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征天下-第3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幸亏李贞妍已经打到了不少海鸟,用它们的羽毛编织出了两件美观而厚实的羽衣。尤其是李贞妍穿在身上时,那乌黑色的海燕羽、灰褐色的鲣鸟羽和洁白的信天翁羽交织在一起,既充满野性之美,又显得无比华贵,将本已花容月貌的李贞妍衬托得更加美丽了。

    更为幸运的是,有一天还有十余只海豹从海中爬到礁石上休息,被二人合力打到一只。这是一只美丽的西太平洋斑海豹,平时多出没于较为寒冷的鲸海及更北的海域。这次却不知为何出现在了朝云岛,结果倒霉地丢掉了性命。

    除了享受到一顿海豹大餐以外,最大的收获就是海豹皮。李贞妍将皮子割成合适的形状,再用海带一穿,就做成了一件海豹皮草。海豹四肢处的皮子则制成了两对皮靴,虽然做工简陋,但穿在身上暖意顿生,即使是零度以下的严寒也不用害怕了。

    现在“衣食住”这三个方面,两个人都可以应付了。最后就剩下最难也是最重要的“行”,那就是打造独木舟,出海远航!

第553章 伐木工() 
经过这两个月的海岛生涯,朱由检已经不再是原来那个柔柔弱弱、手无缚鸡之力的小王爷了。高强度的体力劳动,在让他吃尽苦头的同时,也极大地锻炼了自己的体魄。

    现在他的四肢肌肉发达,胸肌和腹肌棱角分明,就连个头也长高了一些。由于长期风吹日晒,他的一身皮肤已经变成了健美的古铜色,还真有点像热带地区原始部落的彪悍战士。将近百斤的木料,他可以轻松地扛在肩上,从山巅一路小跑运至海边,然后再健步如飞地返回顶峰,如是者反复几次。

    不但如此,朱由检还练就了一身出色的狩猎本领。因为虽然他与李贞妍有分工,狩猎的活本不用他干,但他骨子里还是有些大男子主义,觉得女子虽然也该工作,但还是适合做些像纺织、保育这样的轻体力劳动。至于狩猎这种既危险又辛苦的活,还是应该由男人包揽。

    正好他有一个武功高强的师父李贞妍,又有大把的时间,所以在建房之余,朱由检总会缠着李贞妍,让她教授自己捕猎的技巧。

    正所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虽然朱由检没什么武功的底子,但胜在用心。再加上生存环境恶劣,捕不着猎物就得饿肚子,所以朱由检很快就学会了叉鱼和射箭。

    尤其是射箭,虽然他和李贞妍制作的弓箭很简陋,但他也能在二三十步之内,准确地射中在礁石上栖息的海鸟。即使做不到百发百中,但十次也有五六次能射到。而且这可不是练习射靶子,而是射活物,也基本接近实战了。如果把海鸟换成敌人,他有把握命中率更高,因为人的体积可比海鸟大多了。

    现在已经进入寒冷的冬季,两个人已经为过冬储备了大量的食物和木柴。房子也建好了,万事俱备,只欠小舟,朱由检终于可以动手制作独木舟了。

    不过在这之前,朱由检还是用造木屋剩下的木料,先扎了一个木筏子。然后做了两支木桨,这样就可以在小岛附近的海水里划行了。

    之所以要做木筏子,是因为朱由检知道独木舟实在太不好做了。如果木筏子也可以远航,那又何必费事呢。

    可是一下海才知道,不管木筏子扎得有多紧,它毕竟是用多根木料拼凑而成的。大海里无风三尺浪,在海水的反复拍打下,木筏子很快就不结实了。而且扎木筏子用的木料都比较细,泡在海水中时间一长,就会吸收大量的水分,导致变形开裂。如果用这样的东西去远航,无疑是十分危险的。

    看来想偷懒是没门了,朱由检只得老老实实地开始制作独木舟。

    第一步首先是选材。因为独木舟顾名思义是用整根树干制成,这样就不会像木筏子那样不结实。而要想让小舟在海中行得稳,自然是越大越好。

    朱由检转遍全岛,最后选中了山顶附近最大的一棵松树。这棵松树应该属于雪松种,树干笔直向天高达十余米,枝繁叶茂,最粗处差不多直径有一米,十分适合造船。

    而且朱由检知道,在种类繁多的木材中,橡木是最适合造船的。欧洲从地理大发现时期一直到十九世纪,所有木制帆船全都是用橡木打造。

    但朝云岛上没有橡木,那么松木就成为了唯一的选择。因为松木中含有丰富的松脂,而松脂能很好地保护木料,免遭水和微生物的腐蚀,故有“水浸万年松”之说。而海岸旁的椰子木虽然取材容易,但一则没那么粗,二则也没有松木的性能,所以朱由检也只能舍近求远。

    选好了材料,接下来就是要把这棵大树伐倒。这可又是个艰苦的工程了,因为朱由检可不像光头强那样有电锯,他的工具就只有粗糙的石斧而已。要想用这玩意硬生生伐倒粗达一米的大树,那难度可想而知。

    而且不光是砍伐,要把这么大的一棵树从山顶运到山脚下,仅凭朱由检一人之力,几乎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要知道木材的比重虽然比水小,但也多在0。5以上。十几米长、直径一米的圆柱体,只要学过立体几何的都会算体积,圆周率乘以半径的平方再乘以高度,那就是十几立方米,折成重量将近十吨。这么重的一个大家伙,该怎么弄下去?

    最后朱由检只得一咬牙一狠心,干脆把从这棵松树起,直到山脚为止的这一片山坡全都清理了。所谓清理,就是把挡路的树全部齐根砍断,大块的石头全部挪开,形成一个相对光滑的斜面。这样只要将大树的所有枝桠全部砍光,然后再将其伐倒,那么圆柱形的树干将自己滚落到山脚下。下面有巨大的礁石拦阻,倒不怕树干冲入海中。

    不过说起来简单,干起来谈何容易。光是清理这段山坡,就花费了朱由检整整一个月的时间。其时已是北半球的冬季,岛上的气温已经颇冷。再加上这一带频繁下雨,在凄风冷雨中干如此繁重的体力活,那滋味可想而知。

    不知道有多少次,朱由检又冷又累,差点就要摔耙子不干了。可是一想到在上还有那么多的亲人不知他的生死,还在焦急地等待着他的消息,他就咬牙告诉自己:一定要坚持住,绝对不能放弃!

    好不容易山坡清理完毕,接下来就是伐树了。这个就更难了,因为松木既软又有韧性,再加上树干实在太粗,往往把石斧的锋刃都磨平了,也只能在树干上砍出一道浅浅的痕迹,还得暂停伐木重新去制石斧。

    这样又过了半个多月,朱由检已经数不清砍坏了多少柄石斧。现在已经是天启五年的正月了,他和李贞妍的新年也不得不在岛上度过。即使是在那一天,朱由检也没有休息,他不顾李贞妍“初一不能干活,否则一年劳碌”的劝告,仍执着地和那棵大松树较劲。

    正所谓水滴石穿,在朱由检孜孜不倦的劳作下,大树上的豁口越来越大,终于迎来了被伐倒的一天!

第554章 刻舟求“见”() 
在准备将大树伐倒的那一天,朱由检与李贞妍都来到了山顶。因为这是一个重要的时刻,万一没控制好树倒下的方向,导致树干不能自行滚落到山下,那可就麻烦大了。

    此时这棵大树早已被朱由检砍断了所有的枝桠,只剩一个光秃秃的树干。在离地面二尺左右,背向斜坡那一面,有一个用石斧凿出的深深的v形创口,现在连着的部分已经只有不到四十公分宽了。

    二人又是一番抡斧猛砍,突然大树一阵摇晃,重心终于无法落入联结部分,开始摇摇欲坠起来。

    此时李贞妍娇叱一声,纵身腾空而起,用尽全身之力双掌击上树干。在这个外力的作用下,大树终于按照预想的方向缓缓倾倒。倒到一定程度以后,只听“咔嚓”一声巨响,联结部分终于折断,那巨大的树干就顺着斜坡向山下翻滚而去。

    此时的朱由检心都提到了嗓子眼,既怕树干停在半道上,又怕由于山体坑洼不平,树干在滚落的过程中过于颠簸,导致偏离预定方向。

    好在这个过程还算顺利,由于树干过于粗重,向下滚落起来真是势不可挡。虽然有些小颠簸,但还算控制在朱由检的预想范围内。随着隆隆的巨大声响,树干很快滚落到山脚下,重重地撞上海岸边的礁石,这才停了下来。

    朱由检只觉得脚下的土地都在颤抖,好半天才缓过劲来。他忙与李贞妍携手跑到山下的树干处,仔细查看树干的受损情况。如果在这一撞之下,树干出现巨大的裂痕,那这个材料也就废了,这两个多月来的辛勤劳作也就全成了无用功。

    幸亏松木木质较软,柔韧性好,虽然带着巨大的动能撞上了礁石,也只是擦掉了一些树皮,里面的树干基本完好无损,朱由检这才放下心来。从这一刻起,他就进入了下一个工作阶段:加工船体。

    首先,他要做出一个平坦的船底。因为树干本身是圆的,但独木舟不能做成圆的,否则在水里非转圈翻跟头不可。这又是一个非常累人的活,等朱由检完成这个环节,并且将底面打磨平坦,时间又过去了十天。

    接下来,就要在树干上凿出一个船舱,让人可以坐在里面划船。不过这时候树干刚被磨平的底面还冲上,如何把它翻转过来,又让朱由检费了一番心思。

    最后他还是利用杠杆原理,找来两根又粗又长的木料,在下面垫上石头,与李贞妍一起用力撬动。在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后,终于把树干翻了过来。

    然后就是掏树干的工作了。不过朱由检干了两天之后就沮丧地发现,这个工作量可太大太大了,比伐倒大树和砍出一个平面来,不知道要多费多少工。如果只是用石斧石刀这么干下去,恐怕至少得需要小半年的时间。

    恰好这两天又赶上雷雨天气,大雨点子砸在人身上疼得不得了,朱由检只得暂时停工,缩在高脚屋中等待风暴平息。

    这一天的深夜,天上的炸雷打得格外响,闪电如金蛇乱舞,大雨如银河倾泻。猛听得头顶一声巨响,山头火光晃动,想是林木被雷电击中。虽然转瞬间即被大雨浇熄,但二人还是心惊胆战地紧紧拥在一起,对大自然的无穷威力,除了敬畏还是敬畏。

    好不容易捱到天亮,朱由检赶紧上山察看,果然发现一棵大树被闪电击中,树干都烧成了黑炭。只要用手轻轻一碰,烧酥的部分就纷纷脱落,随即大树就轰然倒下。

    朱由检见了此情此景忽有所悟,赶紧来到山脚下,一言不发地开始和泥,和好后就将厚厚的湿泥巴涂抹在那根巨大的树干的某些部位上。

    李贞妍正不明其意,朱由检又在树干旁升起篝火,并将烧着的树枝扔在大树干上。李贞妍吓了一跳道:“你这是干什么?辛辛苦苦做了这么久,你要一把火将它烧了么?”

    朱由检却笑道:“放心,你相公又没疯没傻,怎么能干那么缺心眼的事。没看我在有的地方涂上了湿泥巴么?一会大火燃起,有泥巴保护的地方不会燃烧,燃烧的地方都是我要掏洞的地方。”

    李贞妍这才恍然,不禁由衷地敬佩朱由检的急智。须臾果然大火燃起,没有被泥土保护的部分很快就烧成了焦炭。

    “灭火,快灭火!”朱由检又怕火势控制不住,赶紧与李贞妍一起手忙脚乱地将大火扑灭。之后再清理树干,果然那些烧焦的部分一碰即碎,可比用石斧硬砍省力多了!

    这道工序反复进行了几十次,如是者六七天,树干被烧得深深凹进去,独木舟已经初具雏形。接下来就不能再用火烧了,因为船舱内还是要用石斧进行精加工。

    从那些刻在树上的标记可以知道,现在已经是天启五年农历二月,离朱由检和李贞妍上岛的天启四年八月十五,已经整整过去半年时间了。他们两个已经离开太久太久,与亲人们也分别得太久太久,因此都是归心似箭,恨不得肋生双翅飞回泾阳。

    如今眼见独木舟就要完成,朱由检嘴上不说,心里却更加急躁了。由于大树干距离他们栖身的木屋还有一段距离,他索性不回小木屋了,全天都泡在这里,饿了就囫囵吃些李贞妍送来的饭食,困倦了就直接躺在尚未完工的船舱中打个盹。

    即使是到了万籁俱寂的深夜,朱由检的石斧石凿声还断断续续地传出,仿佛是在给单调的大海涛声做伴奏。李贞妍知道他心中又是急躁又是愁苦,其实她又何尝不是如此!

    因此她也并不劝阻朱由检,只是每天更为精心地给他做饭。并且趁朱由检睡着,轻柔地为他做个按摩,让他极度疲劳的身子能稍稍放松。

    终于,在农历二月十九这一天,朱由检的独木舟大功告成了。这艘独木舟长三丈五尺,宽三尺,深一尺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