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征天下-第4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整航向和船帆,让船只尽可能借助风力,可船速还是如乌龟一般,在海上漂了两天,才到达波海口附近。这也将海运在这个时代的缺点暴露无遗,那就是除了风力以外,没有其他的动力,因而可靠性比其陆地来大为不如。朱由检虽然心急如焚,却也无可奈何,只能每日与袁崇焕等人研究辽东地形,聊以解闷。心中却在想,现在指望发动机出现显然是不现实的,如想逆风行舟,就只有依靠人力划桨。但海船不是小艇,自重很大,要想用船桨划动,除了船只需要改装以外,还要增加大量桨手,至少也得有几十人。那么船只每次出海,必须多带几十人,以及这几十人的粮食和淡水,消耗自然大增。在速度和消耗之间如何取舍,这还真是个让人头疼的难题。到了第三天,由于春天渐近,海上转为东南风,船速陡然加快。众人皆欢声雷动,将航向对准宁远,挂上满帆全速前进。又过了一天,已经远远地望见了觉华岛的轮廓。众人欢呼之际,朱由检却想起两年多前岛上军民被后金军屠戮殆尽、上千船只被焚毁的往事,心中不禁黯然。忽听袁崇焕惊叫道:“圣上,有两艘船正向我们接近!”船上的水手和士兵立即进入警戒状态,运粮船上是没有火炮的,只有袁崇焕的座舰侧舷上有四门小型佛郎机炮,此时炮手赶紧手忙脚乱地填装弹药,准备射击。因为女真人虽然没有海军,但近来倭寇越来越猖獗,偶尔也会流窜到这一海域,所以众人都是如临大敌。待距离近些,袁崇焕才长出一口气道:“圣上勿忧,是我们的船,那船头上的人还向我们挥手呢。咦,此人体态怎么有些眼熟…”待双方距离更近,朱由检与袁崇焕却大吃一惊。原来那船上不是别人,正是吏部尚书孙承宗!只见这老爷子急得满脸通红,在船头蹦着高向这边拼命大喊。但是距离太远,喊什么实在听不清楚。朱由检心中猛地一紧,暗想孙承宗不是被自己甩到了山海关么,这会跑来宁远做什么,又为何如此惊慌?难道是辽东局势有变?待双方船只相距不足百丈,对面船上的水手突然齐声呐喊:“锦州、大凌河被围!”朱由检脑袋“嗡”地一声,险些没坐到甲板上。袁崇焕急忙搀住,朱由检却奋力甩开他的胳膊,破口大骂道:“你大爷的袁崇焕,看看你干的好事!你不在宁远呆着,非要跑去皮岛,还耽误了朕十几天的时间!若两城边军全军覆没,朕非活剐了你不可!”袁崇焕当然也知道情况的严重性,吓得跪倒在甲板上连连磕头。朱由检恨得咬牙切齿,刚飞起一脚想踢袁崇焕,却又生生地顿住道:“磕头有个屁用!赶紧靠岸进宁远城,想法子补救!”几艘船迅速靠岸,孙承宗也从船上下来,几乎是连滚带爬地跑到朱由检面前,气喘吁吁地道:“圣…圣上,你好大心,怎么去了这么久!大凌河和锦州已经被围五天,建虏正全力猛攻,这可如何是好!”朱由检忙飞身跨上早已准备好的骏马,一边进宁远城,一边听孙承宗详细汇报战况。原来后金大汗皇太极一方面派宁完我去京师议和,另一方面也厉兵秣马,随时准备发动进攻。尽管朱由检很快就来到辽东,并且将消息封锁了几天,但由于皮岛之行一来一回耽误了十几天的时间,后金方面还是获知了宁完我被杀的消息。皇太极闻讯勃然大怒,而且本来长冬过去,他也准备兴兵南侵了,于是当即尽起后金、蒙古、汉军八旗十余万大军,从沈阳、辽阳和广宁分别出发,只用了一天半时间就兵临大凌河城下,将这座尚未竣工的城池团团围住。大凌河守将、平辽前锋总兵官祖大寿正率领三万五千边军在此筑城,见后金大军骤至,当然不敢出城迎敌,只得紧闭四门龟缩不出,后金军立即将大凌河四面围得如铁桶一般。皇太极还觉得意犹未尽,十几万大军围困这座弹丸小城,兵力不易展开,又命四大贝勒之一的正蓝旗旗主莽古尔泰为帅,统领济尔哈朗的正白旗、岳托的镶红旗,以及自己的长子豪格率领的镶黄旗之一部,迅速越过大凌河城,直扑几十里外的锦州。锦州现在的守将是总兵朱梅,他因为受到祖大寿排挤,手下只有八千老弱残兵。锦州虽然已经筑城完毕,但这八千弱兵自保尚嫌不足,更别提救援大凌河了,因此朱梅也只好死守锦州,同时飞马向宁远告急。消息刚刚送出去,八旗大军就合围锦州,此后就再也没有消息传出了。偏巧驻节宁远的袁崇焕去了皮岛,宁远守将哪敢做主,只得继续向山海关的高第通报。高第和孙承宗正在山海关苦等皇帝,突闻此大变,皆吓得魂飞魄散。高第本来就没什么军事才能,让他守山海关可能还行,遇到如此紧急情况,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了。倒是孙承宗还沉得住气,一方面命人快马去追赵率教,让他赶紧率军返回山海关再说;另一方面亲率满桂所部一万多兵力向宁远急行军,用了两天两夜的时间匆匆赶到。可是孙承宗也知道,这一万多人若去和后金军野战,多半是凶多吉少。而锦州和大凌河存粮颇丰,城池又很坚固,应该可以守一段时间。再说他现在可不是统兵的督师,只是吏部尚书,无权做出如此重大的军事决定。因此他急盼皇帝回来主持大局,心急之下,竟也乘船出海,想要到皮岛去找朱由检,幸亏走了不远便碰上了reads;。朱由检听罢介绍双眉紧锁,良久才道:“尚书大人,还有你,袁崇焕!你们认为现在该怎么办?”本书来自l/25/25289/index。l

第812章 救是不救() 
朱由检与孙承宗、袁崇焕二人在宁远急议战局,孙承宗马上急切地道:“虽然我军野战不及建虏,但锦州和大凌河还是非救不可。 因为此次建虏倾巢而出,志在必得,臣惟恐祖大寿他们坚持不了多久。只是宁远兵力太少,驻军加上满桂所部,能出动的也只有一万五千人。以臣之见,不如调赵率教部和山海关剩余兵力一同赴锦州,这样就有三万人马,可以与建虏一战了。”袁崇焕却摇头道:“恩师,学生以为此举万万不可。建虏倾巢出动,利在速战,如果我军仓促去救,那就正中鞑子下怀。锦州已经筑好,大凌河也接近竣工,二地城坚炮利,鞑子一时未必能攻陷。倒不如在宁远等待时机,待鞑子师老城下、粮草不继时再挥师北上,内外夹击,方可解二城之围。”朱由检听罢却摇头道:“你们说的都有道理,但都不可行。”孙承宗和袁崇焕不禁一愣,因为二人说的其实就是“救”和“不救”两套方案。这两套方案非此即彼,难道还有第三条路可走?朱由检则半是解说、半是自言自语地道:“你们大概还不太了解皇太极这个人。此人军事能力不比老贼努尔哈赤低,但阴险狡诈尤胜其父,否则也难坐稳大汗的位子。我料建虏现在围城不假,却并不急于攻下大凌河和锦州,而是要诱宁远和山海关的守军去救。我军野战能力本就比建虏差得远,对方又是以逸待劳,径直去救,必败无疑。别说三万,再多一倍也是白搭,难道你们忘了萨尔浒之战么?”孙袁二人当然知道萨尔浒之战明军共有十余万人,而后金军只有六万人,结果却是明军惨败,险些全军覆没,后金军却伤亡不大。( 孙承宗一时语塞,袁崇焕则赶紧道:“圣上所言极是,所以臣主张不要急于发援兵。”“那也不行。”朱由检道,“一方面,双方兵力相差过于悬殊,锦州和大凌河又接近建虏的老家,鞑子就是再穷,围几个月乃至一年半载也是可以做到的。时间一长,守军不是饿死了?另外,皇太极必会诱降守军。跟你们说实话吧,祖大寿这个人,朕不放心!”“圣上怕祖大寿投降?”袁崇焕忙道,“臣深知祖大寿的为人,他或许有很多小毛病,但臣子大节还是有的…”朱由检立即冷笑着打断他道:“有道是‘时穷节乃见’,祖大寿之前还没有单独被建虏困在城中过吧?到了山穷水尽之时,一边是粉身碎骨,一边是高官显禄,就算祖大寿本人能坚守民族大义,你能保证他手下的亲信将领也能如此么?”其实朱由检做为穿越之人,自然知道历史上的祖大寿虽然与满清争斗多年,还玩过假投降欺骗皇太极,但最后到底是因为孤立无援、彻底绝望而真投降了。做为吴三桂的亲舅舅,他的投降自然对吴三桂有很大影响,因此不管祖大寿之前立过多少功劳,仍然落下个汉奸的千古骂名reads;。此时朱由检的分析入情入理,孙承宗和袁崇焕也不得不服。但救不是,不救也不是,这两难的境地也让二人彻底没了主意,也只得老老实实地等着皇帝做出决定。朱由检也很长时间没有说话,只是在辽东地图前反复徘徊。突然,他指着锦州和大凌河之间的一道山脉问道:“这是什么山?”袁崇焕忙答道:“回圣上,此山名为巫医闾山,简称闾山。其为辽西松岭山之余脉,山势陡峭,风光秀丽。据传上古舜帝将天下分为冀、兖、青、徐、荆、扬、豫、梁、雍、幽、并、营计十二州,每州各封一名山为一州之镇,这巫医闾山即是幽州的镇山。”“唔…”朱由检沉吟道,“二城被围多久了?”“今天是二月二十,大凌河已经被围六天,锦州已经被围五天了。”孙承宗赶紧道。“也就是说,后金军已经越过了巫医闾山…他们应该不会在山中扎营吧?”朱由检蹙眉道。袁崇焕莫名其妙地道:“这个当然不会。建虏大部是骑兵,在山中行动不便,肯定从山路中通过后,就在锦州城外的原野上扎营。不过巫医闾山在锦州东北,我们即使派援兵也要先救锦州,到不了巫医闾山。不知圣上为何有此问?”“不不不,我们不先救锦州。”朱由检突然兴奋起来,“刚才不是说了么,建虏就等着我们去救呢,他好围城打援。我们救是肯定要去救,但不能走辽西走廊这么大摇大摆地去,那就落入鞑子的圈套了。”“那要怎么去?”孙袁二人齐声问道。朱由检用手指在地图上兜了半个大圈子,缓慢而又坚定地道:“我们不走大道,从西面的松岭山绕过去!绕到锦州城的西北,再从锦州和大凌河的两个包围圈之间穿插进巫医闾山,这样鞑子就不会发现我们的援军!”二人听罢皆是一愣,半晌袁崇焕才道:“圣上,如今辽东积雪未消,松岭山上更是难行,我们数万大军一路跋涉过去,辛苦不说,至少也要半月以上,恐怕早被鞑子发现了…”“什么数万大军?又怎么会用半个月,那不黄花菜都凉了么!”朱由检嗤道。“赵率教的人马从蓟州赶到山海关,再从山海关赶到宁远,与满桂会合后再走松岭山,说半个月都是快的,臣觉得至少需要二十天!”孙承宗也不住摇头道。“谁说要赵率教来了?”朱由检目光炯炯地道,“速传满桂、李来亨!”须臾二将入内觐见,朱由检立即以不容置疑的口气道:“李来亨,你立即飞马至山海关,调你麾下所有轻骑兵以最快的速度返回宁远。并通知高第,赵率教部就驻在山海关,不必来援。现在是正午,若明日正午不能回来,朕取你首级!”“遵旨reads;!”“满桂,你立即从军中挑选最精锐的三千轻骑兵,等李来亨回来之后,随朕一起行动。”“遵旨!”满桂一听要跟朱由检一起行动,高兴得合不拢嘴。孙承宗却面色大变道:“圣上,你该不会是想亲自去救祖大寿吧?臣…”朱由检怕他啰嗦,赶紧打断他道:“孙承宗听旨!”孙承宗忙跪下接旨,朱由检道:“朕命你暂时督师宁远兵马,从今天下午起向锦州鼓噪而进,但千万不要走得太快,每天走十里八里也就行了。一旦遇到建虏,立即撤回宁远!”袁崇焕见众人都有了差事,惟独自己闲着,心中好不懊恼。朱由检看出他的失落,冷冷地道:“袁大人,你随朕一起行动吧。也许祖大寿还能听你几句!”本书来自l/25/25289/index。l

第813章 医巫闾山() 
虽然已经接近阳春三月,东北大地也开始从漫长的寒冬中渐渐苏醒,可号称“北镇”的医巫闾山附近,仍是一派莽莽苍苍的北国风光。 ' 超多好看小说'夏季茂盛的森林,恰如覆上了一层厚厚的棉被,掩盖了所有生命气息。这这个时节,所有动物都会窝在洞中,候鸟北归也还早,山上连个猎人都没有,正是一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萧瑟景象。可是此时此刻,却有一支数千人的骑兵队伍,小心翼翼地在山间的冰雪之中艰难行进。因为怕暴露行踪,所有人在盔甲外都罩上了白布,战马亦是如此,看起来仿佛披麻戴孝一般;但在雪地之中,隐蔽效果倒是极好,若在数十丈之外远观,不仔细看还真难与背景区分开来。时近正午,天空却还是阴惨惨的,没有一丝温暖的阳光。这支队伍停下休息,却不敢埋锅做饭,只取出随身携带的干粮,合着冰冷的雪水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