挡。

    当然,使用这种兵器需要蛮牛一般的气力,就是女真人也不是人人能用。所以白甲兵总数十分稀少,满八旗数万,再加上投降后整编的汉军旗,十几万军队,其中的白甲兵也不过三千人左右。

    白甲兵的战马同样身披重甲,体力也是后金军中最为雄健的,因为普通的马匹,根本无法承受如此大的负载。

    吴三桂看见白甲兵,就知道必有女真高级将领亲自追来,急得对朱由检大吼:“殿下!这里太危险了,我们快向东北继续突围!”

    朱由检回头一看,见后面黑压压涌上来一批女真骑兵,与之前见过的均大为不同,那不可阻挡的气势和凛冽的杀气,即使在百步之外都能感受得到。

    眼见这些“钢铁巨兽”越来越近,朱由检当然不会傻到想和他们拼命,忙拨马紧随吴三桂,沿着东北方向疾奔下去。

    如此一来,他们虽然脱离了主战场,却离前屯越来越远了。吴三桂只想兜个圈子,甩掉追兵之后,再去与祖大寿、何可纲汇合。可他发现追兵在后面紧缀不舍,只能直线往前跑,稍稍偏一些,都会使两军的距离被拉近。

    正在吴三桂无计可施,急得满头大汗之际,朱由检突然灵机一动,对他大喊道:“宁远城是不是离这里不远了?”

    吴三桂一愣,随即大喜道:“殿下!幸亏您提醒,看方位,宁远城就在前头不远,不出十里就到了!”

    “那我们就别回前屯了,干脆直接进宁远!”朱由检道,“督师大人本来不是也要修筑宁远么?咱们就算是先头部队了!”

    其实他们满打满算不过几十人,又没有任何准备,筑城自然是无从谈起。而且宁远城现在情况不明,连是否已落入后金军之手都不知道,往那里去只能算是撞大运。万一人家在那以逸待劳,朱由检可就算是自投罗网了。

    但后面的豪格追得太紧,舍此之外,也没有其他的路可走。

    就这样,朱由检和吴三桂在前面猛跑,豪格率白甲兵在后面紧追,两军相隔不过百余步,一口气跑出了七八里,前方已经能隐约看到宁远城的城头。

    豪格追得越来越焦躁,暗想凭借白甲兵的马力,普通的明军早就被追上了。怎么前面这么一小队骑兵,竟能逃出这么远,似乎还越跑越快?

    情急之下,豪格抄起长弓,冲前方猛射一箭。但这个距离实在是太远了,即使豪格是女真将领中的佼佼者,这一箭也只射了百步左右,还未射到敌军的马,便无力地坠于马下。

    明军见豪格白费力气,边跑边哄笑起来。

    豪格更加气恼,一边猛催坐骑,一边用汉话高声喊道:“你们这帮没种的汉人!有本事不要逃跑,与豪格贝勒好好地厮杀一场!今日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其实女真人也有自己的语言,称为“满语”。但自努尔哈赤发迹时起,为了能学习中原的先进文化与事物,女真的高级将领都努力学习汉话,甚至人手一本《三国演义》,当作兵书来读。因此豪格的汉话说得虽然怪腔怪调,倒也可以听懂。

    朱由检远远地听见是豪格来追赶,心想这货不是皇太极的长子,后来在满清内部的倾轧中被多尔衮给整死了么?这段狗血剧情,在前世的《孝庄秘史》之类的垃圾电视剧中被反复演绎,即使是胡同里的大妈都知道,就是不知道历史真实度有多高。

    见豪格一时半会追不上来,朱由检又犯了老毛病,只想在嘴上沾些便宜。于是他便回头大喊道:“豪猪,你杀不了我,我也杀不了你!你赶紧回家看看去吧,你叔叔多尔衮正打算给你戴顶绿帽子呢!老夫昨夜夜观天象,早已料定你的生死,你最后必死于多尔衮之手!”

    一旁的吴三桂听了大为吃惊,诧异地问道:“殿下,多尔衮是谁?末将怎么从未听说过?”

    而后面的豪格听见,却顿时气炸胸膛!

    一方面,他叫“豪格”,满语中只是“小耳垂”之意,这也是女真人常见的起名方式。朱由检却骂他“豪猪”,字音只差了一点,意思却差了十万八千里。尤其是猪这种动物最蠢最笨,女真人最瞧不起。若骂某人为“猪”,那可比骂他祖宗十八代还要恶毒。豪格听了,焉能不怒?

    再者,豪格听朱由检提到多尔衮,还说多尔衮给他戴绿帽子,却恰好触动心事。

    原来这多尔衮是努尔哈赤的第十四子,今年只有十三岁。即使女真人成熟得早,多尔衮已经成婚,算是成年人了,但由于年纪太轻,还从未上过战场,所以吴三桂等明将都未曾听说。

    豪格是皇太极的长子,今年已经二十岁。虽然年龄比多尔衮大,但辈分却低了一辈,见到多尔衮,只能恭恭敬敬地叫声“十四叔”。

    本来这也没什么,但努尔哈赤安排两人成婚时,却让他们娶了一对孪生姐妹。豪格常年在外征战,而多尔衮又生性极为好色,便趁机将豪格的福晋也勾搭上手,时不时地玩个双飞,整个3p,双战孪生姐妹,不亦乐乎。

    然而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豪格知道此事后,大发雷霆,便欲与多尔衮拼命。

    可多尔衮却振振有词地道:“二位福晋长得实在太像了,十四叔只是认错了人,绝非有意,还望贤侄不要多想!要是实在咽不下这口气,就让你婶子也陪你几天算了!”

    豪格闻言更是勃然大怒,非要将多尔衮杀了不可。后来闹到努尔哈赤那里,却不料这位天命大汗此时正极度宠爱大妃阿巴亥,而多尔衮是阿巴亥之子,爱屋及乌,努尔哈赤对多尔衮也极为喜爱。因此不但没惩罚多尔衮,反将豪格责骂了一顿,说他“目无尊长”,差点把他的贝勒爵位给撸了。

    从此以后,豪格与多尔衮就成为死敌。又因为努尔哈赤逐渐年老,各大贝勒对继承权的争夺十分激烈。而多尔衮作为努尔哈赤最爱之子,虽然年幼,但也有可能继承大统。

    豪格素有野心,早暗中将当上大汗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可如果多尔衮当上大汗,豪格的父亲皇太极就只能靠边站了,豪格就更加没指望。因此豪格对多尔衮更加怨恨,甚至动过暗杀他的念头。只是惧于努尔哈赤的权威,轻易不敢下手。

    这会儿朱由检本来只是顺口胡说,什么“夜观天象”更是满嘴放炮。可这番话却偏巧说中了豪格的心事,这女真人又素来迷信。豪格当然不认识朱由检,心眼又实,还以为他真是算命先生之类的人物。

    一想到多尔衮不仅睡了自己的妻子,将来还可能会要了自己的命,豪格简直气得怒发冲冠。他突然觉得胸中一阵翻腾,想压却又压不住,终于咧开大嘴,扑地喷出一口鲜血,大叫一声坠于马下,登时昏迷不醒!

    豪格身后的白甲兵见贝勒被敌军中一个少年一通大骂,竟气得吐血落马,无不惊慌失措,纷纷勒马止步。离他最近的几名贴身侍卫,赶忙滚鞍落马,将豪格救起,又是掐人中,又是捶后背,终于让豪格缓过了这口气,悠然醒来。

    只见豪格面色苍白,嘴唇不住地颤抖,哆哆嗦嗦地道:“给我杀…给我杀光…杀光他们!尤其是那个…那个骂本贝勒的家伙!”

    而朱由检这边的明军见此情景,却全都放声狂笑,心中暗暗佩服这位信王殿下,不用一刀一箭,只说了几句话,就将敌酋骂于马下!

    而朱由检见豪格负气落马,心中一喜,暗道原来那些狗血电视剧的情节竟是真的!此时他见心理攻势奏效,哪肯放过豪格,便对周围的明军高喊道:“你们都跟着本王喊啊!多尔衮!多尔衮!”

    明军虽不解其意,但也跟着朱由检狂喊起来。

    而对面的豪格刚刚缓醒,听见这一浪高过一浪的“多尔衮”之声,又气得鲜血狂喷,再次昏厥!

第158章 大小姐() 
朱由检气倒豪格,那二百名白甲兵见主将坠马吐血,便欲保着豪格撤退。豪格却不肯善罢甘休,定要将那折辱自己的少年擒获,将他千刀万剐,方能解心头之恨。

    在他的严令之下,一名甲喇额真只得率领一百名白甲兵继续追击,剩下的白甲兵则在豪格周围警戒。

    此时,朱由检等人已经远远地望见了宁远城。但见这座边城似乎分为内外两城,外城墙破损不堪,多处已经完全坍塌。内城墙还算大体完好,但也饱经风霜,显得无比苍老,远没有山海关的雄伟气势。

    好在外城墙外,还有一道护城河。这道护城河并非像朱由检见过的其他城池一样,紧贴着城墙开挖,而是离外城墙一百多米。河宽五丈,深度也足有两三丈,夏季丰水之时,应该是个极难跨越的障碍。但此时正值春寒料峭之时,河水既浅又冻得结实,因此只是一条大壕沟而已。

    此时,护城河上搭着一座简易的木桥,再往后则是数条浅浅的壕堑。而那些壕堑之后的城门,却是紧紧关闭,城头空无一人,亦无旌旗。

    朱由检依稀记起,在真实的历史上,明军与后金交战数十年,鲜少胜绩。唯独袁崇焕在此地坚守,曾取得过“宁远大捷”。

    不过看宁远城眼下这副模样,却颇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