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残阳帝国-第2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甲板上的德国水兵来来回回,忙着套缆以及架设跳板,鲍斯出现在狭小的围壳上,向稀稀拉拉的欢迎人群招手,并在人群中寻找某个人。他倒是不在意那些大人物,而是那位惺惺相惜的昂山将军,两人虽从未见面,却常年通信,在人生最惨淡的际遇中互相鼓励。数年前,昂山去中国寻求独立支持,鲍斯去了苏联,得到的都是冷淡的对待,最终他们一起投向了轴心国,眼看昂山的事业已经小成,鲍斯很想在这个时候向他表达由衷的祝贺,但是人群中并没有昂山。

    他走下跳板,与面色惨白,病怏怏的的影佐少将握了握手。

    “我代表日本陆军,欢迎阁下不远万里到这里来。”

    “见到你很高兴将军,为了人类最正义的事业,再远的道路也在所不惜;但是,亚洲人民无比崇拜的战神,昂山将军在哪儿?他写信告诉我,在任何情况下都会来接我的。”

    “这件事太不幸了,卑鄙的英国人派遣了一支叫做戈德曼暗杀团的特殊部队,在仰光附近将将军他刺杀了。”

    “看来殖民者又增添了一笔新的血债。真希望那些主张非暴力的瞎子,能睁开眼看清殖民者残暴的面目。”

    “我想您已经知道,我军在新加坡俘虏了4万印度士兵,正准备用英国武器武装这些士兵,我们希望您来领导他们,将昂上将军未尽的,解放亚洲的遗志继承下去。”

    影佐祯昭希望赶紧结束这场愚蠢的对话,倒不是他小看鲍斯的作用,而是饭田一周前,交给他这个治安战旅团长官的,用军票在本地征粮的任务太紧迫了,他觉得和鲍斯在这里谈殖民者如何残暴,感觉就是在打自己的脸。

    前沿的战斗仍然在继续中。蒋纬国得到了阻击战被否决的答复,要求他且战且退,务必于本日日落前退回出发阵地。

    他开始在电台中不断地找褚亭长,但是一直找不到了,他知道双方电台通话的作用距离,也就是在视距内,有时候可以稍微绕过一些地形障碍,不过很不可靠。他还真为褚亭长担心,不知道他收没收到自己活着总部发出的,要求退却的命令。

    当然,他对自己的安危倒不是很担心,一方面是他的坚甲利炮做后盾,一方面他决觉得自己艺高人胆大,可以在无头苍蝇般反扑的日军中,玩一点小小的个人英雄主义,于是自己带着六辆有电台的t26排长车断后。让其余有战伤的,或者带着战损战车上成员的车辆先走。

    某种程度上,褚艾云屡屡的暗中点拨,让这位新晋的坦克少校,产生了自己可以主导战斗的错觉;总之,他认为自己会因为战术对头,行动果敢,目光锐利,家世不凡,或者还有人长得帅等诸多优点,而始终受到上天眷顾,并使得胜负天平倒向自己。

    褚艾云一直在监听蒋纬国部署,知道他目前的位置有些靠后,他注意到,一支由8辆95式坦克组成的坦克分队,一直试图从侧翼包抄蒋的部队,已经试了几次,都因为笨拙的指挥没有成功,他估计日军指挥官的地图判读能力有些问题。日军没有无人机,但是他们的骑兵一直在锲而不舍地追踪中国坦克,并不时发射信号弹指示目标,蒋纬国当然也注意到了那些信号弹,始终在附近升起,但是他无法判断敌人追兵什么时候到,会采取什么方式,而情报部门的报告,从未提及缅甸日军有坦克。

    褚艾云觉得,如果继续直白报告敌人位置,势必引起小蒋怀疑。在这个年头,要掌握混乱战场上的敌人的即时动态,那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他判断了各方位置,立即有了一个折中的办法,,于是让周有福向转移位置,他准备冒险从日军95前面穿过去,让日军坦克提前在混沌不清的局面中暴露出来。

    “老周,你听着,前面那个路口务必用最大速度冲过去。”

    “连长,早上过来时那边很安全啊,没有看到碉堡或者掩体。”

    “你别管,只管冲过去。”

    他说着转动机枪口到三点钟位置。他知道冲过路口边那道密不透风的树篱后,会看到什么。那些日本坦克大概怠速停着,所以周有福听不到发动机声,这也意味着它们的反应不会很快。

    此时,日军坦克排长正站在炮塔上,用望远镜向刚才骑兵发射信号弹的区域观望。缅甸的地形让他们吃够了苦头,2个小时前,赶来通知他们的骑兵说,距离敌人坦克只有1。5公里,他也看到了农田里乱七八糟的履带印子的去向,于是制定了包抄计划,但是始终没截住,刚才信号弹又在东面升起,预示他仍然在敌人后面。

    几名缅甸妇女拦到坦克边开始连说带比划,然后开始嚎啕大哭,其中一个哭到伤心,开始用头猛撞装甲板,这让正在分析双方位置的日军指挥官大大分心。

    “这些老太婆怎么回事?”

    “长官,他们好像说,中国坦克捣毁了他们的房屋,还撞死了牛,要让我们替他们做主。”

    “混蛋,还不快去问清敌人去向,另外不要让她们吵,吵的我无法思考了。”指挥官有些路盲,在心里判断位置的时候,容不得半点干扰,要不然大概率出错。

    说话间,一辆标图着青天白日徽章的装甲汽车,就从眼前过去了。近的不到80米。221上的褚艾云原准备打一梭子,事实上他也没料到日军车长会站在车上,形成绝好的机会,但是挡在战车前的本地妇女,让他犹豫了一下,从而错失了机会。

    周有福也从侧面开启的窗口处,看到了停成一排的,巨大而有压迫感的日军坦克(中日双方都视对方比人高的坦克为庞然大物)

    “连长,日本坦克,你有先见之明啊。”

    他话音未落,日军开始射击。一发炮弹穿透丛林,打中后面很远处的一片旷野。

    1公里外的蒋纬国也正在观察敌情,突然被炮声吸引过去。炮击就在预料较为安全,而没有部署防御的方向上。

    “长官,那是日军37炮声音。也许是坦克?”

335毫无还手之力() 
蒋纬国迅速向那边望去,只见一辆轮式战车正从那边过来。他立即在电台中喝止其他车辆不许开火。他已经认出,那是一辆221型侦察车,日本人除了蠢笨的威克斯型装甲车,没有这么快的轮式车辆。。

    “我正在遭到攻击,呼叫附近友邻,有一个连日军坦克追击。”

    褚艾云在电台里呼救,心想这下过度应该比较自然了吧。

    “我看到你了,”蒋纬国喊道,“报告敌人位置。”

    “朝我后面看,就在后方几百米。”

    位置表述清晰明了,即使是傻瓜也不会搞错。

    蒋纬国下令全体调转车体和炮塔,向西面开阔农田地带。果然路口一侧的树林开始晃动,伴随几颗小树倒下,一辆95式日军坦克冲将出来,,然后开始笨拙转弯,显然是仗着动力强劲想抄近路。他目测了一下距离,大约有700到900米,他看过装甲团的考核,这是没把握击中的距离,不过集中6辆车,可以打一下。他要求先别开火,等排在后面的车辆上来,彻底展开队形,同时也等着更多日本车出现。

    中国坦克机动时,对面日军没有发现,这种坦克视野狭小,战斗状态时,只有前后视野,如果车长不站在顶上,很难看到360的情况。

    第二和第三辆坦克也出现在了路口。蒋纬国感觉自己的心脏在剧烈跳动,这是他第一次遭遇敌人坦克。虽然曾经在慕尼黑军事学院参加过战防炮反坦克演习,但是那时候用的是一辆木头的假目标。

    如果时间允许,蒋纬国可以倒车到路基下,只露出炮塔,不过显然来不及了。仓促间他下令开火,当然与毫无准备的日军想比,他在位置上占据绝对优势。所有车辆正面对敌,而敌人则以投影面积巨大,且装甲薄弱的侧面对准他们,所有的炮都指向错误方向。

    第一轮炮火后,为首的一辆坦克被击中一次,不知道是谁打中的,其他炮弹大多偏低,或者掉在坦克后面。看来中国炮手对这门炮的弹道性能,以及运动目标的提前量计算掌握不好。即使是王牌军的坦克手,他们也很少经历过反坦克作战。大部分时候的训练是绕过敌人阵地,占领某地;而实战中的任务通常更简单,就是替步兵当火力点用。目标多为300米以内的敌人工事。中日战争进入到僵持期以后,大部分战事在山地进行,坦克出动不多,很少有超越排一级的遭遇战的报告,今天这样的连级大阵仗,还是第一次。

    日军遭遇突然攻击,被打蒙了,各车组一致的反应是停车。这给了中国坦克抢先到第二次射击的机会。敌人的停车,也省却了炮手很多难题,诸如对于较快以及较远的目标,如何判,断瞄准时应该超越几个车身,炮口提高几个密位之类的。在苏联教官回国前,这些疑难并未被触及到。

    t26内乒乓乱响,那是炮长们卯足劲的装填炮弹,有一些则是车长帮忙装填。蒋纬国端坐炮塔上,等着第二轮炮击。

    在敌人找到他们前,中国坦克抢到第二轮射击机会。这次击中敌人坦克车队中的2号和3号车,另有一发炮弹,补中了被击中冒烟,但是炮塔还在转动的1号车。

    根据对日军行军规范的掌握,摩托化行军的第一辆卡车上,绝对有一名中队长,通常站在机枪手旁,一个方便观察的位置,骑兵队列的第一个小队的前几名里,会有一名脖子上挂望远镜的指挥官。中国军人习惯于优先照顾那些排在前列的,带着军刀的,军帽没有屁帘的,蓄着小胡子或者面相老成憨厚的目标,如果第一次开火不确定打死,最好补一枪。

    事实上,以上经验完全没错。日军这支坦克部队的一名少尉指挥官正在一号车上,不久前他刚与师团长握过手,发誓要以这里为起点,一路打过怒江。中国军队第一次炮击中唯一命中的炮弹,从单薄的侧面装甲穿透,打死了机枪手兼装填手。于是车长兼炮长的少尉,最先感知到了对手的位置,因为左侧多了一个47毫米的洞,如果他将头凑到这个洞口,就能望见几百米外,炮口冒烟的苏制坦克;而其他未被击中坦克的成员,因为钻在铁罐头里,很难通过炮火声音确认方位。勇猛的车长在机油开始燃烧的当口,没有优先灭火,而是迅速向大致的目标位置转动炮塔。静对静的射击,双方也并非扯平,95式的炮管很短,所以初速不足,而弹道也更加的弯曲,对测距的要求更高。但是诺门槛后日军加强了这方面教育,投入了更多炮弹进行练习,这是较之国军方面的优势。

    武士道的精神感召使得少尉发挥出了超人力量,他在将火炮转动到方向上时,同步开始提升仰角。他记得左侧是非常空旷的地带,所以敌人至少在400米外,果然找到目标后,确认敌人更远,他摇动手轮修正仰角,嘴里念念有词祈祷上苍保佑,不是保佑他能在这次战斗中活下来,而是能够击中敌人。这功夫,驾驶员爬到后面开始灭火。

    中国坦克先到的第二发炮弹无悬念击穿,并打死了驾驶员,火焰开始蔓延。但是车长如愿打出了他复仇的炮弹。

    他的首次射击竟然就命中了,对于这样一门炮绝对不是容易的事情,这是无数心血和汗水浇灌出来的甲等水平。

    但是被击中的中国坦克并没有进一步燃烧起来,只见车长骂骂咧咧从炮塔探出头来观察,然后狠狠捶打炮塔,提醒下面炮手转动炮口。看来炮弹没能击穿。日军少尉决定继续装填,反击到死,但是他已经无法从火焰中取出一枚滚烫的炮弹。这功夫,第三枚炮弹击中了这辆坦克侧面,这次引爆了弹药。

    苏联同样在诺门槛之后总结了一些教训,他们在t26坦克的前面加强了8毫米的前装甲,这使得这种坦克可以在300米距离内对抗95的薄弱火力,而不是日军以为的500米。而日军综合能力较强的97式坦克,并未出现在缅甸。

    眼看三辆日军坦克并摧毁,而中国坦克的正面无法击穿,其余日军坦克不敢恋战,进而倒车退了回去,蒋纬国有些犹豫不决,如果不解决所有日军坦克,以日本人的性格必然会尾随追过来。如果在行军队形中被敌人截住,敌人会从侧后方向,攻击自己最薄弱的装甲,并且自己的队形来不及展开,会很吃亏。但是追过去是否会有不明的敌情?

    “营长,敌人没有步兵伴随,我刚才看见了。树林后是土坯房屋村庄,北面是开阔地,很适合干一仗,附近只有一两个骑兵,你大胆的打过去,外围交给我来对付。”

    电台里,褚亭长及时补充了一条情报,坚定了蒋纬国彻底反击的决心。

    “全体发起冲锋,不要给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