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征天下-第5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直到这时,皇太极才隐约猜出明军的真实用意,不禁倒吸一口凉气,暗叹自己纵横沙场数十年,什么样的敌人没见过,可如此阴损毒辣的对手,还是第一次遇到!

    且不说清军大营如何安置伤兵,京师太平门附近的城头上,却是另外一番场景。一方面,敌军的第一波攻击被轻松击退,守军自然欢呼雀跃但另一方面,他们又感觉打得非常不过瘾,因为这“一号作战方案”的核心内容就是两条:第一,保存自己,尽可能做到零伤亡第二,对敌军只伤不杀,只射腿不射头胸腹!

    大部分官兵对这个作战方案是不理解的,尤其是第二条。在他们看来,攻城的汉军旗都是无耻的汉奸,人人得而诛之,全部杀光尚且不解气,万岁为什么要留他们的狗命,把他们放回去呢?

    但是军令如山,没有一人敢不坚决执行。此时城头上非但没有庆功,反倒是指挥官周阳正在训斥几名不慎把敌人爆头的鸟铳手:“他娘的,这么近的距离,别人都打得很准,怎么就你们几个打不准?不是说了瞄不准不许射击,不许打脑袋么?”

    几名年轻的鸟铳手则是一脸无奈,强忍着委屈的泪水辩解道:“参将大人,俺们本来瞄得挺准的,谁知道那几个怂货是真怂,跑着跑着自己脚底下拌蒜!俺们射击的时候,他正好摔下去,本来是打腿,结果打到脑袋了!”

    说到这里,包括周阳在内的所有将士都忍俊不禁大笑起来,朱由检也笑着劝解道:“算啦算啦,那几个死鬼是阎王催命,咱们想拦也拦不住不是?”

    众将士又是一阵哄笑。趁着战场陷入短暂的平静,负责后勤的工兵送来香喷喷的炖肉、热气腾腾的馒头和米粥,将士们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另有一小队工兵从城头坐着绳筐下到城外,将刚才的战斗中射出去的箭支拾回城中。一切都进行得有条不紊,如同日常训练一样。那些并非秦兵老底子的五军营、神机营官兵,本来第一次面对清军还非常紧张,如今也放松下来,畏敌情绪一扫而空。

    只有朱由检和解胜等少数高级将领,才知道“一号作战方案”的玄机。因为朱由检的整体战略构想,就是把清军牢牢地吸引在京师附近,一方面利用守城的优势杀伤敌人,另一方面降低清军对其他地区的破坏。一切具体战术,都必须服从于这个整体战略。

    所以早在清军围城之前,朱由检就与解胜等将领研究制定了几套作战方案,分别用于不同的战场态势。这一号作战方案,就是专门对付清军的试探性攻击的。

    既然是试探性攻击,清军就不可能出动太多兵力。如果明军反击的火力太猛,就暴露了自己的实力,搞不好会把清军吓退。那样固然打得一时痛快,可是整体战略就落空了。

    所以这一号作战方案,首要的一点就是控制火力。绝不使用火炮,鸟铳、弓箭也严格限制数量,只要保证己方战士尽量不遭受伤亡,同时敌军攻不上城头就行。

    而这个作战方案成功的最大保证,就是城墙前那一道土台。那哪里是什么土台,而是一道经过精心设计施工的防御工事!高出地面一尺的,是这座工事的顶板,全部是坚硬的条石,上面不过是覆了一层土掩人耳目而已。

    顶板下面,则是内外两排射击孔,平时都从里面用砖石堵住,外面再用土糊上,不贴近仔细观察绝对看不出来。作战之时,只要从里面撤掉砖石,就可把鸟铳探出射击孔射击。

    尤其是内排射击孔,就是专为攻击蚁附攻城的敌军设计的。敌军架云梯攻城时,必然是背对这道工事,正好当明军鸟铳手的活靶子。即使敌军没有贴近城墙,工事内的鸟铳手也可配合城头的战士,组成交叉火力,让敌军防不胜防。

    至于地面以下,则是连通的暗道。整条暗道并不完全贯通,而是分成一小截一小截,每截暗道中只能容纳十余名鸟铳手,即使敌军攻进暗道,也只能进入这一个狭小的空间,无法攻击其他段的明军。

    暗道内部同样是用条石铺成,每一段都有一条更狭窄的地道从城墙下通往城内。作战之时,鸟铳手从城内走地道进入工事,需要撤退时便走地道退回城中,然后用石门封锁地道,使敌军无法通过地道攻进城内。

    这道工事是京师扩建工程中的绝密工程之一,施工队伍全是秦王庄来的工人,施工现场严密封锁,施工时间多选择在夜间,因此即使是参与京师扩建工程的普通工人,也完全不知道它的存在。

    之前白莲教徒还曾绘制京师城防图,可是他们也不知道有这道工事。后来刘爱塔使反间计,给皇太极送去的城防图,自然更没有标注工事。清军对这道工事全然不知、盲目进攻,不吃大亏才怪。

    至于对敌军只伤不杀,这个确实是朱由检邪恶了一把。他可不是怜惜汉奸的生命,后面他还有更狠辣的手段!

第1016章 二号作战方案() 
    第一波攻击失败造成的大量“伤而不亡”,虽然让皇太极暗吃一惊,但并没有动摇他攻城的决心。他认为明军之所以能射击如此精准,是因为投入进攻的兵力太少了,负责对射的弓箭手没有给攻城的步军以足够的掩护。

    另外皇太极也从败兵的口中得知了城墙前的那道工事。这一点他倒并未太在意,因为以往攻城,这个位置应该是护城河,造成的麻烦可能还会更大一些。

    所以很快皇太极就准备发动第二波攻击。当然他也非常狡猾,隐约能猜到明军可能是有所保留,所以这波攻击仍是试探性的,最精锐的女真战士他仍舍不得使用。但在投入兵力方面,还是比第一波攻击大为加强。

    首先,他动用了五辆楯车和三辆铁裹车。虽然这些攻城器械都是在通州临时赶制的,但因构造简单,还是足以用于实战。

    其次,直接负责攻城的汉军旗士卒由三千人增加到六千人。此次入关作战,汉军旗共来了三万人,每旗三四千人,这六千人已经是正黄旗和镶黄旗两旗的总兵力了。正黄旗仍由统领佟养真率领,镶黄旗则由另一名汉奸将领石廷柱指挥。

    这两人均是满门汉奸。满清八旗有“八大姓”,即在军中地位显赫的八个姓氏,分别是佟佳氏、马佳氏、瓜尔佳氏、齐佳氏、索绰罗氏、富察氏、那拉氏和钮钴禄氏。这八姓人口众多,实力强大,又相互结为姻亲,在八旗体系中很有地位,即是皇太极和各旗旗主,也都对他们高看一眼。

    而不少汉奸们投降满清以后,也依样画葫芦搞了个“汉军八大姓”,佟姓和石姓均位列其中。这两姓既有“合作”又有“竞争”,平时是你好我好大家好,到了战场上却是各自争功邀宠。

    皇太极为刺激手下更加为自己卖命,最近还推出一项“抬旗”政策,即功勋卓着者,汉军可以抬入满清下五旗,满清下五旗可以抬入上三旗。汉人抬入旗籍,就等于和满人有了一样的身份,算是“翻身做主人”了,因此这些汉奸们无不趋之若鹜。

    佟养真和石廷柱这两个家伙,最近正在为谁能先抬入旗籍而明争暗斗。刚才佟养真抢得第一波攻击的“头彩”,石廷柱心中自是颇为不忿可转眼间汉军正黄旗大败而回,石廷柱又暗自窃喜,心道别看你佟养真善于溜须拍马,这可是战场,战功须得真刀真枪拼出来!

    现在皇太极命汉军正黄旗和镶黄旗同时出阵,也有让佟石二人竞争之意。这两条满清的鹰犬立时打起精神,挥舞着明晃晃的刀剑,严令手下士卒一会儿要舍命进攻,胆敢后退者格杀勿论。

    除了这六千人外,为了进一步增强攻击力,皇太极还派出蒙古镶黄旗。蒙古八旗全是骑兵,此次入关共有二万人马,平均每旗两千多。虽然他们的战斗力比不上满清八旗,但远远超过汉军旗,尤其是单兵骑射水平,与女真人几乎相差无几。

    皇太极对这一波攻击的具体战术部署是:做为炮灰的汉军旗推着楯车先上,弓箭手藏身于楯车之后,压制住城头的明军火力其余汉军仍然蚁附攻城,并用铁裹车冲击城门。当然为了对付城墙前的那道工事,这些士卒要每人负土一袋,到地方就用土掩埋射击孔。

    而跟在后面的蒙古人,则骑马在距城墙五六十步以外对城头放箭。因为蒙古人体力强健,即使比汉军旗距离远,攻击力却毫不逊色。万一撞开城门,这些骑兵就直冲入城,满清八旗再发动总攻。

    随着刺耳的号角声响彻大地,清军的第二波进攻开始了。汉军旗的士卒推着五辆庞大的楯车缓缓前进,其余士卒则尽量散开,形成一个宽大的正面,呐喊着向太平门扑来。俗话说得好,人上一万,无边无沿,近万名清军同时攻城,声势果然浩大,把刚刚上城楼劝朱由检回天坛的首辅韩爌和阁臣钱龙锡、李标都吓得脸色苍白。

    朱由检却对三人若无其事地笑道:“卿等勿忧,这仍是鞑子的试探性进攻。看见他们的旗帜没有?这是汉军正黄旗、镶黄旗和蒙古镶黄旗,仍然没有真正的鞑子,无非是虚张声势而已。三位且放宽心在此观战,解胜,你给三位阁臣说说如何应战。”

    解胜忙应道:“遵旨!几位大人,此次鞑子虽仍是佯攻,但投入兵力近万人,亦不可轻敌。末将准备执行二号作战方案,请圣上批准!”

    “在这里你是主将,下令即可。”朱由检轻描淡写地道。

    解胜便对周阳道:“执行二号作战方案!”

    周阳匆匆领命而去,几位阁臣却是面面相觑,心道什么叫“二号作战方案”?

    眼见大队清军如潮水般向太平门扑来,距离越来越近,首辅韩爌可有点急了,大声问解胜:“城上不是有红夷大炮么,射程可达数里,为何不开炮击敌?”

    解胜自从进京以后,一直统领五军营和神机营,甚少和文臣打交道,此时面对首辅韩爌,一时有些不知所措。朱由检见状立即给他打气道:“解将军是在执行作战方案,韩大人稍安勿躁!”

    皇帝发话,韩爌当然不敢追问了,可还是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放着威力巨大的红夷大炮不用,眼睁睁看着敌军迫近呢?

    很快,汉军旗就推着五辆楯车压了上来,距离城墙只有七八十步,周围则是黑压压的正黄旗和镶黄旗士卒。此时直接指挥战斗的参将周阳才大吼一声道:“速射炮!”

    一声令下,城头上的八门改进型佛郎机炮,也就是朱由检亲自命名的速射炮各就各位,炮手早已将子铳装入炮膛,一位神机营军官大喝一声:“预备放!”

    导火索被立即点燃,跳动的火焰迅速向炮管之中爬去。朱由检见三位阁臣还在愣神,便对他们笑笑道:“快捂住耳朵!”说着先把自己的耳朵捂住了。

    还没等几人反应过来,只听惊天动地的数声炮响,八门速射炮一齐开火。韩爌猝不及防,竟然连震带惊,一屁股坐在地上!

第1017章 区别对待() 
    明军的火炮终于开始怒吼了,冲在前面的汉军旗士卒一听这声音,本能地就趴伏于地。因为他们与明军交战多年,更有些人过去就是明军,自然深知佛郎机炮的威力。那带着刺耳的呼啸声从天而降、被火药烧得通红的铁疙瘩可不是闹着玩的,挨着死碰着亡,绝对没商量。

    但这东西只能打一个点或一条线,只要横着躲开弹道或是趴在地上,被击中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而且击发缓慢,一门炮击发一次最快也要三分钟,只要没走背字被炮弹砸中,大可趁开炮的间隙冲锋。因此炮声一响,数千名清军成片卧倒,场面倒也蔚为壮观。

    不过出乎他们意料的是,这些炮弹根本不是瞄着他们去的,而是从他们头顶呼啸而过,重重地砸入跟进的蒙古骑兵阵中!

    原来京师的护城河十分奇特,并不是紧贴着城墙,而是距离城墙尚有五十步。河面宽五十丈,也就是一百步,护城河的外沿距城墙一百五十步。这么宽的护城河,想涉水而过是绝对不可能的,只能从正对城门、宽约一里的口子通过。若是平时走路,这一里宽的口子当然是绝对够用,但千军万马冲锋的话,就显得有些狭窄了。

    刚才汉军旗从外围冲入口子时,明军并未开炮。甚至五辆楯车和三辆铁裹车缓缓通过时,城头也没有任何动静。等到汉军旗的士卒大部分通过口子,后面的蒙古骑兵压上来的时候,周阳方命炮手开炮。

    速射炮的最佳射程正好是一百五十步左右,蒙古骑兵刚往口子里一涌,正是队列最密集之时。而且他们骑在马上,本来就比步军高得多,又不像步军一样能趴在地上,如何来得及躲避?顷刻之间,八颗实心炮弹带着死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