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征天下-第4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明对华明的冲击。这一锁是几百年,直到鸦片战争,西方人用坚船利炮打开的国的大门。事实证明,闭关锁国是极其愚蠢的鸵鸟政策,不但不能抵御外面的冲击,反而自废武功,让国在妄自尊大落后于世界。

    所以朱由检早下定决心要改变这种政策,转以开放的态度面对世界。五口通商只是开始,以后早晚还要实现全方位的开放。至于受到西方明的冲击,朱由检并不害怕。因为明的交流与融合是不可避免的,谁更先进,谁能输出自己的明。唐宋时期,国实行的是开放政策,可恰恰是在那段时期,华明在世界确立了自己的巅峰地位。华泱泱五千年明,绝不会因为开放口岸自由通商而消失,这一点朱由检有着强大的信心。

    若昂也没想到这么痛快地同意了自己的要求,在大喜的同时也有些懊悔,觉得朱由检关心的只是主权问题,自己还可以提出更高的价码。于是他又提出希望大明可以给葡萄牙商人免除关税的待遇。

    没想到这次朱由检坚决予以拒绝,并声明关税权即是国家主权的一部分,绝对不会放弃。但是朱由检也做出了一些让步,同意自合约正式生效后,十年之内葡萄牙商人予以免税,十年之后再依情势而定。不过朱由检也提出了附加条件,那是葡萄牙要给予大明同样的待遇,如果大明的商船到葡萄牙本土或其在亚、非、新大陆的领地贸易,要同样予以免税。

    若昂沉思片刻,立即满口答应。他的算盘打得很精,心想自己的谈判对手还是较重“名”,大明现在哪有能远洋贸易的商船?因此所谓相同待遇,其实是单边待遇。十年的免税,已经能给葡萄牙带来巨大的收益,要知道这个时代的关税动辄都在商品价格的两倍甚至数倍以,如能完全免税,利润之惊人可想而知。

    其实朱由检早看透了若昂的心思。在他看来,大明现在确实没有远洋商队,但并不代表以后一直没有。现在未雨绸缪在条约做出规定,省却了日后的麻烦。到时候,恐怕不是西方冲击国,而是国冲击西方了,像二十一世纪,国成为“世界工厂”时一样。

    接下来,双方又对具体商品进行了商谈。若昂希望能以低廉的价格购进茶叶、瓷器、丝绸等国传统商品,而向国出口工艺品、葡萄酒等昂贵的商品,并且要求保持顺差。

    朱由检听了微微一笑道“公爵阁下,以低廉的价格出口商品,这我可以做到;但是您想凭借工艺品、葡萄酒这样的商品保持顺差,恐怕不大可能,因为国的老百姓不需要这些东西。”

    若昂脸色微红,这一点他也清楚得很,欧洲的商品在国根本卖不动,所以在贸易连年逆差,导致大量白银流入国,这当然是以牟利为最根本目的的西方人所不愿意见到的。他沉吟片刻便笑道“那么,国是否需要黑人?黑人身强力壮,头脑简单,很容易被驯服,既可做劳力,又是优秀的战士。如果殿下需要,我国可以大量地贩卖。贵国不是正在和北方蛮族作战么?正好可以让他们战场,怎么样?”

    朱由检当即正色道“对不起,别的贸易都可以做,惟独奴隶和鸦片绝对不能碰,这不符合我们国人做人的原则!如果贵国试图向大明走私黑奴和鸦片,所有条约全部作废,大明将视贵国为敌国!”

    若昂见朱由检动怒,顿觉十分尴尬,也觉得自己失了面子,不禁沉下了脸,谈判桌的气氛骤然紧张起来。把马尔蒂尼急得满头大汗,他的目的是传教,如果这两位谈崩了,那他的教也传不成了。

    还是朱由检先打破了沉默,微微一笑道“公爵阁下不必急躁,你想保持顺差,没问题,不过我们需要的是另外的商品。”

    “什么商品?”若昂的眼神又亮了起来。

    “大炮,海船,还有工匠!”朱由检目光炯炯地道,“如果贵国能提供这些我们急需的商品和人员,别说是顺差,像茶叶和瓷器之类的商品,我白送你都行!”

第713章 达成协议() 
正所谓漫天要价,地还钱,朱由检与葡萄牙公爵若昂的谈判从掌灯一直谈到深夜,涉及的方面越来越广,每一个回合双方也都是勾心斗角,试图用最小的代价换来最大的利益。

    当谈到朱由检最为看重的武器和海船交易的时候,若昂终于掌握了谈判的主动权。因为他很清楚,国人虽然早已仿制成功小型佛朗机炮,但用于守城的巨型佛朗机炮,也是所谓“红夷大炮”,却碍于科技水平不行,没有能力仿制。

    船只更是如此,大明由于执行海禁政策太久,造船工业遭到毁灭性打击,图纸和工艺早已失传,现在直属兵部的几家造船厂,也只能造出四百料以下的福船,折算成排水量也是几十吨。这样的小船在近海还能晃悠晃悠,但根本禁不住大风大浪,自然也无法远航(郑芝龙麾下虽有八千料大船,但不是在国内造的)。

    而大明又无法从敌对的荷兰和西班牙手买到武器和船只,所以葡萄牙是只此一家,别无分号,自然要拼命提高价码。若昂开始并不同意向朱由检出售红夷大炮和海船,后来禁不住高额利润的诱惑,勉强同意出售红夷大炮,但海船还是坚决不松口。

    朱由检见若昂固执己见,心想这也难怪,葡萄牙人是靠远洋起家的,海船是他们的饭碗,当然不肯轻易售人。但打造一支先进的海军,是朱由检早晚要做的事,是付出再大的代价,这第一步也必须走出去。看来,必须开出一个让葡萄牙人无法拒绝的条件。

    他皱眉思索了一阵,突然笑道“公爵阁下,本王知道你们葡萄牙人早不愿意受西班牙人的统治,很想恢复独立。但是西班牙人肯定不会主动放弃统治权,所以你们两国之间必有一战。阁下请想,葡萄牙国小人少,一旦开战,算你们能在本土击退西班牙人,但海外的领地呢?你们有没有足够的水手,去承受这样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

    这个问题问到了若昂内心深处,若不是考虑到葡萄牙人太少禁不起消耗,若昂早起兵造反了。因此他也注视着朱由检道“殿下有什么建议?”

    “我们可以联手对付西班牙人!”朱由检微微一笑道,“你们有船,但是不多,也没有那么多水手;我们没有船,但是人多。我们完全可以在澳门建立一座造船厂,所需全部资金由我方来出,建好的海船先划归葡萄牙海军,服役满一年后,再移交一半给我们。造船所需的工匠和船的水手也由我方提供,薪资你也不用管,只负责培训和管理即可。这些水手同样加入葡萄牙海军一年,期满时可自行选择回国还是加入贵国。怎么样?”

    若昂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不是空手套白狼么?因此也有些怀疑地道“殿下,你没有开玩笑吧?”

    “君子无戏言。”朱由检认真地道,“你我这种身份,本王有必要和阁下开玩笑么?”

    当若昂确认朱由检真的开出了如此诱人的条件,险些兴奋地蹦起来,强自抑制着狂喜道“那我们马签署合约,我立即启程回澳门,希望殿下的资金和人员也能同时到位。现在葡萄牙舰队忠于我的只有在澳门的七艘战舰,我希望在一年之内,可以扩充一倍以,这样我可以赶赴马六甲和果阿,命令那里的葡萄牙舰队对我效忠。这样,葡萄牙在远东地区有将近四十艘战舰,可以与马尼拉的西班牙舰队面对面地较量一番了!”

    于是二人立即签署条约,并用、葡、拉丁分别誊写二份,双方各留一份。看着若昂得意洋洋的样子,朱由检心暗笑别看你现在自以为沾大光了,以后有你哭的时候!

    因为这个条约的实际内容,是让葡萄牙帮助大明建立一套完整的海军体系,从造船、维护、到训练、作战,都可以学到葡萄牙人的精髓。如果朱由检完全自己摸索从头干起,花费可不止多出百倍!可见这个若昂还是没什么远见,不像前世的霉帝,是打死也不向天朝出售先进武器。

    之后双方又谈了一些细节问题,包括朱由检立即支付给若昂五万两银票做为船厂的启动资金,直到窗棂发白才结束谈判。若昂对此行心满意足,立即起身告辞道“殿下,和您的合作非常愉快,现在我要立即赶回澳门筹备船厂,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能以另外一种身份再次相聚。”

    朱由检当然明白若昂说的意思,是他当葡萄牙国王,而自己成为大明的皇帝。什么时候能当皇帝,这个朱由检可不敢说,毕竟这个时空和原来的历史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偏差。但对于若昂雷厉风行的作风,他还是感到非常欣赏。

    于是朱由检也立即密召郑森和他手下的水手们,向他们简要讲述了谈判的内容,最后说道“本王要你们跟随若昂公爵赶赴澳门,暂时加入葡萄牙海军。希望你们认真学习葡萄牙人的航海、海战和造船技术,在不久的将来为国效力,保卫大明海疆。当然,这个过程会很辛苦,你们当还可能有人会牺牲。如有不愿去的,本王绝不勉强。”

    郑森当即肃容答道“不瞒殿下,我们早盼着这一天!请殿下放心,我等一定不辱使命!”

    趁着天还没亮,朱由检亲自送若昂和郑森等人启程。挥别之际,朱由检突然想到一件事,笑着问马尔蒂尼道“这里和澳门隔着千山万水,你是怎么这么快把若昂公爵请到这里来的呢?”

    马尔蒂尼因为朱由检刚刚许他立即开工兴建教堂,也正在兴头,想也没想便笑道“殿下,我们用的是信鸽。澳门的教堂饲养着几十对信鸽,我们来到原后也携带着几对,这样可以迅捷地传递消息。像这次我给若昂公爵送信,两地相距三千里,信鸽只用了不到两天到了。”

    “啊!”朱由检突然大叫一声,倒撞下马!

第714章 教堂换信鸽() 
朱由检突然坠马,左右大惊失色,刚要前抢救,却见他一跃而起,不由分说把马尔蒂尼也从马拽了下来,带着一种让人感到暴寒的笑容道“马神父,啊不,马大师,马神仙,能否让本王瞧瞧你的宝贝鸽子?”

    所有人都感到十分诧异,不知道一个鸽子有什么值得秦王千岁这么激动的。 (e 朱由检却如同疯魔了一般,连声催促马尔蒂尼赶紧回城看鸽子。

    很快,众人来到马尔蒂尼的寓所。马尔蒂尼指着笼的两对鸽子道“殿下,信是它们送的。”

    众人仔细观看,见不过是普通的灰鸽子,看起来也没什么稀。朱由检却如获至宝,让马尔蒂尼详细讲述鸽子是如何送信的。

    马尔蒂尼笑道“在几千年前,古人发现鸽子有归巢的习性,而且辨认方位极准,故而开始用鸽子传信。当然,并不是所有的鸽子都适合传信,只有那些体力极好、辨位极准的品种才行,而且要经过专业的训练。近年来,欧洲各国王室都流行赛鸽游戏,即把信鸽带到离巢穴很远的地方放飞,谁饲养的鸽子最先归巢,谁获得优胜。他们只是当做一个游戏,但对于我们这些来东方传教的教士来说,由于没有能供我们使用的邮递系统,我们只能用信鸽来传信。”

    “信鸽的速度如何?会不会出现信鸽回不来的情况?”朱由检赶紧追问。

    “要说速度,那是马快多了。”马尔蒂尼道,“我听说大明的驿站传递普通信件是每天一百八十里,特急信件叫做‘六百里加急’,也是一天能走六百里。但是我的信鸽一小时可以飞一百二十到一百六十里。即使一天里只有一半时间在飞行,也可以飞一千余里,所以从泾阳到澳门,只用了不到两天到了。

    “至于您说的信鸽无法返回的情况,并不是鸽子找不到归巢,而是因为在途发生了意外。如被猛禽攻击,或是被人猎杀,又或是遇到了极其恶劣的天气。这种情况相当普遍,因此信鸽虽然古已有之,但只能做为辅助的通讯手段。而且,信件理应有私密性,但只要信鸽被截获,任何人都可以看到信的内容,所以我们也是没有办法才用信鸽。”

    朱由检听罢沉思片刻便道“马神父,刚才本王已经允诺立即在西安城帮你建一座教堂。你想不想在秦王庄再建一座?”

    马尔蒂尼何等聪明,当即错愕地道“殿下,您是要用一座教堂来换这几只信鸽么?”

    “当然不仅仅是这几只,我要你把饲养和训练信鸽的整套方法教给本王!”朱由检急切地道,“行不行,一句话!”

    “行!”

    马尔蒂尼当然不会错过这个绝佳的机会,要知道自从教廷派他们来大明传教,几十年过去,除了万历年间在京师建了几座教堂以外,传教事业竟是没有任何进展。如今朱由检一下子许诺给马尔蒂尼建两座教堂,这个丰功伟绩足以让马尔蒂尼“封圣”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