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征天下-第5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莽古尔泰却与代善完全不同。在努尔哈赤殒命后,他就与皇太极展开了对汗位的激烈争夺。在他看来,既然代善不争,他做为努尔哈赤的第五子,战功又远超皇太极,当然比老八皇太极更有资格继承汗位。

    没想到因为他迫死大妃阿巴亥,导致阿济格、多尔衮、多铎三兄弟集体倒向皇太极,代善与济尔哈朗也见风使舵,莽古尔泰反而败下阵来。如今皇太极已经称帝,但是他仍然野心勃勃,因为满人可不像汉人那样,非得要由儿子继承父亲的汗位,而是只要得到贵族集团的一致认可,谁都有资格继任。说白了,就是谁拳头大谁说了算。

    所以他对皇太极也一直不太客气,当即大大咧咧地道:“没什么可商议的,继续攻城呗!自打咱们入关,明军吓破了胆,根本不敢应战,山海关和宣府的边军都龟缩不出,剩下的那些虾兵蟹将,连提都不值得一提。要我说呀,用汉军旗试探攻击都多余。京师城墙四面长达百里,明军哪能守得过来?我们干脆四面一齐全力猛攻,只要有一处突破,汉人立即崩溃。夺了京师,杀了蛮子皇帝,天下就是我们的了!”

    莽古尔泰的主张,在满清贵族中颇能得到认同,下面立时响起一片附和之声。皇太极却没有吭声,眉头不易察觉地皱了一下。他当然不是不想攻破京师,可是莽古尔泰的最后一句话却让他大为不快,心道即使灭明,天下也是我皇太极的,和你莽古尔泰没有一丝一毫的关系!

    待黄龙帐中喧哗稍停,获封郑亲王的正白旗旗主济尔哈朗却提出了不同意见。他清了清嗓子道:“我倒觉得咱们这次不一定非得攻下京师。毕竟京师还有数万守军,又有大炮,用汉军旗攻了这几天,虽然是佯攻,我们满人没受损失,可是明军好像伤亡也不大。如果现在转为猛攻,我们的伤亡定会大增,胜负殊难预料。

    “而且不知道为什么,我这心里总觉得不太踏实。我们从入关到现在也有半个多月了,攻破数十府县,缴获财物无算,这个战果已经很辉煌了。不如见好就收,退回辽东,下次择机再来。”

    “嘿,我说老六,你这些年怎么胆子越来越小?”莽古尔泰立刻揶揄他道,“难道是在宁远挨了蛮子皇帝一枪,把你的魂打掉了么?”

    帐内响起一片哄笑之声,济尔哈朗面色一寒,当即别过脸去。三年以前,他在宁远城下被朱由检用燧发手枪击伤,肩骨碎裂,足足养了半年才好。当时他并不知道那开枪之人就是朱由检,后来细作回报才知。济尔哈朗为人本来就谨小慎微,这次重伤确实在他心头蒙上了一层阴影,让他在潜意识中就害怕明朝皇帝。如今莽古尔泰确实哪壶不开提哪壶,济尔哈朗焉能不怒。

    皇太极看在眼里,却不动声色地转向阿济格、多尔衮、多铎三兄弟道:“老十二、老十四、老十五,你们也说说。”

    阿济格和多铎便推多尔衮。原来他们三个是一母同胞,虽然阿济格年长,但多尔衮智计过人,一向是三兄弟中的主心骨。

    多尔衮便带着漫不经心的笑容说道:“皇上,要依我说呀,五哥和郑亲王所言皆不可取。”

    济尔哈朗倒还没怎么,莽古尔泰却立即瞪圆了眼睛怒道:“老十四,你年纪轻轻知道什么?”

    “皇上让我说,我怎么想的就怎么说了。”多尔衮狡黠地眨眨眼睛道,“怎么,五哥不让我说么?”

    别看他是一副无所谓的表情,实则多尔衮这句话相当毒辣,是在挑拨皇太极与莽古尔泰的关系。他虽称呼莽古尔泰为“五哥”,实则因为母亲被迫死,他们三兄弟恨透了莽古尔泰,无时无刻不想杀了他报仇雪恨。

    但是莽古尔泰身为四大贝勒之一,又是正蓝旗旗主,实力雄厚而多尔衮三兄弟年龄尚幼,根基不深,现在只是获封贝勒,比亲王还低了两格,暂时不敢与战功赫赫的莽古尔泰公开翻脸。因此只能隐忍不发,企图利用皇太极的力量扳倒莽古尔泰。

    果不其然,皇太极也觉得最近莽古尔泰越来越嚣张,必须敲打一下,便肃容道:“现在开的是议政王大臣会议,凡与会者均可发言。老十四,你继续往下说!”

    皇帝发话,莽古尔泰就是再不乐意,也只好狠狠地瞪了多尔衮一眼道:“那你倒是说说,攻城怎么不可取了?”

    多尔衮则阴险地一笑道:“五哥,皇上的战略,你根本领会不到!”

第1037章 大举攻城() 
    伴随着黄龙帐内的火光跳动,多尔衮的脸被映得忽明忽暗,更显阴险。他不紧不慢地道:“汉人虽然人口超过我们百倍,但人多并不足惧。如果组织不起能和我大清八旗铁骑抗衡的军队,人再多也是枉然,迟早都得成为我朝顺民。”

    “你说这些干什么?”莽古尔泰没好气地道,“现在是商议如何作战!”

    “五哥稍安勿躁,我说这些,和作战方略当然有关系。”多尔衮鄙夷地一笑道,“皇上此次挥师入关,五哥,你以为只是为了攻城掠地、俘虏人口么?错了,皇上这一招叫攻敌所必救,真正目的是歼灭山海关边军。如能顺带歼灭宣大边军,就更好了!”

    见皇太极赞许地点点头,多尔衮得意地接着道:“五哥,你好好想想,但凡我们大胜明军,哪次不是先在野战中歼其主力,然后顺势攻破孤立无援、军心尽丧的城池的?萨尔浒之战后,我们轻取开原、铁岭沈阳、辽阳之战,也是诱敌出城,敌将丧命于城外导致明军无人指挥,一触即溃广宁之战,同样是在沙岭一役大破明军,王化贞才弃城逃走。

    “倒是几次攻坚之战,结果都不大理想。宁远之战,父汗受伤撤兵大凌河、锦州之战,在我们重重包围之下,明军竟能突围而走。这说明什么?说明我们只有迫使明军野战,才可以将其歼灭,后面占领城池才顺理成章。而明军这些年连战连败,被我们杀了不下二十万,能打的还有多少?恐怕也就剩下山海关那几万边军了。现在赵率教已死,只要我们再歼灭满桂、祖大寿等军,汉人就再也组织不出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与我们对抗。到了那时,我们便可一鼓作气踏平中原!”

    多尔衮这番话说得众人纷纷点头,莽古尔泰想反驳却反驳不了,气得一个劲哼哼。

    皇太极见贬损莽古尔泰的目的达到,也该是表现自己英明睿智的时候了,终于开口道:“老十四说得没错。若要强攻京师,朕早就攻了,何必等到今天?若是为了战利品,光是通州那些几十万石粮食我们都运不完,再加上从附近府县缴获的金银细软,我们根本不用围京师,直接班师就行了。之所以大军围城,就是要引诱明军来救,然后将其痛歼于城下。

    “可是到目前为止,无论是山海关,还是宣大方面,都没有明军出动。这一方面是明军怯战之故,另一方面也可能是我们给京师的压力还不够大。所以现在朕要加大攻城力度,让明朝皇帝如同惊弓之鸟。据说汉人常用信鸽传递消息,城破在即,明朝皇帝必定给边军下死命令,这样就由不得边军不来了!”

    “商议了半天,不还是要倾力攻城么!”莽古尔泰翻着白眼道。

    皇太极见莽古尔泰对自己如此不恭,心中不禁大怒。但他城府极深,反而对莽古尔泰微笑道:“五哥一向骁勇善战,这次攻城,就由五哥主持如何?这样,除了上三旗以外,下五旗、蒙古八旗和汉军旗,统归五哥调配,朕要看五哥再建奇功!”

    莽古尔泰可猜不透皇太极的心思,只听到皇太极把朝思暮想的兵权交给自己,已经心花怒放,当即一口答应。他心道我可不管你们那些弯弯绕,让我攻城我就猛攻,非得把京师打下来不可!

    计议已定,皇太极便命人传唤蒙古八旗和汉军旗的将领进来。这时岳托小心翼翼地插言道:“皇上,这几天镶红旗奉旨在京师和宣府之间活动诱敌,宣府守军并未出动,但我们有几支小队被不知哪里来的明军袭击了。虽然只折损了二三百人,但始终侦察不到这支明军的踪迹,侄儿有些担心。”

    皇太极刚刚给莽古尔泰挖了个大大的陷阱,莽古尔泰就跳了进去,因此心情正在大好之时。听说只损失了二三百人,便未放在心上,轻描淡写地道:“附近如有明军,肯定会先来解京师之围。想是你的手下太不小心,被汉人老百姓偷袭了吧!今后注意也就是了。”

    这时蒙古八旗和汉军旗的将领已经进帐,皇太极便把刚才的决定告诉他们,又让莽古尔泰给众将训话。莽古尔泰也不客气,当即傲慢地道:“此次攻城,本王的正蓝旗主攻,二哥的正红旗、岳托的镶红旗和豪格的镶蓝旗辅攻。你们不用大动,各拨出十个牛录到我帐下就行了。至于蒙古八旗和汉军旗,从现在开始立即移营,全给我转到南面来。京师南面有永定门、左安门、右安门三座城门,明天给我全线攻击,先攻破城门者重重有赏!”

    话音刚落,蒙古镶黄旗佐领乌兰立即粗声粗气地道:“王爷,胡扎胆小怕死,每次攻城都先溃退,您得给他们下严令,谁敢退就杀了谁!”

    乌兰一说“胡扎”,汉军旗的将领无不对他怒目而视。原来这“胡扎”本是山西方言“伙计”的蒙语音译,初时并无贬义。多年以来,晋商屡屡出关至蒙古、辽东地区进行走私贸易,在贸易过程中,也少不了坑蒙拐骗等奸商行为,蒙古人没少吃亏。时间长了,蒙古人对这些奸商的称呼“伙计”,就逐渐演变成了对全体汉人的蔑称“胡扎”。

    在八旗系统中,汉军旗无疑位于最底层,不但要当满人的奴才,还得受蒙古人的欺负。可上次攻城之时,乌兰不但当众用皮鞭抽打佟养真,还未经请示就斩杀汉军旗的败兵,这也实在太出格了,佟养真、石廷柱等汉将均对他非常不满。

    此时见乌兰又当众折辱自己,佟养真实在忍不住,小声辩解道:“皇上、王爷,奴才可从来不曾贪生怕死!上次攻城,奴才的汉军正黄旗可是射死了明朝的首辅啊!”

    “你们胡扎会射箭么?明明是我们蒙古人射死的!”乌兰当即大怒,抢前一步就揪住了佟养真的脖领子,挥拳欲打。

    “都别闹了!”莽古尔泰低声怒吼道,“有精神头,给本王用到攻城上去!”

    散会之后,清军立即开始大规模调动,逐渐向南城移动。一直在城头观察敌营的解胜忙禀告朱由检,朱由检听罢沉默片刻道:“看来鞑子是要大举攻城了,朕马上去永定门!”

第1038章 期待已久() 
    朱由检已经连着四五天没有睡过一个整觉了。

    在这个时代,男子一般是要蓄须的,所谓“须眉”者,是男子气概的象征,每天都要精心打理。可朱由检过去一直按照现代的习惯,每天清晨都把下巴刮得干干净净,让不少大臣大摇其头。

    可是现在,朱由检已是满下巴胡子茬,再加上熬夜导致眼圈发黑,看起来极度憔悴。一方面,他在为经历了剖腹产的戚美凤担心,毕竟手术太过简陋,甚至连麻醉都不成功。他已经失去了崇瑶和贞妍,真的害怕再失去美凤。

    然而尽管身为皇帝,他对这件事仍是无能为力,只好默默乞求上天,让美凤能挺过这一关!

    幸好从宫中传来的都是好消息。小皇子朱慈照现在由皇后蕊儿亲自照顾,两名经过严格体检的乳母为孩子哺乳,还有一大堆宫女伺候着。现在小家伙已经不再“掉水膘”,嘴也很壮,吃饱了便心满意足地呼呼大睡,极是粉嫩可爱,把蕊儿欢喜得几乎合不拢嘴。

    而戚美凤在包玉怜和陈司成、赵明德等名医的精心照料下,也早已经苏醒,只是元气大伤,现在还卧床不起。她还要人带话给朱由检,说自己自幼习武,气血充盈,肯定能很快康复,请朱由检以国事为重,勿要挂念。

    但朱由检又岂能不挂念。为了给全城军民做表率,他现在无法回宫,只得命燕凌等人每隔半个时辰就给自己送一次信,把戚美凤的状况详细告诉自己,聊解相思之情。

    另一方面,清军围城的强大压力,也让朱由检根本睡不着觉。虽然坚守京师、把清军牢牢吸引在这里,是他自己制定的战略,但他深知战争中充满了偶然因素,守城明军的兵力又远远少于清军,万一稍有不慎,被清军攻破城墙,那就一切都完了!

    而且皇太极也很狡猾,在这三天里,他一刻不停地让清军发动骚扰性攻击,当然,主要是汉军旗。自从发现挖坑可以有效地躲避明军的射击后,清军一个坑一个坑地向城墙接近,很多土坑已经推进到距城墙只有三十步。他们大部分时间躲在土坑内不露头,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