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残阳帝国-第2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褚艾云的坦克群从北面一公里处悄悄过去。

    根据周有福报告的情况,轰炸效果其实不尽如人意,几乎没有打中任何重要目标,但是他的祈祷起了效果,最后两架飞机的投弹,炸毁了敌人的一个弹药堆积场,连锁爆炸波及到一排4门炮,他辨别那些是75野炮,是战场上最高价值的敌人单位。现在敌人乱成一团,急着要跟换阵地,一时半会儿不会形成威胁了。

    解除了这重威胁仍然不能指望英国人自己冲出来,褚艾云的坦克群直奔着亚历山大将军过去,他按照通讯线路图上标出的重要节点前进,那里肯定就是敌人的要害。

    日军的防御到目前为止无懈可击,亚历山大连续调集他所有兵力轮番出动,全都败下阵来。即使失去了山炮和野炮等重火力支援,日本人仅仅靠着掷弹筒和步兵炮,仍然把英军阻挡在那里。

    从阿恰布起飞的一架dc3型运输机,已经悄然降落在包围圈内的一块平地上。这架飞机没有及时隐藏,被正在涌向前线,准备作战的士兵看到,当然立即引起了猜疑。

    将军决定平息所有人的疑心,亲自到前沿露面,并且在鱼死网破的最后一击前给大家鼓气。他将前沿所有军官集合起来,发表了一通演说。他有刻意强调了自己不会溜走,他说即使面临失败,自己也会如同帕尔瓦西中将那样与所有人在一起。这次讲话总体失败。即使很多人解除了对上级可能开溜的疑虑,但是将军流露出的对战局的悲观情绪,也是那样的明显。

    中午时分,英军集中起所有能打的部队准备再拼一下,其实都是些早上轮番上,接连败退下来的部队,稍微组织一下,再拉去硬拼。可悲的是,他们仍然顽固地沿着想定的方向强行突破。简直是撞了南墙也不回头,白白错失了林秀轩破坏敌人指挥部以后形成的大好形势。

    坚守的日军将所有火力集中于此,誓死堵住去路。

    亚历山大必须孤注一掷,他后面还有一些不可靠的印度兵,野战医院里有大约2500名伤兵,数万名从仰光逃出来难民,其中不知道夹杂着多少日本间谍。

    他接到了斯利姆的电报,第7旅已经把前几天刚刚补充起来的一点点武器又打光了,进展实在有限,但是他保证会将最后的预备队,在包围圈内发起反的攻同时投入战斗。怎么看,都是尽人事的敷衍了。

    突围前,两边英军展开最后的炮击,然后一起展开最后一击,包围圈外的斯利姆将军积极性不高,他开始更加关注自己的侧翼安全,但是包围圈里的英军爆发出了最后的血性,某种程度上,各个战场传来的日军虐待战俘的传闻,起到了催化作用。

    在炮火的急促射击后,一马当先的澳洲军队率先发起冲锋,正赶上日军后方火力被空袭打掉,一支半残的日军中队,挺着刺刀从阵地上杀出,与澳大利亚军队杀做一团。经过一轮刺刀见红的厮杀后,所有日军被杀死。眼看突破口被打开。

    看到前面突破,躲在炮队镜下面的亚历山大觉得上帝给自己开了一扇窗,他急不可耐地下令后续力量立即从这里杀进去,将敌人防线撕裂。并要求后面部队完成行军队形,将无法带走的装备丢弃,可以带走的火炮挂到卡车上,随时准备重演敦刻尔克死里逃生的一幕。

    但是呐喊着冲进丛林的澳大利亚士兵,很快就被赶来出来。

    11辆日军坦克一字排开从树林里冲了出来。这是原田联队的最后的预备队,现在他打出了这张牌。

    伴随日军坦克冲杀出来的,还有多达数百名日军,一下子压倒了英军。在这场狭路相逢的战斗中,最终日军的气焰占据上风。在狂暴的万岁呼喊声中,处于守势的日军竟然发起一轮反击,攻守之势转眼互换。

    亚历山大吃惊地看着敌人在向自己发起进攻,完全不知所措。他的后卫部队刚刚排成了前进纵队,一些重武器挂到了卡车后面,就等着一声令下,大家一股脑冲出去。他根本没有在前沿部署任何反坦克武器。

    “这些神经病冲过来了?”

    他惊慌地看着旁边的安德森。好像不相信自己看到的。

    “镇定些,司令官。”

    “除非上帝决心亲自出手干预,我看不出还有任何的机会”

    他话音未落,敌人的炮就打倒隐蔽部上方,一根原木震落下来,砸到他头上,使之暂时失去意识。

    日军坦克冲过开阔地,向前沿任何目标开火。一些坦克甚至冲过了逃跑中的英军步兵。

    褚艾云紧赶慢赶,终于赶到日军侧翼。不巧,一支日军骑兵正在集结,挡在他的去路上,看情形,他们准备稍微整理一下队形就要冲杀出去。这是原田栋定下的以攻为守的方式,一旦发起反冲锋,就要打乱敌人浅近纵深内部署,让敌人一段时间内无法组织起反扑。

    骑兵们看到了伪装着一团植被的坦克,纷纷向他们招手。这不是第一次敌人将褚艾云误认为自己人的时间,这种情况的出现,意味着长途奔袭成功了,说明敌人心里上完全不防备。

    他微笑着向日本骑兵招了招手,然后钻进炮塔,顺手带上顶盖。他提醒驾驶员减慢速度,让后面坦克赶上展开,同时通过指挥塔上固定潜望镜观察周围敌情,旁边林地里,三个光着膀子的日军炮组,正在快速发射92步炮,他们将这种武器的射速提高了极限。

    日军骑兵中队长拔出马刀,执于胸前,啰里啰嗦讲什么话,大概是在出发前最后的鼓劲。扇形展开的坦克从后方扇形杀到,从他们背后开始扫射。

356秘密武器() 
另几辆坦克从后方将毫无防备的92步炮小组一起碾压到履带下。由于战场上枪炮声嘈杂,前面日军竟然没有发现背后遭遇的袭击。这使得坦克纵队后方的步兵来得及赶上来,排开队形,投入到战斗中。这支队伍优先换装了不少自动武器,远比日军步枪要更适合丛林作战。他们配合坦克从后方扫射日军,将那些正面隐藏良好的92机枪和掷弹筒阵地消灭。

    待到身后枪声如同炒豆子一样打响,日军发现哪里不对劲,但是此时后路已经彻底被截断。日军的重机枪阵地修建的不错,他们将挖掘壕沟的土全盖到前面,用工兵铲拍实,用来安装机枪架子,但是这也使得他们甚至无法180调转枪口,他们一时间甚至组织不起有效的火力,通讯的落后使得各部日军只能各自为战。前面的两个日本中队已经跟着前面部队冲杀出去了,此刻正完全暴露在开阔地上。中国军队迅速抢占了日军构筑良好的掩体,接管了几处日军重机枪阵地,他们发现正好可以从后面痛打冲锋的日军。

    t26从日军后面冲杀出来,他们的优先目标是前方日军坦克。褚艾云没有时间联络对面英国人,但是看情形误伤的可能性并不大,因为前面英国人丢盔弃甲,根本就没有什么火力向这边射过来。

    t26开始从后面点名,用主炮射击日军坦克。这些坦克是日军总部,踌躇再三,牺牲大约了200万斤粮食和弹药的运力,才送上岸来的重武器,但是它们才刚刚开始发挥作用,就被消灭掉。

    95坦克后方几乎没有任何一处的装甲厚过一厘米。坦克手们换装榴弹都可以轻松摧毁。出于对日本人的仇恨,中国坦克手们通常会在击穿后,补一两发榴弹。并且决不允许有日本同行活着爬出来,除非他钻出坦克时,已经浑身起火。

    亚历山大将军蹲在指挥部里,捂着流血的额头爬起来。他看到日军坦克距离自己不到100米了。正在向排成一溜动弹不得的卡车射击。那些卡车后面挂着2磅反坦克炮,一种反坦克的利器,但是车上士兵早就逃散一空。

    刚才攻击有一些偶然性,敌人并没有认出这里的指挥部,但是那一击破坏了通讯设备。现在他连呼叫支援的能力也没有了,只能祈祷上帝能够站在自己这边。或许在敦刻尔克的时候,希特勒出于政治上的考虑,想给大英帝国留点面子;但是现在他面临的敌人,并没有这样的打算。

    他拽起边上安德森,准备向外面溜。但是被安德森一把按住。

    “司令,好像不对劲。”

    “必看,日本人在溃退。”

    “什么?”

    亚历山大从地上捡起碎了物镜的望远镜。

    透过一道裂痕,他看到龇牙咧嘴的日本人茫然地向后射击,但是他们处于开阔地上,被后面无情的火力如割草般打倒,而与此同时,战场上的大约10辆日本坦克全都在燃烧。

    就在他刚才昏厥的大约1分钟里,一定发生了什么?

    天空中一架p40战斗机俯冲下来,飞行员打开舱盖,向着丛林里扔下一个燃烧瓶。然后飞走了。

    “是美国人救了我们?”

    将军自问道,目前他只看到几架p40在空中盘旋。

    “不,是苏联坦克。你看那里。”

    随着安德森手指的方向,几辆坦克冲出丛林,其中一辆被燃烧瓶击中正在燃烧,尽管被树枝包裹的严严实实,但是t26特殊的炮塔形状,还是让花了10年时间研究苏联军事的安德森认了出来。

    “是中国军队。”

    “中国人救了我?我以为他们不会来了。”

    新不列颠群岛的拉包尔。浅野正站在豪华的会客室的窗口,俯瞰外面港湾景色,可惜那些雄壮的军舰都离开了,港湾里只剩下一些驱逐舰停靠在一起,另有一些水上飞机在起降。

    他在这里等待山本五十六,因为司令给了他一次见面的机会,这样他就得意继续贩卖他的,放弃对所罗门群岛,萨摩亚,斐济的进攻计划,转而攻击澳大利亚,他希望靠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说服司令官,澳大利亚虽然大,并且可能有重兵防守,但是它的海岸线很长,并非不可攻取。

    他现在站的这个地方,曾经是德国人修建的总督府,一战后,澳大利亚受英国委托托管这里,常年派驻官员,3个星期前,日军不费吹灰之力在这里登陆。目前的战事顺风顺水,日军正在新几内亚和所罗门群岛推进,包括瓜岛在内的很多岛屿,目前完全没有盟军防守,但是这些便宜得到的地方,将来会成为绞肉机,并且让日军错失攻击真正重要目标的短暂时机。

    他相信自己能扭转一切,多亏摊上辻政信这样一位挚友,让他的抱负得以实现。更让他觉得,之前几个月自己对牧野的言听计从,简直就是在浪费时间。

    辻政信虽然官职不高,但是在日军的指挥体质内,可以巧妙地发挥影响力,甚至比很多中将更管事。

    他在大本营提交的报告,甚至可以影响到最高决策。比如东条在御前会议上,得意忘形地提出了陆军或许可以开始裁撤的想法,就被杉山参谋长以大本营的最新报告否定了。

    这份报告的内容全都属实,但是不是来自于情报部门而是浅野的口述,只有辻政信这样胆大包天的人,敢于将这种未经证实的东西塞进报告。

    报告表明,美国正在积极实施总体战,日本绝不可以在这个时候裁军,相反,应该立即着手扩军,将陆军师团扩充到200个。

    报告很清晰地体现了浅野的思路,当然他站在历史的高度,确实可以有效弥补日本决策层的短视。

    报告指出,美国在东西海岸的船厂同时开始建造军舰,那些大型军舰的建造周期加上训练和舾装,需要13至14个月。一旦到了1943年上旬的某个时刻,这些军舰会集中下水,但是在这之前,日军的存量仍然是巨大的不可撼动的优势。必须有考虑到的是,日本已经消耗掉了4个月,而剩下的时间至关重要。

    东条后来仔细阅读了报告,他表面上不情愿立即进入总体战体制,那样有悖于他向天皇许诺的,美国人会因为惨败而屈服的承诺,但是在看到了浅野提供的各种数字后他决心也开始实施总体战,这意味着立即从各个占领区进行资源搜刮,从国内展开广泛的征兵。

    辻政信从门外走来,手上捏着一份电报。

    “浅野君,缅甸的情况不好。”

    “怎么回事?”

    “你说历史上亚历山大会逃走,我们增加了一个师团的兵力,他还是逃出去了。”

    “这不可能啊?”浅野挠起头来,“亚历山大的回忆录里明明说说,如果围堵他的日军再多一个中队,他就肯定无法突围?”

    “回忆录这种东西,不免夸张吧?”

    门再次推开,这次进来的大西泷治郎,他如同见到老朋友一样佯装小跑,一路过来与浅野握手。

    “啊哈哈,果然一切都如你所言,各地的战事都很顺利啊,我们在太平洋和印度洋,打的美英的舰队四处乱窜。”

    “无线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