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征天下-第7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你…”面无血色的年轻人答不上来,情急之下,脸色变得更加煞白,又是一阵剧烈的咳嗽。

    “不要争了。”御座上的皇太极冷眼旁观多时,终于话道,“老十四言之有理,朕视满蒙皆为一体,既然蒙古人更习惯博格达汗这个称呼,以后见朕时便用这个好了。者勒蔑,你接着往下说。”

    原来此人就是蒙古朵颜部领者勒蔑。他谢了恩,刚要继续往下说,忽听不知是谁小声窃笑:“他就是那个大!”

    者勒蔑登时面如死灰。数年之前,他率朵颜部大军叛明猛攻遵化,那时是何等意气风孰料碰上个信王朱由检,不但率领军民死守城池,最后大破朵颜部,还亲手用燧火铳打伤了者勒蔑。当年体壮如牛的者勒蔑,就此落下病根,竟然连腰都直不起来了。

    这还不算,朱由检还给他起了个外号:大!遵化之战后,这个外号在草原上不胫而走,者勒蔑偷鸡不成蚀把米,成了所有人的笑料。每当想及此处,者勒蔑均痛不欲生。没想到今天又被人提了起来,者勒蔑气得差点没一口血喷出来!

    但这里可是大清国的皇宫,满人是他的新主子,者勒蔑恰如一条刚被领回来的流浪野狗,能啃点剩骨头已经不错,哪还敢有任何不满!

    因此者勒蔑也只好假装没听见,继续对皇太极哭诉道:“毛文龙这个胡扎狗贼,趁着我们朵颜部庆祝四季节,偷偷潜入西拉木伦河附近,对我们的牧民痛下杀手。仅仅一天时间,他就偷袭了四个部落,杀了几百人,妇女全被先奸后杀,小孩子全被开膛摘心…呜呜呜,这帮禽兽不如的胡扎啊…”

    “我说者勒蔑,这是君前奏对,你一个大男人,还是部落领,哭哭啼啼的像什么话!”紧挨着“老十四”坐着的另一位亲王模样的年轻人不耐烦地打断道,“快说,毛文龙有多少人马?”

    者勒蔑赶紧止住悲声,怯生生地答道:“大…大概七八百人…”

    “什么?”那人立即大怒道,“你们朵颜部都是死人么?让七八百个汉人把你欺负成这样?”

    者勒蔑被损得无地自容,强忍悲愤道:“这位王爷有所不知…”

    “什么这位那位,本王是英亲王阿济格!”

    “是是是,英亲王爷。”者勒蔑赶紧赔了个礼,又叹了口气接着道,“如果是正面对阵,就算我者勒蔑再软弱无能,也不能让这么点胡扎给打怕了啊!可…可是王爷您不知道,这些该死的胡扎太狡猾、太恶毒了!他们…他们居然边撤退边放火,把贡格尔草原烧了大半!现在正是春天草原生长的好日子,我们的牲畜已经吃光了去年积攒的牧草,正该啃新草的时候,毛文龙这个该死的胡扎,把这么好的贡格尔草原给烧成那样,呜呜呜…”

    “好了好了,草原又不会烧光,下两场雨,就又长出来了嘛。”与皇太极一样南面而坐,但位置在侧前靠下的郑亲王济尔哈朗接口道,“你请陛下出兵明朝替你报仇,此事非同小可,得好好谋划才行。”

    者勒蔑心想你说得倒轻巧,没错,草是能再长出来,那至少也得等到夏天了,现在那么多牛羊吃什么?到了秋季又如何能储备足够的牧草,来应付过冬?看样子,人家是根本没把他朵颜部的死活放在心上。可他又有什么办法?话的可是郑亲王济尔哈朗!

    自从莽古尔泰、阿敏先后因罪被囚禁后,四大贝勒变成了两大贝勒。皇太极为了笼络人心,便让比较听话的正白旗旗主济尔哈朗顶替了他哥哥阿敏的位子,新任正蓝旗旗主德格类亦顶替他哥哥莽古尔泰的位子。再加上大贝勒代善,表面上仍是四人共同主政之局。但无论是代善、济尔哈朗还是德格类,都没有半点野心,皇太极实际上已经做到大权独揽。

    可不管怎么说,济尔哈朗毕竟是四大贝勒之一,他既然这么说,便是透着不想出兵之意。者勒蔑哪还敢说半个不字?

    “者勒蔑,”眼见众人都不吭声了,半晌没说话的皇太极再次开口,“你说的朕已经都知道了。还是那句话,满蒙一体,明朝派兵杀蒙古人,即是杀朕之子民,这个仇是一定要报的。不过,是不是现在就出兵,以及具体如何出兵,朕尚须与诸王大臣商议,你且退下休息吧。你送来的八名少女,朕很满意,明日还有赏赐给你。”

    至此者勒蔑还能说什么,只得叩谢“圣恩”之后唯唯而退。等到他走远,皇太极才对众人道:“你们有什么看法?不妨各抒己见。二哥,你先说说?”

第1528章 各抒己见() 
    “啊?皇上,你说什么?”

    大贝勒代善第一个被皇太极问到。可是这位曾经叱咤疆场、险些成为努尔哈赤继承人、至今仍是正红旗主的礼亲王,竟然在王大臣会议上睡着了。幸亏济尔哈朗捅了捅他,代善才猛然惊醒,满脸通红地道:“皇上恕罪。这人老了,不服老是真不行啊,臣只是昨夜多吃了几杯酒,到现在脑子也不清醒。该不该出兵,这个…臣也盘算不清了,皇上还是问别人吧。”

    众人无不讪笑,皇太极倒也没生气,转而问正白旗旗主、郑亲王济尔哈朗。

    济尔哈朗心中却很明白,代善这是在装傻。他怕皇太极猜忌,到头来落个阿敏、莽古尔泰的下场,所以宁可被别人耻笑,也绝不做让皇太极不高兴的事。皇太极也希望他这样,所以别看代善“昏庸无能”,大贝勒的位子做得还是很稳。

    济尔哈朗有心学代善,可又一想,自己和代善还不一样。代善还有个好儿子、镶红旗旗主岳托,父子俩虽然关系不睦,但打断骨头连着筋,代善一系的势力在八旗中仍不可忽视,皇太极想动他们自然不那么容易。

    可自己就不一样了,做为阿敏的亲弟弟,虽然倒向了皇太极这一边,安知皇太极会不会怀疑自己呢?如果一言不,说不定反而让皇太极怀疑,自己是不是在玩什么“韬晦之计”。还不如直抒己见,但又不非得坚持,最后服从皇太极的意见,这样方显自己的忠诚。

    因此济尔哈朗便诚恳地道:“皇上,以臣之见,现在不宜大举出兵攻明。理由有三:一,去年入关作战,我们围困京师那么久,然而明军斗志不减,攻防有序,远非辽东边军一触即溃那样不堪。说明小皇帝朱由检在明朝军民中威信很高,人心未乱。明朝人口胜我大清何止百倍,我大清胜得起,败不起,所以用兵一定要慎重。

    “二,镶白旗损失过于惨重,如今虽然重整旗鼓,仍需多加襙练,其余各旗也有损失。去年又是一个严冬,各旗所属汉人庄稼的收成恐怕都不会太好,这军需也是一大难题。

    “三,不知道为什么,明军火器威力大增,就像换了一个人一样。以我大清勇士血肉之躯去攻打坚城,本来就很艰难,再加上这些火器,就更难了。所以以臣之见,在想出如何对付明军火器的方法之前,最好还是持重为上,按兵不动。朵颜部死了些人,于我八旗又没什么损失,暂时不理会也无不可。”

    “我不赞成王叔的看法!”

    济尔哈朗话音刚落,肃亲王豪格就急不可耐地插话了。皇太极不禁微微皱了皱眉头,心想自己这个儿子也太急躁、太没有城府了!宁远一战,居然被朱由检几句话就气得吐血,围攻京师时,又因为急躁冒进,中伏被水淹了一场,不但大败而回,让多尔衮看了笑话,自己还气不过,又吐了血。这下可好,成了个病秧子,连走路都喘不上气!若不是自己扶持,他还不得让多尔衮玩死?

    可豪格毕竟是皇太极的长子,也是他心中默许的继承人,再怎么着也得维护啊。于是皇太极转向豪格道:“郑亲王所言也是老成谋国之论。你既有不同看法,可详细讲来。”

    这实际上就是在提醒豪格:你可想好了再说,别说得漏洞百出,让人挑错笑话!

    可豪格并未领会皇太极的意思,还是急吼吼地道:“自从太祖皇帝以十三副铠甲起事以来,从来只有我们打别人,没有别人敢来打我们的。只有一个杨镐不自量力,让我八旗勇士萨尔浒一战杀得溃不成军,从此奠定我大清开国规模。这个毛文龙算是什么东西,竟敢一而再、再而三偷袭我大清!此贼不除,我大清颜面何存?何能服蒙古之众?所以我们一定要出兵,不把毛文龙碎尸万段,绝不罢休!”

    “啧啧啧,豪格贤侄果然是骁勇善战啊!”在他对面坐的年轻人又冷笑着开口了。此人正是睿亲王多尔衮,他虽然年纪还不大,但还有阿济格、多铎两个能征善战的兄弟,在上三旗中也有很强的号召力。皇太极虽然深忌这三兄弟,尤其忌恨足智多谋的多尔衮,但多尔衮为人机警,一点错也不犯,皇太极一直也找不到机会下手。

    多尔衮与豪格有宿怨,其实他的年龄比豪格小很多,可偏生他又借着自己高一辈的身份,一口一个“贤侄”,把豪格鼻子都气歪了。

    此时他用嘲讽的口气问道:“但是有一点我想问问豪格贤侄:毛文龙不是傻子,他杀人放火之后早跑远了,你知道毛文龙现在何处?你去哪杀他?”

    豪格被问得一愣,恼火地道:“还能去哪,肯定是退回长城以南了呗。”

    “长城可长了,明朝有九边,西起嘉峪关,东到山海关,都有长城,”多尔衮追问道,“你知道毛文龙在哪个边关?”

    “那我不管。”豪格没好气地道,“只要我八旗大军破长城而入,明朝皇帝惶急之下,肯定会调兵来阻挡我们。如果是毛文龙来了,我们就直接灭了他如果不是他也没关系,我们杀个片甲不留,也就算是为朵颜部报了仇了。”

    “如果真照贤侄所说,那我们就上了明军的大当了!”多尔衮不再理豪格,仰天大笑道。

    “你…那你说,我们大举南下,怎么就是上了明军的当了?”豪格被气得脸色青一阵白一阵,“皇阿玛刚才也说了,即使没有朵颜部的事,我大清也迟早要伐明,难道你想抗旨么?”

    “我说不出兵了么?”多尔衮立刻反唇相讥道,“我是笑贤侄遇事不假思索,你不想想,毛文龙偷袭朵颜部,杀便杀了,为何要留名?又为何徐徐而退,边退边放火,和朵颜部周旋了那么多天?”

    “为…为什么?”

    “那还用说?疑兵之计呗!”

第1529章 将计就计() 
    “汉人的孙子兵法上说:兵者,诡道也。”多尔衮得意洋洋地道,“不错,毛文龙是偷袭了朵颜部,但意义何在?对明朝来说,朵颜部虽然也是仇敌,却很明显不是威胁最大的敌人。毛文龙以区区八百人杀人放火,对明朝不但没有什么帮助,反而会激朵颜部的仇恨。以明朝如今四处用兵、捉襟见肘的状况,何苦主动给自己增加一个对手?”

    “言之有理,这必是明朝皇帝的诡计。”皇太极沉吟道,“那老十四你说说看,朱由检到底是什么居心?”

    多尔衮赶紧答道:“皇上,孙子兵法上还有一句话,叫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臣弟一直负责从明朝境内搜集情报,这几个月以来,朱由检依靠火器部队大败朱由崧的叛军,但叛军复溃为流贼四处流窜。明军不得不把京营骑兵主力继续用于平叛,也就是说,朱由检手上能用的军队,便是一直驻在京师的京营步兵了。另外,山海关扩建已接近尾声。”

    “那又怎么样?”豪格不服气地插话道,“这和毛文龙偷袭朵颜部有什么关系么?”

    “当然有关系。”多尔衮不紧不慢地道,“毛文龙虽然挂着征虏将军印,实则并不受朱由检重用,否则也不会手下只有区区八百人了。让他去打蒙古人,很明显是一招声东击西之计,如果我们中计,派大军再次取道蒙古,越长城而入,那就正中朱由检下怀。”

    “何以见得?”皇太极问道。

    “我们的细作早已侦得,明军在长城沿线埋设了大量的地雷。”多尔衮肃容道,“此物埋于地下,不碰则可,一碰便猛烈爆炸,威力惊人。最可怕的是,你不知道明军把地雷具体埋在哪。我八旗兵胜在进兵神,可是如果前进的路上有这种东西…”

    “那有什么打紧?让汉军旗在前面开路便是了。”豪格满不在乎地道。

    “话是这么说,可再怎样也必耽搁时日。拖得时间久了,明朝必坚壁清野以待我军,京师又急切难下,我军徒然奔波消耗,却不能取得大的战果。长此以往,国力岂不是被明朝耗光了?”

    皇太极沉吟着点点头道:“嗯。你刚才说毛文龙是疑兵,那正兵是谁?朱由检的真正用意是什么?”

    “正兵自然是京营步军,以及山海关边军!”多尔衮略带激动地道,“细作的密报说,近日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