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残阳帝国-第1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理智要求影佐否认这种无稽的设想,他毕竟是炮科出生,对火器有相当常识,并不容易滑入荒诞的想象中,但是他绞尽脑汁,想要揣度出林九躲在出云附近的目的,却又想不到除了那种可能以外,其他合理的结果。

    影佐已然钻进了牛角尖中而不自知,作为情报分析专家,这是一种易犯的错误,事实上,419的特别小组潜入马勒船厂的所有目的中,并不包括出云;林秀轩的目光现在落到了出云号上,但是也仅仅是为了那三个日本穿越客而非打沉这艘一战前生产的老船本身。

    “长官,电报室有您的无线通话。”

    一名通讯室中尉参谋走过来,向少将敬礼,也许是木下那边有了新的进展。

    影佐随着中尉走过203毫米主炮时,用力拍了拍厚重的炮塔,然后钻进厚厚装甲覆盖下的上层舱室,当然这艘军舰的安全并不完全来自于钢板,实际上这艘船的军官食堂内,还有一座小型神社,供奉着岛根县出云大社请来的大国主神,作为护舰之神。虽然传统上,每一艘日本军舰都有自己的神社以及保护神,但是并不是每一位都那么尽职和靠谱。

    秦小苏正在译电室值班,整个晚上只监听到一条比较有价值的信息,日军终于掌握了流星号改换船名后的新名字,这比林秀轩的预期,晚了16个小时。

    随后几个小时,都是无价值的信息,无非似乎各舰报告位置,以及侦察机报告,没有任何发现的电文,而日军侦察机凌晨起飞后,就向着外海追去,看来他们按照最合理的推测进行搜索,他们相信流星号向东海远遁了,从这个思路推导,流星号最终的去向只能是菲律宾,这样也许可以进一步误导敌人。

    百无聊赖等待终于有了结果,终端显示器上突然滴滴作响。这次显示很奇怪,不是通常截获的电文,而是专司侦察出云的无人机,截获了一段语音通讯。在本时代,通过无线电进行语音通讯无法加密,并且距离很近,当然对于监听一方来说,对这种通讯的及时监控也非常困难,因为无法使用计算机直接破译成文字,需要日语听译不错的人随时在岗位上,对于419而言是办不到的,当然有一种情况例外,就是与419资料库内声纹特征对照后,显示为特殊对象。

    林秀轩在特别市政府大楼内,除了探听到影佐准备带着三名特殊犯人,乘坐出云号返回日本之外,还成功录到了影佐祯昭的声音特征,现在这个首要目标的声音出现了,并且就在出云上。

    秦小苏赶紧开始录音,并找人将正在睡觉的副艇长叫醒。由于职业关系,秦小苏精通各种书面语言,研究语言当然是为了破译密码训练所必须的,但是他并不能做听译翻译。

    褚艾云迷迷糊糊到译电室,并套上耳机的时候,那边影佐与木下的对话,还没有结束。

    “阁下,宪兵队对工厂工人展开了追查,但是没有大的收获,这个林九早在一周前,就已经遣返了工人,由一个叫做马伯良的工会分子,将一些遣返款项发放下去,这个马伯良曾经上过宪兵队的危险分子名单,目前已经潜逃了。”

    “他们行事竟然如此周密,还提前遣散了工人?”那边影佐的声音出现,褚艾云迅速听译,并在纸上记录下这部分。

    “事情能做到如此滴水不漏的程度,这个林九太高明了,我自叹不如啊。”

    “他能处处抢到先机,我真的怀疑我们内部有他们的人。”

    “呵呵,林处会喜欢这部分的。”褚艾云笑着记录下影佐的原话。

    “阁下,我总觉得,关于这个林九的事情,既然牧野君就在您身边,不妨可以问一下他,或许他会有一些特别的看法。”

    褚艾云不由得惊出一身冷汗,看来敌人还是开始做这方面联想了,并不是所有的日本陆军都是一根筋。当然可以确定牧野与影佐都在出云上,确实也是巨大的收获。

    “我也一直在考虑这件事,看看他会有什么特殊的说法,早上登船后,我注意到他一直一言不发。另外两个家伙倒是一直吵吵闹闹,要到甲板上呼吸新鲜空气,只有他出奇的冷静。”

    “另外的一件事,就是石垣号的舰长岩田,确认在前天夜里,在复兴岛附近,见到了流星号,当时那艘船改换了法国船名,叫做热月号。海军已经把情报更新了。早上能起飞的4架侦察机,已经起飞,向东海展开扇形侦察。”

    “已经来不及了,按照这艘船的航速,逃出吴淞口超过一天,此刻已经跑远了,区区4假架侦察机,在远端会遗漏大部分地区我总感觉与这个林九过招,运气每每还都在他这边。”

    “这一点,我也有所体会,每一次都让他都如有神灵眷顾,我甚至感觉他的耳目无处不在,时刻知道我们的企图。”

    “说到这个,我突然想起一件事,我们的通讯不会有问题吧?”

    影佐的语气有所警惕起来。

    “这个,很难说啊。攻击司令部时,他们可就是先炸的地下通讯电缆,可见是有经验的专业破坏分子,不排除会有一些技术手段。”

    “好我知道了。”

    通话就此中断非常突兀,影佐似乎开始担心起通讯安全了。这个家伙倒是异常灵敏,不过这次通话,该漏的也都漏了,现在就看419能否及时修复,以及程大洋能否用适当的战术,在外海一举将这艘敌舰摧毁。

    这当然不是单纯靠运气,现代鱼雷的攻击精度,已经允许在攻击时,加入这些战术需求,但是威力并没有本质变化。419目前的主要需求,是全歼船上每一个人,那三名穿越者能从上一次沉船中幸存,可见水性不错。

    为了以上战术目的,当然不能让这艘船在几个钟头内慢慢下沉,那样势必会有不少人逃生。

    有一种方案似乎可行,找到敌人船底的薄弱区,集中所有爆炸能量,一举炸出一个大的豁口,并折断龙骨,让尽可能多的海水在第一时间涌入船体,加速军舰下沉,这会使得沉船附近形成负压区,并产生很强的涡流,将正浮力的人体甚至救生艇卷入海底。一旦这种情况达成,就可以吞噬一切停留在这片区域的人员,如同之前对川内号的那次攻击一样,但是出云号拥有水线以下的防雷带,尽管不是很厚,但是也给程大洋和褚艾云出了一道无法绕过的难题,需要考虑的还有附近海面,会有一两艘驱逐舰,随时可能救援。

    419目前面临着一次歼敌,以及武器不足的双重压力,某种程度上说,节省每一颗鱼雷或者导弹,也是重要任务。

    褚艾云将所有通话,重新听了一遍,然后将情报上传给远在长江口的林秀轩。完成这一切,他重新回到舱室补觉,他已经向程大洋提交了用足够多的鱼雷,全歼出云舰队方案,能不能通过他不确定,似乎程大洋倾向于用只攻击出云,如今还在无解中。

    由于有驱逐舰与出云号编队同行,这使得任务复杂性增加不少,要么发射尽可能多的鱼雷,同时摧毁那些千把吨的驱逐舰,然后浮出水面,让艇面小组对幸存者补枪;要么将这些多余的鱼雷直接射向出云,让它在3分钟沉没,除此之外,褚艾云想不到其他可行的办法。据他所知,林秀轩和程大洋都不赞成击沉随行的驱逐舰,因为从同一阵位开火,击沉多艘敌舰,那样容易暴露419的火力(即使敌人来不及发报,也可以从舰队消失的事实进行推测)。

    本时代的潜艇无论从协同能力还是直航鱼雷本身的特点,无法做到几艘潜艇合作的歼灭战,所谓狼群战术,对付密集低速的商船船队或许还是可行的,对付松散却高速的军舰编队,则是另一回事。

    舒平一早开始了他的设备安装工程,先是利用流星号的起重机,将分段设备从419的后甲板装载口卸下,然后开始安装和加强工作。整个工程中他随时在现场个弄离子辐射水平的变化。所有的备件完成后,还需要在一些次要区域,进行硼砂水泥封闭,这增加了大量死重,必然会使得潜艇重心变化,于是他需要回到指挥舱,重新对水舱平衡进行设置。

    他走进舱门时,看到程大洋埋头在那里苦死作战方案,褚艾云提出的同时击沉敌人整个编队的计划,无疑是直线型的偷懒思路。但是程大洋也无法在各种苛刻的需求中求得最优的方案。情况与当日攻击无装甲的川内号轻巡完全不同,180毫米厚的防雷装甲增加了太多的变数,3条鱼雷真的可行吗?或者4枚就能保证速沉?从电雷学校对出云的攻击记录看,这万吨巨舰还是相当抗揍的。程大洋之前的各种古怪需求,确实给林处出了不少难题,现在林秀轩杀人灭口的要求,反过来也让他无所适从。

    “还在考虑用几条鱼雷灭口的事?”

    舒平瞄了一眼程大洋压在手下的一张纸,上面画着出云的大致装甲带,旁边密密麻麻写满了各种方案,但是大部分都被划掉了。

    “是啊,我只能保证击沉,很难保证所有人葬身海底。林的要求,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对了,依你的分析,发射几枚鱼雷较为保险?”

    “按照我的估算,就算把鱼雷管内所有6枚都打出去,也不能保证没人逃生。出云何止有装甲,还有甲板下还有大量的水密隔舱,可以减缓进水速度。”

    “就是这个道理啊。即使在海战史上,也很少有如此的先例。”

    “所以别纠缠鱼雷了,换换思路。”

    舒平冷笑着摇了摇头,程大洋突然意识到,他是在卖关子。

182击沉出云2() 
“你是指用导弹?不不不,我考虑过了,那不可行,会有几艘敌舰护卫,一旦目击导弹,会暴露我们,并且发射导弹一样占用鱼雷管,威力却不及鱼雷。”

    舒平继续笑而不语。

    “如果你想说,用无人机投弹的话,前后的203主炮下方确实是弹药库所在,但是我们的炸弹无法击穿炮塔上方装甲,尽管很薄,只有7厘米,即便是100公斤的小炸弹可以击穿,也需要延时引信。话说回来,出云的弹药库爆炸了,也未必管用。总会有人逃出去的。”

    “你知道出云的三一根烟囱下面是什么?”

    “当然知道,虽然我们没有图纸,但是常识上那里是锅炉和储煤仓库,两侧是通风管和水手军官的住舱,肯定不是什么要害。”

    “我在船厂时,近距离观察过出云。它的强压通风管环绕这三根烟囱,一共有12根,每一根直径大约1。5米。其中有一些通向锅炉,有一些通向生活区,虽然没有图纸,但是可以预计管道走线的源头,都从这里开始。”

    “那么”

    “先从它的一号烟囱里扔进一颗普通炸弹,引起锅炉间爆炸和煤粉扬尘,同时破坏强压通风设备,撕裂通风管。然后再从附近的2号或者3号烟囱,扔进一枚100公斤云爆弹,我保证炸弹本身的燃料以及扬起的精煤粉尘一,形成一个超大型空气燃烧弹,一劳永逸解决你的所有问题。”

    “云爆弹?可行吗?”

    “如果你把封闭的军舰,想象成同样依靠通风设施维持呼吸的地下工事的话,显而易见杀伤效果会非常好。你来看看出云的结构。”舒平说着拉过程大洋手边的图纸,“出云的上层建筑结构简单,实际上这艘船的内部容积也并不大。在它的中心位置爆炸,并持续燃烧,会在封闭区域内部形成一个负压区。届时可以通过这些内部联通的通风通道,将爆炸威力无法到达的其余地带的空气吸带走并消耗掉,从而在整个上层建筑和甲板下,形成缺氧区域,时间会有几分钟。只剩下部水密隔舱,可能被隔断,另外甲板上的枪炮单位或者舰桥指挥部附近的自然通风较好的区域,或许还有机会存活,并且这个方案仍然有很大机会可能引爆弹药库。”

    “嗯,有点儿道理。”

    “当然你还得同时发射足够击沉出云的鱼雷,一举歼灭甲板下隔舱内可能的幸存者,但是沉没时间不再有大的限制,这样就不存在你脑瓜里的那些纠结了。届时你可以停在潜望镜深度,通过无人机信号,观察整个下沉过程,确定是否有救生艇下水。”

    “但是仍然可能有人逃生。”

    “如果我们在攻击前稍微暴露一下行踪,让敌人拉起警报,你猜会怎么样?甲板人员会减到最小,上层建筑内的通道舱门会全部开放,以增加人员移动速度。这些都有利于空气燃烧弹的威力释放。而且那些不相干的登船人员,绝对不会跑到狭小的舰桥部位碍手碍脚,一定会躲到装甲后面。虽然我不能把话说太满,但是以我的估算,有九成九的机会,一个都活不下来。”

    “是啊,这算是一个万无一失的办法。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