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征天下-第3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时已是深夜,但朱由检根本睡不着觉,索性通宵张罗起来。这次迎娶戚美凤,他要大张旗鼓,这一是为了实现当初对她的承诺,让她风风光光嫁入王府;二是振奋秦王庄的士气,借襙办婚礼的机会召集秦兵将领,为进入下一阶段的军事行动做准备;三也是震慑一下行事诡异的洪承畴,以及所有居心叵测的人,让他们绝不敢正视秦王庄。

    第二天不到寅时,朱由检就从泾阳赶奔西安东郊的灞桥,专程迎接送亲队伍。陪同他一起前来的还包括泾阳县令杨嗣昌,以及第一团的两个骑兵营、一个步兵营,秦王庄各界也都派出代表夹道欢迎。

    秦王府盛排车仗,朱由检穿上了极少穿着的亲王盛装,王妃蕊儿和德妃包玉怜也乘着马车亲来迎接。从秦王庄到西安再到灞桥的道路上,隔不远就有一名威风凛凛的秦兵肃立值勤,全军军容整肃,斗志昂扬,附近的老百姓见了自是啧啧称赞,西安城上的守军望见,却全都自惭形秽。

    到了灞桥,众人走进河边的一座凉亭休息,朱由检则仍然端坐在马上,伸长了脖子向东方的官道上翘首张望。蕊儿和包玉怜见了不禁打趣地笑道:“王爷思念美凤也太心切了,送亲的队伍恐怕要到午后才能赶到呢!”

    正在此时,一团侦察营的营长徐有亮也派人飞马来报:送亲队伍昨夜宿于临潼县,今天天不亮已经启程,果然是午后方能抵达。

    朱由检此时真是急得望眼欲穿,恨不得亲自去迎接。杨嗣昌却微笑道:“殿下稍安勿躁,亲王迎娶侧妃,依制应在王府等候,如今殿下迎到灞桥,已经对戚家是极隆重的礼遇了,再远迎只怕戚显宗要惶恐了。”

    朱由检只得悻悻地坐下,命令一个骑兵营载着瓜果梨桃代自己去迎接,慰劳送亲队伍。

    这一上午朱由检如同热锅上的蚂蚁,来回走两步就遥望着官道,明知道不可能,还是幻想着下一秒钟,就能望见戚美凤英姿飒爽地骑着她的千里雪,向自己飞奔而来。

    也难怪朱由检如此失态,自从被郑芝龙劫持到海上,又在途中遇到倭寇,导致二人就此分离,他和戚美凤已经整整一年没有见面了!在这一年里,朱由检先是到朝鲜,又逃到皮岛,眼看能返回登州与戚美凤团聚了,孰料又与李贞妍坠入大海,漂泊到数千里之外的钓于岛!

    不知道有多少次,理智都告诉朱由检,他再也回不去大陆、再也无法与戚美凤见面了。可他不甘心,不甘心自己的事业就这样无疾而终,不甘心那些企盼自己平安归来的亲人日夜悲泣,更不甘心让他对戚美凤的承诺,成为自己心爱的人一生的痛苦和枷锁!

    所以朱由检回来了,不管历经多少苦难与危险,他总算是回来了。他没有向命运低头,而老天也没有负他,今天,他朝思暮想的戚美凤终于也来了!

    太阳渐渐接近中天,远方的官道上空突然扬起一团尘土,紧接着马蹄声和喧闹声就远远地传了过来。

    “王爷,这必是美凤到了!”蕊儿和包玉怜兴奋地道。

    可此时的朱由检,却有些“近乡情怯”了。刚才还急吼吼地要亲自去迎接,可此时他却满脸通红,一个劲地往凉亭里缩,心里想着一年不见,美凤必是更加美丽了吧?自己却是沧桑了不少,美凤会不会认不出自己,甚至嫌自己变老了呢?

    这时吹吹打打之声已经由远及近,侦察营营长徐有亮率先策马来凉亭外,滚鞍落马单膝点地,大声禀报道:“殿下,末将奉命保护令妃娘娘,一路平安。现车队已到,请殿下下令!”

    蕊儿见朱由检双眼潮红,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得替他下令道:“奏乐!”

    一声令下,秦兵的军乐队吹响了长号,秦王庄里的民间艺人,包括红娘子那个马戏班子在内,也都各自演奏起了自己拿手的乐器。尤其是陕西特有的唢呐,曲调是那么的欢快俏皮,一个个喜庆的音符在艺人有意卖弄下直上云霄,惊得树上的鸟儿也纷纷飞起,有如百鸟朝凤一般!

    送亲的队伍渐渐接近了。为首的自是五军都督府都督同知、登州指挥使戚显宗,为了显示隆重,他亲率五百名戚家军来送亲,还赶着数十辆大车,车上装满了陪嫁的嫁妆。

    戚家军的两侧,则是一团侦察营的二百名战士,他们个个高扛鸟铳,雄赳赳气昂昂。而在戚显宗的后面,则出现了许多朱由检的老熟人。像陪同自己去登州的特战队员和队长石彪,脱离郑芝龙投奔自己的郑森,李贞妍的老部下李允浩等等。

    朱由检此时可再也沉不住气了,与戚显宗等人寒暄了两句,就匆匆向后找去,边找边喊:“美凤,我来接你了!”

    后面是一乘大轿,朱由检也顾不得什么礼节了,上去就掀开了轿帘。往里一看,却是目瞪口呆。原来里面坐的并不是戚美凤,而是另外三位美女:陈圆圆、红娘子,以及从皮岛救出来的女真少女赫尔哲!她们三人同样身着盛装,美艳如花,倒像是伴娘一般,朱由检一时看得呆了。

    陈圆圆和红娘子见了朱由检,千言万语一时难以出口,只是微笑着默默垂泪。赫尔哲却格格笑着,用不太流利的汉话道:“王爷你找错了,戚将军姐姐在后面!”

    朱由检这才注意到后面还有一乘软轿,他三步并做两步跑过去,轿帘已经掀开,里面跌跌撞撞跑出一人,亦喜亦悲地尖叫一声:“王爷!”

    此人身着新娘的盛装,往日的千种杀气不见踪影,化为无限的似水柔情;只有那熟悉的面容和久违的声音,仍是那么让朱由检怦然心动,仿佛二人在京师初次见面时一样!

    不是戚美凤又是谁!

    “美凤!”

    “王爷!”

    一对饱经患难、心心相印的年轻男女,终于忘情地相拥在一起,放声痛哭。

    那一刻,感天动地。

第656章 雪中送炭() 
秦王朱由检奉旨成婚,迎娶名将戚继光之后戚美凤为侧妃,这无疑是继长平公主降生之后,秦王庄又一件值得全城百姓共同庆祝的大喜事。成亲的日子定在农历七月初七,这也是传说中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那一天,寄托了美好的寓意。为此全城再次放假三天,工人得以带薪休假,城中又出现了一次消费的小高朝。

    不过按照这个时代的规矩,在成亲之前,男女双方是禁止见面的。因此朱由检与戚美凤虽然有千言万语要向对方倾诉,也不得不暂时忍耐,让戚美凤暂时住进城中的别馆。

    经众人的推举,襙办婚事的重任落到了泾阳知县杨嗣昌的身上。秦王府在泾阳治下,杨嗣昌又是名动天下的才子,在朝野均有良好的人脉,也确实是个再好不过的人选。

    为此杨嗣昌这几天暂时离开泾阳县城,专门住在秦王府内,负责散发喜帖,以及接待外界前来贺喜的宾客。

    其实不用他发请帖,秦王奉旨成婚,这可是轰动一时的大事,全国上下没有不知道的。陕西尤其是西安的大小官员,无不排着队前来贺喜,谁不愿意借这个机会结交当今万岁的亲兄弟,以及名将之后、实权派人物戚显宗?

    当然既来贺喜,没一个空着手来的。这次送的礼比上次为长平公主庆生更重,因为这是奉旨成婚,份量自然重得多。甚至就连远在京师的魏忠贤,也假惺惺地派人送上了一份厚礼。朱由检也不客气,来者不拒,并一一登记在册。简单清点一下,连现银带那些贵重的礼品,价值至少也在十万两以上。秦王府现在资金正在紧张,这笔银子恰好解了燃眉之急。

    但是最让朱由检心动和感激的,还是老丈人戚显宗送上的一份大礼。他将前来送亲的五百名戚家军全都留在了秦王庄,这还不算,那几十辆大车上除了陪嫁之物以外,还藏着四十八门佛朗机炮!

    这下朱由检可大喜过望了。要知道秦王庄的兵工厂现在虽然已经昼夜生产,但主要精力还是放在鸟铳及燧发鲁密铳的生产上。至于火炮,因为魏震提出的“铁模铸炮”的方法还在试验当中,现在还无法大规模铸炮。因此秦兵中火炮的数量少得可怜,多是从流贼手中缴获的,并且基本都用在了守城上。虽然各团现在都有了炮兵营,每个营都有炮兵排,但还只是徒有虚名,装备都没跟上。

    而戚家军连人带装备的加入,无异于雪中送炭。在李定国的复套作战计划中,车兵营将发挥重要的作用。有了车阵的保护,承担诱敌重任的少量秦兵才不会被蒙古骑兵快速冲垮。戚家军深谙车阵作战之道,如果将他们调到车兵营,秦兵车战的水平马上能上一个新台阶。而四十八门轻型佛朗机炮,就更增加了几分胜算。

    因此朱由检先设宴款待戚显宗,并一再向老丈人致谢。戚显宗却笑道:“这些都是美凤的主意,她说殿下会用得着,至于其他嫁妆,要不要都无所谓。最后还得我这个老头子亲自为她列清单准备。”

    朱由检听了,对戚美凤更加敬爱。心想美凤不愧是自己的红颜知己,知道自己眼下最需要的是什么!

    翁婿二人在席上无话不谈,话题慢慢转到了登莱地区现在的形势上。戚显宗叹了口气道:“毛文龙奇袭金州,斩杀老奴,本是特大的功勋。可惜朝中奸党只顾内斗,因为袁公不屑与阉党为伍,竟遭群起弹劾,说战功无凭无据,又言刘兴祚是诈降。袁公无奈辞官避祸,现在的登莱巡抚是孙元化。孙巡抚虽然也颇重海防,但学究气毕竟浓了些,整日摆弄枪械火炮,对毛文龙的一些小伎俩,并不能识破。末将怕万一局势有变,毛文龙拒不接受节制,孙巡抚可要为此担责啊!”

    朱由检倒没想到孙元化升得这么快。宁远之战时,他曾与孙元化并肩作战,那时孙元化还只是个小小的兵部六品主事。才刚过了一年,他居然升到登莱巡抚,做为侧翼承担抗虏重任。一方面,这说明孙元化确实有才能;而另一方面,则说明朝廷人才凋敝,文武官员畏敌如虎,也实在挑不出更合适的人选,只能让孙元化这个技术型人才赶鸭子上架了。

    但是正如戚显宗所言,孙元化虽然对火炮技术等自然科学情有独钟,但在为官之道上,可比老练的袁可立差多了。袁可立能驾驭毛文龙,孙元化就够呛了。

    朱由检依稀想起,在原来的历史上,正是皮岛上的毛文龙旧部尚可喜、耿仲明等人叛乱,使诈攻陷登州,才害得孙元化被朝廷问责斩首。这么个不可多得的人才,这么死实在太冤太可惜了,朱由检心想无论如何也得想个办法,救他一救才好。

    接着话题又转到东亚局势,戚显宗更是慨叹道:“朝鲜国王李倧到底还是废除与我朝的藩属关系,彻底倒向建虏了。建虏方面,老奴死后几个贝勒明争暗斗了一番,最后还是皇太极棋高一筹,拉一派打一派,不用一兵一卒就获得了汗位。

    “阿敏本来盘踞朝鲜,似乎有自立的倾向;孰料他亲弟弟济尔哈朗突然率正白旗撤兵,代善的正红旗明哲保身,阿敏势单力孤,也只好撤回沈阳。为了笼络诸贝勒,皇太极与代善、阿敏、莽古而泰三大贝勒一起南面而坐,共议国政,很快平息了女真人的内斗。依末将看来,鞑子不日必有大动作,不可不防啊!”

    朱由检听罢暗暗心惊,心想努尔哈赤虽然挂了,可他的继任者皇太极也不是个省油灯,在阴险狡诈的程度上似乎还更胜努尔哈赤。就凭袁崇焕和祖大寿,以及朝中那些只知道勾心斗角的官员,辽东还能禁得住折腾么?

    这时戚显宗又恨恨地道:“屋漏偏逢连夜雨,最近倭寇也越来越猖獗了!”

第657章 自顾不暇() 
在朱由检记忆中的历史上,自从嘉靖年间戚继光屡次大败倭寇,倭寇就逐渐从东南沿海绝迹了。到了万历朝,中朝联军又大败丰臣秀吉的侵朝日军,打击了日本扩张的野心。自此日本走上了闭关锁国的道路,直到几百年之后的明治维新。

    可是在这个时空里,倭寇却是如此嚣张,甚至打到了渤海腹地,这是怎么回事?

    听完戚显宗的介绍,朱由检才明白了个大概,也顺带了解了一下日本历史。原来日本在中古时期小国林立,后来由位于本州岛中部的大和国征服了日本的大部分地区,其首领改称“天皇”。

    隋炀帝时,当时的日本执政者圣德太子派遣大臣小野妹子觐见炀帝并递交国书,其中有“东天皇敬白西皇帝”之语,惹得隋炀帝勃然大怒。之后隋炀帝之所以固执地三征朝鲜,其中倒有一多半原因是想以朝鲜为跳板,灭了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蕞尔小国。

    后来日本聪明地以唐为师,称藩纳贡,并多次派遣唐使来中国学习文化制度,连中国的文字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