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征天下-第5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nb而且若是辽东的城池受到威胁,这些大臣也不着急。但现在是蓟镇失陷,直接威胁京师!他们自己和家人、财产都在京师,别说鞑子攻破京师,就是在京师附近的村庄抢掠,他们也受不了,因为那些田产大多属于这些达官贵人。所以他们坚决主张与后金在蓟镇决战,实在不行,牢牢守住京师也行,反正不能让关宁铁骑、宣大边军这些吃皇粮的军队闲着。

    &nb但皇帝不为所动,阁臣之中的孙承宗、王在晋、袁可立、徐光启、周延儒与温体仁也都支持朱由检。这其中周延儒与温体仁并不知兵,但他们一贯是朱由检的应声虫;而其他几位老臣,则深知皇帝虽然年轻,但谋略、用兵远在诸臣之上。

    &nb尤其是孙承宗,他当年力主打造关宁锦防线,那时候朱由检还是信王,就指出他这是“码防御”,后金肯定会绕过这条防线,攻击空虚之处。那时候孙承宗还不信,觉得蓟州以北是蒙古人的地盘,后金军不可能从那里打过来,因此没有听取朱由检的意见。现在回想起来,皇帝真有远见卓识,而自己则是鼠目寸光。事实俱在,他现在岂能不鼎力支持朱由检?

    &nb本来内阁有十五位阁臣,来宗道被撵了出去,还剩十四个;如今六位已经表态支持皇帝,而且这六位里面还有四位是六部尚书,分量自然极重。东林系大臣虽然人数众多,可对军事却是一窍不通,而且看今天这情况,即使反对也是白反对,只好不情不愿地奉诏而行。

    &nb于是,一道道紧急谕令立即用飞鸽传书发向全国各地。清晨的京师上空,一时间竟有数千羽信鸽同时振翅翱翔,场面蔚为壮观。

    &nb朱由检站在乾清宫的须弥座之上仰望天空,沉默良久,却难掩满面焦虑之色。突然,已经改名为李思红的红娘子急匆匆跑了过来,刚要下跪,朱由检赶紧阻止道:“别耽误功夫了,可有郑森的传书?”

    &nb“有啦!”红娘子兴冲冲地道,“万岁请看!”

    &nb朱由检接过翻译完毕的书信一看,原来这封信是郑森昨夜从登州发出的。他已经迎到了葡萄牙人的贸易船队,预计今夜就可以抵达大沽。

    &nb“天佑大明!”朱由检登时精神大振,思忖片刻道,“红娘子,马上传书给郝永忠,让他立即率三千骑兵在朝阳门外集合,朕要亲自去一趟大沽!你也跟朕一起走,信鸽要带足!燕凌你也赶快安排一下,朕此次出宫为绝密,不可走漏任何风声!”

    &nb短短的半刻之后,换了便装的朱由检已经在皇城警卫团的掩护下,神不知鬼不觉地出了皇城。孰料刚过东安门,迎面却碰上安娜公主与秋琳娜。安娜眼尖,一眼就认出了朱由检,兴奋地大笑道:“皇帝陛下,您这是要去哪里?”

    &nb朱由检急用眼神制止,把她唤过来小声责道:“公主阁下,你小声点不行么?朕是秘密出宫,让人知道了就麻烦大了!”

    &nb“那我猜猜:您是不是要去大沽,急着把船上的火炮运回京师?”安娜狡黠地笑道。

    &nb朱由检被她说中心事,只得苦笑着点点头。安娜当即大喜道:“带上我和秋琳娜去!”

    &nb朱由检一听便连连摇头道:“我的姑奶奶,那可不行!现在鞑子已经攻陷蓟州,天津卫危在旦夕,若是有个差池”

    &nb“皇帝陛下不也一样危险么?”安娜不服气地道。

    &nb这时已有路人向他们投来好奇的目光,朱由检生怕暴露,再说也耽误不起时间了,一咬牙一狠心道:“那好,你们两个上车,我们快走!”

第993章 亲赴大沽() 
&nb

    &nb七月流火,暑气渐消。(百度搜更新最快最稳定卫的官道两旁,春季播种的小麦已经成熟,金色的麦浪随着微风荡起阵阵涟漪,正当收割之时。

    &nb可是现在已经没人顾得上收割庄稼了。由于后金军占领蓟州,东拦山海关,南伺天津卫,向西对京师虎视眈眈,方圆数百里之内,上至达官贵人,下至贩夫走卒,无不人心惶惶。

    &nb听从蓟州逃出来的老百姓说,鞑子逢人就杀,见东西就抢,杀光抢光之后便是一把火烧光。幸亏当今万岁有旨,让官军弃守蓟州,动员百姓逃难,他们才能保住一条命。若是在过去,朝廷必会令当地官军死守城池,老百姓也就没法逃出城去。城破之时,可就鸡犬不留了。

    &nb过去虽然明军在辽东一败再败,丧师无数,但天高皇帝远,关内的老百姓对女真人还没有切肤之痛。如今鞑子真的杀过来了,而且凶残到了极点,谁不悚惧?因此凡是在保定、河间府甚至更靠南的地方有亲友的,无不拖家带口向南逃难;实在没地方可去的,也纷纷涌向保定、河间,总之是离鞑子越远越好。

    &nb因此官道上也挤成了一锅粥,骡车、驴车一辆连着一辆,孩子哭大人叫,鸡飞狗跳,活脱脱一副世界末日的场景。一些富豪大户平时颐指气使,此时却惶惶如丧家之犬。官道拥挤难行,若在平时,他们早让家丁一顿鞭子把挡路者驱赶开了;可此时大家都在逃命,谁还管谁?这些人不禁叫苦连天,再想想无法带走、不得不抛弃在家中的财产,更是后悔不迭,暗道辛辛苦苦攒这么多银子有什么用,鞑子来了还不是一场空!

    &nb突然,京师方向尘头大起,一队约有数千人的轻骑兵策马疾驰而至。可官道上已经堵成了疙瘩,便是官军也无法通过。

    &nb若在往年,带兵的将领早一声令下,把老百姓驱赶下路,甚至率军直冲过去了。可跑在这支部队最前方的一名全身披挂的年轻将领却皱了皱眉,对紧随其后、身形彪悍,如同铁塔一般端坐在马上的大将道:“郝永忠,命令部队立即避开官道,从两旁的农田绕过去!另外,留下几个人,维持一下官道的秩序。这里太乱了!”

    &nb大将领命而去。顷刻之间,骑兵大队一分为二,下了官道,从两侧的田地边上如同两股狂风一般卷了过去,骇得官道上的百姓纷纷伏身于地,半晌才敢起身。

    &nb却又有几名骑兵吆喝着由远至近,声如洪钟地道:“奉郝将军将令:官道务必保持畅通,使百姓可以尽快通过。如有阻塞道路者,可临机处置!”

    &nb说着几人便来到两辆堵死在官道中间的骡车前,厉声喝道:“这是谁的车子?”

    &nb两个乡绅模样的人赶紧上前拱手为礼,对几名骑兵满脸堆笑,又立即互相指责对方抢道,结果导致两辆车相撞,把车轮撞坏。没了轮子车当然不能走了,两辆车上都载着不少值钱的家当,故此争执不休。

    &nb几名骑兵却听得不耐烦,大喝一声道:“都什么时候了,还斤斤计较这些身外之物!你们不要命也就罢了,堵塞了官道,耽误了百姓逃生,鞑子来了难道专杀你们两个?”

    &nb说着便跳下马来,双臂抵住车同时发力,竟硬生生把两辆车从官道上推了下去!道路立刻恢复畅通,堵了半天的人流又开始向南流动。车上的物洒落了一地,可是除了那两个要钱不要命的家伙以外,其他人竟连看都没兴趣看一眼!

    &nb当身后的喧嚣渐渐远去,一名满头褐色卷发的异族少女骑着一匹通体雪白的高头大马,奋力追上那年轻将领,兴奋地大叫道:“皇帝陛下,没想到你的马看起来如此瘦弱,跑起远路来竟然比我的马还快!幸好我比陛下的骑术稍好一些,才能追上你。”

    &nb原来那满身戎装的年轻将领,正是大明崇祯皇帝朱由检;他率领的这支骑兵,则是郝永忠麾下的三千营精锐,全是秦兵的老底子。而他身旁这位口无遮拦的异域少女,自是葡萄牙王国驻大明特命全权大使安娜公主了。

    &nb朱由检此时心急如焚,哪有心情和安娜说笑。不过在一国大使面前,他也不想失了大明天子的气度,只得勉强笑道:“朕这匹枣红马是典型的蒙古马。与公主的安达卢西亚马相比,它体形矮小,爆发力差,如果你与朕近距离格斗,朕肯定是要吃亏的。不过有所短必有所长,蒙古马耐力极佳,能在严寒中连续几天不吃不喝,同时日行二百里以上。若是长途行军,公主可就要输给朕了。”

    &nb安娜刚才说朱由检骑术不如她,其实是故意的。不知道为什么,她就是想看看朱由检生气时的样子。不料朱由检并没有动怒,安娜眼珠一转又故意道:“安娜还有一个问题:听说贵国的敌人打过来了,距离京师很近。您做为君主,这时候应该要么亲自率军迎敌,要么坐镇京师指挥,为什么还要亲自去大沽呢?”

    &nb这番话颇有些讽刺朱由检分不清轻重缓急之意,此时也策马赶上的秋琳娜不禁责怪地瞪了安娜一眼。还没等朱由检张口,郝永忠也从后面赶上来道:“圣上,官道已经疏通了。这里离蓟州只有几十里,末将要先到前面侦察。”

    &nb朱由检点了点头,郝永忠立即率领数十名侦察营的骑兵狂奔而去。

    &nb朱由检这才转向安娜,却是微微一笑道:“中国有一本军事着作叫孙子兵法,其中有这么一句:虚则实之,实则虚之。朕只能说这么多,公主请自行味。”

    &nb安娜这几个月来虽然已经努力学习汉语,但还远没到能读懂言的水平。朱由检这个回答,当然让她很不满意;可是不管她再问什么,朱由检也不吭声了,气得她不禁撅起了小嘴,让一旁的秋琳娜忍俊不禁。

    &nb朱由检却没有笑。他这么做,当然有难言的苦衷!

第994章 遭遇敌军() 
&nb

    &nb不管朝臣如何议论,朱由检的抗金总体战略是早已定下了的。(百度搜更新最快最稳定单,就是老人家的十六字方针!

    &nb这个战略同样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敌进我退”,之前朱由检主动放弃大凌河、锦州、宁远,即是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道理也很简单,以大明现在的情况,根本无法支撑在辽东的长期消耗战。与其在那里耗尽国力,还不如暂时主动放弃,把拳头缩回来,积蓄力量后再次打出。

    &nb至于之后的后金军破关入寇,也在朱由检的算计之内。虽然这不可避免地会给百姓带来极大的损失,但中国幅员辽阔,战略纵深极大,后金突进来一两次,还不至于让大明亡国。

    &nb相反,后金虽然可以抢掠到很多财产甚至人口,但他们是远离后方,深入中原腹地作战,本身就有很大风险。而且只能以战养战,如果抢不到足够的军需,立刻就会陷入困境。故而后金军肯定不会停留太长时间,仍是抢一把就跑的战略战术。所以朱由检其实并不怕皇太极从喜峰口闯进来,这仍属“敌进我退”的范围,只是准备不足,牺牲了大将赵率教,让他追悔不已。

    &nb但是这个“退”也不是无原则的逃跑主义,有两个重要的战略支点,朱由检无论如何不能放弃,那就是京师和山海关。京师就不用说了,那是大明帝国的象征,京师丢了,人心就散了,后面就只能是一路溃败,直到被彻底消灭。天子守国门,意义正在于此。

    &nb而山海关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尽管后金军可以从别处绕过去,但山海关始终卡住了辽东与关内之间的“脖子”。有山海关,大明就保留着反击的跳板;山海关若失,恐怕辽东就再也无法收复了。

    &nb所以朱由检才会严令山海关守军不可轻举妄动,他是真怕祖大寿、满桂等部冒冒失失地起兵救援京师,结果在野战中被后金军消灭。

    &nb至于京师,扩建工程可不是白干的。虽然至今仍未完工,但朱由检有信心守住这座前无古人的城池。因此他不但不怕皇太极来打京师,相反他是怕皇太极不来京师,而去抢掠别的地方,那就真是大麻烦了。

    &nb在整个战略中,第一阶段最为重要。道理也很简单,如果第一阶段就崩溃了,也就没有后面的“敌驻我扰”、“敌疲我打”和“敌退我追”了。

    &nb现在后金军果然打过来了,惟一出乎朱由检意料的就是来得太早,京师准备尚不充分。在这种情况下,葡萄牙人运来的这批火器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如今蓟州已经陷落,后金军随时都有可能南下,切断京师到大沽的官道,甚至有可能会抢走那批火器,那朱由检岂不成了运输大队长?

    &nb所以,这次接收和运输火器绝对不容有失。山海关守军不能动,蓟州官军因为赵率教阵亡,缺乏有效指挥,且战斗力也不强,难当大任。想来想去,也只有动用三大营的骑兵来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

    &nb朱由检又何尝不想坐镇京师遥控全局?若是李定国在,他一定会放心地把这项任务交给李定国。可是远征军现在还在返程途中,飞鸽传书中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