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残阳帝国-第3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罗门群岛最西段的布干维尔岛附近。浅水中的419号正在跟踪日美两军舰队行动。半个月前,日军通过一次兵不血刃的登陆,占领了这个岛屿并在南端的肖特兰建设军事基地,其中包括一处水上飞机机场。

    与历史不同,他们没有继续向东争夺整个所罗门岛,而是到这里为止与爬上瓜岛的美军对峙。历史上,日军正是为了保障新不列颠侧翼,而进行大而无当的任务延伸,最终因为在次要战场牵制过多,反而耽误里对主要目标莫尔兹比港几的攻击。

    419伸出的桅杆收集到不少信息,当然程大洋很清楚,日本海军的一些信息外泄是故意的,目的是为了将美海军骗到附近,但是他不知道的部分在于,在肖特兰加紧修建的水上飞机基地,则不是对付美军那么简单。

    核潜艇的声呐已经发现了至少4艘敌人航母,第5战队的瑞鹤以及翔鹤出现在了所罗门海,一艘飞龙级在新不列颠以南,凤翔号航母在米西马岛环礁附近,当然从日军的用兵惯例看,战队不会分散,所以还会有一艘飞龙级在附近,可能错过了。至于第一战队,还没有发现。这两艘航母的声音特征容易与战列舰混淆,不过似乎真的不在。

    日军的通讯只透露了凤翔舰队的位置,似乎这艘小航母成为了鱼饵。登陆船队仍然在特鲁科和拉包尔停留,看在莫名其妙损失了第一师团以后,陆军对于在海战进行同时运输步兵,开始有些迟疑了,他们不再相信海军的承诺,必须等着海军先拿下美国海军,才能稳妥地将兵力送上去,虽然这样会损失突然性。

    日本陆军从莱城出发在几内亚中央山脉地带遭遇澳大利亚军队的顽强抵抗,陷入僵持,但是一旦这次登陆成功,等于断绝澳军退路,敌人可能不战自乱,这一点与缅甸的情况类似。

    利用深水区水深通道对远距离上美军舰队的侦察表明,美军正急着过来阻止这种事发生。监听到的美军主机特征,有一艘约克城级航母,一艘列克星敦级,另一艘声音陌生,推测为黄蜂级或者是重巡洋舰。

    程大洋面临巨大的挑战。他面临几重难题,首先是以何种形势破坏日军计划,防止日军占领几内亚。第二个难题是不暴露自己,第三是武器不足,三个难题互相牵制。他与政委以及舒平进行了几次讨论,认为没有取巧的办法,只有在双方混战时,暗中帮助盟军,击沉足够多的日舰,迫使其放弃登陆,发射足够多的武器去击沉敌人登陆船是最不明智的,不过他还有一颗拆解过下来的核弹,可以在万不得已时使用。

    考虑到鱼雷不足,即使是重点目标,也得尽量使用反舰导弹来干这个活儿,这当然会导致战术上的限制。

    目前日军舰队分为两部分,之间没有电台联络,这一特点与威克岛作战时相同;奇怪的部分在于,连续几次庞大舰队调动寻敌,却又并不南下很远,没有超越卡尔瓦多斯环礁,每次只是草草从凤翔号上起飞轰炸机,对莫尔兹比进行袭击,然后匆匆收兵。不知道敌人的行动受到了什么羁绊。

    程大洋从敌人航行图上注意到了这一情况,发现每次出击的虽然航线极尽复杂,但是似乎都围绕肖特兰岛部署,这显然有悖于航母作战理论,航空母舰作为横行大洋的打击兵器,并不需要依托地面基地。它目前行动的这个范围,也远远没有到达珊瑚海,这是历史上日美第一次航母遭遇战时的地点。

    他在指挥舱里走来走去,思考各种可能性。

    “政委,你看出什么名堂来没有?”他突然提问,“日本人的阵仗很大,却又缩手缩脚,如果他们不远离肖特兰。美国人大概也不敢靠太近。”

    “是啊,每次都裹足不前。”

    “所以,他们一定在忌惮什么?”舒平在边上说,一般情况他只提供各种点醒作用的提问,很少做总结性发言。

    “不错,舒平说的正是我想搞清楚的。如果想诱骗美军上钩,最好的办法就是证明自己存在。目前陆军飞机也在袭击莫尔兹比港,凤翔号出动个十来架,对方未必意识到。不如轰炸一下昆士兰的港口,那就把事情挑明了,澳大利亚举过震动,美国舰队也一定要来救。”

    “你们就没有想过,莱城和肖特兰都有水上飞机?而其他内陆机场没有。”舒平说道。

    “但是水上飞机对于航母决战能起到什么作用?”程大洋说道。

    “我只知道,现在面对的是经由穿越者点拨过的日本海军,所有疑点都不可以轻易放过,而每一个不合常理的疑点后面,必然有合理的解释。”

    “机电长。别打哑谜,有什么想法说出来。”

    “水上飞机的航程很远,可以远远越过新喀里多尼亚或者珊瑚海,但是他们仍然不敢前出太远,可见他们对水上飞机的时效性非常看重。目前来看,他们距离这两处水上飞机机场的距离,都没有超过700公里。也就是说他们希望未来的战场处于水上飞机一个半小时的航程内。”

    “是不是为了救落水飞行员?”政委说道。

    “我不想下结论,我建议在适当的时候浮出水面,用雷达观察一下敌人空中调动。”

    “这一点我同意。说不定他们会按照想定的情况,演练战术,无线电偷听不到,但是雷达可以看到。”

    “报告,美军特混舰队出现在圣克鲁斯岛附近。”

    “还有几天航程。不知道情况会如何演变。”艇长皱眉说道。

    “如果我们不出手,当然是凶多吉少。”舒平摇头道。

424敢死队() 
程大洋较之他在缅甸的战友提前4个小时迎来了4月28日。当然无论处于战场的哪个角落,日军都在积极地展开攻势,准备用胜利庆祝他们皇帝29日的寿辰。

    419的天线监听到,从莱城出发的日军开始通过电台协调进攻路线,协调川口和一木支队,发起夜间进攻,日军在几内亚进攻不顺,百武晴吉的兵力不足,只能祭起夜间作战的看家本领。当然特鲁克的海军对天长节献礼之类的事情,显得不太积极,留守港口各舰只进行聚餐活动,山本想要的是要寻歼美国舰队,这可不像陆军的作战那样简单,要在偌大的太平洋上截击敌人谈何容易,根本不可能算日子。

    山本在于浅野的交谈中,得知了历史上日军胜势衰退的转折点,除了中途岛海战有一些运气因素外,其余都是明显昏了头的战略失误。日军扩张到达极限后,犯了大忌在两个方向分兵,导致新几内亚和所罗门全都因为兵力不足而失利,新几内亚的盟军反攻,甚至比瓜岛更早了一两个月。

    如果以史为鉴,42年的4月底,已经到了不能出现丝毫差错的十字路口,山本知道必须放弃一个方向用兵,所谓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这一点上他与浅野的想法暗合,就是集中力量攻占莫尔兹比港,这样就可以获得进一步进攻澳大利亚的跳板。战略上,美国不会坐视澳大利亚被攻占,可以调动美国舰队将兵力投入到这一带。这样一来,联合舰队利用优势寻歼敌人的机会也会大增,浅野甚至乐观地认为,在南太平洋用兵,可能诱发美国海陆军将领间关于指挥权的矛盾。牧野对于集中兵力的看法持赞同态度,当然他认为可能挑拨美国军法矛盾的想法,纯属浅野想多了。

    凌晨4点,一架孤独的大型水上飞机飞过,夜间它无法飞的太低,但是正好可以演练夜间无线电导航。

    十几公里外,419的对空雷达,清楚地看到敌人水上飞机在演练无线电导航,因为可以听到导航台的通讯,大部分关于气象问题。从对话中可以发现这架飞机很关注新喀里多尼亚以西的海况,那里并不在日军掌握之中,似乎不是为降落做准备。当然如果是为了侦察,它出动的也有些太早了。

    419继续保持监视,白天这艘潜艇不能浮出水面,因为她无法在水下使用雷达,不能预先知道上浮海面上是否有飞机。但是在黎明前浮出水面,就可以通过雷达掌握上万平方公里的空情,视情况再潜入水中。

    当第一缕阳光出现后,双方侦察机陆续从各自占领的岛屿机场起飞,开始了例行的刺探,419从这些飞机的航向中判断自己是否有必要下潜,这个时代的飞机实在太慢了,在雷达屏幕上移动如同慢动作,所以有足够的时间来预测是否会对419构成威胁。

    远处海面上,那架大型水上飞机还在徘徊,航迹分析,它一直在转弯,控制着大约1500平方公里矩形区域,显然不是导航训练那么简单,有几次看到它降低了高度,使得419一时失去目标,但是随即它又拉起。似乎是在进行低空投弹训练。等到第二架同型号飞机到达后,这架飞机才返回肖特兰,第二架仍然在同一片空荡的海域做曲线飞行。

    通过艇艏声呐可以确定,那个区域没有双方舰队,至多只有几艘日军潜艇,有一艘在潜望镜深度,另两潜的深一些。这些潜艇的航线与水上飞机并没有什么互动,当然从通讯技术角度看,这个时代要进行飞机与潜艇间协同,也是不大可能的,即使在未来,也很少有这种需求。

    程大洋最先看出敌人可能不是在演练协同,而是在演练反潜,双方约定了大致区域,然后进行攻防。看起来,日海军想定的战场环境,需要时刻保持至少一架的反潜兵力存在,但是奇怪的是,没有探测到日军水上飞机发射过雷达波,按说太平洋的空中反潜与欧洲相比如同小儿科,日军的雷达技术远远不能满足反潜需要,一是无法小型化,二是信号处理技术落后,即使装上雷达,也很难探测不到波浪间狭小的潜艇帆罩,如果不用雷达,那他们演练个屁啊?

    从图拉吉起飞的美军4架p38侦察机,两两相隔20公里,开始贯穿所罗门海的侦察,比前几天多了一倍,观通站判断其中一架会从419上空飞过,程大洋没有多余选项,只能命令下潜,放弃了对日军水上飞机的跟踪,即使你是一艘超越时代的核动力潜艇,也只能选择避开他们,这是潜艇注定的命运。

    下潜后,他与舒平和政委进行了一次讨论,政委仍然认为这是一次拯救落水人员的训练,所以集中潜艇和飞机在40x40公里的区域内,这两样兵器在本时代确实也肩负救人的任务,政委的猜想也不乏合理性,尤其声呐并没有监听到水上飞机投下任何东西到水面,通常演练反潜反舰,不会省略投弹环节,但是程大洋觉得日军没有重视人命的传统,至少不会让水上飞机干这个活儿。舒平在一旁几次欲言又止,最终还是不置可否。

    根据声呐探测,美军舰队仍然在谨慎靠近中,列克星敦号在马莱塔岛以北游荡,约克城停留在圣克鲁斯,另一艘航母暂时消失。也许图拉吉起飞陆航的侦察机加倍,就是为这些航母打前站。日军电台里遮遮掩掩地透漏着给凤翔号下达的命令,凤翔号似乎不知道自己在棋局中扮演的角色,仍然卖力地袭击莫尔兹比港,而美军大约是嗅着这些气味一步步走向日军陷阱。

    同一时间,缅甸腊戌城外,日军部署在制高点上的12门直射炮,赶着一早太阳升起,开始对城外的远征军阵地进行射击。

    渡边正夫中将,没有急吼吼发起进攻,昨天他用了大半天研究对方阵地,他本人是土工作业的行家,所以能从对面这支军队挖掘壕沟的深度和后火力点交通壕的完备程度,判断出对手不容小觑;74军名声在外,对付这样的敌人不能靠猛冲猛打。所有中国军队的弱点,都在于直射火力薄弱,所以就应该通过坑道步步紧逼,让他们前沿的火力点,在试图封锁挖掘路线的过程中暴露出来,然后用直瞄火力加以摧毁。

    一晚上56师团的工兵将坑道向58师173团阵地推进过去,夜间,敌人除了打照明弹没有其他办法。到了白天则更绝望,只要那些民国二十四年重机枪开火时间稍微一长,日军的步兵炮就可以迅速寻着蒸汽将其摧毁。

    张灵甫意识到自己的对手改变了战术,不,应该是换了指挥官。他整夜等着日军趁夜进行万岁冲锋,结果一晚上敌人忙着挖坑,一点儿也不急着来拼命,到了白天开始拔点,打得他毫无还手之力。那些92步炮虽然可以归入低膛压曲射炮,但是1公里左右的距离上,弹道相当平直,好的射手可以打进永备工事外八字射击孔,更别提野战工事了,其炮弹威力还很大,机枪阵地前的土堆夯的再坚固也不顶事,一两发就炸坍了。

    眼看着敌人逼近防线,同时将阵地上机枪掩体一个个拔除,张师长毫无办法,一早上他报销了16个机枪小组,大部分情况下,机枪手被埋到沙土里,机枪被炸成零件状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