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征天下-第5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这道铁丝墙是明军入夜以后设置的,因为距离很远,清军根本没留意到。而在夜色之中,无论是木桩还是铁丝,都不是很显眼,所以清军才会毫无准备地撞上来。

    更要命的是,这道铁丝墙只能阻止清军的冲锋,却无法阻挡明军的射击。一排排的铅弹透过铁丝的间隙,毫无阻碍地打过来,直打得伊勒慎连站都不敢往起站,只能在地上爬着往回跑。

    好不容易爬出死尸堆,伊勒慎刚乘上一匹手下让给他的战马,明军阵地上又是火光闪动,随即猛烈的爆炸再次在清军阵中绽放。本来五百骑兵已经死伤过半,这一炸又躺下一大片,伊勒慎也被一块碎弹片从眼前划过,只觉鼻头一凉,随即就是火辣辣的疼痛。他哪还敢恋战,拨马就败了下去。残余的清兵见主将败退,谁还留在这送死,也纷纷抱头鼠窜而去。

    这一仗开始得快,结束得更快,满打满算也不过十分钟左右。可是等伊勒慎败回大营,德格类一清点,五百骑兵,居然只回来一百多人,剩下的三百多全部交代!

    再看伊勒慎,乐子就更大了。原来那块弹片不偏不倚,正好把他的鼻子给削掉了,伊勒慎脸上登时出现一个大黑窟窿,血流不止。德格类因为离得较远,夜色中看不出来清兵到底是怎么败的,不禁又气又怕,也顾不得喊军医给伊勒慎包扎,冲着他连声怒吼:“怎么会败得这么惨,为什么冲到离敌军五十步就停了?!”

    伊勒慎急忙忍痛回话,一出声却是哼哼唧唧,德格类根本听不懂他在说什么,大怒之下劈手就给了他一个耳光。打完之后才想起,不是伊勒慎不好好说话,而是因为他没了鼻子,说话不兜风,故此难懂。

    经过伊勒慎一番连哼哼带比划,德格类总算明白了他败阵的原因。不禁不寒而栗道:“一炮便能杀伤我大清数十勇士,前后左右均不能幸免?这究竟是火炮,还是妖法?”

    可是还没等德格类想出如何应对,哨探又来禀道:“贝勒爷,汉人又往这边前进了!”

第1064章 全是废物() 
    明军挫败清军的突击之后只是稍停片刻,便继续向前推进。这次也同白天一样,只前进五十步便停下来,重复进行架设铁丝网、挖壕沟、堆沙袋的工作。

    这已经是明军挖的第三道壕沟,与护城河的外沿平齐。鉴于上次突击惨败,德格类再也不想与明军夜战了。他心想毕竟明军离清军大营还有三里,照这种推进速度,即使干个通宵,也顶多再向前推进一百五十步,威胁不到清军,便无奈地返回中军帐,打算等天明以后再做打算。

    可是他的屁股还没坐稳,忽听远方一声闷响,随即营中一片大哗。紧接着就有士卒匆匆来报:“贝勒爷,不好了,汉人把炮弹打到营里来了!”

    德格类脑袋嗡地一声,急忙出帐观看。原来一枚实心铁弹划破夜空直轰到辕门内,虽然没有造成清兵伤亡,却击中了一匹拴在军帐外的战马,把马头砸了个稀烂。

    这是哨探也回报道:“贝勒爷,汉人又把那种打得极远的大炮推出来了,刚才击发了一次,这会儿正在填装呢!”

    这下德格类可彻底崩溃了。本来清军选择在城墙三里半之外下寨,就是考虑到明军的火炮射程。可是人家现在把火炮推出来了,攻又攻不得,这不是干挨打么?虽然这种大炮击发缓慢,在如此远的距离外开炮也没什么准头,可是正因为它不准,也就增大了不确定性,谁敢保证下一发炮弹就肯定砸不到自己脑袋上?

    万般无奈之下,德格类只得长叹一声道:“退后一里重新扎营!”

    下达这个命令的同时,德格类也赶紧派人向皇太极通报。一来明军向城外推进,自己无计可施不要紧,如果明军真从正蓝旗的阵地突出去了,这个责任他可承担不起二来退后扎营属于调动兵马,现在正是敏感时期,德格类生怕皇太极误会自己有异心。他本不愿意接任正蓝旗旗主,是为了救莽古尔泰出来才勉强从命如果莽古尔泰没救出来,自己再搭进去,他们这一支就算彻底完活了。

    仅仅过了小半个时辰,皇太极便率领大批护卫匆匆赶到。这次他鼻子出血十分严重,到现在也没止住可是为了笼络正蓝旗,显示他并非对正蓝旗有成见,同时也确实担心明军突围,皇太极还是亲自赶来。大概是出于做秀的目的,他还让太监杨春捧着一只大腕,专门接他流出来的鼻血。从太平门转到永定门,路程不过二十余里,都已经接了小半碗血了。

    德格类赶紧率众迎接,又匆匆向皇太极介绍了战况。皇太极虽然对又折损数百清军大为光火,可是出于稳定军心的目的,他不但没责备德格类,反而称赞他处置及时,避免了更大的损失。

    这时正蓝旗已经从原来的位置退后了一里,正在重新扎营。皇太极举目遥望了一会儿便笑道:“敌军此法不难破。刚才之所以攻击失利,是因为明军两边有护城河保护,我军无法迂回。现在他们又往前推进了,侧翼完全暴露,此乃用兵之大忌。而且他们越往外推进,战线越长,离城墙也就越远,我军再不必担心城头的明军。现在且不必管他,等到天亮以后,朕亲率白甲兵三路包抄,敌军一举可破。”

    皇太极说罢,周围登时响起一片溜须拍马之声,他本人也对这个作战方案颇为自得。可是才过了一会儿,突然寂静的原野上爆出几声脆响,随即一名清军的哨探便仓惶地跑了回来,惊魂未定地滚鞍落马禀报道:“主子,汉人派出鸟铳手向奴才等开枪,其他几个都被打死了,幸亏奴才命大跑得快,否则也没命了!”

    “那明军出动了多少兵力?”皇太极喝问。

    “这夜里太黑了,奴才没没看清”

    皇太极本来就心里憋着一股火,见哨探这副丧家之犬的德性就更是勃然大怒,突然夺过身旁侍卫的佩刀,猛地刺入他的小腹。这个倒霉的家伙凄厉地惨叫一声,难以置信地望着皇太极,似乎还不明白自己为什么遭到这样的厄运。

    皇太极则飞起一脚把他蹬翻,恨恨地骂道:“没用的奴才,竟然被明军吓破了胆,朕要你何用!”

    虽然他只是杀了一名哨探,德格类等人却全都面如死灰,纷纷跪倒请罪。很明显,皇太极这就是杀鸡给猴看,他们焉能不怕。

    皇太极见目的达到,便又和颜悦色地搀起德格类劝勉几句,那意思也再明白不过:你只要听我的,我让你怎样你便怎样,那你就可以稳稳当当地做你的旗主、贝勒否则,无论是有异心还是不肯奋力作战,下场就和这哨探一样。

    杀了这名哨探后,皇太极也想提振一下正蓝旗的士气,便唤过身旁的五名白甲兵道:“你们过去看看!”

    当然皇太极并不是让这五人去冒险甚至是送死,他对白甲兵的战斗力还是有信心的。因为他也知道,明军的鸟铳有效射程在八十步以内,而这几名白甲兵都力大无穷,可以射中一百二十步外的敌兵。只要明军不是大批出动,这几名白甲兵不会吃亏而若明军真的大举压上,他可真就要从侧翼迂回包抄,把这股欺人太甚的明军围而歼之了。

    五名白甲兵立即领命催马而去,皇太极则傲然扫视了正蓝旗诸将一眼,那意思是你们可看好了,朕的白甲兵是怎么侦察和作战的!

    孰料连盏茶功夫都不到,就有三名白甲兵垂头丧气地败了回来。皇太极大吃一惊道:“另外两个呢?”

    “主子,他们被明军的鸟铳打死了!”三人跪在地上哭丧着脸道。

    “什么!”皇太极登时大怒,他本想用白甲兵为自己立威,结果照样出了个大大的洋相,等于自抽耳光!

    他当即愤怒地揪起其中一人道:“明军有多少鸟铳手?”

    “回主子,一共三个”那人怯生生地道。

    “废物,全是废物!”皇太极差点没气得吐血,极其罕见地暴跳如雷道,“把这几个废物给朕立即斩首!”

第1065章 阵地战的秘密武器() 
    这几名白甲兵的脑袋掉得真冤。不光是他们几个,今夜战死的几百清兵也都死得太冤了,如果知道明军是在用什么手段对付他们的话,他们是绝对不会撞上去送死的。当然,这个“冤”是纯从战斗角度来说的,如果考虑到他们身上背负的成千上万大明百姓的血债,如此死法还算便宜他们了。

    首先,明军之所以敢于往外推进,最大的保证就是所谓的“三号作战方案”。其实这个作战方案很简单,就是使用一种新研制出来的火炮:开花炮。

    所谓开花炮,其实就是现代所说的榴弹炮。榴弹炮和加农炮在炮身上并无本质上的不同,但所用炮弹则完全不一样。加农炮的炮弹是实心的,主要依靠炮弹本身的动能去击毁目标,像坦克炮、反坦克炮、舰炮、岸防炮等等,都属于加农炮。

    而榴弹炮所用的炮弹则是空心的,内装炸药。炮弹发射出去以后,会延时一段时间后爆炸,主要依靠爆炸产生的破片杀伤敌人。

    其实榴弹炮原理很简单,就是把炮弹击发出去的时候,同时点燃引信,引信烧到炮弹内部的炸药时,自然就爆炸了。像爆竹中的二踢脚,就可以视为最简单的榴弹炮。

    朱由检是从二十一世纪穿越过来的人,当然知道几个世纪以后,对付步兵或骑兵这种目标,首选都是榴弹炮。因为榴弹炮最大的特点就是杀伤范围大,炸药崩到哪,破片就飞到哪,血肉之躯对其没有任何抵抗能力。

    但是现在这个时空还是十七世纪,不论是红夷大炮还是佛郎机炮,都是用实心炮弹,也就是加农炮。所以朱由检从创立军工厂之初,就让孙元龙和魏震等人重点攻关榴弹炮,也就是工匠们喜欢称呼的开花炮。

    开花炮这个名字是从军器图说上借鉴来的,但军器图说上的很多火器都只是作者的构想,并没有实际制造出来。经过无数次的试验与失败,孙元龙终于发现,把炮身尽量缩短,可以降低炮膛内的压力,使炮弹不会没出膛就爆炸,并且用信管解决了引信稳定燃烧的问题。

    尽管如此,由于炼铁水平的制约,偶尔还是会有炸膛现象出现,所以开花炮虽然研制出来了,但一直没有大规模生产。直到京师扩建工程开始之后,为了确保京师万无一失,朱由检才下令军工厂用铁模铸炮法大量生产开花炮。对于开花炮存在的缺陷,也就只能忍耐了,毕竟任何武器在刚出现的时候都不可能是完美的,只能在使用过程中慢慢改进和完善。

    早在几个月前,朱由检与解胜等将领制定守城方案时,就设想如果清军不计伤亡全力攻城,红夷大炮、速射炮等常规火炮压制不住清军时,就必须使用三号方案,也就是使用开花炮。开花炮当然不如红夷大炮打得远,甚至也不如速射炮,但它杀伤范围大,还是能有效阻止清军的冲击。

    可是在一连数天的交战中,清军并未使用全力,这三号作战方案也就没有启用。毕竟开花炮容易炸膛,又没在实战中使用过,炮手们都对这种新型火炮心里没底。

    随着战局的发展,清军开始抽出兵力去抢掠其他地方,主力也随时都有可能撤走。在这种情况下,再不用开花炮,可能就没机会用了。在解胜的坚持下,朱由检终于批准使用这种火炮。当然,为了安全起见,他只让孟拱携带了四门开花炮出城,如果不好用就赶紧撤回城中。

    可是包括朱由检和解胜在内,谁都没想到开花炮会取得这么大的战果。四门开花炮只进行了两轮齐射,就轰死将近二百清军骑兵,要知道之前明军用红夷大炮、元戎炮、逍遥炮和速射炮轰了好几天,直接轰死的清兵也就是几百而已。经过此战以后,朱由检更坚定了使用开花炮的决心。

    当然开花炮不稳定的情况依然存在,刚完成两轮齐射,第三次击发的时候,有一门炮就炸膛了,不但当场报废,还炸伤了两名炮手。

    不过与开花炮的巨大威力相比,这种情况还是可以容忍的。孟拱赶紧告诉炮手,下次再用开花炮,一定要把导火索设得长一些,炮手点燃导火索后,要迅速躲避到数丈之外。这样即使火炮炸膛,也伤不到人。

    除了这个最大的秘密武器外,明军也第一次在实战中体验了壕堑战的威力。朱由检在前世虽然不是军人,但战争题材的电影可没少看。阵地战时挖战壕那都是常识,不用什么专业知识,只要能想到,谁都能挖出来。刚才那一场激战,除了开花炮发挥威力外,明军依托壕堑的掩护,自身的伤亡也非常低,一个殉国的都没有,只有几名士卒受了点轻伤。

    至于铁丝网,这也是朱由检从前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