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残阳帝国-第2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把这家伙推到这儿来,对着机枪直瞄,注意不要打到汽车。”

    “明白,就瞧好吧。”

    这种75毫米榴弹炮的曲线射击当然不是那么容易,需要专业的炮术训练才能完成,不过直瞄就不太难了,打开后面楔式炮闩就可以透过炮管子看到敌人,并进行瞄准,百十米距离,根本无需任何弹道结算。当然技巧上可以略微瞄的低一些,尽量让炮弹在人堆里爆炸。

    第一发炮弹就直奔敌人机枪火力点,将一个四人机枪组炸上了天,一些胆怯的印度兵开始丢弃武器退却,但是被后方树林里冲出来的军官止住。

    “看见那里头上戴着鸡冠子的傻逼了吗?”他指向前方300米开外的一处敌人进进出出的树丛,其中有几位穿着民族服装,军帽犹如鸡冠。那里像是敌人指挥部,他看到印度人正在那里架设一门迫击炮。

    “看不见啊老大。”

    林秀轩将望远镜递给打炮的弟兄,这功夫,印度人的迫击炮开始射击,打的很偏,炮弹不知道飞到哪儿去了,但是炮口的烟雾暴露了他们自己的位置。

    “看到了,我来收拾。”

    “嗯。”

    林拍了拍他的肩膀,他信守了刚才的诺言,没有离开最前线一步,始终和这些士兵们在一起。当然印度兵蹩脚的枪法,也是他一部分底气的来源。

    敌人的第二发炮弹打到了不远处,弹片就崩在附近的墙上,但是林秀轩依旧蹲在机枪掩体后面纹丝不动。

    这边又是一发75毫米炮弹砸过去,瞬间将敌人60毫米迫击炮炸成碎片,似乎还引爆了弹药。

    林要回望远镜,向前方张望,看到中尉已经就位,到了印度人后方,正向这里摇小旗子。印度军队真的慌了手脚,完全没有顾及侧翼。他将毛瑟手枪的木头枪托装上,换上一个20发长弹夹。

    “弟兄们,敌人比我们多了一倍,不过小意思,。”他喜欢反其道而行,鼓动士气的方式竟然是故意夸大敌情。实际上,眼看正面印度军队都已经快垮了。

    “冲啊。”

    他第一个跃过沙袋垒起的机枪掩体,同时将一个哨子塞进嘴里,吹着冲了出去,后面大约50名中国军人没有犹豫一起跟着冲了出来。

    对面射来的子弹,完全没有准头,大致上应了林秀轩的一位参加过1962年中印战争前辈的话,那位前辈说,印度人认怂的前奏,就是不敢抬头乱打枪。种情形说明火候到了,你就是冲过去吐口唾沫,他们也跨了。现在看来果不其然。他用了62年的经验,痛打了42年的印度叛军,当然这并不奇怪,虽然时空相隔,但是印度军队其实就是同一批人组成的。

    叛军见中国军人冲出来,丢了武器,转身就跑,那边中尉带着大约20人从侧后冲杀出,他们20人手上几乎全是自动武器,火力不输印度军队两个连。战斗一下子成了一边倒,印度人丢掉了豪迈的誓言,纷纷举手投降。

    林下令将缴械的敌人都关到空屋子里,追不上的,就随他们去。然后让人检查车辆,并派人去四处搜罗刚才被赶散的自己人。

    很快拼凑出了12辆完好的卡车,大致可以运送剩下的所有人。与此同时,仓库里的炸药安置也已经完成。停在空地上的那些榴弹炮足足可以装备4个师(国军标准)可惜撤退环境复杂,带不走了,当然也不能便宜日本人,他让中尉带上几箱手榴弹,去把炮管炸成麻花,算是给饭田的见面礼。

    前排完一切后,他回到刚才自己开来的那辆卡车,从坐垫下找到自己的电台,悄悄系到皮带上,用军服遮盖好。

    他躲到车辆一侧,与马强联络,很快就取得联系。马强和徐冲之前一直在附近观察这里交火,但是里面情况混乱,他们也无所适从。林要求他们驾驶吉普车到制高点上,观察各个方向动静。

    同一时间,海面上日本海军的延伸炮火打的更猛烈了,火力指向是金塔寺附近英军指挥部,而英军已经有步骤放弃了港口区。

    亚历山大原准备用印度人来对抗登陆,然后让印度部队殿后当替死鬼,现在他察觉到印度人不忠,没有兵力平息叛乱了。

    徐冲观察到由澳大利亚人组成的63旅开始向北转移,这是英军最后的预备队,印度人叛乱后,澳大利亚人成为了殿后的,可以被牺牲的兵力。最坏的情况是,整个盟军指挥部,始终没有人想的起来,这里还有一支几百人中国军队。

    巨大的爆炸声从远处传来,几间主要仓库被依次爆破,空地上榴弹炮也被炸毁了炮管。

    徐冲在制高点上又观察到新的情况,英国人跑的比想象的快,缅甸市区的一些主要街道已经被独立军分子控制,游击队正在一些区域朝天放枪以示庆祝,其中一些通道是他们撤离时必须穿过的。

344目标仁安羌() 
仰光何时陷落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是否能在日军工兵突破伊洛瓦底三角洲地带的江河阻隔,修通桥梁,引导其步兵包围这里前,逃出去。

    由于没有了无人机支持,林秀轩不清楚目前日军在江上的进展,总之,以他的经验,对日军军事行动的效率,最好以最坏情况来想定,任何得过且过的想法,都是在找倒霉。

    事实上英军已经开始加速撤退,独立军内应几乎是以英国人前脚走,后脚进入的方式在仰光城内迅速扩张其势力。这使得落在最后的中国军队变得处境困难。

    街上的独立军人人手里都有枪,就连一般民众也蜂拥向北印度人打开的军火库涌过去希望能领到武器。

    好在夜色中,卡车队仍然有机会以平静的方式混过那些乌合之众控制的地区。

    每辆卡车顶上架设一挺机枪,但是林秀轩要求,车后面的士兵坐着别站起来。他将从印度叛军那里缴获的,他们在白床单上用黄色颜料涂鸦形成的“国旗”插在车头上。这是叛军内部约定的旗号,如同臂章一样,独立军中层以上头目应该知道。

    他自己坐到领头第一辆卡车副驾驶席位上,指挥行动。卡车由一名之前押送他的军统驾驶,如果陈志平不留下这四位,他甚至凑不齐12名会开车的司机,这些军统喽啰虽然显得很嫩,不过受过的训练倒是完整,其中有开车的部分。

    “前面不能走了,左转从邻街绕过去。”

    林向司机下达命令,后面的车紧跟着这辆行动。当然他也是通过有夜视仪的前面先导车得到线路。不过,即使有夜视仪,也只能看到眼前不远的地方,无法整体规划行动路线,尤其在一片混乱的情况下。

    “路口别停,关了前灯。要是打枪也别管。”他发表完指令,打开车门,半探出身子,用手电向后面车发信号。他在启程前,用1分钟约定了2种信号,一种是不许开火,一种是开火,主要是怕机枪手草木皆兵,坏了计划。现在他发出的就是不许开枪的信号。徐冲告诉他附近独立军似乎有内讧,需要小心应对。

    果然车队通过时,临街传来零星枪声,枪声混乱,大致能听出是敌人内乱不是针对这边。

    “前面150米有路障,别管它,加大油门冲过去。”

    开车的军统几乎张大了嘴,他不知道旁边这个假上尉怎么每次都能提前一两分钟知道前面敌情。

    他踩下油门,加速前进。果真看到前方路口,有人试图将一辆公共汽车推到路口挡住去路,不过目前还只占着半个路口。

    “打开车灯晃他们眼,按喇叭让他们滚。”

    司机照着他说的做,打开大灯,并狂按一通喇叭,前面独立军呆若木鸡站住,不知所措看着刺眼灯光。他们按照南机关的详细计划行动,堵塞路口是为了给英军后卫部队撤离制造麻烦,不过起事前又听说,港区有叛乱的印度人站在自己这边,总之消息混乱莫衷一是。林秀轩理直气壮地闯过去,就差没有骂娘,这伙人倒是不敢怎么样。

    前方传来密集枪声和火光,那是一支落在后面的澳大利亚部队被堵住了,林秀轩要求悄然转弯,避开交火区。那支澳大利亚连队,原本可以悄然离开,但是看到头绑红布条的独立军杀到,慌了神开枪射杀,结果被堵住,怕是多半跑不掉了。

    枪声吸引了半个城的独立军向这边靠拢,不过中国军队就隔着一条街,迅速通过了,中国人的亚洲脸孔比白人要容易蒙混过关。他们出城时,后方的枪声差不多停了,估计这个澳大利亚连全都报销了。

    车行至城外,将车头印度叛军旗帜拔下扔掉,转而到了城北英军司令部门口,指挥部里黑烟滚滚,英军指挥部早2个小时前撤离了,只留下一些后卫部队,还在搬运最后东西以及焚烧文件,陈质平当然没有在这个约定的地方出现,他应该察觉到情况不妙,丢下部下提前跑了。

    车队停下,由林秀轩领着几名军官下车打听情况,同时向英国人讨要一些汽油,这里有一些战备仓库,里面还有几万加仑汽油等着销毁。

    断后的澳大利亚副营长正在安排炸毁仓库,见到从城里突出来的中国上尉,有些意外,他也很愿意分享最新敌情。

    从最新更新的地图看,日军在2个小时前,已经突破了伊洛瓦底江,有一到两个大队过了河,完成了一条单薄的封锁线,但是被亚历山大将军的坦克部队用一次冲锋突破了,目前由英军中战斗力最稳定的澳大利亚旅维持了一条一公里宽的通道,日军试图用炮火封锁,而后续部队正源源赶来,预计拂晓时,敌人飞机会加入封锁作战。

    林秀轩知道自己应该抢先冲过去,但是车辆需要加油,只能等着。英军预感到印度人不可靠,于是只提供有限汽油,所以开到这里,大部分车已经燃油告罄。徒步穿越大片充满敌意的荒蛮地区去曼德勒,是不现实的。

    他跑到制高点上观看前方交火,可以看到几公里外飞蝗般的子弹飞舞以及连续的爆炸,这大概是开战以来英国人打的最英勇的一次战斗,陆续从菲律宾和新加坡传来的消息让他们开始害怕,因为日本人有虐待战俘的习惯,尤其以人格侮辱见长,看起来,英国老爷们终于鼓起了作战的勇气。

    车队加满了油,终于得以继续行动,他预备在突出重围后,就从这300名士兵中消失,避免那几个军统先下手抓自己,刚才达成的共识只是由他指挥这队人马离开仰光,以后如何并未讲清楚,虽然他预感,那些税警部队会站在自己这边,但是他不想被迫杀自己人。

    尽管失去了无人机,但是林秀轩对日军动向的嗅觉还是很灵,他觉得此时判断局势已经稳定为时尚早。虽然以他目前的摩托化行军,甩掉日军不成问题,但是很难说已经出了包围圈。

    如他所料,樱井省三中将仍然掌握主动。印度军队的叛乱为33师团争取到了至少4个小时的时间优势,这一优势在原先的历史上并不存在。毫无疑问,浅野促成的鲍斯提前来到缅甸,对这一进程起到了积极作用,而原来的历史上,鲍斯会在德国无所事事地待到1年后。

    樱井是内敛而又自信的指挥官,不像牟田口那样喜欢夸口和招摇,但是内心的目标明确而坚定,他的目标不仅仅是夺取所有物资,还包括阻止亚历山大再次逃走。

    尽管英国人将敦刻尔克的逃跑吹嘘成胜利,确实让视撤退为耻辱的日本人难以理解,但是中将本人倒是研究过亚历山大在法国金蝉脱壳的种种技巧。比如他让那些外族部队留在后卫或者侧翼;同时,在最后关头,会毫不犹豫地扔掉重武器。所以,他定下一个计策,让他的214和215联队,相隔20公里同时实施了渡河,214联队的渡河在炮火掩护下展开,声势很大,而215联队在上游的渡河动作却极为隐蔽。这样复杂的行动,对于后勤困难的日军而言,确实达到了极限,盟军参谋部也判断为不可能。不过得益于前期缴获的英国工兵器材,使得这一计划得以悄然实施。

    目前第一条封锁线正在反复争夺中,樱井要求不惜将宝贵的炮弹全部打出去,给对手施加压力,迫使亚历山大在突围中丢掉重武器。而他的215联队则在不动声色地完成第二道阻击防线。

    一旦堵住,失去重武器的英国军队,就会陷入他的的合围中,这样反而避免了仰光城内的街巷战,由于严格的无线电静默,目前整个缅甸并没有人察觉到这一计划。

    林秀轩重新上路,沿着公路两边被丢弃的各种车辆前进,一辆推土机在路口,将那些被空袭打坏的,或者纯粹只是被抛弃的车辆推下路基,以保证道路畅通,看来亚历山大将军打仗马马虎虎,搞撤退确实有一手。冒着炮火,他们的车队在日出前,顺利通过了封锁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