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征天下-第6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撤!”

    结果将近三千汉军旗士卒,在明军还没攻上城头的情况下,就争先恐后地从迁安南城门逃出城外,屁滚尿流地败向油榨镇。由于败退得太过匆忙,他们甚至没来得及在城中纵火搞破坏,把迁安城和大量粮草物资拱手让给了明军。

    这时明军的骑兵终于出动了,他们分出二千人马,追着清军一通掩杀。单从兵力而言,这两千人还不如清军人数多。但清军已是兵败如山倒,哪还有心恋战。尤其是骑兵,仗着自己有马,更是玩命地向前跑,故意把步兵甩在后面。只苦了那些步兵,没跑多远就被明军骑兵追上,抡起长杆大刀,如同割韭菜般收割了一遍。这简直就是一场毫无悬念的大屠杀,仅仅顿饭功夫,就有近千清军命丧黄泉,而明军竟是无一伤亡。

    而朱昌祚则与残余的清军骑兵趁机逃走,明军也不追赶,简单清理了一下战场之后即返回迁安城。

    这时明军已经占领了迁安,先是控制了城门与城墙,把两门元戎炮、八门逍遥炮和二十门轻型火炮架上城头,然后在城中展开地毯式搜索,又揪出数十名拖着难看的辫子、尚未来得及逃走的汉军旗士卒,简单审讯之后一律斩首。

    紧接着明军又释放了所有被清军抓做奴隶的百姓,让他们不要惊慌,服从官军安排,恢复城内秩序。老百姓们是久旱盼云霓,如今终于盼来了官军,而且一战就打得鞑子抱头鼠窜,自是狂喜不已,争先恐后地帮着官军搬运辎重、抢修城墙、清理废墟,又引着明军将城中储存的钱粮物资一一接收。

    而明军很快又转为守城,一方面立即派侦察兵向后方告捷,一方面把大部分火炮都集中在南城墙上,准备迎接清军的大规模反扑。

    城头之上,此次行动的主将、刚刚被赐“骁骑将军”印的郝永忠,正拍着参将孟拱的肩头开怀大笑道:“后生可畏!我觉得解胜、李定国、李来亨他们几个就够年轻了,没想到你这个后起之秀也厉害得很嘛!早听说京师保卫战有一大半是你打的,我原来还不大相信,这回可是眼见为实了!”

    孟拱则不好意思地笑道:“将军大人过奖了,末将不厉害,是圣上从西洋人手中购得的这批火炮厉害,再有就是将军大人指挥有方,末将只是依令而行,别的就不知道了。”

    “嘿嘿,我可不敢居功,这种打法可是圣上亲自布置的!”郝永忠笑道,“你也知道,我是流贼出身,过去也没少攻打城池,可是用火炮攻城还是第一次。这种打法好啊,先远远地用大炮轰你,然后骑兵掩护,步兵跟上,推着炮一点一点往前压。你要是不出来,我就一直轰,把你轰烂为止你要是敢出来,嘿嘿,那就是往枪口上撞。本来守城有很大的优势,在这种战术下却是全无用处!这一仗打下来,我军歼敌过千,自己无一伤亡,啧啧啧,照这么打下去,平复辽东指日可待!”

    二人正兴高采烈地谈着,只听正南方的地平线上响起一阵闷雷般的声音,经验丰富的郝永忠立即警觉道:“这必是鞑子的大队人马杀来了。准备战斗!”

    果不其然,仿佛是天边压过来大片乌云,贼酋阿敏率领着镶白旗全军弃了油榨镇,直扑迁安而来。

    然而就在此时,正东方也蹄声大作,另一支骑兵部队出现在了明军的视野之中。孟拱不禁有些紧张,因为他带来的先头部队只有一千人,郝永忠的部队则全是骑兵,如果清军全力攻城,迁安可不像京师那么容易防守。

    郝永忠凝神望了一阵,却是喜上眉梢道:“看见没有?清一色连人带马玄铁重甲、手持狼牙棒,这是关宁铁骑!”

第1120章 关宁铁骑() 
    阿敏这几天心情极其烦躁。滦州城的“高尚义”莫名其妙地踞城造反,他派汉军旗连攻三天,结果不但未能攻下,反而损失了数百士卒。高尚义部的战斗力之弱他是很清楚的,所以阿敏才会派他守最不重要的滦州。没想到这回却像换了人一样,仅仅在城头放箭,就把清军杀得大败,还射死了汉将李永华。李永华不但是大汉奸李永芳的胞弟,更是高尚义的姐夫。

    对“高尚义”六亲不认的叛逆行为,阿敏暴跳如雷,终于失去了耐心,正准备亲自攻打滦州,却突然接到了迁安传来的急报。

    阿敏闻讯大惊,因为迁安控制着清军的退路,一旦退路被断,镶白旗的处境就岌岌可危了。因此他也顾不上打滦州了,立即命令全军开拔,务要在滦州城下迎头痛击明军。

    无奈靳统武给清军的战马下的药实在够劲,好几天过去了,清军的战马还有很多没缓过劲来。镶白旗主力骑兵本来是一万五千骑,现在比较健康的战马只剩一万匹,战斗力自是大打折扣。

    油榨镇距迁安城只有不到二十里,明军元戎炮开火的巨大吼声,连这边都听得清清楚楚。阿敏心急如焚,率领大将尼雅哈、喀珠等人赶紧向北赶路。可是刚走到半路,就迎头撞上了从迁安败下来的朱昌祚等人,这才知道迁安城已经丢了,登时如遭雷击。

    朱昌祚见阿敏瞪着血红的眼珠子狠狠盯着自己,魂飞魄散的同时,也拼命找借口为自己开脱。他添油加醋地道:“明军的红夷大炮不下百门,一次击发即轰倒十余丈城墙,奴才就是想守也守不住哇!”

    尼雅哈听了大怒道:“胡说!一门红夷大炮好几千斤,明军难道是神仙,能把这么多大炮变过来?分明是你贪生怕死,不敢与明军作战,导致迁安失守,主子,先杀了这个狗奴才再说!”

    说着他就扬起马刀要砍朱昌祚。阿敏却舍不得他这位“账房先生”,嘶哑着嗓子道:“城已经丢了,杀了他也没有用!朱昌祚,给你个将功补过的机会,立即返回去攻城,若再敢逡巡避战,本王亲手斩了你!”

    朱昌祚只得后队变前队,领着镶白旗大军杀了回来。有他的主子在后面坐镇,这家伙的胆子也大了不少,又开始吆五喝六起来。不过经过刚才那一战,他已经知道明军的大炮最远可轰到三里以外,因此离迁安城还有五里,他就把速度降了下来,生恐明军一炮把他砸成肉饼。

    可是出乎清军意料的是,迁安城东方又出现一支骑兵队伍。这支队伍兵力不多,只有五百骑左右,速度也并不快,只能算是小跑,但却径直冲着清军的先头部队开了过来。

    朱昌祚初时还以为这也是从永平赶过来的清军,待对方越来越近,才从服饰上分辨出是明军的部队。他在吃惊的同时,心中也有些窃喜。因为不同于刚才的一战,这支明军可全是骑兵,而且兵力不多。如果能把这支明军一口吃掉,便算是立了一功,在他的主子那里也就好交差了。

    于是他立即高举马刀,杀气腾腾地大喊道:“给我冲,先放箭再包围他们近战,一个不留全部杀光!”

    朱昌祚手下原来还有二千人马,再加上油榨镇的一部分汉军旗士卒,总兵力达到三千,所以这些士卒也没把对面的五百明军放在眼里,一窝蜂地冲了上去。在双方相距百步左右时,清军骑兵开始在马上放箭。虽然他们的射术比正宗的八旗骑兵差得远,但三千骑兵一齐放箭,还是织成了一张密集的箭网,兜头便向明军罩去。

    孰料明军一不躲避,二不还击,甚至连拨打箭支的动作都没有,仍然继续迎头往前冲。眼见着这数千支铁箭纷纷射入明军阵中,朱昌祚大喜过望,心想这还不得射死对方一大半?

    可是还没等把嘴合上,朱昌祚就心惊胆战地发现,明军居然一个中箭落马的都没有,仍然保持着完整的队形,继续前冲!这时他们可不是小跑了,而是所有战马放开四蹄狂奔,犹如一道黑压压的铁墙般,排山倒海地拍了过来!

    电光火石之间,两军骑兵就狠狠地撞在了一起。这时清军才明白对方为何不怕弓箭,因为他们连人带马都身披重甲。可是现在知道这一点已经太迟了,明军骑兵抡起重达数十斤的狼牙棒,先使出“接敌三式”中的第一式“力劈华山”,狠狠地照着敌人的脑袋向下砸去。

    清兵忙举马刀格架,可是轻飘飘的马刀如何能抵得住势大力沉的狼牙棒?只要双方的兵器一磕上,马刀立即被磕飞,甚至被砸为两截。这时明军骑兵顺势使出第二式“斜飞入云”,狼牙棒从下往上斜着兜回来,一棒便把敌人打飞下马去!

    而冲在这五百骑兵最前方的,则是两名手持镔铁长矛的将领。那两条重达数十斤的铁矛,在他们掌中犹如两条上下翻动的黑龙,凡是与他们照面的清兵,根本连举刀都来不及,便被一枪挑落马下。杀到性起之处,这两员将领还以矛为棍横扫起来,一抽便抽倒一片敌人!

    与此同时,他们身后的五百重甲骑兵也和这两员将领一样,使出了接敌三式中的第三式“横扫千军”。这时双方人马已经混战在一起,清军的马刀既是单手,又不够长,可就吃了大亏。明军的狼牙棒一抡就是一大片,清兵想要还击,却根本够不着人家,让明军杀了个落花流水。

    不到盏茶功夫,这五百重甲骑兵已经给朱昌祚的先头部队来了个“大开膛”,从正中间凿穿而过。随即把马头一拨,又向着迁安城的方向凿穿回来,简直如入无人之境。

    与此同时,阿敏也率领着镶白旗主力从后面赶了上来。他一见这些身披玄色重甲的骑兵,就倒吸一口冷气道:“是关宁铁骑!”

第1121章 退入迁安() 
    关宁铁骑的鼎鼎大名,即使是桀骜不驯的贼酋阿敏,也不禁心中惴惴。这支部队的成员全部是武林六大世家之一的辽东李家子弟,在李成梁时期已略具雏形,并在第三任家主李崇瑶的统领下正式成军,并被当时还是信王的朱由检正式赐名为“关宁铁骑”。

    关宁铁骑的兵力并不多,只有一千左右。而且因为在辽东战场上,明军一直处于守势,尽量避免与清军野战,所以关宁铁骑也很少参战。

    但是在屈指可数的两次战役中,关宁铁骑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先是在宁远之战中与清军白甲兵正面对撼,继而在大凌河突围之战中担任中坚力量。

    自认为骑射天下无敌的清军,在这两次战斗中却没从关宁铁骑身上占到任何便宜。因为关宁铁骑是重甲骑兵,射箭对他们基本无效,因而在短兵相接的战场上,关宁铁骑可以说是以骑射为主要作战方式的游牧民族轻骑兵的克星。对这样一支强悍的部队,满清贵族是既恨又馋,很想纳为己用,此前派李永芳诱降李氏第二任家主李成用,目的即在于此。

    但是李崇瑶遇难后,祖大寿继任家主,大肆任用亲信,关宁铁骑也未能幸免,被他的族侄祖宽划走一半,又被调到洪承畴帐下对付流贼,如今只剩下五百骑。然而就是这五百骑,就在眨眼之间彻底击垮了汉军旗的三千轻骑,阿敏焉能不惊!

    尤其要命的是,现在战场上的局势对镶白旗极为不利。如果是在辽东战场上与关宁铁骑野战,即使没有白甲兵,阿敏也不害怕。因为重装骑兵的优势在于近战,而劣势则是长途奔袭。只要把战场扩大一些,实行远程机动,关宁铁骑是追不上清军的。而明军骑兵本来就少,关宁铁骑兵力更少,在方圆数十里乃至上百里的战场上完全展开以后,清军总能找到明军的薄弱之处予以毁灭性的打击,单凭几百关宁铁骑也于事无补。

    可是现在不同,清军是想尽快夺回迁安城,打通出关的道路,再向别处迂回根本没有意义而关宁铁骑的任务则很简单,只要像一堵墙一样挡在清军前面就行了。如果镶白旗硬攻关宁铁骑,那就等于是以己之短攻敌之长。虽然凭借着兵力的绝对优势,也未必不能歼灭对方,但必然会付出惨重代价。

    但是阿敏权衡再三,还是下定决心,即使把老本亏了,也非得把关宁铁骑吃掉不可。因为迁安城突然被占,以及关宁铁骑的出现,说明明军已从东西两路包抄过来。本来阿敏是希望这种局面出现的,那样他就可以趁明军攻城时,在侧翼发动野战。实在不行,还可以从迁安以北的白羊峪撤回关外。

    可是让阿敏始料未及的是,仗还没打,滦州城的“高尚义”就自己反了。囤积了大量粮草军需的迁安城,更是不到半个时辰就被明军攻占。本来迁安、永平、滦州三城呈鼎足之形,现在三条腿已经断了两条,野战根本打不成了,要打就只能打攻城战。

    所以阿敏无论如何也要赶在明军大部队到来之前,把迁安城夺回来,重新掌握主动。他当即扬起马刀厉声吼道:“给本王全军突击,包围这支明军,一个也不能留!临阵退缩者,杀无赦!”

    满清镶白旗可不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