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残阳帝国-第1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啊,飞机都来了,不可能不出动正经鬼子。为什么没有歪把子和九二重机的动静?”

    “也许真的是三面佯攻?”

    这些战士毕竟单纯,很快被林秀轩靠着三寸不烂之舌,从错误的判断上扭转回来了。当然这也怪四方大佐的战术太过僵化,如果他好歹在北面放几枪,也不会那么像一个不折不扣,等着别人钻的陷阱。这得归功于大佐本人对兵法的理解,一直停留在直接照搬字面的教条阶段,根本没有领悟虚虚实实的高深境界。

    “那么林先生,我们是否应该防守?五支队,就在大团附近集结,知道这里情况一定对敌人后方进行大量的破袭战,这样敌人就不得不退。”

    诸亚民终于开口表态。

    “不行,敌人这次来偷袭准备很充分,一定不会让你把情报送出去,大团又这么远,你且问你,你有电台吗?”

    诸亚民无奈摇了摇头。林一语点中了他心中的痛,这些年的斗争,全靠交通员在偌大的浦东传递情报,协调几个支队的战斗,经常耽误事儿。部队枪都配不起,电台更是想都不敢想。

    “指导员,到了白天,突围就会更加困难,目前只有一个办法,从南面突围。”

    “南面?”

    “南面事不是有一条河床?”

    林开始讲问题引向实质,他肚子里确实有了方案。

    。

    “是的,今天夏天天旱,那条河前几天刚干涸了。”

    “但是敌人未必知道,按照日本人的脾性,这么大规模的讨伐,作战计划至少是10天前制定的。所以在他们的地图上,河流是无需守备的区域,我们就从河床那里转移,一定能跳出去。”

    他说的头头是道,跟真的一样,就差手里没有一把羽毛扇子。其实并没那么复杂,就是无人机看到的。南面有两股敌人以河流为界,分别部署,结果协调的不好,留下了200米宽的口子。在夜间,这样的缺口足够大了。

    “但是敌人飞机会不会一路跟上我们?”

    “我们可以分批突出去,让它无法跟踪。让药品和伤员先走。精干力量断后;放心,你别看那玩意儿在天上,能把地上照的如同白昼,其实也只能见走动的人。我们只要看地上自己的影子突然变长,就找地方隐蔽,或者站住不动。等影子黯淡了,再走就是了。”

    林含混地解释了一下如何应付这架水上飞机。他知道这些战士,没有与飞机对抗的经验,并不知道飞机在夜里的作用及其有限。他还知道,仅仅靠空投照明弹是无法指引地面进攻的,势必会引起混乱,所以敌人是通过电台。

    如林秀轩预料的那样,四方选择水上飞机的一个另用意正是机舱比较大,这会儿正有一名日本海军军曹坐在机舱门口,迎着凌冽气流,手动投掷照明弹,也算土办法,他们的任务就是随时监视村中游击队的动向,并及时报告。为了协调行动,飞机与地面约定了电台联络频率,随时准备提醒日军主力,向着敌人可能突围的区域追过去,不过林秀轩很有把握,待会儿敌人的电台会失效。

    大院里安静了一会儿,除了林站着,其他人都蹲在地上等着诸亚民同志拿主意。这里终归不是林这样一个外人说了算。时间慢慢流逝着,天空一会儿变得如同白昼,一会儿又恢复成一片漆黑。

    “我认为,林先生说的有道理,不过先让伤员和物资过去,太过冒险。来顺同志,你带1分队先过去。”

    “指导员,过去以后要打信号弹吗?”

    “你傻呀,打信号弹敌人不久知道了吗?过去以后,偷偷占领敌人后方土地庙附近制高点,准备掩护后续撤退。只要20分钟不响枪,我们自然知道你们过去了。”

    诸亚民并没有林的上帝视角,虽然林说的一套一套,几乎把他说服了,但是他绝不能太过冒险,投石问路是必须的。林在一旁并不作声,他觉得作为一线指挥员,这位同志的部署还是很成熟的,某种程度上比自己想的周全。

    “同志们,我们分批突出去后,如果遭遇敌人袭击打散了,就各自去大团、彭镇、万祥找赵书记。好了,我要说的就这么多了。林先生还有什么其他想法?”

    林摇了摇头,他确实想让诸亚民在突围后,帮自己到海边救人,但是时机还不对。

    “好,各小队分头行动。伤员在第二组,随时准备跟上。”

    吕青山已经躲在墙根后面,开始与无人机联络,行动既然已经开始,对敌人通讯的干扰也必须同步展开。

    头顶上的日军水上飞机,正在不断地盘旋巡视,飞机越飞越低,给下面火力贫弱的游击队施加有型的压力,它就是要传达这样的信息:我能看见你们,你们一个也跑不掉。要是地面有一挺口径稍大的机枪,这架飞机也不敢这么放肆。

    日本领航员趴在机长脚下的透明玻璃罩后面,他可以在照明弹落下的时刻,清楚看到地面跑动人员变长的影子。他甚至看到了从屋子里抬出的担架,就放在路边,各种迹象表明,敌人不会固守,会从某个方向撤退。这个情报有必要立即告知地面。副驾驶开始用海军甲种短波,与地面进行无线通话。

    一想起下面这帮胆敢对抗皇军的土包子,根本不知道自己在与何种技术代差的对手作战,飞行员就感觉到好笑,他甚至开始可怜起下面这些游击队,毫无疑问,他们会在旷野中被13师团最残暴的搜索联队(骑兵队)撵上,然后必然是一边倒的屠杀。

    他打开电台后,呼叫了几次,发现情况不对,充斥耳畔的不是对面的回应,而是咿咿呀呀的京剧折子戏。难道是进入了民用波段?明治电气仿制美式的电台质量确实很差,有时会被租界中一些功率相当强劲的发射台干扰。

    他立即调整至备用波段,果然清净多了。于是开始再次呼叫地面。在地面通讯员回答了一声后,奇怪的噪音再次出现,这次耳机里传来的,是曲折而又凄凉的二胡独奏:江河水;并且发射源之强,完全盖过了区区几公里外功率10瓦的地面电台。这是他在中国执行任务以来,从未遭遇过的。要知道,放眼整个浦东乡下一片漆黑,根本就没电,不可能有大功率电台存在(只可能有使用电池的小功率电台)。但是事情就是如此蹊跷地发生了,于是他专向另一个备用频段。情况与之前几乎一样,只要他进行呼叫,不消几秒钟,必然有一种吵闹的戏曲节目出现占领这个频道,就好像故意与自己作对。唯一的区别在于,这次换成了黄梅戏,较之刚才的二胡独奏显得不那么哀怨。

    正在日军飞机一脑门子迷惑的时候,诸亚民派出的第一小队,已经出发20分钟了,并且那边真的没有枪声响起,似乎印证了林石先生的预判是对的。诸亚民提着手枪到了村口,做最后部署,即将转装运的大车与伤员正在那里集结着,准备出发,这将使这次突围最惊心动魄的时刻。

    林秀轩知道无论如何的不合时宜,现在必须开口提那件事了,要不然待会儿部队一出去化整为零就糟了,他已经想好了营救副艇长和欧阳寿的计划,但是无人机观察到南门港附近守备的兵力很多,至少有正牌鬼子一个中队还有一些伪军,所以必须借助诸亚民手下民兵和几挺歪把子的力量,如果诸亚民同志一口回绝,解救就会变得相当绝望。

    他走到等待启程的老金的担架前,诸亚民正蹲在那里嘱咐什么。林也蹲下身子。

    “指导员,我这里还有一件事情,必须请二大队帮忙。”

    “林先生,现在什么时候啊,有什么情况还是等突出去再说吧。”

    “不,必须是今晚。”

    “就是那名国军飞行员的事情?我们会想办法把他运出去的。”

    “其实昨天,我在租界等胡先生消息的时候,已经获悉那名飞行员和我们的一位同志被捕了。”他撒了一个谎,将两人不俘的时间提前了一天,为了使得整件事看上去稍微显得合理。

    “已经被捕了?有什么想法,请林先生不妨直说。”

    “我们一旦突出去,先不要散,直接去南门港,你们在外围打一下就走。把敌人注意力引开。放心,敌人在那里只是修建港口的辎重和工兵部队各一部,有枪的鬼子加起来不超过150个,当然另有一些伪军。”

    林说完了所有要说的,安静等着诸亚民的回复。

218南门港() 
诸亚民显得有些迟疑,林先生求自己的这件事让他觉得棘手,因为超越了自己的权限,至少应该等到突出包围,重新找到组织后请示一下上级,才能实施行动,那样才符合组织原则。实际上,上级给他的指示并没有提及随时配合这个林先生,而是密切观察这个人,找到所有可能说明其身份的蛛丝马迹。所有此人的提出的要求,都必须经过请示,但是现在显然没有这样的时间,也没有联络手段。

    担架上的老金突然伸出手,握住了指导员的手。

    “指导员,林先生是我们的同志,既然林先生说事情紧急,我相信必然有他的难处。”

    “金子明同志,这件事,我”

    “这件事,由我来向上级解释突出去以后,你领着一部分人去南门港,救出他的同志。”

    听这意思,事情好像有了有转机,并且这个与自己接头的老金,不是普通交通员这么简单,他地位似乎并不在诸亚民之下。

    “好吧,突出去以后,我带着大队急行军去南门港,但是天亮前必须撤出战斗,不然会被尾随上来敌人咬住。”

    “好,一言为定,天亮前你们就撤出,其余事情交给我。”

    林一时欣喜不已。

    日军飞机完全洞悉了下方人马试图从南面突围,当然使用了各种方法,通讯始终没有恢复过来。只要一打开电台,机舱内就会飘进让人脑仁发涨的二胡曲调,这显然不是民用电台发射机,干扰到通讯可以解释的,有什么民间电台会连续十七八遍地放这样可怕的音乐?

    面对这种完全没有预案的突发情况,飞行员已经处于一种无从应对的状态,只能被动地等待该死的干扰消失。

    村子里的民兵开始做最后撤离的准备。人们推着装载粮食和药品的板车,开始下到河床中。甚至还赶着驮东西的牲口,负责最后撤退的民兵仍然留在村中,并开始加强火力与外围敌人对射,将敌人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双方枪声想成一片,很好地掩护了那些缓慢的车辆从出口出去。

    距离战场1。5公里外,13师团搜索联队以下骑兵中队的石川省三大尉,正假装镇定地坐在几个弹药箱上,双手拄着战刀,等着通讯恢复。就在他身旁不远处,通讯小队的几个家伙,正在焦急地调试电台,总之,无论调到哪个频道,听到的都是那首可怕的江河水,之前好歹还有一些京剧选段,不那么让人奔溃。就连附近的战马也开始变得情绪低落,一匹匹全都蔫头耷脑的。

    他直接受命于新到上海的四方凉二大佐指挥,从七宝杀到太湖,又从太湖杀回浦东,来回几百公里奔波,人员和战马疲惫不堪,也没有讨伐到在上海作乱,炸了指挥部的那股敌人。

    四方大佐无头苍蝇般的指挥着实在让他火大。半个月前,四方似乎又弄到了情报,确信共党游击队参与了这些袭击,然大佐后果断制定计划,然后就就有了今天的作战,为了今天的作战,四方甚至屈尊拜会了第三舰队司令部,要求派水上飞机配合,这在以前是不可能想象的事情,当然在出云完蛋以后,海陆军配合变成了必须的选项。

    一切看起来已经水到渠成,但是真到了要打的时候,电台又掉链子。这些闹人的戏曲是谁放的?这里距离租界不远,也许是那里的特工干的?但是蹊跷的是,为什么跨越了10兆赫的各种备用频道都被干扰?他只恨自己没有多带一部电台来。以往的作战经验表明,在中国作战,大队一级的行动,有一部电台就足够了,很多中国人师一级部队才有电台。

    中队长觉得或者可以直接展开强攻,但是那边突然枪声大作,似乎打的难解难分,又觉得可以让伪军先消耗一些对方的实力,不如等到天亮才发动骑兵攻击,少死一些日本兵。

    “中队长,不知道海军搞什么鬼,他们一直在频道里播放这种东西,我看,我们还是不要指望他们,立即展开进攻的好。”

    手下也耐不住表态。

    “原田君,稍安勿躁。我看敌人准备死守,我们等到白天再进攻,更加有利。”

    作为一名不够果敢的指挥官,石川做出了保守的选择。

    此时,川西大艇已经看到了敌人在偷偷溜走,飞机一路向南,不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