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征天下-第6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铁山城本来是明军在朝鲜大陆上建立的一个据点,自从黄龙主动撤出后,便被朝鲜所占据。城中领兵的武将是一名正六品兵马万户,名为“万户”,其实手下只有区区五百士卒,而且并非常备军,而是类似服徭役的普通农人,战斗力可想而知。

    朝鲜人发现“大队满清骑兵”突然兵临城下后大为惊恐,立即四门紧闭,那名万户在城头用略带颤抖的汉话高声问道:“城下大清国将军听真:我国已与贵国缔结盟好,按时纳贡,并无违约之处,不知将军来铁山有何贵干?”

    石春虎在路上早与毛文龙商议妥当,当即摆出一副不可一世的架势,昂首大叫道:“本人乃是万岁亲自派遣的使臣,欲向你国国王递交国书。我等远道而来,你们不立即开城迎接,这算什么待客之道?”

    那万户听了将信将疑,可是直接开城他是万万不敢的。上次阿敏率军侵朝,本来李倧已经上表请降,可阿敏出于个人的野心,还是长驱直入径取汉城。李倧不敢抵抗,仓惶逃离汉城躲到黄海中的江华岛上,阿敏兵不血刃占领汉城,在城中大肆抢掠,掳走人民财帛无数。皇太极登上汗位后,虽然接受的朝鲜的请降,双方立下盟约,但朝鲜并不敢轻信满清以后就不会再来侵略了,这名万户不信石春虎之言,也在情理之中。

    石春虎见状冷笑道:“国书就在本使臣身上。你若不信,本使臣可只身进城让你们查验,不过查验过后,你们必须立即通知你国国王,派重臣迎接本使臣进汉城,向你国国王当面递交国书。至于本使臣的随行人员,不进城也可以,但是你们要用最高的规格接待,否则后果自负!”

    那万户听说“满清军队”可以不进城,登时大为安心。他赶紧把城门打开一条小窄缝,一边派人送上酒肉,一边请石春虎入城。石春虎自然知道一旦进城,后面不知道要面临怎样的危险可是他既然奉密诏随毛文龙出征,早把生死置之度外,当即只领两名锦衣卫进入铁山城,留下另外两名锦衣卫,算是给毛文龙作证。

    那万户对“大清使臣”奉若神明,国书他只看了一眼封皮,内容当然是不敢看的。这种大事他一个小小的万户怎敢耽误,立即派人出城向汉城送信,同时也把石春虎留在城中。石春虎则安之若素,毫不客气地住了下来。城外的毛文龙等人也受到了盛情款待,除了不能进城,每天都是大吃二喝。众兵痞餐风露宿了好几个月,到这里突然一步登天,简直都快乐疯了。

    铁山距汉城仅有六百里,朝鲜各地官府接到满清使臣入境的消息后,都赶紧用快马逐地传信,很快就报给国王李倧。五天之后,李倧派出完城府院君、大学士、司宪府大司宪崔鸣吉亲至铁山迎接使臣。崔鸣吉是帮助李倧发动兵变、扳倒光海君李珲的关键人物之一,官居正一品而石春虎假冒的满清使臣王成功只是汉军旗的一个副统领,两边身份相差悬殊。由此也可以看出,朝鲜当权者对满清已经惧怕到了什么程度。

    崔鸣吉见过石春虎之后,先是请求将国书交给他,由他转呈李倧,理由是路途遥远,恐怕使臣辛苦其实则是李倧对满清又怕又恨,不想接见使臣。但石春虎的目标是朝鲜水师,当然必须亲自去汉城才行,所以坚持必须亲手递交国书。

    崔鸣吉惹不起“上国钦使”,只好同意石春虎去汉城。不过又提出条件:不能几百人都去,随行人员最多只能有二十人。

    石春虎心想朝鲜人是让鞑子吓成惊弓之鸟了,连几百人都怕成这样,不禁心中十分鄙夷。不过他与毛文龙事先商议的结果,本来就是要大部分兵力留在铁山,因此欣然同意,即日便率领二名锦衣卫百户,以及十八名最凶悍能打的兵痞,与崔鸣吉一起马不停蹄赶赴汉城。

    两天之后,众人抵达汉城。汉城城门大开,李倧派出数十名官员隆重迎接使臣,石春虎也不客气,骑着马昂然入城。不过进城一看却大失所望,汉城本来在规模上就与中国的大城相差甚远,几年前又被阿敏纵兵抢掠破坏,至今尚未恢复,看起来比大明的一个普通小县城还不如。

    沿途还有不少朝鲜百姓围观,不过这些百姓都对满清非常痛恨,一直在大声咒骂,若不是有士卒维持秩序,恐怕石春虎就要挨揍了。石春虎这才心生感慨,暗想朝鲜的老百姓还是有骨气的,最起码还知道谁是仇人。可惜他们摊上李倧这么一个国王,坐拥三千里江山、数百万臣民,还以“小中华”自居,如今却对满清卑躬屈膝!

    不多时已经来到朝鲜王宫景福宫。此宫兴建于朝鲜王朝第一位国王李成桂时期,由于是明朝的藩属,王宫的规制也严格按照藩王府邸的标准,比起紫禁城来,自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宫廷周围倒也戒备森严,不过朝鲜士卒的武器全都是传统的冷兵器,连一支鸟铳都没有。对比朱由检大力发展火器,石春虎更觉幸运:如果大明也像朝鲜这样固步自封,早晚有一天也会沦落到这种境地!

    通报之后,李倧立即接见石春虎,以显示对满清的恭敬。按照使臣拜见君主的礼仪,石春虎脱掉靴子,缓步进入举行朝会的勤政殿。只见殿内文武官员均席地而坐,有的对他行注目礼,有的低头不语,也有人对他怒目而视,显示出朝鲜大臣对满清复杂的心态。

    而前方正中的一张小茶几后,端坐着一位身着明朝藩王朝服的男子,想必是朝鲜国王李倧了。石春虎此前知道李倧今年三十二岁,还是海州派的顶尖高手,不想却已是两鬓斑白、容貌沧桑、精神委顿。可想而知,被迫签订城下之盟,给他带来了多大的打击!

    见礼已毕,石春虎恭敬地递上“国书”,李倧当场拆阅。石春虎偷眼观看李倧的表情,只见他先是双眉紧锁、表情沉重,可是越往后看越兴奋,最后竟是喜形于色!

第1325章 朝鲜水师() 
    冒充满清使臣的石春虎在递交国书之后很快退出景福宫,李倧答应他会尽快给他答复。石春虎对此事的心情是有些矛盾的,他当然希望尽快离开汉城这个险境,因为一旦身份被识破,他就死无葬身之地了。但是他在内心里也不希望朝鲜真的对满清百依百顺,马上出动水师去攻打皮岛,因为毛文龙的计策实在是一招险棋,能不能成功尚在两可之间。

    但是第二天李倧就再次召见石春虎,做出正式答复:同意出兵配合满清攻打皮岛,俘获战俘一律交满清处置,条件是皮岛要划归朝鲜。

    话音刚落,朝班中的几位大臣就抗声奏道:“王上,您不能这么做呀!我国向为大明藩属,背盟投金已是大不应该,怎么还能对大明动兵呢!您若一意孤行,将陷朝鲜于万劫不复之地呀,王上!”

    当着“满清使臣”的面被臣下顶撞,李倧不禁大怒,冷冷地盯着那几个人道:“洪翼汉、尹集、吴达济,依你们三个说,孤该怎么办?”

    三人立即慨然奏道:“王上,论语有云: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去岁大明已向我国传书,颇有规劝之意今年改元崇祯,王上如能趁这个机会上表请罪,斩满清使臣之首送至京师,恳请圣上正式册封,则是亡羊补牢,未为迟晚也。”

    三人话音未落,文班中坐在首位的一名中年人当即大声道:“王上,他们三个所言,都是不识时务的腐儒之论,万不可采信。如今明军已退守山海关,离我国更远,就算我国重新归顺明朝,一旦大清挟怒来伐,明军根本来不及援助,也未必会援助我国。难道我国应该牺牲自己,去替明朝送死么?”

    “领议政大人说得没错!”其他大臣也纷纷附和。原来发言的人是朝鲜新任领议政金自点,上一位领议政金鎏已经在复杂的权力斗争中失败,被迫退隐了。李倧也正是利用了大臣中不同派别间的权力斗争,坐稳了国王之位。

    洪翼汉等三人见李倧频频颔首,显然赞同金自点的看法,急得痛哭失声,哽咽着道:“王上明鉴,建虏去年倾力攻打京师却铩羽而归,阿敏全军覆没,实力折损很大,只要我国君臣上下同心,誓死抗虏,未必不能成功。就算我国不敌建虏,亦应有所秉守,不可以干纪乱常之事有所犯焉。虽以国毙,可以有辞于天下后世也!况且大明素以王道、信义威服天下,当年如果不是神宗毅然出兵,我国早被倭国灭了,此事才过去二十多年,难道您忘记了?而且据臣等所知,圣上与先妙香翁主关系密切,就算看在翁主份上”

    “住口!”李倧突然暴怒地打断三人道,“孤不是早有旨意么,谁也不准再提妙香翁主!孤意已决,两班大臣也都同意,这是我国收复国土、重振国力的大好机会,绝对不容错过!尔等只是弘文馆校理,官职低微,做好你们分内的事就行了,何敢妄议朝政大事,给孤退下!”

    三人见无法说动李倧,嚎啕大哭着不肯走,结果被侍卫硬拖了下去。经过石春虎身旁时,洪翼汉还猛啐了石春虎一口浓痰。石春虎虽然颇为狼狈,但在内心深处,还是对这三位耿直忠义之臣很是崇敬!

    待勤政殿内恢复平静以后,石春虎也提出要求:必须乘坐朝鲜水师的战船督战,并说这是“万岁”的意思。李倧一则收复皮岛心切,二则也不敢得罪皇太极,便答应了这个条件,心想反正满清使臣连随从一共才二十人,又是在海上,自己也没什么可担心的。

    又过了两天,在石春虎的不停催促下,朝鲜水师终于出动了。这支舰队的指挥官是三道水军统制使李希,相当于朝鲜海军总司令。旗舰是一艘三百料的龟船,然而这也是朝鲜水师仅存的龟船,李舜臣时期建造的龟船早都朽坏殆尽了。其余战舰均不足二百料,数量倒是不少,足有四十余艘之多。不过舰上仅配有少量鸟铳,一门炮也没有,主要武器还是弓箭。

    舰队从汉江口扬帆起锚,沿朝鲜半岛西海岸缓缓进发。其时北风正烈,逆风行船十分不易,要靠水手奋力划桨才能前行。石春虎一行也在李希的旗舰上,李希便讨好地对石春虎道:“贵使臣明鉴:水师虽已出动,但未知大清铁骑何时攻打皮岛,我们不妨缓缓前进,等上国大军抵达铁山,再接应不迟。”

    石春虎却正是要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故意沉着脸道:“本使臣从沈阳出发时,大军已在筹备,最迟比我晚两三日开拔。在朝鲜耽搁了这么久,说不定我大清铁骑早已到了铁山了,我看舰队还是全速前进的好!”

    李希吓得不敢接茬,只得命令舰队全速前进。先是向西绕过白翎岛,然后折向正北直趋皮岛。这段海路仅有二百海里,却足足走了三天三夜,平均船速不足六节,也确实是龟速了。

    距离铁山越来越近,石春虎的心情也越来越紧张了。他与毛文龙事先商定的方案,是让朝鲜水师先在铁山停泊,然后毛文龙率手下登船,伺机抢船去皮岛。但是毛文龙现在情况如何,他可是一无所知。万一鞑子大军真的很快抵达铁山,毛文龙肯定全军覆没,皮岛也难保住,自己把朝鲜水师引来,反而是助了鞑子!

    正思忖之时,忽听水军禀报李希:“节制使大人,离皮岛和铁山只有三十里了。”

    李希点点头狡黠地道:“停止前进,就地下锚!”

    石春虎一听就急了,心想船停到这里算怎么回事,这样毛文龙根本无法上船啊!因此立即质问李希:“为何不继续前进?”

    李希嘿嘿一笑道:“贵使臣有所不知,明军在皮岛驻有水师,炮火十分厉害,我们贸然攻岛全无胜算。至于铁山,因为岸边有海冰,亦无法靠岸。您不必着急,一会儿我会派一艘小舰先去铁山侦察,如果贵国大军抵达,再前进不迟。”

    原来李倧虽然同意攻打皮岛,实际也留了一手:他密令李希不得先行进攻,一定要让满清军队打头阵。最好满清根本用不着船,直接涉冰打下皮岛,自己再去接收,如此可不费一兵一卒。

    石春虎也猜出了李希的用意,紧张地思索了一会儿,便对两名随行的锦衣卫百户悄悄地道:“准备夺船!”

第1326章 皮岛海战() 
    发现朝鲜水师不肯继续前进后,石春虎决意夺船,因为这种情形拖延下去,只会对毛文龙和皮岛越来越不利。可是他手下只有二十人,朝鲜水师舰队总兵力却多达三千人,其中仅李希的旗舰上就有二百人。如果贸然动手,一旦无法控制局面,自己身死是小事,皮岛被满清攻陷,那他可就万死不足以辞其咎了。

    就在石春虎耐心地等待动手的机会时,突然有水军禀报李希:“节制使大人,正西方出现船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