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征天下-第3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解勇原来不过是个普通农户,可一年来东征西战,也早已褪去了原来那份青涩,变得成熟老练多了。

    郝永忠本是流贼,现在可是一点流贼习气也看不出来了,几人中数他站得最直,对朱由检也最为崇敬。

    李来亨的个头又蹿起来不少,已经长成一个身高八尺开外的英俊青年。不过那份鬼机灵还是没变,也属他对朱由检跟前最放得开。

    相较之下,变化不算太大的就是李定国了。他原来就是一副泰然自若的样子,现在仍是如此,只不过比过去更显成熟。朱由检不禁对几人开玩笑道:“方才定国在席上讲的那番话,你们几个给我好好学着点!人家不光仗打得好,还能引经据典,把那些进士举人都唬得一愣一愣的!定国,平常没少看书吧?”

    “末将只上过几天私塾,只能勉强把字认全,看也只是看些和作战有关的书。”李定国谦逊地一笑道,“比如《孙子兵法》、《武备志》等等,每天晚上临睡之前翻上几页,躺在床上默想一会儿,说不定第二天就能用上。”

    李来亨却做了个鬼脸道:“好家伙,李哥这是要学关老爷,还夜读《春秋》啊!我可没他这份耐性,白天带兵打仗训练都累得臭死,晚上随便往哪一躺,立刻就能睡着,哪还有心思看书?”

    “你躺下就能睡着?只怕未必吧!”解勇却照胸捶了李来亨一拳道,“你小子那点花花肠子我还不知道,肯定偷着想娶媳妇了!”

    “你才想娶媳妇!”李来亨也笑骂道,“不过要我看啊,你们解家有解大哥传宗接代就行了,你最好打一辈子光棍。因为什么呢?因为在咱们几个人里,就你解勇战功小。要说娶媳妇,那也得是李哥先娶!”

    李定国却淡淡一笑道:“当年霍去病北却匈奴、班师回朝之时,汉武帝赐给他广厦千间,霍去病却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坚辞不受。眼下内有流贼肆虐,外有建虏凶顽,我只想着早点把他们消灭。至于娶亲,天下安定了再说吧。”

    朱由检听了笑道:“定国这话说得不对,仗要打,亲也要娶。虽然有国才有家,但国也是由家组成的,家与国其实是一回事。什么叫‘保家卫国’?咱们浴血奋战,既是扞卫我大明江山,也是保卫千家万户,当然也是保护咱们自己的家人!李来亨提醒了我,你们也都老大不小了,到了成亲的年龄。娶了亲,心就更安稳了,也能更好地为国效力。要不然,万一在战场上遇见个女流贼,人家看上了你们,把你们抢去做压寨老公怎么办?”

    几人听了哈哈大笑,孙传庭忙道:“小声点,王府的人都已经睡下了!”

    李来亨等人忙捂住嘴,朱由检也止住笑道:“你们放心,亲事包在我和王妃身上,定叫你们趁心如意。现在赶紧说正事!孙大人,你先介绍一下现在秦兵的兵力分布,以及归你统辖的官军情况。”

    孙传庭忙顿首答道:“臣驻节固原,原有三千秦兵、一万官军。但固原一战,高迎祥虽然惨败,我军却也伤亡惨重,折损十有六七。现在只有一千五百秦兵,以及不足四千官军了。”

    “我记得你赴任之时,也只有一千五百秦兵啊?”朱由检问道。

    “因为战事频繁,一千五百人实在太少,臣不得不扩大秦兵的规模。”孙传庭忙道,“他们几个也是如此,解勇一直跟着臣,我们这边是增加到三千,现在又减为一千五;李来亨在鄜州也增加到三千;郝永忠的兵马还多些,差不多有四千;李定国本来也有三千多人,阻击高迎祥损失不小,现在不到两千。”

    “这加起来也有万人了。”朱由检满意地点点头道,“新募的兵,综合素质怎么样?”

    “回殿下,因为战事紧急,臣需要的是招之即来、来之能战的老兵,所以不得不主要从官军和投降的流贼中招募。”孙传庭赶紧答道,“这些兵身经百战,战斗技能问题倒还不大,只是对火器的使用比较生疏。但在军纪方面,比原来的秦兵可差了一大截。因为前段时间战事太紧,臣没来得及好好整饬军纪,如今正要着手,朝廷却要将臣调离了。”

    “调任陕西巡抚这件事,一会儿我和你单独说,现在不是还没调么。”朱由检目光炯炯地道,“军纪必须下大力气去抓!我们秦兵来自百姓,是为保护百姓而生的,一切吃穿用度也都是老百姓给我们的,所以绝对不能允许有侵害百姓的事情发生!我知道官军中有十七禁令五十四斩,但我们秦兵的标准要高于他们!你们回驻地以后,要按新的要求严整军纪,对于整顿以后仍不合格的,要坚决开除出秦兵的队伍。至于那些作奸犯科、戕害百姓的,发现一个,给我杀一个!”

    众将见朱由检面色凝重、声色俱厉,俱自心中凛凛,齐声领命。孙传庭便问道:“这样一来,肯定会裁汰下去不少。秦兵是不是要缩编?”

    “谁说缩编了?”朱由检自信地一笑道,“不但不缩编,还要扩编,秦兵要尽快扩到三万人!”

第608章 决意扩军() 
朱由检对老人家是无限崇拜的,因为老人家不但是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同时还是伟大的思想家,留给后人很多通俗易懂却又充满哲理的名言。

    而其中朱由检最佩服的一句就是: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是啊,你说你正义,你说你文明,你说你皿煮自由平等,有用么?在这个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世界上,如果不能用武力扞卫自己,如果不能建立一个强大的、让外族不敢小视的军事强国,你就会成为一只草原上落单的小鹿,永远只能是食肉动物追逐和撕咬的对象!

    而反过来,如果你有了强大到足以让人畏惧的武力,那么不用你去侵略别人,别人也不敢招惹你。就像非洲草原的大象、犀牛、长颈鹿,它们都是食草动物,可是体形庞大,极其强壮,就连号称百兽之王的狮子也不敢轻易打它们的主意,否则吃亏的多半是狮子。

    既然朱由检已经下定决心对内要铲除阉党集团、剿灭流贼,对外要彻底消灭女真、蒙古、倭寇以及西方列强对中华民族的威胁,那么他就必须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朱由检创立秦兵,正是为此。

    而一支军队的强大,一方面体现在武器装备的先进、战术素养的成熟上,另一方面就是要有足够的规模。朱由检之所以在以前刻意控制秦兵的规模,一是养兵消耗巨大,而秦王庄百废待兴,钱粮确实不够用;二是怕引起朝廷的怀疑,万一天启误判自己要造反,举全国之兵来征伐,刚刚成军的秦兵战斗力有限,肯定无法与数十万乃至百万官军抗衡。

    可是现在不一样了。第一,秦王庄的产业已经逐渐走上正轨,通过纺织、建筑和商业,朱由检可以赚到大笔的银子,而充足的军费对扩军是最强有力的保证。虽然现在只是收支平衡,可朱由检还有很多来钱的道子,他有信心让秦兵的规模扩大两倍。

    第二,秦兵自成军以来,一直在不断的战斗中成长。这可是货真价实的实战,比训练的效果不知道强多少倍。因此秦兵的战斗力提升极快,通过固原之战和子午谷之战即可看出,面对战斗力不强的流贼,秦兵几乎可以以一当十。

    而反观官军,可以说是江河日下,一年不如一年。最有战斗力的应该是关宁铁骑和辽东边军,可是他们被后金牢牢地牵制住,朝廷绝不敢轻易调动。像陕西流贼折腾成这样,朝廷才调来一千关宁铁骑。就算关宁铁骑再有战斗力,可面对动辄数十万人的流贼,也不过是杯水车薪罢了。再说朱由检觉得祖大寿已经渐渐有了拥兵自重的想法,只怕今后也不会那么听朝廷的话了。

    而其他官军,就更没有什么可虑的了。以朱由检所见,比较有战斗力的也就是洪承畴的“洪兵”、卢象升的“天雄军”和戚显宗的“戚家军”。这里面天雄军和戚家军绝对不会与自己为敌,而洪兵里的左光先也对朱由检颇有好感。

    至于左良玉那样的官军,与英勇强悍、军纪严明的秦兵相比,战斗力基本上就是渣渣。朱由检此次走了大半个中国,沿途所见官军皆是武备不整、军纪涣散,恐怕还赶不上左良玉,这样的官军就是再多也没有用。

    再加上以孙传庭为首的秦兵诸将对自己绝对忠诚,所以朱由检经过权衡利弊,终于下定了扩军的决心。而且局势也迫得他不得不这么做,因为魏忠贤对他的暗杀已经近乎肆无忌惮,说明阉党有可能会孤注一掷,随便找个理由矫诏来杀他。朱由检当然不会束手待毙,有了三万秦兵,就算魏忠贤调全国之兵来攻,他也有信心与之周旋。

    当他说出扩军的想法后,诸将无不兴奋。谁不想让自己手下的兵马更多些?尤其是心直口快的李来亨,更是拍手大笑道:“好啊!现在我在鄜州有三千秦兵,如果能扩到一万、骑兵能扩到三千就好了!过去碰到流贼主力,我还得绕着走。有了三千铁骑,我就敢跟他们硬碰硬!”

    “别老盯着流贼,他们才有多少斤两?”朱由检笑道,“我要真给你三千铁骑,你敢不敢北上去打蒙古人?”

    “有什么不敢的?”李来亨一拔胸脯道,“别说是蒙古人,只要殿下有令,就是鞑子我也敢跟他们血战一场!在席上我看着祖宽那小子就不顺眼,简直狂得没边了!哦,就他关宁铁骑厉害,我们都是饭桶?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

    “不错,有点大将的样子了!”朱由检微笑道,“为将者,就是要有点敢战、好战、不服输的劲头。不过光是敢打还不行,你还必须给本王打赢,而且要尽量减少伤亡,拼人头本王可舍不得。夜深了,你们几个先去休息吧。明天一早就返回驻地,扩军练兵的具体做法,等我有了章程,自会通知你们。”

    几位青年将领这才恋恋不舍地告辞,在燕凌的带领下去安歇不提。孙传庭却留了下来,不无忧虑地对朱由检道:“殿下,扩军当然是好事。但现在臣一个月就要从王府支取三十万两银子,如果再扩军两倍,殿下怎么吃得消?臣倒有个想法,不知是否可行。”

    “先生说说看!”朱由检对孙传庭还是非常尊重的,只要没有旁人,他总要叫孙传庭“先生”。

    “西北流贼肆虐经年,百姓或死或逃,各地出现了大量的荒地。”孙传庭道,“反正这些土地已经无主,是否可以让秦兵屯田?一来粮草可以自给自足,二来军士也有了一份产业,可以安心效力。”

    朱由检沉默半晌,方缓缓地道:“先生的想法很好,但于眼下却行不通。”

    “却是为何?”孙传庭非常了解朱由检,知道他别看年纪不大,见识却往往远高于常人,因此也问得非常诚恳,一点也没有因为朱由检不赞同他的方案而生气。

    “我还没有说完,虽然行不通,但可以变通!”朱由检目光炯炯地道,“先生这一句话,可给我帮了大忙了!”

第609章 屯田改造() 
天近四更,正是夜色最浓、睡眠最酣之时。可在秦王府的议事厅内,借着一盏昏暗的灯火,朱由检与孙传庭却谈兴正浓。围绕着孙传庭提出的“屯田”方案,二人细论其中利弊。

    孙传庭首先说道:“屯田制始于西汉,至曹魏年间形成规模。其时经历黄巾之乱、群雄割据之后,赤地千里,农户十不存一。若仍靠收取全国农户田赋来供应军队粮饷,因为人口和可耕之地均大幅减少,往往无法满足军需。所以曹襙用枣祗(音支)之策,采用屯田法。

    “所谓屯田,即是将无主土地和荒地辟为官田,官田中收获的粮食,官府与耕种之人按照一定比例分配,这个比例当然比田赋水平要高得多,一般是官民各半。官府收取的粮食,全部用作军粮。按照耕种者的身份,屯田又可分为军屯和民屯。军屯就是军士直接种田,以数十人为一营,且佃且守;民屯就是招募流民种田。”

    “现在陕西流贼肆虐,民不聊生,就有流民也是往外流,因此这民屯是不能指望了。”朱由检认真地分析道。

    “不错,臣的重点也是军屯。”孙传庭循着自己的思路说道,“军屯有六大好处:一是作战耕种两不误;二是屯田将士将所屯之田视为己产,既会卖力耕种,也会全力防守;三是可以依托所屯之田置家,娶妻生子,以安其心;四是将士亲自劳作,则乐与民亲;五是接近战区,调集方便;六是一旦战事不利,退有所止,不至于一败而全部溃散。所以臣以为,屯田实是百利而无一害的好事。”

    朱由检却摇摇头笑道:“先生分析得很精辟,您说的这六大好处,后面那五条我也很赞成。惟独这最重要的第一条,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