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征天下-第3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兵又开销巨大,这一切都指着黄海商帮的进项。因此朱存棋也是殚精竭虑,勉力维持收支平衡。尤其是粮食,因为从朝鲜买粮的渠道中断,朱存棋为此极其发愁,经常夜不能寐。

    至于其他人,包玉怜自不待言,她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其间吃了数不尽的苦头。尤其是生产之时,还因为宫缩无力发生了难产,险些丧命。幸亏她本身就是医生,稳婆都吓瘫了,她竟咬牙忍痛自己用手助力,终于把孩子顺顺当当生了出来。

    而伊伊、秋琳娜、四姐妹等人,除了各司其职外,也帮蕊儿和朱存棋分担了不少细务。现在她们可不仅仅是容貌出众了,而是各有一身才学,让朱由检顿生“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的感慨。

    众人越谈越兴奋,猛听鸡叫声传来,已是四更时分。念及朱由检与李贞妍长途跋涉十分辛苦,蕊儿便请二人一同回房休息。李贞妍却把脸臊得像块大红布一样,坚决不允,拉着朱存棋落荒而逃。

    众人见了均是莞尔,朱由检也讪讪地道:“要不今晚我就在这里睡吧,伺候伺候产妇和闺女!”

    “你个大男人懂得什么伺候,”包玉怜嗤笑道,“还不快陪王妃娘娘回房安歇!”

第595章 为女取名() 
是夜朱由检宿于蕊儿的正房。俗话说“小别胜新婚”,何况夫妻二人已经将近一年未见,相思之情自是浓烈无比。再加上朱由检这一年来锻炼得体格强健,动作也比以往更猛烈、更具侵略性,让蕊儿半是害怕半是惊喜,只得紧紧地咬住被角,生怕被外面的伊伊听见笑话。

    事毕之后,朱由检当然是畅快淋漓、心满意足,蕊儿也是无比娇羞,像一只温顺的小猫,轻轻喘息着躺在朱由检的怀里。

    朱由检却还不肯罢休,不停地把玩着蕊儿胸前那一对玉兔。忽然他心中一动,又想起了那位与蕊儿生得一模一样的白莲教圣女。当时觉得二人体态有些细微的差异,可是现在他又不能确定了,心头不禁笼上了一层疑云。

    蕊儿见朱由检若有所思,便笑问道:“王爷在想什么?可不许拿人家和几位姐姐做比较哦!”

    朱由检随即醒过味来,他很想亲口问问蕊儿知不知道白莲教,知不知道有那么一位和她容貌一般不二的少女,可是犹豫再三还是忍住了。因为蕊儿为了他的事业做出了那么大的牺牲,吃了那么多的苦,对自己的感情又是那么真挚,有妻若此夫复何求,朱由检又怎忍心对她产生怀疑?

    因此他心中已经有了大概的答案,那就是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容貌完全一样的人虽然极其罕见,但却未必没有。遥想前世,不也有个印尼男子和奥观海同志长得极像么,尽管他们两个人八杆子打不着。

    而且那位圣女声线、语调、神态与气质都与蕊儿有很大不同,可以说除了容貌以外,竟无半分相似之处。既然如此,那也没必要讲出来,让蕊儿徒添疑虑烦恼了。

    想到此处,朱由检不禁释然,又与蕊儿温存一阵,直至精疲力竭才罢。

    蕊儿一夜之内两度承欢,自是倍感幸福。朱由检已经累得快说不出话来了,她还眨着大眼睛憧憬地道:“这次王爷已经有了小郡主,可惜是个女孩。蕊儿这段时间听从玉怜姐姐的叮嘱,很注意调养内息,应该已经可以受孕了吧!王爷您也要努力,不拘是美凤、贞妍还是蕊儿,须得早日诞下男丁,才算圆圆满满呢!”

    朱由检不禁哑然失笑,心想蕊儿不管再怎么优秀,毕竟是个古人,难以跳出传宗接代、重男轻女的旧思想。

    说到孩子,他突然醒悟道:“对了蕊儿,孩子还没取名字吧?我这个当爹的可要行使自己的权利,给闺女娶个既响亮又好听的大名!”

    蕊儿听了却摇头笑道:“王爷您忘了,皇室子孙取名自有规定,不是可以随便取的。太祖在世时,已虑及后世子孙蕃众,恐有重复,便为东宫及诸亲王世系各拟二十字,每字为一世。子孙初生,宗人府依世次立双名,首字为世字,次字则取五行偏旁,以‘火、土、金、水、木’为序,并报请圣上钦定。”

    朱由检这才知道,原来皇室取名还有这么大的规矩,便笑问道:“蕊儿不说,为夫还真是不清楚。照这么说,我这名字‘朱由检’也是按这个规则取的?”

    “那是自然。”蕊儿娓娓道来,“王爷一系原为燕王,太祖为燕王一系定的二十个字是‘高瞻祁见佑,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自成祖以下,仁宗皇帝讳‘高炽’,宣宗皇帝讳‘瞻基’,英宗皇帝讳‘祁镇’,宪宗皇帝讳‘见深’,孝宗皇帝讳‘佑樘’。您看后面一字,不正是按‘火、土、金、水、木’的顺序排列么。”

    “那后面呢?”朱由检兴致勃勃地问道。

    蕊儿便接着道:“武宗皇帝讳‘厚照’,因武宗无嗣,宪宗皇帝之孙、睿宗皇帝之子以弟即位,是为世宗,讳‘厚璁’。接下来是穆宗皇帝,讳‘载垕(音后)’;神宗皇帝讳‘翊钧’,当今圣上讳‘由校’。这又是火、土、金、水、木的排列。王爷为圣上之弟,名为‘由检’,您的子嗣就该排到‘慈’字,次字则是以火为偏旁了。”

    朱由检听了,登时想起在民间传说中颇有名气的“朱三太子朱慈炯”,顿觉一阵不快。心想自己既然决意打破宿命,怎能还给自己的孩子套上这些条条框框,这样做岂非去迎合原来的历史。

    蕊儿何等聪明,已经看出朱由检似是对这个‘慈’字不太满意,便对他笑道:“但是上述取名方法只是针对男孩,公主与郡主取名则可以不受此限制。如果王爷不想给小郡主起带‘慈’的名字,也可自行拟取,然后给万岁上奏章。万岁批准后再发至宗人府,录入玉牒,名字才算取好。不过今后再添郡主,仍要首字相同,所以也不可唐突了。”

    “那敢情好!”朱由检拍手大笑道,“我就说嘛,给孩子取名就是当爹的事!嗯,取个什么名字好呢?”

    刚才还豪情万丈,可真轮到让他取名,朱由检却有点犯怵了。因为以他肚子里那点墨水,也就能起个“建国”、“胜利”之类的大俗名,女孩也顶多起个花啊凤啊之类的,均觉有失文雅。

    想了半天,他只得求助地对蕊儿道:“好蕊儿,为夫这两下子你也知道,还是你来帮我想个好名字。明天我只说是自己想出来的,也好露一次脸,让大家知道秦王不是不学无术之辈。”

    蕊儿拗不过他,只得歪头想了一会儿,突然眼前一亮道:“我觉得小郡主的相貌集合了王爷与玉怜姐的优点,长大了必是个美人,不如首字就是‘美’吧。不过‘美’字稍嫌俗气,不如用同音同义的‘媺’字。至于次字,蕊儿希望她是个乖巧懂事的女孩子,就用此义,取名为‘娖(音辍)’如何?”

    “媺娖,媺娖…”朱由检虽然觉得这个名字稍有点怪,但想想蕊儿所言,寓意倒也不错,叫起来也很动听。此时他对蕊儿是言听计从,当即笑道:“就依蕊儿,为她取名‘媺娖’吧!”

第596章 全城大贺() 
第二天天刚亮,秦王大病初愈、王府喜添千金的消息就在秦王庄全城范围内不胫而走,并且迅速传向泾阳县城和西安。

    众百姓无不欢呼雀跃,因为大半年来,那个过去时时可以见到的平易近人的秦王殿下,突然变得深居简出了。虽然日子还是一样的过,但见不到秦王,心中总觉得空落落的。

    尤其是后来又传出秦王染上重病,百姓无不担惊受怕,生怕这位保护他们免遭屠戮、又带领他们走上康庄大道的王爷英年早逝,那恐怕好日子也就过到头了。

    今日突然传出喜讯,老百姓就像吃了一颗定心丸,悬了大半年的心总算放回了肚里。紧接着秦王府又传出命令:为庆贺小郡主降生,城中主要产业,如砖厂、兵工厂、纺织厂等,以及小学、幼儿园,一律放假三天,期间工资照发,全城庆祝。私人店铺如饭馆茶肆等则可照常营业,趁机大赚一笔。

    这下老百姓更是额手相庆,要知道自从秦王庄开创,那真叫百业待举,因此上至秦王朱由检,下至每一个普通工人,就没有一天闲下来的时候。虽然在有秦王庄之前,辛劳程度比现在有过之而无不及,但现在不一样的是,老百姓手里有钱了,光景也一天比一天好了,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对闲暇的需求。

    朱由检对此也心知肚明。他知道这就叫“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简单说就是一个人的各种需求从低到高排列,当生存、安全等最基本的需求得到满足以后,就会有更高层次的、精神层面的需求。反之,如果连最基本的物质需求都得不到保证,那“精神文明建设”也就无从谈起了。

    休息日即是如此,这个在前世并不稀罕的东西,在这个时代却根本不存在。对于老百姓来说,过日子就是每天辛勤劳作,不如此就无法维持生活。

    但是随着生产水平的提高,秦王庄的老百姓手头渐渐宽裕了,再让他们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地干,不但效率提升的空间越来越有限,还会影响消费。消费少了需求就少,需求少了生产也会受影响,算总账未必合适。

    因此朱由检以此为契机,先尝试着放假三天,以后再慢慢摸索合适的休假制度。至于前世较为流行的“二五制”甚至是“带薪休假”,朱由检连考虑也没考虑。因为时代不同,生产力水平不同,百姓的接受程度也不同。现在就七天歇两天,很多工作就会大受影响。

    而“带薪休假”这样的制度,根本就不可能在全球范围得到。因为那是发达国家利用资源和技术优势掠夺不发达国家,积累了大量财富之后才能享受到的特权。

    可随着发展中国家的崛起,原来的发达国家受到了挑战,但国民习惯了“带薪休假”、“高福利”这样的懒散生活,必然会发生危机。简单地说,别人干活,你不干活,你还想吃香的喝辣的,那不扯淡么!这也是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欧盟经济普遍不振的最根本原因。

    有这个前车之鉴,朱由检当然不会贸然推出放假制度。他打算除了过年之外,根据具体事由不定期地放假,这样也会给老百姓带来点惊喜。

    劳动人民是最善良淳朴的。听说他们最最爱戴的秦王殿下喜得千金,很多人都自发地前往王府祝贺。祝贺自然是没有空着手来的,百姓们虽然也没什么家底,但还是提着自家的鸡蛋、猪蹄等物热情地送来,还有些不少妇女给小媺娖赶制了小衣服、小鞋袜。

    为此王府不得不派出伊伊做为“接待大使”,专门答谢这些可爱的老百姓。伊伊再三致谢,并声明奉了王爷的口谕,只接受祝贺,谢绝一切贺礼。可老百姓哪里肯依,有不少人怕被拒绝,放下东西扭头就走,伊伊喊都喊不住,不一会儿贺礼就堆积如山了。

    这天秦王庄内外两城都洋溢着喜庆的气息,秦王府内也毫不逊色。按照朱由检和蕊儿的吩咐,梅兰竹菊四姐妹负责府内的庆祝事宜。她们与十几位宫女一齐动手,张灯结彩,极近铺陈,把秦王府中拿得出手的、看着漂亮的东西全摆了出来。并且采购了大批酒肉蔬菜,从早上开始,厨房就开始忙活,为当晚的庆生大宴做准备。

    对朱由检来说,这也算得上是一反常态了。过去他可是量入为出,一个铜板都恨不得掰开两半花。这次如此铺张,也是出于几点考虑:一是自己和李贞妍死里逃生,包玉怜又顺利产女,确实可喜可贺;二是提振秦王庄军民士气;三是借此机会召集忠于自己的部下,商议今后大计;四是故意把动静搞大,好让朝野全知道自己就呆在秦王庄,魏忠贤想向天启告状也就没有了证据。

    就在伊伊与四姐妹忙得不可开交之时,朱由检与蕊儿首先郑重地将包玉怜母女从那个偏僻的小院迎回原来的居所。在正房门口,朱由检抱着小媺娖,接受了王府全体成员的祝贺。

    俗话说母子连心,父子天性,这时的小媺娖已经不再排斥朱由检,反而乖乖地躺在朱由检的臂弯中,睁着一双好奇的大眼睛,盯着自己的父亲不停地打量。不知道哪里逗乐了她,小媺娖突然格格地笑起来,众人也都被这小家伙感染,发自内心地开怀大笑。

    朱由检望着自己的女儿,责任感更加强烈。从今以后,他需要精心呵护的人又多了一个,并且肯定会越来越多。“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如小媺娖这样的幼小生命不可胜数,可有多少因为家境贫寒而缺吃少穿,有多少因为没钱看病而过早夭折,又有多少因为无情的战火,刚一出生就成了孤儿!

    因此朱由检的眼神由慈爱渐渐转为坚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