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征天下-第3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由检夹了一口细细品尝,果是满口余香,不禁赞叹道:“果然美味!真是‘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哦?不才听公子口音,像是京师人氏,不想竟是从南方来的?”文公子颇有深意地望了朱由检一眼道。

    “这个…”朱由检老脸暴红,暗道自己老毛病又犯了,一不留神就把老人家的名句给带了出来。

    不过很快,二人的注意力就全被江水吸引了过去。只见本来就浩浩荡荡的长江水,在疾风骤雨之中水势猛然加大,声如雷吼!

第574章 不能谈论() 
春末夏初,正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季节,多雨本是常态。然而今天这场雨却有不同,竟如盛夏时的强对流雨一般,电闪雷鸣,倾泻如注。大雨又伴随着强风,将长江江面搅得波澜壮阔。

    从黄鹤楼上可以清楚地看到,江中水位猛涨,从上游疾驰而来的浪头如同万马奔腾,原本十分宽阔的江面,竟因此好像狭窄了起来。两岸的江堤处也激起大片的白色浪花,就连屹立在蛇山上的黄鹤楼,都被这怒吼的江水震得微微颤抖!

    朱由检不禁吓得面色苍白,紧紧攥住李贞妍的素手。他是经过大风大浪的,当然知道大自然的威力。尤其是这看似柔弱的水,一旦积蓄了足够的能量,那毁灭性的破坏力,绝非人力可以阻挡!

    那位文公子却是泰然自若,饶有兴致地望着江水奔腾,又不时殷勤地劝朱由检二人饮酒品菜。可朱由检此时哪有心情吃得下去,他生怕长江突然决口,把这座黄鹤楼连楼带人冲得无影无踪。

    好在暴雨来得疾去得也快,很快就转为和风细雨。不过天色仍然是阴沉沉的,江水虽不再咆哮,可水位并未退去多少,看来今年长江的汛期是大大提前了。

    “公子觉得这长江如何?”文公子见朱由检若有所思,突然发问。

    这话题可有点大了,朱由检不知如何做答,灵机一动反问道:“我倒想先听听文公子的高论。”

    “长江起自川西崇山峻岭之中,以岷江为其源头。”文公子长身而起,背手面对大江,颇为自负地道,“汇金沙江、嘉陵江、乌江之水,浩浩汤汤而下。出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之后,江面变宽,水势变缓,然则水量更大。自武昌向下至江西九江,短短三百余里,竟有汉水、滠水、倒水、举水、巴水、浠水、蕲水、富水、赣水共九条大河注入长江,故此处的长江又有‘九派’之称。”

    听到这里,朱由检其实很想告诉这位文公子:岷江并非长江的正源,金沙江上游的沱沱河才是。不过转念一想,由于受到诸多条件的限制,这个时代的人难以探明长江源头,倒也并不稀奇。如果自己与对方强辩,又拿不出什么证据,岂不徒惹耻笑。因此他就不打断文公子的谈兴,静静地听他继续说下去。

    “长江有灵性,乃是一条神龙。”文公子油然道,“江南鱼米之乡,皆因得长江之利;然则一旦有汛,江水决口,百姓或为鱼鳖。生杀之权,利害之别,全在神龙一念之间。我等众生蠢辈,只宜顿首凛肃,又岂敢如此等醉汉,亵渎江水哉!”

    朱由检循着文公子凌厉的目光向一旁看去,原来是有一桌客人吃醉了酒,竟趴在黄鹤楼的栏杆上向下呕吐。这当然是极不文明的行为,素爱洁净的李贞妍见了,不禁厌恶地扭过头去。

    朱由检却觉得这番话有些不中听,心想这文公子也太过于强调大自然的威力,而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江水为祸就得治,哪能听之任之。

    文公子却谈兴正浓,滔滔不绝地道:“又按五德终始说,各朝各代都与五行对应,阴阳循环,五行相生相克,故此才有朝代兴替。昔秦始皇因邹衍‘水德代周而行’之说,硬说秦朝德水。其实秦只有十五年国运,不过是个异数而已,真正德水的是汉朝。

    “本朝也是如此。有人说蒙元德水,实乃大谬。胡人无百年之运,安得窃据五行?真正德水的也应该是本朝,且多有验证。我太祖皇帝起于江淮之间,先据金陵,再霸天下,时时有水相助。尤其是在鄱阳湖一战大败陈友谅的水军,这才奠定开国规模。

    “因此本朝之兴,兴于长江。太祖皇帝定都于应天府,亦有‘应天德水’之意。京师北迁之后,无长江灵气之佑,则国力江河日下,至有今日内外交困之局。逆天而行,焉得不败!”

    这番话虽然说的声音不大,却是极为大胆。因为成祖朱棣“靖难”登基、京师北迁这段公案,在明朝绝对是不能谈论的大忌。而这位文公子却如此直言不讳地讲出来,而且言语之间对朱棣颇有指摘,朱由检不禁吃了一惊!

    至此朱由检才意识到,除了知道对方姓文,自己竟对这位神秘的公子是一无所知!于是他试探着问道:“文公子高论,小弟佩服之至。但欢饮了半日,小弟还不知阁下尊姓大名,可否赐示?”

    文公子却莫测高深地一笑道:“名字不过是个符号而已,难道一个人改名换姓,就不是原来的他了么?你我萍水相逢,我观公子又是匆匆过客,他日未必有缘再见。所以今日但饮酒清谈即可,又何必互问姓名。对了,方才不才听公子以杜工部之诗直抒胸臆,恰到好处,想来公子也擅长此道。何不赋诗一首,以助酒兴?”

    朱由检登时傻眼,让他作诗,那不等于要他老命么!于是他赶紧连连摆手推辞,文公子却是不依不饶,一定要他吟诗,否则就要罚酒百盏。

    朱由检心想这个时代的酒虽然度数不高,可百杯下肚,也非得醉死不可。正左右为难之际,旁桌一名喝得半醉的儒生大着舌头嗤笑道:“胸无点墨,只有几两臭银子,也敢来这天下文气汇聚之地撒野!”

    朱由检这人向来是吃软不吃硬,听这儒生竟如此奚落自己,不由得心中大怒。又转念一想自从穿越,张冠李戴的无耻之事自己也干多了,不差这一回。于是便冷冷一笑,朗声说道:“方才文公子‘九派’之说,令小弟有所感悟。现口占一阙《菩萨蛮》,敬请斧正。”

    不等旁人插话,朱由检便徐徐吟道:“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一阙吟罢,满座皆惊!

第575章 斗诗负气() 
“妙!绝妙好词!”

    文公子率先击节叫好,刚才那出言讥讽的儒生也哑口无言。不光是他们两个,整层楼上宾客的注意力全被吸引了过来。朱由检这才有些后悔,心想不该这么招摇。可是话已出口,再想收也来不及了。

    “这阙《菩萨蛮》之妙,在于意境高远。”文公子脸上仍是那副莫测高深的笑容,“前半阙写眼前之景,正是烟雨弥江,一派萧索之象,令人顿生惆怅。后半阙‘黄鹤知何处’一句,更与崔颢之‘黄鹤一去不复返’有异曲同工之妙,写尽无可奈何之情。末句却奇变陡生,‘心潮逐浪高’一句,实为点睛之笔。非有大胸襟、大气魄者,做不得此等诗句!”

    文公子这一说,周围登时有不少人纷纷附和称赞,看来他在武昌也是个颇受欢迎的人物。朱由检却暗道惭愧,心想自己照搬老人家的诗句可不是一回两回了。老人家的诗词大气磅礴,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完美结合的千古佳作,如今却被自己用来搏名,真是大不应该。

    那半醉书生却有些下不来台,梗着脖子道:“我看也没什么好的!再说古往今来,咏黄鹤楼的诗作数不胜数,你这一篇许是剽窃他人的也说不定。我出一个题目,你敢作否?喏,就咏这武昌鱼吧!”

    如果他是出别的题目,朱由检也就只好落荒而逃了。可这书生哪知朱由检的来历,这题目正好撞到枪口上。

    还不等朱由检说话,文公子先负手笑道:“适才品尝佳肴之时,公子正好有‘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一句。因骤雨忽来,未尽其妙,请公子续之!”

    朱由检心想一个羊也是赶,两个羊也是放。反正已经引用老人家的诗句了,干脆一不做二不休。于是便朗声吟道:“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一阕吟罢,周围的人却是目瞪口呆,连文公子也错愕地盯着朱由检。半晌,那半醉书生突然仰天狂笑道:“哈哈哈哈!原来是痴人呓语!前半阙且不说,后半阙那‘宏图’只在你梦中吧!长江自古为天堑,江面最窄处也有数里。诸位请想,可有人能在滚滚长江中,造出长达数里的桥来?”

    众人纷纷点头之际,那书生又神气活现地道:“至于后面‘截断巫山**,高峡出平湖’云云,更是昏聩之语!你可曾去过三峡?其西起白帝城,东至宜昌,全长近四百里,两岸壁立千仞,峡长谷深,奇峰突兀。长江之水挟雷霆万钧之威穿峡而过,又有谁能截断?你以为是田间水渠?”

    众人听了又是一阵哄笑,就连李贞妍也神情尴尬,慌张张地将朱由检拉回座中,生怕他受不得众人奚落。

    朱由检却是神情自若,只淡淡地一笑,便不再理那书生。心想你当然是不敢相信,不过在几百年后,不但武汉长江大桥早在一九五六年就建成通车,世界第一水利枢纽工程三峡水库更在二十一世纪完成蓄水,水位高达175米,在上游形成了上千平方公里的湖泊。老人家“高峡出平湖”的美好憧憬,已然成为现实。

    文公子却没有笑,他盯着朱由检看了一会儿,缓缓地道:“公子胸襟气魄之大,实乃不才平生所仅见。但恕不才直言,公子想法虽好,却根本难以实现。截断巫山之语,更是逆天而行。公子若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岂不是缘木求鱼、南辕北辙?”

    至此,朱由检也感觉出这位文公子话里有话。再联想到自己的穿越之旅,也确是在进行一项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不过朱由检现在可不像一年以前那样悲观了,无数事实已经证明,历史是可以改变的!

    因此他沉吟片刻,便对文公子笑道:“可为不可为,要‘为’过才知道。文公子也请恕小弟直言,我以为朝代兴替之理未必在天,恐怕亦在人为。就拿我朝来说,若太祖皇帝知道自己有天命在身,却天天在皇觉寺中打坐念经,能创立我大明江山否?若不知道,那天命对太祖皇帝也就无甚影响了。因为有没有天命,该做的事情还是要做!”

    文公子本是笑吟吟地听着,至此脸色却有些苍白。可朱由检并未察觉,还意犹未尽地道:“至于迁都之举,正是成祖高瞻远瞩,以天子之尊守国门,方可北却蒙古,将所谓‘天之骄子’彻底逐出中原。若偏安南京,只恐以蒙古人之凶残乖戾,不出二三十年必卷土重来。如幽州之地并非京师所在,能不能至今还在我汉人手中?”

    朱由检还想再说下去,却被李贞妍轻轻拽了一下衣角,提醒他勿要多言。他这才醒悟,再看文公子,原本脸上一直挂着的高深莫测的笑容已经彻底消失,此刻正面如寒霜,凌厉的眼神中,透出对自己深深的敌意!

    “道不同,不相为谋。”文公子突然冷冷地道,“公子即有如此胸襟抱负,不才不敢与您为伍,就此别过!”

    说完他就起身离席,径向楼梯走去。朱由检先是一怔,随即也有些恼火,心想这可真是个怪人,怎么一言不合就要翻脸?因此也沉下脸来,高叫一声道:“且慢!”

    “公子还有何事?”文公子头也不回地道。

    “别忙着走,这顿饭算谁请?”朱由检也理直气壮地道。

    在众人的哄堂大笑声中,文公子咬了咬牙道:“当然是不才请。”

    “做客的还没走,你这请客的怎么要先走了?”朱由检歪头笑道。

    “也罢,公子请!”文公子虽然这么说,却已是强压怒火!

    “既如此,叨扰了!”朱由检当即谢了一声,揽着李贞妍昂然下楼,扬长而去!

    他们刚一下楼,后面就有两个小贩模样的人不声不响地跟了上去。楼上的文公子看得清清楚楚,却只是冷冷一笑,随即也飘然下楼,不知所踪。

第576章 神秘黑衣人() 
不管是在哪个国家的哪个世界级大都市,摩天大楼固然数不胜数,可也总会有破破烂烂的贫民窟。尽管在同一片天空下,住在贫民窟里的人们,却与这座城市里其他人的生活有着天壤之别。

    武昌府也是如此。同在长江南岸,在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