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征天下-第2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眼下高杰叛逃,李自成的闯营等若是自断一臂,实力大为受损。流贼中互相火并之事屡有发生,李自成真怕附近的罗汝才得知消息,生了黑吃黑的念头。以罗汝才的老奸巨猾,这种事他是绝对有可能做得出来的。

    因此思来想去,李自成终于力排众议,决定仍按原计划向西行军,赶往固原附近与高迎祥会合。这条路线正好横穿泾阳,按照流贼的作风,自然是走一路抢一路。在闯营众将看来,泾阳县已经是他们的囊中之物了。

    而且李自成也听说秦王府就在泾阳,心想若是能把这个王爷给抢了,那王府之中还不是金山银海,自己这些天的损失就全弥补过来了。到时候一边剐着那个王爷,一边玩着他的女人,那是何其威风,何其快活!如此一来,自己也必能在流贼中声势大振,将罗汝才、张献忠等人彻底盖下去。

    当然,即使是定下行军路线,闯营中男女老少加起来两万多人,动员起来也绝非易事。流贼到底脱身于农民,小农习气也重得很,一路抢来的锅碗瓢盆哪件也舍不得扔,打点行装又耗去了大半天。

    若干天之后,李自成为这大半日的耽误,把肠子都悔青了。此时他哪里知道,就因为这半天多的磨磨蹭蹭,战局竟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

    这个变化就是:官军的援兵终于来了!

    原来虽然三边总督杨鹤抱着招抚流贼的幻想,不肯调兵追剿李自成,可陕西的军政官员,却并不全是他这样的糊涂蛋。

    尤其是朱由检还亲笔写了两封告急文书,一封送给潼关守备贺人龙,一封送给延绥巡抚洪承畴。他让林佑坤的秦王卫星夜送信,因此二人很快就得到了消息。

    洪承畴和贺人龙看罢书信,均是大惊失色。心想失陷藩镇可是死罪,尤其是秦王朱由检,更是皇帝的亲弟弟,极受恩宠。杨鹤拎不清状况,他们可不想陪着这个糟老头子一起上刑场。

    因此二人接报后,也顾不上请示杨鹤了,均是立即整备人马。其实贺人龙就在潼关,与泾阳县的直线距离不过二百多里,按说很快就能赶到。但他平日里治军松松垮垮,自己也不干净,朝廷又拖延军饷,因此士卒一到要出战的时候,就趁机讲条件,不答应条件就不肯出征。

    贺人龙对这帮兵痞也是无可奈何,因为这些人大多与他是同乡,多多少少都沾亲带故。他之所以能坐稳这个守备,还多亏了这些人,所以平日里对他们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不是扯旗造反,基本上都听之任之。

    但这次不同,贺人龙自己的脑袋都快保不住了,哪还能跟手下客气。在他的连哄带骗、威碧利诱之下,终于勉强组织起一千五百马步士卒出关西进。贺人龙本想急行军到泾阳县保驾,可又偏逢大雨,路上耽搁了几天,因此现在才抵达富平县。

    而与他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延安参将左光先。本来因为闯王高迎祥袭扰固原,左光先刚从延安赶到固原。如今洪承畴一声令下,左光先又率一千骑兵星夜赶赴泾阳勤王。固原距泾阳六百余里,他却只用了四天四夜就赶到了,如今已与秦兵取得了联系。

    朱由检这时已经患上了重感冒,闻讯却美得鼻涕泡都出来了,兴奋地大喊大叫道:“大爷的,这几天可把大伙儿给憋坏了!有了这两支人马相助,咱们终于可以跟流贼动点真格的了!”

第359章 新作战计划() 
李自成的闯营终于拔营起寨,从铜川折向西南,浩浩荡荡地望泾阳进发。在铜川和泾阳之间还隔着个三原县,但李自成对这个地方已经兴趣不大了。他打算绕过三原县城,直扑泾阳,一是把失去的时间赶回来,二是打当地官军一个措手不及。

    流贼们在大雨中憋了三四天,此时雨过天晴,终于可以纵马驰骋,心情倒也不错。而且让他们感到痛快的是,这几天来如影随形的小股官军,此时也消失得无影无踪,看来是知道大军开拔,不敢螳臂挡车了。

    当然铜川境内多山,雨后的道路又比较泥泞,闯营的行进速度并不很快。五军士卒倒还好一些,可老营里还有不少妇孺和军需辎重,他们是不可能走得太快的。

    李自成此时犹如困龙入海,一分钟也不想在铜川多待。这几天始终不见敌军的大股部队,也让他渐渐放下心来。

    为了尽快袭取泾阳,他将闯营一分为二。其中高一功的中军、李过和田见秀的后军,以及袁宗第、刘芳亮的右军负责保护老营,随老营缓缓前进。这三军本身战斗力并不弱,即使有敌军偷袭也足可应付。

    而刘宗敏、郝摇旗的前锋,李自成本人的亲军,以及刘体纯等偏将的左军,则加快行进速度,务要在一天之内翻过嵯峨山,抵达三原境内。从三原再往南,就是一马平川,对骑兵展开极为有利。若能顺利抵达,别说没有官军,就是有官军来,李自成也不怕了。

    至正午时分,大军开始进入嵯峨山区。嵯峨山是横亘在陕北高原与关中平原之间的一道分水岭,山势较为险峻。

    望着在崇山峻岭中穿行的队伍,李自成顿生豪情,眯着仅剩的一只眼睛,在马上摇头晃脑地吟道:“终南之北太华东,千仞嵯峨峙其中。峦突峰兀丘壑壮,山明水秀民物雄。”

    一旁刘宗敏、郝摇旗等人见了,不无讥讽地道:“闯将哥哥,你什么时候学得像个秀才,还会吟诗了呢?”

    李自成微微一笑道:“你们懂什么!骑马打仗只能得天下,要治理天下还得靠学识。也就是说,咱们有朝一日,还得重用那些秀才举人。到时候他们对我们说个之乎者也,我们听都听不懂,岂不让人笑话?所以你们为大将者,平时还要多读些书!”

    郝摇旗却不以为然地笑道:“李哥,兄弟是个直肠子,有什么便说什么。我看这些当官的也就会吟诗作对,真要治理政事,照样狗屁不通!”

    “那样的官员当然要统统杀光。”李自成道,“但是真正有才学的人也是有的。像这座嵯峨山,你们知道它有什么典故么?”

    众人纷纷摇头,李自成便得意地道:“嵯峨山的主峰名为荆山。相传鬼谷子曾隐于此山中传授兵法,老子也曾在此讲经。更厉害的是上古之时,黄帝铸鼎荆山之阳,鼎成驭龙升天。唐朝时这里曾设立鼎州,立有‘黄帝铸鼎处’石碑,至今尚存。这些都是我当驿卒之时,听米脂县的一位老秀才讲的。九鼎你们知道吧?”

    刘宗敏恍然大悟道:“是不是‘定鼎中原’里面的那个鼎?”

    “不错!”李自成兴致勃勃地道,“咱们既然行军到此,不妨去拜拜这通石碑。说不定苍天保佑,有朝一日咱们真能定鼎中原呢!”

    众人让他说得心如炭火,便直奔嵯峨山的主峰荆山而来。可他们只顾得意,哪知在不远处的山峰上,几道凌厉的目光,正默默地盯视着如蚂蚁般蠕行前进的大军!

    这几人正是朱由检与戚美凤等秦兵将领,以及刚刚赶到的延安参将左光先。朱由检连打了好几个喷嚏,不好意思地对左光先道:“左将军昨天刚赶到泾阳,本王又让你赶来这里,着实辛苦你了。”

    左光先忙躬身施礼道:“末将为殿下效力,万死不辞!此次来时,洪巡抚大人也一再叮嘱,要末将务必听从殿下的调遣…”

    “不不不,本王只是藩王,可没资格调动官军。”朱由检却意味深长地说道,“这几员将领,也都是泾阳知县孙传庭招募的‘秦兵’。回头说起时,左将军可不要说错了。”

    左光先听得心中一凛,忙叉手道:“末将记下了!”

    “很好!你的人马埋伏好了么?”朱由检微微一笑道。

    “回殿下,末将带来的一千人马,已按照殿下的吩咐,在荆山前的山谷中设下埋伏。只要流贼进了山谷,管教他有来无回!”

    “还是要小心谨慎,毕竟你也没多少人马。”朱由检带着浓重的鼻音说道,“你的任务是阻滞流贼,只要让他们不能太快越过嵯峨山就行。等贺人龙部也赶到之后,咱们再一起退守泾阳。那时候守城的兵力差不多也有三四千人,足可与流贼周旋了。”

    “遵命!”左光先领命匆匆而去。

    李定国、李来亨等将领也想参战,朱由检却严厉地道:“谁也不许去!你们不看看,将士们这几天都累成什么样子了!立即随本王返回泾阳!”

    昨天与左光先、贺人龙联系上以后,一个大胆的作战计划已经在朱由检脑海中生成。他深知李自成兵强马壮,兼之还有个动向不明的罗汝才,在野外作战,顶多能沾些小便宜,无论如何是不可能真正挫败对手的。

    而且看李自成的意思,是铁了心要继续西进。既然难以阻止,不如干脆直接退到泾阳,依托两座尚未竣工的城墙,进行顽强的防守。

    之前由于秦兵人数过少,没法同时守住泾阳和秦王庄两座城,所以朱由检才主动出击,进行阻滞作战。如今有两支援兵来了,朱由检就有了一些底气。

    与骑兵相比,他真正寄予厚望的是火器部队!这将是秦兵成军以来,第一次进行守城作战,既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也是一个在实战中锻炼自己、提升战力的好机会!

    正想着,忽听不远处的山谷中,传来惊天动地的喊杀声。朱由检先是一惊,旋即恢复常态,淡淡地道:“开始了。”

第360章 李自成纵火焚山() 
荆山既是嵯峨山脉的主峰,也是铜川到三原的必经之路。在崇山峻岭之中,路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就是再狭窄的羊肠小路,也比翻山越岭要省力得多,因此李自成的大队人马也只能顺着路缓缓行进。

    很快,闯营的前锋部队就来到一道峡谷之前。小路从谷中蜿蜒而过,再向前就是荆山了。翻过荆山,就到了三原县境,也就彻底离开山区,进入八百里秦川了。

    但李自成扯旗造反多年,历经大小战斗上百次,确实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见这道峡谷是典型的“两山夹一沟”地形,谷口十分狭窄,谷内倒是比较宽阔,恰似一个葫芦形。两侧的峭壁高达百丈,长满带刺的荆棘,攀登难度极大。

    李自成看罢惊疑不定,心想这可是典型的“绝地”,若官军在山顶上有埋伏,等大队人马进入谷中,只要将两头一堵,多少人都得困死在里头。

    但道路只有这一条,若不敢进谷,要么翻山,要么就得原路返回。而大军陷在铜川多日,如今士气好不容易有所恢复,若不能快速通过,拿下泾阳县,军心必会动摇。

    闯营中也并不是所有将领都对李自成忠心耿耿,像郝摇旗、田见秀便不是他的嫡系部队。流贼就是这样,有福可以同享,有难却难同当。当军心动摇到一定程度,部队就有散伙的危险。李自成可不想让高杰的故事重演,因此对过不过峡谷,一直犹豫不决。

    刘宗敏却是个急脾气,大大咧咧地道:“俗话说开弓没有回头箭,咱们都走到这里来了,哪能打退堂鼓?再说这里也不像有官军的样子。闯将若是不放心,可以派小股部队先行探路。”

    李自成很尊重刘宗敏的意见,而且除此之外,也确实没什么更好的法子了。于是他立即派出偏将刘汝魁,命他率领本部三百名士卒首先过谷。

    刘汝魁又不是傻子,当然知道自己就相当于是“投石问路”里的那块石子。一旦官军真有埋伏,自己可就是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了。尽管一万个不情愿,但李自成已经传下将令,刘汝魁也只好硬着头皮率兵进谷,心中不住地默默祈祷。

    但在谷中行了数里,直到走出峡谷的另一端,周围一点动静也没有。刘汝魁不禁松了口气,马上派探马飞报李自成:谷中没有埋伏,可以放心通过。

    李自成闻报这才放下心来,让前锋营赶紧入谷。由于峡谷的入口处十分狭窄,流贼的队伍也不得不拉得很长,刘宗敏与郝摇旗都快走到出口了,这边还没进完。一时间峡谷中人头攒动,挤了个水泄不通。

    就在此时,峡谷两边的山头上突然爆发出惊天动地的喊杀声,随即无数官军从草丛中冒了出来!为首者正是延安参将左光先,他大吼一声道:“用落石封锁谷口!”

    随着他一声令下,无数石块翻着跟头从天而降。流贼的队伍登时大乱,谁不怕石头砸到自己脑袋上?

    但李自成毕竟是一代枭雄,尽管大吃一惊,反应倒也极快。眼见谷口要被掐断,他立即命谷外的手下向上攀山仰攻,而谷内的人马则尽快突出谷去。

    而他的亲军也是闯营中战斗力最强、军纪最严的部队,闻命立即跳下马来,迅速向两边的山岭上攀去。此时也没人嫌爬山太累了,众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