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征天下-第1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由检对蕊儿讲清事由后,蕊儿似笑非笑地道:“王爷,城中繁花似锦,可不要迷了眼睛哦!”

    这句话语带双关,把朱由检给弄了个大红脸。他忙谄笑道:“蕊儿放心,路旁的野花,为夫坚决不采!”

    “野花怎能入得王爷的眼?”蕊儿促狭地笑道,“只怕是那国色天香的花儿硬要往王爷的头上落,您躲也躲不开呢!”

第253章 天外天() 
一道厚厚的城墙,将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区分开来。城墙外是干裂的大地和萧瑟的乡村,此时皆隐没在无边的黑暗之中;而城墙内,则是繁花似锦,灯红酒绿,一派纸迷金醉的都市风情。

    华灯初上,顺着熙熙攘攘的人流徜徉在西安的街头,朱由检不禁产生了一种错觉:这里并非是贫瘠落后、民变频生的陕西,而是像极了繁华的京师。

    见朱由检看得入神,李自诚笑着为他解说道:“西安古称长安,自周文王率部众由岐山迁至此处,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此地北临渭河,南依秦岭,八百里秦川,形胜冠绝天下,自古王气森然。以周为始,先后又有秦、西汉、新莽、赤眉、更始、东汉献帝、西晋愍帝、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齐黄巢在此建都,凡十六朝,上下千余年。

    “尤其是唐代极盛时,长安分为宫、城、郭三层,人口超过百万,方圆不下百里,远胜今日。可惜之后日渐衰落,还曾被后梁朱温拆毁。如今虽也歌舞升平,到底不复昔日规模了!”

    朱由检听罢沉吟不语,暗想这西安地处内陆,在古代农耕文明占统治地位之时,自然是占尽地利。可现在已经是十七世纪,西方的地理大发现已经基本结束,整个世界已经连在一起。

    在这个属于海洋的时代,西安的衰落当然不可避免。其实整个大明帝国又何尝不是正在从辉煌跌入谷底,这西安也只不过是其中一个缩影而已。

    尽管如此,城中的豪商富户却是浑然不觉。刚刚入夜,繁华的棋盘大街就更加热闹起来,尤其是各家酒楼和妓馆,更是门庭若市,车水马龙。

    朱由检此行的目的地天外天,即是棋盘大街上最大的酒楼。

    远远望去,这座四层建筑鹤立鸡群,灯火通明。噪杂的碰杯声、劝酒声、歌姬的琴声歌声与客人肆无忌惮的大笑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股强大的声浪,一波又一波地辐射出去,直达高高的夜空。

    进得楼来,就更是一番热烈的景象。所有客位均是爆满,座上杯觥交错,几十名跑堂的伙计在各桌中间穿梭如飞,不时地高唱菜名:“清蒸鲥鱼、红烧海参、烤鹿肉、燕窝人参汤各一品嘞…”

    朱由检手下的解胜等几名团勇,此前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哪见过这种场面。一时间几人顿觉如至仙境,到处皆是美不胜收,看得连眼睛都直了。

    朱由检却将眉头微微一皱,低声嘀咕了一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些用来大吃二喝的银子,哪怕十成里能拿出一成,百姓的日子都会好过很多!”

    李自诚却苦笑着悄声道:“别说一成,就是一两银子,人家也未必肯痛快拿出来呢!王爷,此刻郡主还未到场,咱们黄海商帮已经预订了四楼的雅间,去休息片刻如何?”

    朱由检点了点头,几人便由小二引着,直奔四楼而来。

    刚上到四楼,迎面即撞上来一人,看年纪也不过十七八岁,举止甚为轻浮,两只眼也挂着黑黑的眼圈,想是酒色过度所致。他急匆匆地对李自诚道:“二哥,你怎么才来,老爷子都等急了!还不快去翠玉轩!”

    李自诚忙对朱由检道:“尤公子,这是小人的胞弟李自诫。自诫,这位就是黄海商帮的帮主尤俭尤公子,还不见礼!”

    李自诫却并未正眼打量朱由检,只是从鼻孔中哼了一声,不冷不热地道:“我还要去与晋中商帮、榆林商帮的人打个招呼,你自去见老爷子吧!”

    李自诫远去以后,李自诚尴尬地笑道:“胞弟是家父的幼子,自小被宠坏了。家父也极想见王爷一面,不知王爷意下如何?”

    朱由检忙道:“自是要拜谒尊翁,只不要泄露身份即可。”

    于是二人便先来到一间名为“翠玉轩”的雅间,这里却是陕西商帮的包厢。朱由检迈步进屋,见坐在主座上的是一位六十多岁的老叟,须发皆白,神情肃穆,不苟言笑。

    见李自诚进来,老叟登时作色道:“自诚,这些****在忙些什么,帮里的事务都耽误了多少!别以为你年龄长自诫几岁,便可以为所欲为了。你们兄弟二人都是庶出,谁来继承陕西商帮,为父还没想好呢!”

    李自诚忙赔笑道:“父亲大人,我来为你介绍。这位便是黄海商帮的帮主尤俭尤公子;尤公子,这是家父。”

    老叟这才略带傲慢地转向朱由检,口中却是极为客气:“原来是尤公子,失敬失敬!果然是自古英雄出少年,老朽李鹤年这厢有礼了!”

    朱由检忙躬身回礼,几人寒暄几句,李鹤年便强邀他入席。说了没两句,他便将手下挥退,盯着朱由检的眼睛道:“老朽年事已高,陕西商帮的事情,本已托付给自诚打理。可听说他最近又与尤公子合伙成立了黄海商帮,老朽深恐犬子力有不逮,耽误尤公子的生意啊!”

    朱由检自然听出了李鹤年的弦外之音,微微一笑道:“李帮主过谦了,公子是商界奇才,对尤某帮主极大。当然李公子始终是陕西商帮的人,我们只不过是合作的关系。咱们在商言商,黄海商帮自成立至今,古玩店和藏区特产都经营得有声有色,李公子也拿了不少分成,对陕西商帮应该是有益无害啊。”

    “那是自然。”李鹤年忙堆笑道,“尤公子目光敏锐,一语中的,如此老朽就没什么好担心的了。但黄海商帮乃后起之秀,有句话叫‘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现在西安的各大商帮都对犬子颇有怨言,还以为是老朽唆使的…”

    “这倒是我的疏忽了。”朱由检笑道,“一会儿见到各商帮的帮主,尤某自会解说,以后就没人误会陕西商帮了。”

    李鹤年见朱由检谈笑自若,似乎没把那几大商帮放在心上,不由得心生不满,却是不露声色地道:“尤公子来西安不久,可能还不太了解那几家商帮的实力。这几家若是联起手来,恐怕我们陕西商帮这样的百年老帮也顶不住。尤公子还是不要把关系弄得太僵了,否则大家面上都不好看。”

    “好像我也没做什么吧!”朱由检还是不以为然地笑道。

    “尤公子不必明知故问。”李鹤年沉声道,“老朽不妨明言,如今各大商帮都在抬米价,可黄海商帮却是反其道而行之,一方面大量收购,一方面却又施舍给老百姓。

    “你这里施舍得多了,他们的米却卖给谁去?因此晋中商帮、榆林商帮和虎啸商帮已经私下订立盟约,想要把黄海商帮拼垮呢!若不是看在老朽的几分薄面上,只怕这几家已经要大打出手了!”

    “原来是这件事。”朱由检也收敛笑容,认真地道,“商人逐利天经地义,但若趁大灾之时哄抬米价,则未免丧尽天良。尤某也不是免费施舍,而是以工代赈,更何况并未涉及到泾阳以外的县。他们若是这也不让,那可有点管得太宽了。”

    这话说得可有点重,李鹤年脸上登时挂不住了,咳嗽一声道:“尤公子抱负远大,老朽佩服。不过老朽实在老了,胆小怕事,万一若是犬子行事不周,连累了陕西商帮,老朽无法跟祖宗交待。因此老朽想跟尤公子商量,让自诚退出黄海商帮,尤公子意下如何?”

    朱由检心里咯噔一下,暗想这李自诚可是自己的左膀右臂,要真撤出去了,自己这一摊子又有谁能顶得起来?

    正为难之际,李自诚却赔笑道:“儿子自觉行事谨慎,在西安商界又混了这么多年,几分薄面应该还是有的。一会儿我给几位帮主赔个不是,再劝说他们将米价稍稍降一些。儿子记得父亲早就教导过:商道即是人道,经商即是做人,不可只为赚钱不择手段…”

    “你给我住口!”李鹤年突然拍案大怒道,“为父给你说了半天,你全当耳旁风!既如此,你也不要在陕西商帮呆着了,我也没有你这个儿子!”

    李自诚吓得赶紧跪倒道:“父亲息怒!”

    朱由检听了半天,心中已明白了**分。这李鹤年其实还算有些良心,而其他几家商帮却打算哄抬米价,牟取暴利。

    而在陕西商帮中,李自诚的地位也有些微妙。李鹤年显然是更喜欢幼子李自诫,别看李自诚干了这么多年的少帮主,将来继任帮主的却很有可能是李自诫。

    这种局面当然是朱由检不愿意看到的。他已经暗下决心,要把李鹤年的陕西商帮彻底变成黄海商帮的同盟。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得打击另外几家商帮的嚣张气焰,从而打消李鹤年的顾虑。

    想到此处,朱由检忙打圆场道:“李帮主这又何必,此事咱们从长计议。”

    李鹤年这才重重地哼了一声道:“起来吧!”

    李自诚如蒙大赦,一溜烟退出雅间。

    朱由检望着面沉似水的李鹤年,正琢磨着用什么法子打开局面,却突然听外面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李自诚随即兴冲冲地进来禀道:“郡主来了!”

第254章 劝捐大会() 
“骊山郡主驾到!”

    随着一名老太监扯着公鸭嗓,韵味悠长地高叫一声,天外天酒楼内登时静了下来,所有人皆离席跪伏于地。

    紧接着,一袭素衣的朱存棋宛如散发着幽香的茉莉,在两名侍女的搀扶下,款款步入大厅。几日不见,她比之前更清减了些,神情也透着憔悴,朱由检看了不禁暗暗心疼。

    “郡主千岁千千岁!”酒楼内的数百人杂乱无章地参拜一通。今天来的绝大部分客人,都是冲着朱存棋来的,因为都知道她今晚要在此举行劝捐大会。那郡主的身份是何等尊贵,平日深居王府之中,寻常百姓根本无缘得见。因此这些人来此参会只是个幌子,而抱着猎奇的心理,争睹郡主的芳容才是实情。

    朱存棋缓缓走上大厅正中临时搭建的高台,先对楼内众人深深一福,才开口朗声道:“在座的各位都是西安的知名商户,今日肯赏光参加这个劝捐会,存棋感激不尽,先在这厢有礼了!”

    众人忙乱纷纷地答礼,楼内顿时一阵噪杂。可当四楼正北的最大一间雅间的门口,一位四五十岁、衣着华美的富态中年人站起身来时,所有人却都停止发声,敛容静听,可见此人势力之大。

    “郡主太过自谦了!”那中年人拱手笑道,“自古礼不下庶人。士农工商四业,我等商人排在末位,哪当得起郡主的礼。”

    “这位是晋中商帮的乔北岳,乔帮主么?”朱存棋微微一笑道,“不论各位是何出身,皆是存棋的父老乡亲。存棋生于斯长于斯,吃穿用度皆由陕西百姓供给,又怎能不对各位父老乡亲怀有感恩之心?”

    她只简单几句,便巧妙地切入正题:“正因如此,此次关中大震,存棋五内如焚!我曾亲眼目睹受灾百姓的惨状,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无家可归,缺吃少穿,甚至家人遇难后都无力安葬。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同为三秦子弟,哪能目睹乡亲受难却无动于衷?因此存棋才发起这个劝捐会,希望各位慷慨解囊,助受灾百姓一臂之力。存棋先捐银一万两,权作抛砖引玉。”

    “郡主的义举,我等是十分佩服的。不过小人也有些疑问,不问清楚了总觉心中不安。”另外一间雅间门口却有一人发话,此人生得鼻歪口阔,浓眉小眼,头重脚轻,看上去无比怪异,眼角眉梢却总带着些许戾气。

    “这位是榆林商帮的马帮主吧!”朱存棋微笑道,“有话但说无妨!”

    发言的果然正是榆林商帮的帮主马老四。他却并未把朱存棋太放在眼里,颇有些不以为然地问道:“捐银子小人们是没话说,每年榆林商帮给官府纳的捐也海了去了。可官府要钱是给也得给,不给也得给,却不知郡主这里又是什么章程?”

    朱存棋忙道:“存棋并非官府中人,只是代表自己劝捐。各位认捐与否,捐多捐少,皆由自愿,绝无半点强迫之处。”

    “那小人们就放心了!”紧挨着马老四的一桌也立起一人,此人只有三十五六岁,一双精明的小眼睛闪烁着诡诈的光芒,“不过小人李虎还有个疑问,就是这些捐出来的银子由谁管理,又如何使用呢?如果郡主收了银子却转交给官府,嘿嘿,我等可是很不放心呐。”

    “这…”朱存棋一时语塞。其实这笔银子该怎么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